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新口岸区道路整治第二季展开

新口岸区自建成至今已多年,部份内街路面已出现沉降程度不一,为美化区内的环境,土地工务运输局将分阶段重整该区路面和更新下水道系统。首阶段整治工程今早公开开标,共十九家公司参与竞投,工程预计於今年第二季动工。 是次工程主要整治新口岸区的内街,适当提高行人路面,改善路面与周边楼宇的高低差问题,使内街连成一体,工程完成后,将提供舒适的步行环境,把现时较集中外街的人流适度引入内街,改善店铺营商环境。新口岸区道路整治工程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包括宋玉生广场、广东街、友谊大马路和北京街所围绕的内街;第二期包括厦门街、宋玉生广场、友谊大马路和高美士街所围绕的内街;第三期包括宋玉生广场、十月一日前地、北京街、罗理基博士大马路所围绕的内街。 由於第二期工程图则较为成熟,并已提前谘询区内居民和商户的意见,因此,较具条件施工,并安排在今天(10日)公开开标,工程争取第二季动工,预计可提供约60个就业机会,施工期约300日。 新口岸区道路整治工程第二期共有十九家公司参与竞投,除了四家公司需於指定时间补交文件,被有条件接纳,其馀十五家公司全部被接纳,提出造价由1千7百多万至2千3百多万澳门元不等。 是次工程施工面积约1万5千平方米,主要重铺内街及行人路饰面,更新雨水下水道及增设污水下水道,设置新绿化植物及特色灯柱。为减低施工期间对交通和商户影响,工程将分段施工。每段内街中间的步行街与柱廊内行人路将分开施工,确保有一定通道让行人通行,并会安装围板和临时台板,保障行人安全。土地工务运输局会要求承建公司与三间公共事业专营公司协调,若有新管网铺设,将安排同期进行,避免短期内重覆开挖。


第二十八届澳门青年音乐比赛三月一日开始接受报名

由文化局主办的第二十八届澳门青年音乐比赛3月1日至7日接受报名,地点为水坑尾街78号中建商业大厦8楼A座文化局文化活动厅,报名时间为每日上午9时至下午7时,中午照常办公。 一年一度的澳门青年音乐比赛,旨在推动本地音乐事业的发展,提高青少年的音乐修养和演奏水平。本届比赛分中乐、西乐及声乐三项赛事,合共46个组别。中乐分吹管乐、弹拨乐、拉弦乐和敲击乐;西乐方面有弦乐、管乐和敲击乐。中、西乐除独奏分级组外,还包括重奏和合奏组别。此外,本届在独奏组别方面新增了巴乌、古琴、中胡、高胡和革胡,另外也增加了声乐重唱和结他重奏。 第二十八届澳门青年音乐比赛将於6月19日至7月12日举行。各比赛组别分别设第一、二、三名,优异奖和良好奖。此外,主办单位亦会继续颁发《文化局大奖》和《最具潜质奖》,以资助表现突出及具优秀潜质的本地青少年在音乐专业方面进行深造。另外,为鼓励更多青少年组队参加比赛,本届新增了一个《最佳表现队伍奖》。 参加中、西乐器比赛者需为1987年当年或之后出生,而声乐比赛参加者需於1980年当年或之后出生。有意参加比赛的人士,需持有效澳门居民身份证。参赛者的伴奏人选不限年龄,只须持有效之澳门居民身份证,报名时无须递交资料。 有意参加比赛人士於报名时需递交已填妥之报名表、报名费50元,连同相关文件交到上述指定地点。为方便参赛者报名,报名手续亦可透过代办人办理,或选择以团体报名方式进行。选择团体报名方式者需同时递交“团体报名单一览表”,有关表格可於网上下载。 有关的比赛规章及报名表可於文化局网页 www.icm.gov.mo浏览及下载。如欲查阅比赛指定曲目乐谱,可亲临文化局属下之澳门塔石艺文馆(荷兰园大马路95号),时间由星期一至日,上午10时至下午7时;或中央图书馆(荷兰园大马路89号A-B),时间由星期一至日,上午10时至下午8时。 如欲查询有关澳门青年音乐比赛的详细资料,除浏览文化局网页外,亦可於办公时间内致电8399 6620或8399 6621,传真 2836 6808。於3月1日至7日比赛报名期间如有查询,可致电2833 5140。


