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二零一三年四月入境旅客

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今年4月入境旅客有2,398,340人次,按年轻微增加0.7%;不过夜旅客占总数51.7%,有1,238,786人次。 2013年4月中国大陆旅客按年增加10.4 %,为1,536,262人次,主要来自广东省(647,340人次)及福建省(65,463人次);个人游内地旅客有613,876人次。大韩民国(30,616人次)及泰国 (27,173人次) 旅客亦分别增加8.9%及20.0%;香港 (538,663人次)及中国台湾(81,607人次) 旅客则按年减少17.7%及4.8%。长途旅客方面,美国(15,768人次)、澳洲(9,968人次)及加拿大(6,821人次)旅客按年分别减少9.8%、7.6%及9.1%;俄罗斯(2,726人次)旅客则录得21.1%的升幅。 今年4月旅客平均逗留1.0日,按年减少0.1日。留宿旅客及不过夜旅客的平均逗留时间分别为1.8日及0.2日。 2013年首四个月入境旅客总数为9,474,782人次,按年增幅收窄至1.6%;不过夜旅客占51.9%。中国大陆旅客按年增加5.9%,为5,950,456人次;香港(2,262,993人次)及中国台湾(320,195人次)旅客分别减少4.7%及4.6%。此外,美国(58,622人次)、澳洲(38,770人次)及加拿大(24,563人次)的长途旅客皆录得按年减幅。


劳工事务局本月28日再举办吊重机械安全分享会

由劳工事务局与澳门建筑机械工程商会、澳门建筑安全督导员协会、澳门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联合举办的"吊重机械安全操作分享会",已於本月14日晚上举行,内容包括: 吊重机械意外分析、操作吊重机械、吊重机械的安全检查、天秤装拆及吊运安全、简介吊重机械的相关法例规定和答问环节,业内团体、机构和从业员踊跃参加,出席人数达250多人。由於反应热烈,劳工事务局定於5月28日晚上7时至9时於俾利喇街137号宝丰工业大厦2楼再次举办多一场分享会,让更多业内前线人员了解吊重机械操作安全讯息。欢迎业内操作员、讯号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参加,查询详情请致电83999240或83999179与劳工事务局职业安全健康厅联系。


2013年3月澳门国际性银行业务统计

澳门金融管理局今天发布的统计显示,在2013年第一季,国际性业务占澳门整体银行业务的比重上升。至2013年3月底,国际资产占银行体系总资产的比重从2012年底的83.4%上升至84.2%;而国际负债占银行体系总负债的比重,亦从2012年底的79.9%上升至80.8%。 外币是澳门国际性银行业务的主要交易单位。至2013年3月底,澳门币占国际性银行资产及负债的比重分别为0.5% 及3.4%,而港元及其他外币在国际资产中则分别占36.4% 及63.1%,在国际负债中的比重则分别为49.2% 及47.4%。 澳门银行的国际资产 至2013年3月底,澳门银行的国际资产总额按季上升8.7%,而按年则增长20.7%,金额达7,220亿澳门币(903亿美元);其中,对外资产及本地外币资产分别录得23.7% 及10.7% 的年增长率,金额达5,695亿及1,526亿澳门币。作为国际资产主要组成部份的外地贷款及存款,较一年前上升23.0%,金额达5,302亿澳门币;其中,本地银行对海外非银行客户的贷款跃升40.9%。 澳门银行的国际负债
澳门银行的国际负债总额分别较三个月前及一年前上升8.9% 及20.6%,金额为6,923亿澳门币(866亿美元);其中,对外负债及本地外币负债分别按年上升11.7% 及31.2%,金额达3,494亿及3,429亿澳门币。澳门居民及特区政府存放於本地银行的各类外币存款仍然是国际负债的主要组成部份,这类存款从2012年3月底的2,464亿澳门币上升至2013年3月底的3,232亿澳门币,增长31.2%。 澳门银行对外资产及负债的地区分布
澳门的国际银行业务主要分布在亚洲及欧洲地区。至2013年3月底,澳门银行体系对外资产中,对香港及中国大陆的债权各占32.5%及30.0%;对葡萄牙及卢森堡的债权则各占10.1% 及2.1%。在对外负债方面,对香港及中国大陆的负债分别占总体对外负债的50.0% 及23.2%;而对葡萄牙及法国的负债则分别占4.9% 及4.7%。 澳门国际性银行业务统计是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所倡导的方法编制,藉以配合澳门特别行政区参与该国际组织的"地区性国际银行业务统计"计划。 如有查询,请联络: 澳门金融管理局研究暨统计办公室(电话:8395 2532 传真:2835 3042)


