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新马路部分路段周二起有限度通车
因接驳街渠、铺设电缆及水管,新马路近金碧文娱中心的路段将於本月13至24日实施有限度通车,由议事亭前地往火船头街方向的两条行车线将临时改作单线行车,交通事务局呼吁驾驶者留意有关交通改动。 为配合接驳街渠、铺设电缆及水管工程,由本月13日(周二)至24日,新马路近金碧文娱中心的路段将实施有限度通车,由议事亭前地往火船头街方向车辆在驶近施工地段时,将只能行驶一边行车线,其中13至17日会先封闭左边行车线,车辆须从右边线行驶;而19至24日则封闭右边行车线,车辆须从左边线行驶。 交通事务局敬请驾驶者遵守路上所设置的临时交通标志,并服从交通警员之指挥。
…
交通事务局落区向市民介绍电单车咪表收费计划
配合电单车咪表收费计划推出试行,交通事务局日前於北区举行了两场“电单车咪表收费计划简介会”,向市民介绍政府推出电单车咪表位的目的及使用方法等,并即场回答市民的提问及收集意见。 “电单车咪表收费计划简介会”分别於9月30日及10月7日晚上假街坊总会佑汉活动中心及工联台山社区中心举行,由交通事务局运输管理处罗诚智处长、高级技术员曾祥轩主持。 罗诚智介绍时表示,交通事务局非常重视市民对泊车位的需求,成立后积极寻找各种可行方法回应社会诉求。因应现时公共道路上的电单车停泊情况较为混乱,为更好地规范电单车的泊车秩序,提升电单车泊车位的流动性,局方於去年开展电单车街道咪表收费计划的研究工作。考虑到关闸一带拥有商业区、住宅及行人专用区,邻近关闸口岸,加上区内电单车泊车位长时间占用较明显,具有较强代表性及综合性,经观察分析研究后,选定了四周均设有免费泊车位的关闸附近的马场大马路与永定街的交界路段作为试点,试点合共提供约110个电单车咪表泊车位。 他续称,是次推出的电单车咪表泊车位是采用“一机管多位”形式运作,投币及泊车卡均适用,每次泊车最高限时为5小时,晚上10时至早上9时免费。上述措施推出后,局方将适时检讨运作情况,并透过实地进行问卷调查形式,进一步收集市民对电单车咪表泊车位试行的意见。 对於与会者关注当前车位紧绌,罗诚智重申,交通事务局将继续致力寻找合适且条件许可的地方增建停车场或公共泊车位,当中包括在公共停车场内增设电单车泊车位;与此同时,政府亦成立了停车场规划及建设跨部门工作小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以更好地规划本澳停车场和公共泊车位的分布,完善现有泊车条件,进一步回应社会的诉求。
…
外地劳工疑似集体食物中毒
10月9日,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获镜湖医院通报三例疑似食物中毒个案。患者均为越南籍外地劳工,曾於8日晚在家中共同进餐,并同时食入当时用作煲汤材料的芋头茎(见附图),同席者尚有其馀三人均出现类似症状。 经调查发现,他们在食入该汤料时已立即出现喉咙灼痛、轻微呼吸困难、口腔麻痹等症状,其中二人已当场将食物吐出。该三名到院个案,则因在咽下芋头叶后感到异常不适,而要到医院就诊。当中一人需要留院诊治,但现已出院。经调查,该芋头茎是8日上午於水上街市外围路边卖菜摊购得,并与鲜鱼一起煮汤。各人喝下汤水时并无不适,但在食入芋头茎后,即出现上述症状。所有人均发生喉咙灼痛,三分之二者出现轻微呼吸困难、心悸、口腔麻痹等神经性中毒反应,但无腹泻及呕吐。该三名个案经观察诊治后,已无碍出院。事件已通报民政总署共同跟进。 据资料及临床症状提示,是次食物中毒极可能是与食用一种和可食用芋头(实芋)极为相似之「姑婆芋」有关。查「姑婆芋」具神经毒,且全株含有草酸钙,汁液具腐蚀性;可使上消化道如口腔有烧痛、麻木感、喉咙痛、失声、吞咽困难,不能由一般烹煮来降低毒性。熟食或生吃其嫩叶及块茎、球根,均可引起中毒反应。由於「姑婆芋」在摘除叶片后很难与一般芋头(实芋)分辨,购买者容易误买误食而导致中毒。卫生局在此呼吁居民小心选购食材,不熟悉的食材千万不要购买和食用;亦不要光顾未经源头监管之无牌摊贩,以保障个人健康。如对任何食品存在怀疑,切勿食用。
…
一周疫情总结
