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与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签订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1年1月13日,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秘书长常和喜率团赴东莞参加了2010中外投资促进机构年会暨战略新兴产业投资促进论坛、MOU投资促进机构业务交流会, 并与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签署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 为进一步开展中葡论坛框架内投资促进工作,加强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与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共同促进双向投资合作,充分发挥澳门联系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服务平台的作用, 当日上午, 在2010中外投资促进机构年会暨战略新兴产业投资促进论坛上, 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与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签订了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刘作章局长和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常和喜秘书长分别代表各方在备忘录上签字。国家商务部俞建华部长助理、外资司刘亚军司长、合作司刘迎军副司长; 东莞市李毓全市长、江凌副市长; 广东省外贸厅吴军副厅长; 中葡论坛副秘书长兼辅助办公室主任姗桃丝、行政办公室主任张杰及联络办公室主任几内亚比绍派驻代表弗洛齐尼亚‧蒙特罗见证签字仪式。 根据备忘录,常设秘书处和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将共同推动中国与葡语国家积极开展投资工作小组工作; 制定工作计划, 开展双边和多边投资促进活动; 促进潜在投资项目的立项和实施;进一步发挥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和投资服务平台的作用 。
…
社会工作局避寒中心服务情况
因应气温持续寒冷,社会工作局位於青洲收容所街的避寒中心近日一直对外开放,平均每日使用服务约30人次。期间单日最高入住纪录为2011年1月4日的40人。 此外,社会工作局亦先后3次安排社工前往澳门及离岛各区寻找露宿者,并劝喻他们入住避寒中心及派发御寒物品,共接触13名露宿者(10名男性,3名女性)。 在此呼吁市民,倘发现露宿者,可於办公时间联络社会工作局(电话:28512512),以便提供适切服务,避寒中心会继续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服务。开放时间:当晚间气温下降至12度或以下时,则於傍晚6时至翌日早上10时开放;若日间气温徘徊在12度左右,则24小时全日开放。 根据天气预测,本星期气温仍然持续寒冷,特别提示长者及长期病患者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
…
网上阅读平台今推出 全澳市民免费共读
文化局澳门中央图书馆由即日(一月十四日)起提供『全民网上阅读平台』,本澳市民只要登入该馆网站,不需注册帐号,便可免费阅读网上近万种图书及逾千种畅销杂志。『全民网上阅读平台』为澳门中央图书馆近年推出的阅读计划之一,亦是邻近地区首项免费、免注册的全民网上阅读服务。 大部份地区网上书刊资源不能共享
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皆提供网上阅读服务,但服务对象只限图书馆本身的读者,用户必须申请成为某一图书馆的读者,通过注册程序,获分配读者帐号和密码后,才能以相关资料登入该图书馆的网上数据库,阅读相关书刊。这些读者如欲使用本地其他图书馆的网上数据库,便需重覆上述步骤,另外申请成为其他图书馆的读者才能使用相应图书馆的网上资源。换言之,同地区不同图书馆的网上书刊资源不能被共享,对居民造成不便。 突破限制推全民网上阅读
为解决网上书刊资源不能供全民共享的问题,澳门中央图书馆自去年起,与各大网上书刊资料库提供商展开洽谈,成功取得这些网上书刊的全澳范围使用权,同时通过技术改造,打破必须注册帐号的限制,使全澳市民免费共读网上书刊。 澳门中央图书馆於去年十二月初已推出平台网页的测试版本,据统计,测试期间共有五千三百多人次浏览平台网页,用户反应良好,期间亦接收到不少用户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当局在技术上进行了调试,优化了平台网页的相关功能,相信现时推出的正式版本更能配合本澳市民的阅读习惯。 现时,本澳市民或莅澳游客,只要身处澳门,利用具有上网功能的设备浏览澳门中央图书馆的『全民网上阅读平台」』网页,毋须注册帐户,即可随时登入,免费阅读各类图书、杂志、报章、学术论文等读物的全文内容。 平台滙集各式网上书刊全文