台风委员会秘书处将续设於澳门

由亚太经济及社会委员会(ESCAP)及世界气象组织(WMO)主办的第42届台风委员会会员大会於1月25至29日假新加坡举行,会议中通过下一任台风委员会秘书处将继续设於澳门特别行政区。同时,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将参加由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及香港组成的台风专家小组,并担当小组的协调员工作,共同研究气候变化对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及对区域所造成的影响。 参与会议的会员包括中国、香港、澳门、美国、日本、韩国及菲律宾等在内12个成员合共派出86名专家出席。澳门特区代表团由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副局长冼保生率领下,气象局处理暨电讯中心主任梁永权、气象高级技术员邓耀民,以及民防代表警司李世昌、副警长邓美芬及技术辅导员陈小安一同出席大会。 台风委员会秘书处由2007年起设於澳门,并将在2011至2014年内继续由澳门特区承办,委员会在会上感谢澳门特区政府过去对秘书处在物资及人员上所提供的支持。 台风委员会的设立旨在研究如何减轻台风对亚太区造成的损失,而是次会议主要集中讨论三个大方向:气象、水文、以及灾害预防及准备的工作,同时亦对2007至2011年台风委员会之策略性计划作出跟进。 会上,各地区与会者提交其国家於过去一年的工作进度并进行讨论,为将来所制定的政策作充份准备。各成员合共发表了12份科学研究报告,其中,澳门特区代表团就风暴潮发表了科技论文,阐述澳门现时实施的风暴潮监察、预报及警报系统。


楼宇渗漏中心成立一年积极发挥『协调角色』<br> 成功辅助的个案增至1,066宗,占立案总数近五成五

为辅助居民查找渗漏源头,「楼宇渗漏水联合处理中心」自去年2月1日正式投入运作,一直积极发挥『协调角色』,协助私人楼宇单位业主界定渗漏维修责任,使相关业主获知讯息后,履行责任,尽快聘请合资格之技师进行检查及维修。 由土地工务运输局、民政总署、卫生局、法务局及房屋局组成,由房屋局负责统筹的「楼宇渗漏水联合处理中心」(下称联合中心),自去年一月开始试行至上月(2010年1月),提供紧密的跨部门协作平台,利用跨部门电脑资讯,及不断优化五个部门间协作机制,透过技术、法律及睦邻合作,成功完成1,066个渗漏个案的业主履行自身责任解决楼宇渗漏问题,占立案总数近五成五。 睦邻合作渗漏问题迎刃而解 联合中心自1月试行、2月正式投入运作起,一改过往多年由各个不同部门分别接收市民投诉的处理方法,提供综合的「一站式」简便查询途径如电话、面见、电邮或信函,接收市民的求助个案,成立一年以来,统筹部门共收到电话查询5,011宗,信函1,391封,以及接见市民642次,其中,已作立案处理的个案为1,938宗。 在1,938宗立案中,透过统筹部门派出先遣人员到达楼宇现场进行跟进的次数合共1,954次,1,066宗个案已获得楼宇管理实体(即管理公司)、楼宇管理委员会、源头单位业主合作协商解决渗漏问题。经分析,渗漏水问题获迎刃而解之关键,有赖相关业主们之合作、配合、提供资料及积极主动进行维修。 渗漏维修业主有责 联合中心在协助市民处理楼宇渗漏问题的过程中,亦遇上不少挑战,以致联合中心自去投入运作以来,尚有872宗个案按先后缓急处理跟进中,当中不少个案涉及怀疑导致渗漏的源头单位因长期空置,以致未能联络单位业主进行维修;或被怀疑导致渗漏的源头单位业位,坚拒、甚至驱赶工作人员进入其单位进行调查,以致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此外,部份业主缺乏对自身拥有产业相关权利及义务的认识,以至在获知渗漏位置后仍未即时进行维修。 联合处理中心一直积极寻求不同途径尝试与业主取得联络,包括透过管理公司、物业登记局、财政局、身份证明局、单位分租的地产公司等。不少个案透过上述方式成功联络,并游说相关业主,履行责任解决渗漏问题。对於因非法僭建或非法接驳排污渠导致渗漏却不履行维修责任的业主,工务部门正考虑根据《都市建筑总章程》及《都市房地产的使用规范》作出相关处罚。受影响的如果因为渗漏水问题而遭受损失,而被弄毁的财物又不超过五万元,便可以透过《民事诉讼法典》中的“轻微案件诉讼程序”,要求有过失的单位业主作出赔偿。“轻微案件诉讼程序”是一个较简便的诉讼方法,可不用聘请律师,由当事人自己提出起诉。 多项维修资助计划协助业主 根据现行法例规定,业主每五年应聘请合资格专业人士,检查和维修所拥有的物业,倘因楼宇日久失修而令他人的性命及财产受损,业主须承担法律后果,但为了鼓励业主注重所居住大厦的定期维修保养,政府提供了适当的支援渠道以至财政上的资助。联合中心一直积极鼓励业主透过房屋局的多项楼宇维修的无息贷款和资助计划,展开维修工作,直至2009年12月,已有346幢低层楼宇透过《楼宇维修基金》更换或维修1,208条公共排污渠,涉及金额约澳门币1,700万。 同时,联合中心将继续优化服务流程,如缩短渠网图则的发出时间;增加每周跨部门联合行动的次数;强化网上查询的资讯化;持续举办讲解会,加强与居民沟通;与学校合作,推广楼宇渗漏的维修责任;制作全新的宣传单张及“处理楼宇渗漏常识”小册子,介绍渗漏淤塞常见的情况,讲解原因及建议维修方法。未来,联合中心亦将应投诉人要求,协助为其填写“轻微民事诉讼”法庭之表格,助居民解决渗漏问题。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法例规定,业主有责任对自身楼宇进行定期维修及保养,只要业主能遵循“为人为己,各行一步”的理念,相信有大部份的渗漏问题可获圆满解决。 「楼宇渗漏水联合处理中心」今日(十日)中午十二时,於房屋局六楼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介绍联合中心的成立一年以来之运作情况。房屋局局长谭光民、楼宇管理支援处处长李兆林、土地工务运输局城市建设厅厅长陈荣喜、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兆田医生、民政总署高级技术员杜德明、法务局法律推广厅厅长罗静萍主持是次会议及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大厦工作委员会主任黄祖添。