在台澳门经济文化办事处成立周年

在台湾的澳门经济文化办事处今(22)日於台北101大楼举行成立周年庆祝酒会及「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座谈会,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谭俊荣赴台出席,与会的台湾各界嘉宾众多,气氛欢快热烈。 自2012年5月中旬开幕以来,澳门经济文化办事处致力於推动澳门和台湾两地的经贸、文化、旅游和教育的交流,取得良好进展。办事处接待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澳门及台湾的团体超过100个,人数超过1000人次,促进了澳台关系的不断进步。经贸方面,上个月初,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在办事处设置商汇馆—台北站,希望便利台湾的民众欣赏、体验、品味及感受澳门商品的魅力。其中的形象展示设备提供澳门经贸资讯,以促进两地更紧密的经贸交流,爲有兴趣了解澳门投资环境的台湾企业家提供最直接的途径。 澳门经济文化办事处成立周年庆祝酒会22日下午在台北101大楼56楼举行,出席嘉宾近百人,包括台湾"陆委会"港澳处副处长黄秀曼,民用航空局副局长方志文,中华港澳之友协会会长张五岳、秘书长张仕贤,香港经济贸易文化办事处主任梁志仁、中华两岸经贸投资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张京育等。其他出席的嘉宾多来自台湾的文化教育、工商旅游各界,澳门在台学生联会亦有多位代表参加酒会。 谭俊荣主任在出席周年庆祝酒会时表示,很高兴在台湾的澳门经济文化办事处一年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在促进澳台交流合作上取得可喜进展。他感谢台湾各界朋友及澳门本地社会对办事处工作做出了支持。谭俊荣指出,特区政府重视并积极推动澳台友好关系的发展,将藉此为两地的居民创造更多福祉。办事处主任梁洁芝表示,将秉持设立的宗旨,继续大力推动澳门与台湾在经济、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卫生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同时做好为澳门居民在台工作、学习、旅游等方面的服务。 酒会之前,澳门经济文化办事处特别组织举办了「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座谈会,邀请了澳门、台湾两地的知名文化人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谭俊荣在座谈会上指出,澳门回归之后,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澳门居民的共同努力,澳门经济不断取得较快发展,居民福利持续提升,社会更加祥和稳定。他表示,澳门定位要发展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特区政府将从区域合作、城市发展、文化旅游、优质旅游四个方面作出努力,并致力促进会展、文创及教育等产业提升,逐步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座谈会上,由澳门旅游局局长文绮华就近年澳门旅游发展及澳门如何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做了开场引介;台湾知名作家蔡诗萍以个人观察所得,点评了文化蕴涵对於澳台两地打造城市观光所发挥的作用;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崔世平在座谈会上介绍了澳门的文化品牌,并展示澳门同善堂历史档案陈列馆的精彩动画影片,剖析文化创意如何与历史建筑相辅相成;台湾淡水竹围工作室总监萧丽虹以多年推动闲置空间再利用计划,分享了将人文新生命注入旧建筑,演变成具吸引力观光景点的经验;澳门大学传播系高级导师李展鹏推介了澳门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也指出澳门在游客的组成、城市景观及文创配套方面尚存挑战。台港经济文化合作策进会董事罗智成提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圈是否厚重,居民对美好生活如何理解,将左右城市的文化愿景,值得每一个城市深加思考和培育。 据悉,继「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座谈会之后, 5月24日至27日举办的台北国际观光博览会上,澳门旅游局特别设置了澳门主题展示空间,将使澳门与台湾的旅游及文化交流更加紧密。


旅游学院举办葡萄酒大师讲座:环球产酒国 – 葡萄牙

为了加强本澳酒店及餐饮业界对葡萄牙这世界着名产酒国的认识,深化他们对葡萄牙酒区、地域、葡萄品种、酿酒以及葡萄酒风格之了解,学院於5月22日下午3时於旅游学院酒吧茶艺教室举办葡萄酒大师讲座:环球产酒国 - 葡萄牙。讲座的主讲者为葡萄牙最着名的酒评家之一João Paulo Martins先生。 是次讲座吸引了40名本澳侍酒师及餐饮部经理参加。在讲座的葡萄酒品尝环节中,参加者品尝了多种特别挑选、来自葡萄牙的佳酿,增进他们对这个旧世界历史性产酒国的葡萄酒特性之体会。 João Paulo Martins先生自1989年起开始从事酒评工作,是葡萄牙酒评杂志Revista de Vinhos的编辑,并在葡萄牙最具影响力的周报Expresso内拥有他的个人专栏。他曾花上19年时间,联同葡国其他知名葡萄酒专家一起撰写了葡国葡萄酒的指南Wines of Portugal。除此以外,他和葡国的烹调大师Vitor Sobral合作撰写了一本和现代葡国烹调技术相关的书籍。他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经常到比利时、巴西、南非、西班牙和智地等地方出席试酒会,主持葡萄酒工作坊及为国际性的葡萄酒挑战赛作评判。 是次讲座由ViniPortugal协办,讲座大纲包括葡萄牙简介、气候的影响和风土介绍、着名酒区、葡萄品种、葡国葡萄酒的主体风格、葡国葡萄酒与美食的融合及葡萄酒品尝环节。