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大流行警示维持在6级,严重程度为中等;本澳警示级别为第 6级蓝色,本地疫情为一般。 过去一日,因流感样症状而到医院急症室求诊的儿科人数约占全部求诊人数的55%, 成人人数则为33%。10月9日,本地有2个班因流感样徵状群集事件需要停课。卫生局仍在继续密切监测学校、院舍和其他机构流感流行情况。自10月8日至9日下午,本地新增3名甲型H1N1确诊患者入院,并有3名患者经治疗后出院;另外,共有9名甲型HIN1确诊患者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6人情况严重,其馀3人一般情况普通。 根据卫生局的监测,到各医疗机构求诊的流感样病人数字在9月18至24日达到高峰后,已开始逐渐回落。以仁伯爵综合医院急诊室为例,自10月2日至8日,因流感样症状而到急症室求诊的儿科患者数字比高峰期下降了50%,成人患者则下降了25%,而须停班的数字亦由高峰期(9月18至24日)的184班下降到本周的15班。 卫生局强调,目前虽然求诊人数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9月初的较高水平,病毒检测亦显示甲型H1N1流感的活动仍十分活跃。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卫生局发现大部分病人在发病早期服用了抗病毒药后,症状均可迅速好转。世界各地的研究亦表明,在发病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可使病人呼吸道排放病毒的数量迅速下降。因此,为进一步减少停学措施对学生课业和学校运作的影响,卫生局已建议将患流感学生的停课时间减至3天。但新型流感的一个重要特徵是难以预测其发展方向,故卫生局仍在密切监测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状况,并再次呼吁所有居民保持采取各项个人和环境卫生措施,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求医,特别患有心肺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或出现气促、呼吸困难,持续高热等严重表现时。病人应尽量留在家中休息,不要上班、上学,以减少传播的机会。 卫生局订购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计部分可在11月份运抵澳门。届时,卫生局将替医务人员和患慢性病等高危人士先行接种疫苗,而为其他社会人士接种疫苗的工作,预计将於明年1月份进行。目前除内地外,澳洲和美国亦已开始大规模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卫生局将密切留意这些国家疫苗接种情况,以便可更准确地估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卫生局会提供便利条件鼓励所有居民免费接种。 鉴於有病人反胦,有医生表示服用抗病毒药一段时间内不可接种流感疫苗,卫生局表示,目前在澳门供应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及即将在澳门供应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均是灭活疫苗(即不含有活流感病毒);抗病毒药对其防疫效果不会产生影响,病人在没有急性疾病期间均可接种。 (流感应变协调中心 24小时热线电话: 28700800 传真: 28700863)
…
未提交年度总结报告的文化界法人须知
根据经第9/2008号法律修改及第390/2008号行政长官批示,重新公布第12/2000号法律通过的《选民登记法》第30条第2款的规定,负责实体应最迟於十月十五日公开未送交年度总结报告的法人名单及其认别资料。 为此,澳门特区政府文化谘询委员会将於十月十五日公开未送交年度总结报告的法人名单,已获确认属文化界的法人可在文化局网站文化界别法人确认办法网页(www.icm.gov.mo/ccc/)查阅。 按同一法律第30条第3款规定,任何利害关系人应於公开名单后的五日(即十月十六日至十月二十日)内,得向负责实体以书面提出声明异议。声明异议送交文化谘询委员会(澳门塔石广场文化局大楼)。 查询可致电委员会秘书处,电话:八三九九六九六九或八三九九六三三二与罗小姐或林小姐联络。
…
狱警队伍增三十三名生力军
