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工务局回覆伟龙马路及联生土地批给质询

土地工务运输局回覆了立法议员的两份书面质询。局长贾利安在回覆区锦新的书面质询时表示,有关氹仔伟龙马路的住宅发展项目,特区政府於2009年6月中透过举办公开旁听会,安排土地承批人就有关项目的背景、新的总体规划方案、交通网络和周边环境配套,以及环境评估等方面向公众公开介绍。 有关发展项目的设计,如塔楼数目及楼宇高度等,均必须遵守现行法例及法规,并必须符合民航安全指引,而发展商提交的环境评估报告亦已交环保部门作出分析。 上述住宅发展项目用地原属多家公司所持有的租赁批给,其股东包括澳门特区及澳门国际机场专营公司等,有关土地租赁批给转让的收益全部拨归上述公司所有,而由於澳门特区为该等公司的最大股权持有人,该收益中超过12亿元将转入特区政府库房,其馀小部分归澳门国际机场专营公司及其他股东所有。 另外,贾利安回覆关翠杏的书面质询时表示,联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1975年获政府批给一幅位於路环、邻近大湾,面积为337,220平方米(后纠正为326,805平方米)的填海土地,兴建工业及社会设施,同时获承诺另外批给一幅土地,兴建住宅用途的「卫星城市」。 基於公共利益及工业转型,澳葡政府在1993年批准调整工业邨计划。该公司将总面积152,838平方米的15幅地段归还政府使用,作社会设施及基础建设用途,另将总面绩118,315平方米的7幅地段无偿转让予联生工业邨有限公司,用作纳入联生工业邨范围。联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须负责执行所有填海及基础建设工程,以及建造和交出相关的集体设施。 根据批给修改合同,批予该公司的土地面积为55,652平方米,分为14幅地段,当中12幅用作住宅/商业用途,一幅用作写字楼/商业用途及另一幅用作四星级酒店用途,有关土地批给期限於2000年届满,土地承批人只有约7年时间完成上述14幅地段的利用,并包括所有填海及基础建设工程,以及建造大量的集体设施。 基於融资、外围经济环境变化、填海物料一度难寻、承批人已投入的工程费用及支付的溢价金等种种因素,2007年特区政府最终考虑按照过去类似个案的解决方法,因租赁期限届满而宣告有关批给失效后,透过支付新溢价金的方式将该土地重新批予联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另外,上述土地於1993年已获批准转为商住用途,是次重新批给并不涉及任何规划用途的变更。 特区政府目前正进行《土地法》的修订工作,对於未遵照土地批给合同规定期限进行土地利用的情况,为是次土地法修改的重点研究项目,预期对闲置批给土地的处理力度将会加大,重点防治投资者获批土地而长期无理不发展,确保善用特区的土地资源,达致符合公众利益的目的,而对於具备合适条件的土地,会研究预留作公共房屋或其他有助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用途。 ※质询及回覆全文见立法会网页(http://www.al.gov.mo/);编号101/IV/2009及063/IV/2009。