民署密切留意及跟进暴雨引发水浸情况

民政总署高度关注22日凌晨至早上持续暴雨所引发之水浸,紧急应变小组会保持戒备状态,因应暴雨天气即时启动巡查及跟进工作,尽快处理各区可能出现之水浸情况。
民署於22日凌晨0时38分收到气象局发出的二十毫米戒备讯号后,随即启动紧急应变小组,在全澳各区开展巡查和疏通渠道工作,特别重点关注水浸地区渠道的排水情况,一旦发现有垃圾被冲至去水井或集水井口会即时清理,以保持排水畅通;同时,亦重置了部份街道上松脱的渠盖,确保安全;紧急应变小组人员又前往多个雨水泵房巡视,确保各泵房运作正常。 根据气象局预测,雷雨天气仍会持续,民署会密切留意天气情况,并与各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工作,及时跟进处理,减少因暴雨而造成的影响。


运建办应变机制应对特大暴雨

因应昨晚的特大暴雨天气,运输基建办公室即时启动紧急应变机制,於氹仔柯维纳马路轻轨工地周边加设抽排水设备,协助疏导积水。 继早前的特大暴雨,本澳昨晚再出现特大暴雨天气,气象局更录得最高的323毫米雨量。在收到暴雨警报信号后,运建办即时启动应急机制,办公室领导主管前往柯维纳马路跟进路面情况,又从主渠及工程配套渠网的开口检视排放情况,虽见渠内水流急速,惟由於雨势庞大且持续时间长,积水未能及时减退;运建办即时指示工地人员启用预先准备好的多台抽水泵,协助清理积水,至今日上午雨势稍为缓和后,路面积水亦逐步退却。 在早前的暴雨天气后,运建办已经采取多项跟进措施,包括与承建及监理单位巡查轻轨沿线各地盘的状况,并督促各路段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工地环境的管理工作,检查及清理轻轨沿线的地盘内部、周边街道的状况;亦联同民政总署连日来加紧查察氹仔柯维纳马路的沙井、集水口、主渠及工程配套渠网的排放情况。 过程中於柯维纳马路的一段主渠中发现有建筑废料等沉积物,影响渠内的排放速度,运建办已即场指示相关承建单位,加紧进行清理,同时亦会加驳一段临时支渠,以利加快渠道的排水速度。目前主渠仍然肩负排水的工作,而新临时支渠则可望於下周初完工,届时可望提升现有下水道的排放量。 运建办已要求承建单位继续跟进工地及周边的排水情况,并会密切留意天气变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共同应对暴雨天气。


卫生局呼吁前线医务人和市民警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卫生局今日(5月22日)收到世界卫生组织关於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个案的通报。卫生局呼吁前线医务人员保持警惕,居民外游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食物卫生,并避免接触动物。 根据通报资料,新确诊的是突尼西亚一对分别为35岁和34岁姐弟,曾出现流感样病徵,检测证实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两姐弟的66岁父亲,为糖尿病患者,在较早前到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旅游,回突尼西亚后出现严重急性呼吸感染并死亡,但其冠状病毒检测为阴性,列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病例。突尼西亚卫生部门仍在进行调查。 沙特阿拉伯东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群集感染暴发中,目前已累积22名病例,死亡病例增至10人。有资料显示其中至少20例的感染和一间医疗机构相关,沙特政府仍在进行调查。至今,全球录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个案增加至43例。受影响的中东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约旦和阿联酋。法国、德国、英国和突尼西亚亦有病例报告,这些病例都和中东国家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包括2例曾到阿联酋旅行人士。目前资料显示,该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染。 卫生局表示,自首次收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通报起,已加强对不明原因和群集性呼吸道感染的监测,至今未见任何异常。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同其他呼吸道感染类同。卫生局提醒前线医务人员注意保持警惕,及时通报可疑病例,并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居民外游特别是前往中东地区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食物卫生,避免接触动物,外游回澳后如有不适,应及早就医。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详细资料, 可查阅卫生局网站(中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ch/main.aspx,葡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pt/main.aspx) 或致电卫生局热线28700800查询。