『全民网上阅读平台』现正推出的网上书刊资料库包括:龙源电子期刊、华艺电子图书、万方数据库、中华数字书苑-电子图书资源库、EBSCO电子报刊及健康资讯等,内容包括:中国内地出版的一千一百馀种最受欢迎杂志、海内外超过七百家出版社提供的图书、国际重量级新闻出版物(如Times等)的文章、健康资讯等。此外,亦包括具参考及研究价值的资料库,如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学术期刊、法律法规、专利技术及企业名录等。 『全民网上阅读平台』的读物类型正持续添加及更新中,全澳市民皆可共读源源不绝的网上书刊,令闲暇生活增添别样的色彩。市民如欲享用此项服务,可登入以下网址:www.library.gov.mo/eReading。如有疑问,可电邮至 inf.bc@icm.gov.mo 或致电二八五六七五七六或二八三七七一一七向澳门中央图书馆查询。
…
高士德行车天桥周六封闭修护
高士德大马路行车天桥建成已超过10年,为保障行车天桥的安全,土地工务运输局将於周六(1月15日)展开定期修护保养,确保行车天桥处於良好的使用状态。配合工程进行,行车天桥将於周六下午4时至周日(1月16日)中午12时封闭及禁止车辆通行,敬希市民和驾驶者注意。 政府一直以来对全澳各座天桥均有恒常的监察机制,定期检查天桥结构安全,并适时修护保养。高士德大马路行车天桥於1996年启用,至今运作良好,天桥结构正常,但桥面因长年累月的使用而无可避免出现损耗,是次修工程除进行一般性的保养工作外,将使用伸缩缝专用的材料一并修护修饰受近期天气寒冷而出现较大收缩的桥面和桥身之伸缩缝,民政总署亦会同时重铺部份受损的桥面,改善天桥的行车条件。 考虑到周末假日车流量较小,且避免夜间施工产生嘈音影响居民作息,土地工务运输局经与交通事务局协调,上述工程将於本月15至16日进行。配合施工,本月15日下午4时至16日中午12时,行车天桥将会实施封闭交通,禁止车辆通行。 交通事务局提醒市民和驾驶者留意有关交通改动,并应遵守路上所设置的临时交通标志及服从交通警员指挥。如欲了解是次临时交通改动详情,可登入交通事务局网页www.dsat.gov.mo或交通地理资讯网traffic.gis.gov.mo。
…
为「非本地区居民」办理指纹采集登记手续
为优化出入境的验证手续及向旅客提供便捷的通关模式,自2011年1月17日早上11时起,持以下旅行证件的内地居民可於下列地点办理自助过关指纹采集登记手续,完成手续后,凭相关的旅行证件即可使用关闸、外港码头、氹仔临时码头及路氹城边境站的非本地区居民自助过关通道办理出入境手续。 -《往来港澳通行证》内已办有3个月或以上多次有效『往来港澳签注(商务S)』;
-《往来港澳通行证》内已办有3个月多次有效『往来港澳签注(探亲T)』。 此外,办理指纹采集登记手续之人士,须注意以下事项:
1. 每次使用旅客自助过关系统进/出澳门,必须持有有效的已登记「往来港澳通行证」及3个月或以上多次往返的「探亲 (T)」签注或「商务 (S)」签注;
2. 当进行自助出入境检查时,如持有「商务 (S)」签注,系统会列印一张入境申报表。该入境申报表上印有个人资料、入境日期以及逗留条件和期限,而旅客必须核对相关资料,并在澳门逗留期间保存此入境申报表;
3. 如持「探亲 (T)」签注,首次抵澳时必须经传统旅客通道办理入境手续后,方可前往下列地点办理自助过关指纹采集的登记手续,及留澳时间不得超过首次抵澳时经传统旅客通道而获准的逗留期限;若超逾有关期限,将被视为逾期逗留;
4. 如登记使用旅客自助过关系统时的资料已变更,将影响旅客使用自助过关系统的资格,例如:已更换新的通行证或取得新的『往来港澳 (商务S)或探亲 (T)』签注,必须重新登记;
5. 上述证件的持有人,不论办理或未办理指纹采集的登记手续仍可使用传统旅客通道办理出入境手续。 符合上述要求及有意使用自助过关通道办理出入手续的内地居民,可於下列地点及时间办理指纹采集的登记手续。而首日(即本月17日)办理登记手续时间为早上11时起,敬请留意。
…
第十二届粤澳出入境身份证明局联络会议暨 第三十七届边境联络会议在英德举行
由广东省公安厅主办的第十二届粤澳出入境身份证明局联络会议暨第三十七届边境联络会议於2010年1月5日至6日在英德市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局长陈敏、澳门身份证明局局长黎英杰、澳门治安警察局副局长黎锦权,以及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警联办代表和珠海边防检查总站等部门的领导和嘉宾。 会上,粤澳双方就相互关注的资料核实、讯息通报及签证等多项出入境警务合作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进一步推动了双方的沟通与合作。
…
崔世安考察新加坡人力部
行政长官崔世安率领的政府代表团今(13 )日到新加坡人力部考察,与部长顔金勇等举行会议,双方就两地的人力资源政策交换意见。 顔金勇在会上介绍新加坡的人力资源政策,他强调新加坡的外劳政策是作为当地人力资源不足的补充,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令劳动力市场具备活力和弹性;新加坡致力提升人力资源的竞争力,特别重视可持续教育,持续津贴当地工人进修。目前,新加坡外劳占当地劳动人口约三分之一。 崔世安表示,澳门特区与新加坡的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发展快速、人力资源短缺,有必要引进外劳。因此,特区政府重视外劳政策,同时亦非常重视保障本地工人的就业和生活素质;政府亦支持持续教育工作,今年的施政报告已提出「持续进修发展计划」,对年满15岁的居民提供为期三年,每人上限为5,000元的资助。 代表团一行下午结束行程,启程返澳。
…
卫生局参加「第十次粤港澳防治传染病联席会议」