推动油品行业良性竞争 保障市民权益

行政法务司司长陈丽敏回覆立法议员陈伟智的书面质询时指出,特区政府对引入不同种类的油品一直持开放态度,并会密切观察市场情况,维持自由的准入机制,推动行业的良性竞争,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她表示,根据近年的监察情况资料显示,港澳两地车用无铅汽油价格主要随着香港石油产品价格变动而变动,本地油公司每次均跟随香港油价变动而调整价格,且调整幅度与步伐基本与香港一致。同时,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防止出现经营不规则和价格不合理的情况发生,统计暨普查局亦有定期按月统一公布油品进口及零售价格,让社会监察。 她又表示,对於引入更多不同辛烷值的无铅汽油,除了需要修改法例以容许各种类油品进入本澳外,同样需要解决货源的供应和配套设备等问题。澳门目前燃油市场小,进口的辛烷值98无铅汽油约五至六成来自香港,香港市场本身亦缺乏其他较低辛烷值油品的供应,故引入不同辛烷值油品可能增加经营成本。此外,仓储设备和油站设施亦面对土地和投资成本的问题,因不同油品需要有不同的仓储设备和油站设施,这些都会令经营成本增加,是经营者投资时会考虑的成本效益因素。 另外,行政暨公职局局长朱伟干回覆立法议员高天赐的书面质询时表示,行政暨公职局已就培训活动的议题先后2次作出回覆,包括分别於2009年4月30日就立法会第090/E63/III/GPAL/2009号函、及於2009年10月15日就立法会第420/E299/III/GPAL/2009号函作出了书面回覆,因是次质询与前2次回覆过的质询属同一事宜,故再无补充资料。 ※质询及回覆全文见立法会网页(http://www.al.gov.mo/ );编号064/IV/2009、180/IV/2009。


保安当局积极打击非法旅馆

保安司司办公室主任黄传发在回覆立法议员吴在权的书面质询时表示,保安当局长期关注非法旅馆所衍生的治安问题,并通过多项警务行动作出遏制及打击。 治安警察局自2009 年3月,联同旅游局、土地工务运输局、卫生局、消防局、民政总署及环境保护局等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打击非法旅馆,所采取的相应行动分别是旅游局作统筹和领导,由小组成员共同采取行动;其次是治安警察局情报厅和澳门警务厅在执行反罪案行动中,如发现疑似非法旅馆之单位,按过往处理之方式,以报告书送交旅游局跟进;其三是治安警察局情报厅和澳门警务厅在执行反罪案行动中,如发现疑似非法旅馆之单位,立即通知旅游局的联络员,再由该联络员通知其他小组成员到场共同进行联合打击行动。 在打击行动方面,治安警察局在2009年3月5日至11月期间,以上述三种行动方式共进行了139次行动,共巡查了1,443个单位,其中99个单位疑为非法旅馆,其中发现80名逾期逗留人士、19名非法入境者;在刑事检举方面,该局共检举30 宗收容逾期逗留或非法入境人士、l宗伪造文件、2宗虚假声明、1宗雇用非法劳工、2宗违令罪、7宗非法再入境及3宗发现吸食麻醉品案件。这些犯罪事实一概依法作出检举及送交检察院侦讯。而打击行动仍在持续进行中,以整治不法场所及净化社区治安环境。 另外,司法警察局分别在2009年8月24日及12月l日联同旅游局对非法旅馆有针对性地进行两次大规模的巡查和取缔行动,分别取缔3家及29家非法旅馆,其中在第二次巡查行动中,除了成功拘留13名涉嫌管理非法旅馆的人士外,并带回243名非法旅馆的住客进行身份调查,当中发现10人逾期逗留、11名无证人士及2名人士因其双重身份而涉嫌实施虚假声明罪。该两次巡查及取缔行动起到良好的震慑作用。 目前,取缔非法旅馆的专门法律正在立法会审议,保安当局积极提供意见及建议,希望在达成广泛共识的情况下尽快通过及颁布有关法律制度,使非法旅馆所产生的各种社会治安问题得到根治。 ※质询及回覆全文见立法会网页(http://www.al.gov.mo);编号105/IV/2009。