澳门监狱於十月九日下午,为二零零八年第一期完成培训及实习之狱警学员在监狱举行就职仪式。三十三名狱警学员,在狱长李锦昌的见证下宣誓就职,成为狱警队伍的一份子,肩负起 “协助服刑人士重新投入社会,重建新生;致力减低重犯率,保障社会安宁及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的使命。 要成为一位专业的狱警人员,首先在经过十周的「基础培训」,学习法律知识、政府部门架构概述、接待公众技巧、普通话、葡文、射击、枪械及爆炸品认知等十九项课程。再接受为期二十五周的「专业培训」,此阶段的课程是针对日后执行职务而设计的,当中包括防暴基础知识、枪械及射击训练、监狱制度、押解技术、胡椒喷雾使用、搜查、自卫术、搏击术及警棍使用、监狱精神、看守知识、违禁品认知、步操及公文写作等。最后,还会被安排到监狱各个岗位进行十三周的「工作实习」,体验不同工种的工作性质,将所学的理论加以实践。 三十三名就职的狱警人员,包括二十四名男学员及九名女学员,均已完成上述的「基础培训」、「专业培训」以及「工作实习」三个阶段,并经考核通过,当中学员吕吉燊获最优异成绩。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监狱为加强保安而增设多个保安岗位;另外在协助在囚人士重返社会的工作上,亦加开适时的技能培训及课程活动等,所以在人力资源上显得较为紧张。虽然近两年来,狱方亦有进行狱警招聘,惟效果未如理想;而为配合未来新监狱运作的需要,监狱的狱警编制亦已获准扩充。 因此,为舒缓人手紧张以及填补编制的空缺,监狱於来年将会继续进行招聘。另外,自第2/2008号法律修改了《狱警队伍人员职程通则》中有关进入职程的规定后,狱方亦将於明年进行首次的副警长公开招聘,凡持有高等教育学历以及符合法例规定条件的人士皆可报考。
…
当局澄清并无“澳门英华美学院”
就近日有市民投诉一所名为“澳门英华美学院”的机构涉嫌从事高教活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下称“高教办”)表示,已去函有关机构了解情况,证实该机构是在教育暨青年局注册的私立成人教育机构,为一所电脑培训中心。高教办强调,本澳并无所谓“澳门英华美学院”,而有关机构於其宣传品上刊登的“高级会计文凭课程”及“工商管理高级文凭课程”,也并非获准在本澳开办的高等教育课程。 高教办指出,有关机构的宣传品资料不确,并有误导之嫌。该机构在回覆该办的函件中承认,上述两课程只为成人进修课程,不属高等教育课程。但其宣传品则声称修毕有关课程可入读海外某大学最后一年学士学位课程。按本澳高等教育法例,非高教课程的授课科目或授予的学分,不得作为入读高教课程豁免学科及承认学分的依据。 高教办并呼吁市民,修读高教课程并无捷径。现时部分海外大学通过各种学分转移或学科豁免的方式,招收不属高教程度的“专业文凭”或“高级文凭”学生,入读其“学位”课程。这些课程往往以“可短期毕业”或“可衔接外地大学学位课程”作招徕,其入学要求低,科目少,但收费不菲。修读该等课程的市民付出高昂学费后,可能所学的不多,而取得的学历,其认受性也受到质疑。因此,市民在报读文凭或证书课程前,应了解办学机构的背景,并查证有关外地大学是否当地认证的正规大学,同时,还应查询该课程是否获特区政府批准开办。所有已获审批在澳开办的高教课程,其资料均可在高教办网页www.gaes.gov.mo的“澳门高等教育课程资料库”查阅;如欲了解更多高教讯息,或有升学疑难,可与高教办联络,电话:28345403,地址:南湾巴掌围斜巷19号南粤商业中心13至15楼,电子邮箱:info@gaes.gov.mo。
…
旅游局率团参加第17届亚洲奖励旅游及大型会议展览
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日前率领21名澳门商务旅游中心业界伙伴计划代表,参加10月6日至8日在泰国曼谷会议中心举行的第17届亚洲奖励旅游及大型会议展览(IT&CMA),推广澳门成为亚洲新兴的商务旅游目的地。 为抗迎当前经济局势,亚洲许多会展部门及目的地管理机构纷纷推出援助措拖以支持及吸引活动策划者,当中包括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的澳门商务旅游中心。自今年5月中旅游局首次推出「激励商务旅游市场发展计划」及8月的更新版后,业界反应良好。有参加是次展览的业界伙伴表示,相比去年,展览期间收到许多具潜力的国际活动买家查询到澳门举办活动的资料及详情,相信有助提升及发展本澳未来几年的商务旅游。 