卅五标书竞投人力资源办公室办事处装修工程

“人力资源办公室办事处装修工程”今日(二月九日)上午九时半在土地工务运输局四楼会议室公开开标,共收到卅五家公司的标书参与竞投,所提出的造价由一千五百五十多万至二千一百一十多万澳门元不等。 在收到的卅五家公司所提交的标书当中,廿九家公司被接纳,六家公司被有条件接纳,需於廿四小时内补交文件或澄清所提交的文件,包括需按已提交的工程清单所列之工程,补交合同鉴证本或其他证明文件鉴证本、澄清所提交“标书拟本”应为“标书”,以及补交工地安全负责人履历表及培训证明书副本。 “人力资源办公室办事处装修工程”位於新口岸龙成大厦九楼、十楼和十一楼,总面积三层合共约一千八百多平方米,最长施工期预计约为一百八十天。 人力资源办公室办事处九楼将会设有公众轮候大厅、前台办公区、资料扫描、文件存放室、接待室、人事及财政档案室、小型视像会议室、资讯设备及讯号控制室和相关部门办公室等。十楼将设有小型会议室、多功能会议室、资讯控制室及资讯中心、伺服器间、器材室及相关部门的办公室等。十一楼则将设有档案储存室、相关部门办公室等。 “人力资源办公室办事处装修工程”公开开标
(* 请参阅附件!)卅五标书竞投人力资源办公室办事处装修工程


警方吁市民勿酒后驾驶

治安警察局於2009年,透过检查交通意外肇事驾驶者及设置路障随机抽查等方式,检查在受酒精影响下於公共道路驾驶之情况,共计检查车辆约4万架次。其中1751架次驾驶人士被验出对酒精呈阳性反应,占总体受检数字的4.37%,具体数据如下:
(* 请参阅附件!) 上述酒后驾驶人士中,535人按「道路交通法」第90条按刑事程序处理,并即时移送司法机关侦办。其中5人判处徒刑,即时执行;另385人判处缓刑或以罚金代刑,馀下145人现正排期候审。 醉酒驾驶或受麻醉品或精神科物质影响下驾驶,除了严重威胁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外,一经定罪,可被判处徒刑。治安警察局呼吁市民,农历新年将至,市民在出席朋友聚餐或庆节活动开怀畅饮之馀,应顾己及人,切勿酒后驾驶。
警方吁市民勿酒后驾驶