输入外劳仅作为本地人力资源不足之补充

劳工事务局局长孙家雄指出,特区政府在保障本地居民优先就业及维护其权益的大前提下,实事求是按澳门情况输入外地劳动力以作为补充本地人力资源的缺乏或不足。 劳工事务局局长孙家雄回覆立法议员林香生的两份书面质询时表示,人力资源办公室在批准雇主实体聘用外地雇员的批文中明确规定申请人必须在聘用外地雇员的工作期限内,维持不少於已聘用的现有本地雇员数量或必须聘用一定数量的本地雇员,若经该局调查证实,雇主实体没有遵守上述规定时,人力资源办公室会根据情节的轻重,按程序取消相应的外雇名额,甚至乎全数取消。倘本地雇员工作於聘有外雇之场所内,被雇主剥削或无理解雇,怀疑存在违反《就业政策及劳工权利纲要法》之情况,事主可立即亲身向该局作出投诉。 他指出,特区政府亦了解社会对外雇数量限制等方面的意见,对此会因应澳门经济环境、社会发展、人资市场等多方面客观因素而作出详细综合考量,并会根据澳门的实际情况去分析、评估外地雇员数量对本澳经济及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带来的影响,一切以澳门的整体利益为依归。於2008年第三季推出三项调控外雇输入的措施,外雇数量已明显减少。由2008年9月底的104,281人调节至2009 年同期的77,239 人,减少外雇近两成六。 孙家雄强调,对於第4/98/M 号法律第7 条C项提及须「确保最低工资及其定期调整」的问题,特区政府一直予以重视,社会协调常设委员会亦一直就有关设立最低工资的议题定期作出讨论。至於何时落实设立最低工资制度,考虑到有关制度的设立必须经过科学化的研究,以及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劳方与资方的意见,故现阶段宜先观察及参考邻近地区如香港的实践经验,并在劳资双方就有关问题达成基本共识后,特区政府将会适时就设立有关制度作可行性研究。 孙家雄指出,为协助本地建筑工人就业,特区政府自2008年底开始有序地推出多项公共工程,并规定承建商必须优先聘用本地工人。在监管方面,建设发展办公室除透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日常监督外,劳工事务局及治安警察局亦会协助其对施工工地进行不定期巡查,若发现承建商有违规行为,定必予以处罚,以保障本地工人优先就业的权利。 据统计,於2009 年1 月至11 月期间,该局对工程费涉及澳门币一千万以下的公共工程共巡查了82 次,以保障上述工程优先聘用本地工人,而在有关巡查中,并未发现任何聘用非法工作者的情况。此外,劳工事务局亦联同治安警察局和司法警察局等部门共进行了365 次打击非法工作的巡查行动,在有关稽查行动中,有140 次发现有涉嫌触犯第17/2004 号行政法规的情况,当中发现涉嫌没有任何工作许可的非法工作者143人,过职者92 人,自雇者9 人以及过界者3 人。 ※质询及回覆全文见立法会网页(http://www.al.gov.mo/);编号: 143/IV/2009;094/IV/2009。


《低层楼宇共同设施维修临时资助计划》延长一年  首年批出金额达澳门币5,614万

为继续在财政上资助楼龄在30年以上、楼层7层以下的旧式楼宇进行共同设施的维修及保养工程,以鼓励业主积极主动维修大厦共同部分,特区政府将《低层楼宇共同设施维修临时资助计划》的申请期延长一年,至2011年2月9日止。 「低层楼宇共同设施维修临时资助计划」(下称「低层楼宇维修资助」)是房屋局设立楼宇维修基金以后,推出的第四项维修资助计划,旨在为7层以下、30年楼龄以上的分层楼宇的业主提供财政资助,以协助其支付楼宇内共同设施的维修或更换工程费用,资助之工程项目包括维修或更换楼宇进出口闸门、供电、供水及排污总设施。 「低层楼宇维修资助」自去年2月10日正式接收申请至今(2010年2月8日),获批核的资助个案合共467宗,涉及金额达5,614万,其中,370幢低层楼宇获资助更换1277条排污渠,金额达1,843万;445幢低层楼宇获资助改善供水总设施,金额为1,600万;447幢低层楼宇获资助改善供电总设施,金额为1,577万;及422幢低层楼宇获资助维修或更换进出口闸门,金额约为594万。在467宗获批资助个案中,大部分个案均申请四类设施维修。 本澳低层楼宇林立,当中不少楼宇因日久失修或老化而存在很多诸如大门损毁导致出入治安隐忧;供电设施损毁导致停电、漏电,甚至电线短路引发火警;供水设施老化导致水管生锈或渗漏影响食水清洁及环境卫生,以及排污设施损毁引发卫生危机,严重影响居住环境质素等连串治安、卫生、安全问题。 政府呼吁旧楼业主配合多数业主的意愿,除接受政府的四类维修资助项目,包括资助上限为15,000元的进出口闸门资助,资助上限各为40,000元的供电及供水总设施,及资助上限为15,000元的排污总设施,也关心楼宇的其他部分,积极投入自身资产优化的工作。 市民如有任何疑问,可致电2859 4875或亲临青洲沙梨头北巷102号房屋局查询,或浏览房屋局网页(http://www.ihm.gov.mo)。


