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中央图书馆无线宽频上网服务

澳门中央图书馆为进一步向读者提供多元化的图书馆服务,现已於中央图书馆总馆、何东图书馆、青洲图书馆、望厦图书馆、路环图书馆及民政总署大楼图书馆提供无线宽频上网服务,服务费用全免。 中央图书馆致力完善各类便民措施,尤以配合社会急速发展的趋势,提供一连串电子化服务,如多媒体室内上网、网上续借、网上预约借书、电子资源数据库查询等,此次服务进一步延伸至馆内无线上网服务,让读者可在馆内使用无线宽频轻松上网。 澳门中央图书馆辖下的总馆、何东图书馆、青洲图书馆、望厦图书馆、路环图书馆及民政总署大楼图书馆已於馆内安装无线宽频服务的信号发射装置,读者前往上述图书馆时,只需自行携带具有无线网络连接功能的设备,如手提电脑或个人电子手帐等电子用品,即可於馆内连接国际互联网,免费使用上网服务。此外,图书馆的多媒体视听室亦已全面更换新的电脑设备,读者经登记后,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免费享用无线上网服务。 有兴趣使用上述服务的读者,可到上述图书馆向接待柜枱的馆员索取使用帐户单乙张,并利用该帐户单内所载的登入名称和密码操作设备,连上国际互联网,免费享用上网服务一小时。如对服务有任何疑问,可於开馆时间内致电总馆2855 8049、何东图书馆2893 0077或青洲图书馆2822 5783。


防治药物依赖工作不断革新扩展

特区政府过去十年在药物依赖防治工作方面不断革新和扩展,并结合社会资源及各方力量,使本澳毒品预防和戒毒治疗的工作获得显着的进展。 社工局防治药物依赖厅厅长黄艳梅今(27)日表示,澳门在回归前戒毒服务资源甚为薄弱,无论在设施以至人力资源非常不足。经过多年努力,戒毒治疗及复康服务在配套设施的扩充和完善、工作人员专业质素以及戒毒医疗水平等方面有很大进步。在2002年正式啓用的戒毒综合服务中心,全力推行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去年该中心就爲戒毒求助者安排各类医疗检查共达1,492 人次,该中心的戒毒门诊服务的人次从2000年4,607人次,增加至2008年的42,991人次,增加超过8倍。 她又强调,除戒毒治疗工作外,社工局非常注重药物的预防工作。自2000年起社工局全面规划预防策略,集中加强药物教育人员的培训。至今,预防主要对象已由青少年推前至儿童期,预防网络由学校扩张至社会每一角落。 与此同时,政府与民间戒毒机构亦在这些年间建立起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社工局不断投放资源,持续加强推动民间戒毒服务发展,受社工局固定资助的戒毒服务设施项目由早期三个增至目前十一个,资助金额大幅调升。 对於近年本澳滥药形式的改变,新型毒品的涌现,黄艳梅表示,本澳毒品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政府於2008年6月设立了禁毒委员会,及於2009年中设立“关注青少年毒品问题工作小组”,建立和开展跨部门及跨学科之协调沟通和谘询机制。同时,社工局非常重视发展对内和对外禁毒工作的交流与合作,自2000年开始致力推动本澳禁毒官民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亦积极协办和参与地区及国际性的禁毒会议和活动。


马交石斜坡及雅廉访部分路段明(28日)午恢复正常交通

马交石斜坡及雅廉访部分路段的铺设电缆工程已竣工,并於明(28日)日下午陆续恢复正常的交通运作。 为提高本澳供电的稳定性,澳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於今年暑假期间开展了新电缆的铺设工程,工程范围从澳北变电站经过黑沙环至俾利喇街,经提督马路至澳门发电厂,由於路线较长,涉及范围广,工程期间,本澳多条主要道路,包括马交石斜坡、俾利喇街、雅廉访及美副将大马路等需要先后实施交通管制措施。 目前,上述道路的工程已接近尾声,符合预期进度;其中,马交石斜坡及介乎罗若翰神父街与提督马路之间一段雅廉访的工程今(27日)日亦先后竣工,待相关部门对路面进行养护及完成检收工作后,明(28日)日下午会陆续恢复正常交通。 交通事务局将继续加大力度敦促承建商尽快完成馀下相关工程,以确保在开学前恢复有关道路的正常交通,从而减低对公众的影响。