卫生局代表出席1月11日至12日一连两日在香港举行的「第十次粤港澳防治传染病联席会议」。广东省卫生厅黄飞厅长和香港卫生署林秉恩署长等出席会议。三地与会代表在会上回顾及总结了传染病监测、防治及通报机制、传染病疫情、流感防控工作总结,肠病毒疫情防控,传染病资讯系统,消除麻疹运动等并探讨未来传染病防治发展方向。 卫生局李展润局长致辞时表示,会议提供相互了解与沟通的良好平台,完善了三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通报和应急机制。粤港双方在传染病防控方面有丰富经验,值得澳门借镜并期望三地能有进一步合作。 会议上,卫生局代表亦总结了甲型H1N1流感防治情况,包括流行情况,流感疫苗接种计划慨况及经验以及未来大流行应急计划等。 而在报告中,卫生局代表指出,2010年接获4,583个强制性申报疾病个案,主要最常见传染病包括流感、肠病毒感染、水痘等。在2007年间,水痘疫苗接种计划后,水痘病例已大幅下降并在2010年11月进一步扩大接种年龄至18岁,且有医护人员到学校接种。去年共有1,023例肠病毒感染个案申报,但没有出现死亡或重症病例。澳门特区在儿童麻疹控制方面成效较好,连续两年保持无本地爆发。除显示的疫苗接种率外,更被世卫西太区列为已达到或几乎达到消除的国家或地区。 会后,卫生局李展润局长、广东省卫生厅黄飞厅长和香港卫生署林秉恩署长共同签署了会议纪要,三方达成五点共识包括加强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应急体系建设、继续完善通报机制运作、继续在流感大流行预防应对方面加强交流和合作、继续开展传染病专业人员交流和培训合作及推进有关传染病的科研合作,并同意「第十一次粤港澳防治传染病联席会议」由澳门特别行政区主办。
…
卫生局持续关注低温症及冬季额外死亡个案 呼吁市民做好预防及照护措施
卫生局持续关注低温症的情况,由2011年01月07日至11日,本地共录得低温症个案7例,并没有超出平常水平;患者年龄介乎49至94岁,其中3人在接受治疗后已出院。 近日天气持续严寒,卫生局呼吁市民,特别是长者和慢性病患者,在冬季期间采取适当的预防和照护措施,预防低温症的出现,以保障健康。 低温症是指人体中心体温(用肛探或耳探测定)低於摄氏35度(华氏95度)的情况,分为轻度摄氏32至35度(华氏90至95度)、中度摄氏28至32度(华氏82至90度)、重度低於摄氏28度(华氏82度)三级。低温症通常因无穿着适当保暖衣物,加上长时间暴露於寒冷气温所致;多发於11月至3月期间、气候较温和但经历气温急降的地区;常见於65岁或以上、男性、贫困、独居、露宿人士。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慢性疾病(心脏病、糖尿病、活动障碍、精神状况异常等)、创伤、感染、使用酒精或某些药物、物质滥用、湿水等。低温症可导致中枢神经抑制、心律失常、肾衰竭等并发症而危及病者生命,病死率较高。 而冬季额外死亡,是指在冬季期间人口一般死亡率高於非冬季期间的现象。研究显示,在气候较温和但经历气温急降的地区,冬季额外死亡的现象较显着。九成以上额外死亡发生於65岁或以上人士,最常见的死因是心血管疾病(占一半以上)和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呼吸系统感染,约占三分之一);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等的死亡率在冬季也有所升高。额外死亡的发生与贫困和寒冷的居所有关。 针对低温症和冬季额外死亡的原因,长者、慢性病患者及其照护者和机构,在冬季期间应采取适当预防和照护措施,以保障长者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 若市民发现长者患上低温症,或出现体温持续下降、肌肉僵硬,心跳减慢、神智昏乱、甚至出现昏迷等症状,应尽快将患者送院治理,并可致电:999(报警热线)或28572222(消防局)求助,报警时谨记说明患者当时的情况(低温症)、年龄、性别、徵状(清醒、意识混乱、昏迷)、地址,以便救护车尽快前往及有关医护单位作出适当的准备。
…
新加坡发展经验值得澳门借鉴
行政长官崔世安今(12)日总结新加坡访问行程时表示,新加坡在房屋政策和中央公积金制度方面的经验值得澳门借鉴,但澳门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步推行,不会全盘照搬新加坡的模式。 崔世安今日分别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国务资政吴作栋、内阁资政李光耀和外交部长杨荣文礼节性会晤。崔世安表示,会面期间,很高兴与各人坦率交换了意见。 崔世安表示,此行考察了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局、建屋发展局等多个机构和部门,以及参观滨海湾金沙和圣淘沙名胜世界两家渡假娱乐设施。他认爲新加坡有很多经验值得澳门借鉴,尤其在房屋政策以及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经验,但澳门与新加坡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步推行,不会全盘照搬。 他又强调,澳门有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社保、公共房屋、退休保障制度,以提升澳门居民整体的生活素质。 崔世安回顾两地在公共行政方面的合作时表示,很高兴看到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与澳门特区行政暨公职局签署谅解备忘录,这有助加强双方的合作。未来,特区政府亦会邀请新加坡政府官员和专家来澳访问,以加强双方合作和交往。 崔世安一行明日将参观新加坡人力部,下午结束访问行程,启程返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