本地已有十万九千馀人接种流感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大流行警示维持在6级,严重程度为中等;本澳警示级别为第6级蓝色,本地疫情为一般。 2月7日,因流感样症状而到仁伯爵综合医院急症室求诊的儿童占儿科求诊人数的53%,成人则占成人求诊人数的22%。2月8日,本地没有班级因流感样徵状群集事件而须停课。没有新增确诊感染甲型H1N1流感个案。由去年6月18日至今,累计已有3588人确诊感染新型H1N1流感,17名感染者患肺炎,4名感染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治疗,2名感染者死亡。卫生局仍在继续密切监测学校、院舍和其他机构流感流行情况。 截至2月8日下午,本地没有新增甲型H1N1确诊患者须入院。目前没有确诊患者住院接受治疗。 2月8日,有776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种。由去年11月23日至今,累计已有109708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种。 (流感应变协调中心 24 小时热线电话: 28700800 传真: 28700863)


旅游局参加印度旅展力拓潜力市场

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参加2010印度出境旅游展览会(Outbound Travel Mart),进一步开拓印度这个具潜质的客源市场,吸引更多印度旅客到澳门度假。 2010年的印度出境旅游展览会先后在新德里和孟买两个重要外游客源城市举行。孟买的印度出境旅游展览会展期是二月六日至八日,新德里的展期由二月十一日至十三日。 在孟买和新德里举行的出境旅游展览会,是印度首屈一指的外游旅游展览会,为旅游策划者提供机会,向业界及消费者展示旅游产品,藉此拓展客源市场。 特区政府旅游局在印度出境旅游展览会设置展览摊位,并联同澳门的旅游业界代表,包括澳门威尼斯人度假酒店、新濠天地、中国旅行社等,向当地居民推介澳门旅游。大批与会者在澳门展览摊位驻足围观,很多更索取宣传单张,了解澳门旅游情况。 印度人口超过11亿,是世界其中一个快速增长的外游市场,为澳门其中一个重点开发的目标市场。2009年,澳门的印度入境旅客较2008年上升超过百分之30,成为亚洲地区旅客增幅最大的客源市场。


二零零九年第四季公司统计

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2009年第4季新成立公司共有674间,同比上升24.1%;注册资本合计1.40亿元(澳门元,下同),大幅增加76.8%,主要是新成立的金融业务公司注册资本(5,258万元)同比急升90倍所致。第4季解散的公司共123间,撤销的资本额为2,244万元,当中属批发及零售业的有33间。 2009年全年新成立公司共2,529间,较2008年减少7.6%,总注册资本为3.40亿元,减少17.6%。新成立公司中批发及零售业有955间,工商辅助服务业与建筑业分别有440间及317间。新成立公司中来自本澳的资本合共1.66亿元,同比下跌27.7%;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的资本分别有5,962万元及4,158万元;而泛珠江三角区域的省份中,以来自广东省的资本额最多,共2,606万元。 2009年注册资本少於5万元的新成立公司有1,699间(占总数67.2%),资本额共4,443万元(占总注册资本13.1%);而注册资本在100万元或以上的有57间,合计资本额达1.99亿元(占总数58.5%)。此外,超过八成的新成立公司属有限公司。按股东居住地统计,全为本澳股东的新成立公司有1,533间,由澳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股东合组的有336间,而澳门以外国家或地区股东的则有660间。 2009年共有469间公司解散,同比上升4.9%,相对资本额共19.94亿元,较2008年显着增加2.8倍,当中不动产业撤销的资本额达19.08亿元。