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於是次展览获大会颁发最佳展台铜奖,展台设计以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及"感受澳门"为主题,色彩缤纷,是继主办城市曼谷后全场最大的展台。 展覧期间,大会邀请旅游局於10月8日主持传媒简介会,介绍澳门商务旅游及澳门旅游业的最新情况和产品。简介会有超过30名国际业界及传媒出席,他们表示对澳门近年商务旅游的快速发展感兴趣。 此外,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与泰国会议展览局亦於10月9日合办"澳门、泰国会展座谈会",逾50名泰国企业、旅行社业务及活动策划代表和20名澳门业界代表参加,两地业者探讨合作及介绍各自最新旅游产品及设施。 亚洲奖励旅游及大型会议展览是亚太区一个举足轻重的商务旅游展览,同时也是推广展览及奖励旅游的有效平台,每年吸引大批买家和卖家参与,今年的展览有来自四十个国家或地区的千多名业内人士参加。
…
关闸入境大厅新通关安排下周一实施 (更新版)
随着关闸边检大楼扩建工程陆续完成,现在进入设备安装及过关通道的调整阶段。继今年7月中旬,一楼离澳大堂通道改道后,地面层的入境大厅的过关通道亦於本月中进行调整,而新的自助过关通道亦会试行运作以便将来能顺利投入服务。 本次的调整安排主要是入境大堂左侧新建的40条自助过关通道,首阶段有19条可以投入服务,并於本月12至15日开始试行运作,在试运期间,原有的自助过关通道亦会如常运作,预计直至16日新的自助过关通道试运结束后才停止使用。 此外,澳门居民及抵澳旅客的验证柜台亦将於本月16日起对调位置,换言之,澳门居民需使用左侧的通道过关,而抵澳旅客则需要使用右侧通道办理入境手续。 为了让居民及旅客清晰新的通关安排,当局将於通往入境大厅的通道上设置指示牌,提醒居民及旅客。 关闸入境大厅新通关安排示意图入境大厅新自助过关通道下周一起投入使用
…
优化非高等教育 为特区培养人才
特区政府十年以来不断优化非高等教育制度,提升教育质素及优化教学环境,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未来会继续发展优质教育,藉此提升人文素质,为澳门可持续发展培养人才。 教育暨青年局回顾免费教育的发展及提升教学质素和环境的工作。就提升教育质素及改善教学环境方面,教育研究暨资源厅厅长黄健武指出,回归十年以来,政府不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一方面拨地建校,协助学校改善教学设施及学生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投入资源支持老师教学,并有序安排培训。 黄健武表示,为纾缓学额不足、减少校内学生挤迫情况及使学校网更合理地分布,特区政府近十年共完成13个新批给土地或设施建校项目,合共增加9,955个学额;同时投放资源资助学校扩建或重建现有校舍,共完成38项扩建或重建工程,合共增加24, 899个学额。他补充,未来会因应城市发展规划及人口分布等因素,按实际情况评估本澳校网分布。 社会暨教育辅助处处长袁凯清亦回顾免费教育制度的策划和执行工作,强调实施免费教育是让所有适龄人士享有受教育机会的重要保障,同时亦为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确保学生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就学机会,於2005/2006学年将当时只在十个年级实施的免费教育延伸至幼儿教育第一和第二年级,并於2007/2008学年开始,将免费教育延伸至高中教育阶段。澳门成为大中华区首个提供15年免费教育的地区。 数据显示,特区政府十年来对每名学生投入的资源大幅增加,1999/2000学年,为就读私立学校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投入约为3亿7千万元。2008/2009学年的支出已达10亿2千万元,投入的资源为1999/2000学年的2.75倍,而每名学生的平均投入亦由原来的6,500元增加至16,000元,为1999/2000学年的2.46倍。受惠学生人数由5万7千人增至最高时的6万5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