卫生局接获一宗怀疑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卫生局於昨晚(5月21日)接获镜湖医院氹仔医疗中心急诊通报,多名马来西亚旅客因怀疑食物中毒到急诊就诊,卫生局随即派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经了解,事件涉及一行共16人的马来西亚自助游旅行团,团友报称同团旅客中共有10人出现不适。经卫生局联络及核实,共有7名年约22至28岁的2男5女,自5月21日凌晨开始相继出现发热、呕吐和腹泻等症状。所有患者病情一般,无重症和住院病例,经治疗后已离院。 据资料显示,该团於5月18日入境澳门后,随即前往珠海旅游,5月20日中午返澳,并於今日(5月22日)下午离境。卫生局表示,由於患者在珠海和澳门均多次共餐,暂未能锁定导致是次事件的可疑餐次和引起原因,目前已采集部分相关的食物样本进行检测。 卫生局呼吁消费者,应选择有良好卫生环境及具信誉的食肆,如对食物卫生状况有疑虑,应停止食用以保健康,并应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如进食前及如厠后要洗手等。


卫生局接获1宗肠病毒及证实2宗EV71型肠病毒的群集性感染

卫生局今日(5月22日)分别接获1宗肠病毒群集性感染的报告及证实2宗EV71型肠病毒感染群集性感染。该肠病毒群集性感染的托儿所是早前出现肠病毒群集性感染的圣玛沙利罗慈惠托儿所,今日新增1D班累计4名学童出现手足口病徵。所有病童病情较轻,无住院,无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症状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个案。卫生局现正采集样本进行检测,并已指导托儿所进行全面清洁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 至於证实的2宗EV71型肠病毒,第1宗样本来自早前曾出现手足口病群集性感染事件的湖畔托儿所大A班,该班累计7名幼儿出现手足口病,目前该宗事件收集的3个样本证实是EV71型肠病毒感染;而第2宗样本则来自早前曾出现手足口病群集性感染事件的氹仔坊众托儿所婴儿班,该班累积7名学童出现手足口病,目前该宗事件收集的4个样本证实是EV71型肠病毒感染。全部病童病情较轻,已到医疗机构诊治,无住院病例,无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症状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个案。卫生局已要求上述机构加强清洁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并根据最新病例的发病日期,下令湖畔托儿所大A班暂时停课,以便阻断幼儿之间的互相传播,及须进行全面的环境清洁消毒。 肠病毒感染可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V 71型肠病毒等引起,世界各地全年均有。一般夏季高发,可引致多种疾病,比较轻微和常见的,是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亦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 而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幼童身上。潜伏期为3至7日。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者的排泄物传染,亦可经飞沫、接触受污染的物件等途径传染。孩子在托儿所、幼稚园等地方经常聚集一起,游戏时会密切接触,传染性颇高的手足口病便容易爆发。发病初期有发烧、喉咙痛,然后手掌面、脚及臀部出现小疱或不痛不痒的红疹,口腔内会有小疱疹,继而溃烂。7至10日内水疱与红疹会渐渐消退,自然痊愈。肠病毒的传染力始於发病之前几天,在喉咙与粪便中都存在病毒,而粪便可能延至数星期后仍带有病毒。 卫生局强调,大部分肠病毒感染个案可自行痊愈,但少数病人可能出现致命的并发症。卫生局呼吁家长、学生和学校、托儿所、院舍工作人员采取下列措施,预防肠病毒感染: 个人:
 洗手: 接触眼、鼻、口前,以及饭前、如厕后及处理完婴儿的尿片或其它污秽物后要洗手;
 呼吸道礼仪: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并小心处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 减少接触: 避免前往人多挤迫、空气流通情况欠佳的公众地方;
 增强抵抗力: 均衡饮食、足够的水分、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避免吸烟,以增强抵抗力;
 及时就医: 若有发烧及出现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应尽快找医生诊治,特别是症状严重时。 学校和院舍:
 环境卫生: 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经常用1:100漂白水稀释液清洁 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墙身等儿童容易接触的地方;
 病人暂停上学入托: 留意员工和儿童患病情况,有发热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症状的学童或员工应暂停上学或上班;
 及时通报: 如儿童或员工有不寻常的集体患病情况,应立即通报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 28533525,传真: 28533524)及社会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