澳大获伍宜孙慈善基金会捐款港币一亿五千万

澳门大学发展基金会今日(九日)获伍宜孙慈善基金会有限公司捐款港币一亿五千万元正,为基金会於去年底成立以来最大笔捐款。为答谢伍宜孙慈善基金会对大学的捐赠,澳门大学新校区的中央图书馆将以伍宜孙博士之名命名。行政长官兼澳门大学校监崔世安及澳大校董会已同意此冠名安排,崔世安表示,澳大在中央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其发展已踏上新的台阶。 支票送交仪式假礼宾府举行,伍宜孙慈善基金会董事吕培英代表捐赠,行政长官崔世安代表澳大发展基金会接收,并感谢伍宜孙慈善基金会对澳门高等教育的热心支持,他表示,澳大作为本澳的高等学府,其发展十分重要;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澳大新校区主持奠基仪式,充份体现了中央对澳大的支持。在中央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澳大的发展踏上了新的台阶。 出席仪式的还包括伍宜孙慈善基金会董事伍步高及伍步功,伍氏家族成员伍尚宗及伍尚修,澳大发展基金会创立人谢志伟、王宗发及林金城,澳大校董会第一副主席李沛霖,澳大校长赵伟及副校长黎日隆。其后,行政长官设午宴感谢伍宜孙慈善基金会的慷慨捐赠。 伍宜孙慈善基金会有限公司成立於一九八二年,长期致力慈善公益事业,回馈社会,本次捐款主要是因为伍宜孙博士曾在澳门从商,慈善基金会因此捐赠澳大以纪念伍宜孙博士,并为支持澳门高等教育事业出一分力。 澳大发展基金会为一非牟利机构,其宗旨在於支持及促成澳大实现其学术及教育之目标,使澳大在本地及国际上具有更佳之竞争力,并为此而创设所需及有利之条件。基金会自去年十二月成立以来,获得社会人士和校友的广泛关注和响应,今次捐出的港币一亿五千万元更是基金会成立以来最大笔捐款。为答谢伍宜孙慈善基金会的捐赠,澳门大学新校区的中央图书馆将以伍宜孙博士之名命名。新校区的中央图书馆面积三万多平方公尺,为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 澳大新校区於去年十二月二十日举行奠基仪式,蒙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为纪念牌匾揭幕。新校区占地1.0926平方公里,预计三年建成。今伍宜孙慈善基金会秉承伍宜孙博士弘德育才的崇高理想,慷慨捐赠钜款予澳大推动其发展工作,澳大同人深表敬意和谢忱。


本地新增1人确诊甲型H1N1流感

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大流行警示维持在6级,严重程度为中等;本澳警示级别为第6级蓝色,本地疫情为一般。 2月8日,因流感样症状而到仁伯爵综合医院急症室求诊的儿童占儿科求诊人数的32%,成人则占成人求诊人数的13%。2月9日,本地没有班级因流感样徵状群集事件而须停课。新增1人确诊感染甲型H1N1流感。由去年6月18日至今,累计已有3589人确诊感染新型H1N1流感,17名感染者患肺炎,4名感染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治疗,2名感染者死亡。卫生局仍在继续密切监测学校、院舍和其他机构流感流行情况。 截至2月9日下午,本地没有新增甲型H1N1确诊患者须入院。目前没有确诊患者住院接受治疗。 2月9日,有442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种。由去年11月23日至今,累计已有110170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种。 (流感应变协调中心 24 小时热线电话: 28700800 传真: 28700863)


卫生局呼吁勿服用掺杂西药成份的产品

卫生局根据香港卫生署的公告,产品「威力劲」含有西药成份「他达拉非」(tadalafil),但有关成份并没有标示在产品标签上。基於此,该署呼吁市民不要购买及服食上述产品。上述产品并没有经卫生局批准进口本澳,然而,为保障公众健康,卫生局除密切留意此产品在本澳流通的情况外,现呼吁市民不要购买并停止服食上述产品。 「他达拉非」是治疗阳痿的处方药物,市民必须获医生处方才可服用。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头痛、呕吐、头晕及暂时性视力模糊,可能会和某些药物,例如「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产生交互作用而导致血压降至危险水平。 倘若市民已购买上述产品,应立即停止服用并送往卫生局药物事务厅处理(地址: 士多鸟拜斯大马路51号华仁中心二楼)。如有任何疑问,可致电66833329或於办公时间致电85983523向卫生局药物事务厅查询。


特区政府为春节海运部署疏流措施

为了有效疏导新春期间海上口岸人流和确保出入境秩序顺畅,港务局今(9)日与氹仔临时客运码头多个相关运作部门召开会议,联合部署新春期间疏导氹仔临时客运码头人流的措施,积极做好各项疏流措施的准备工作。 港务局今早联同海关、治安警察局、交通事务局、旅游局、船务公司及保安公司等相关单位,就新春期间氹仔临时客运码头的人流疏导工作举行特别部署会议。会上各部门代表深入探讨春节期间的各项有助加快人流疏导的措施,包括增派人员进行分流、维持秩序以及加强安检,加快完成行李的检验和运输;於码头增设指示牌;要求公共巴士和计程车公司在人潮高峰期间加开班次;加强码头外围巡查以遏止车辆长时间停留堵塞交通;促使旅行社配合当局疏导旅行团的措施。在必要时有关部门还会采取分流管制措施,尽快疏导旅客和市民,让他们安全顺畅地进出各个海上口岸。 港务局并将於本月11日与外港客运码头多个相关运作部门召开疏导人流部署会议,确保各海上口岸的出入境秩序良好。春节期间港务局将继续与船务公司及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因应实际旅客数量作出相关的安排及适时调整航班数量,港务局同时亦会密切监察各航道情况,保障新春期间海上客运的安全。 多个部门及单位代表深入探讨疏导人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