房屋局调解广福安花园业主代表达成共识 拟定於三月召开分层所有人大会

就近月广福安花园发生的物业管理争议,房屋局日前安排广福安社区互助会及事实管理实体等业主代表召开协调会议。代表均共识於本年3月下旬重新依法召开分层所有人大会,并拟定於3月6日(星期六)在广福安花园进行讲解会。 为协助调解私人楼宇广福安花园的物业管理争议,房屋局於日前(2月5日)於局内安排了广福安社区互助会及事实管理实体等业主代表召开会议。会上,房屋局协调业主各方共同合作并尽快重新依法召开分层所有人大会,选出新一届管理委员会及让业主议决大厦管理的模式。 由於上届管理委员会的任期已完结,故现时广福安花园没有管委会,而管理模式是以自管的模式进行。经协商后,业主代表达成共识,并同意定於3月底前召开分层所有人大会。选出新一届管理委员会及让业主议决大厦管理的模式。为有效向业主讲解成立管理委员会之目的及职能、分析由分层所有人(即业主)自管大厦或委托物业管理公司的相关情况及召开分层所有人大会之法定程序,业主代表亦共识於3月6日(星期六)在广福安花园召开讲解会,届时,房屋局将派员向业主讲解相关的事宜。 房屋局一直以中立角色居中协助调解楼宇管理的争议,提供有利问题解决之分析及意见,务求争议各方能理性磋商,达成和解,并向业主提供召开分层所有人大会的运作指引,以协助大会能依法进行及进行有效的楼宇管理,呼吁广福安花园业主踊跃参与自身的楼宇管理事务,共谋献策。


港务局联多部门访渔民  宣传海上安全讯息

为了提高渔民的海上安全意识,港务局今(8)日联同海关、消防局及渔民互助会代表登船探访渔民,向渔民宣传防火、防盗及防污讯息。 每逢农历新年期间,均有大量本澳、香港和内地各类渔船锚泊於内港,港务局每次均会执行内港渔船防火应变计划,与海关、消防局、渔民互助会及澳门旅游娱乐股份有限公司疏河部等单位紧密合作,维持内港一带的海上秩序和安全。今年2月8至19日期间,港务局会一如既往派出辖下配有强力水炮之拖轮“青洲II号”及消防搜救船“莲花号”於内港锚泊区进行24小时值勤,而其他辅助船只则会执行后勤戒备工作。 现时已有渔船陆续锚泊於内港,为了避免在锚泊期间发生火警意外及偷窃,以及防止垃圾污染海上环境,港务局与海关、消防局及渔民互助会代表今日上午登船探访渔民,向锚泊在内港的渔船派发海上安全宣传品,藉此加强渔民之防火、防盗的警觉性及防污意识。港务局要求渔船严格遵守相关之法例,例如每艘渔船必须配备足够及合格之消防、救生设备及安排船员留守等,以便应付突发事故。 港务局呼吁渔民尤其应小心防火,避免在农历新年期间发生不幸意外,港务局为此加强了锚泊区的防火部署,於内港渔船锚地设立三条防火分隔带,将渔船群适当分隔,避免一旦发生火警时造成火势蔓延,并张贴防火告示,呼吁渔民小心处理易燃物品。 另一方面,为了向渔民宣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提高维护海上清洁的意识,港务局在农历新年期间会作出了一系列的海上清洁及环保行动,其中包括定时派员到船上派发及回收垃圾袋,加派人员进行清污及清理海上漂浮垃圾等工作,改善海上环境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