本地新增43例确诊个案

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大流行警示维持在6级,严重程度为中等;本澳警示级别为第6级蓝色,本地疫情为一般。目前本地甲型H1N1流感累积个案为784例。 自8月26日至27日下午,卫生局共录得43例甲型H1N1新增确诊个案。患者包括22名女性和21名男性,年龄最大46岁,最小2岁。其中2009年暑期活动飞鹰计划军训营第三期再有3名学员确诊感染;至目前,第三期共有12名学员确诊感染。另有1名飞鹰计划员工确诊感染。同时,圣公会澳门社会服务处在竹湾会议中心举办的退修营,於27日再有2人确诊感染,至目前该营共有7人确诊感染。另外,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托儿所K1A班再有1名幼儿确诊感染,连同日前确诊的2人,现有3名幼儿确诊感染。卫生局正在跟进各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 自26日至27日下午,再有5名确诊患者经治疗后出院,另有18名确诊患者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1人情况严重,仍有发烧及呼吸衰竭,生命体徵相对平稳,病情未有进一步恶化;其馀大部份病人一般状况良好及稳定。


松山隧道明恢复正常交通

松山隧道的维修保养工程接近尾声,负责有关工程的承建商将於明日(28日)清晨完成维修施工平台及龙门架的拆卸,明日早上7时开始,松山队道将恢复正常通车,取消3.4米的临时限高措施。 土地工务运输局於今年二月起对松山隧道进行通车以来首次大型一般维修及保养工程。为避免施工期间完全封闭隧道,对附近交通做成更大的影响,故是次工程采取分段施工,以维持隧道通车,经过数月来的施工,承建商已按进度完成隧道内壁的结构维修及防水工作,并於今(27日)、明(28日)两日凌晨,拆卸隧道内的维修施工平台及隧道出入口的龙门架。明日早上7时开始,松山队道将取消3.4米的临时限高措施,恢复正常通车,即货车、工程车及重型车辆等可恢复行驶松山隧道。交通事务局将在现场放回一系列水马,分隔两线行车。 交通事务局表示,虽然松山隧道可恢复正常通车,但土地工务运输局仍需对隧道路面及两端出入口路面进行沥青铺筑工作,呼吁驾驶者继续留意路面临时交通安排及深夜封闭隧道期间的交通改道措施。


政府跨部门再对路环霸地展开联合清迁行动

继早前对路环黑沙马路一非法霸占政府土地的个案进行联合清迁后,多个政府部门今日(8月27日)再联手,对位於路环贾梅士一幅被占的政府土地进行联合清迁行动。 该幅被占用的政府土地位於路环黑沙马路与贾梅士大马路交界处旁侧,被占面积约4,200平方米,由於收地行动需要有多方面的人员和设施上的配合,因此,是次行动由土地工务运输局联同建设发展办公室、民政总署、治安警察局、司法警察局、消防局、交通事务局、房屋局以及地图暨绘制地局等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展开清迁工作。在没有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政府人员於今日早上十一时半成功功进入占地范围,开始清拆非法围法以及清理占地内的物件,并於旁晚六时许完成对收回土地的周边围板工作,整个清迁工作今日内完成。民政部门会紧接其后,进行植树护林工作。 该幅被占政府土地原为山林土地,政府於2006年底发现该政府土地内的山坡被开挖及平整,砍伐土地内的树木,山体泥土裸露,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因此,立即采取重植树木措施,防止环境进一步被破坏,以期可以尽快恢复植被。翌年年底发现再次被霸占,政府计划再次护林却受占用人阻止,占用人更设置围板,在占地内摆放有货柜、木材、钢筋、建筑设备及材料等物品。为了尽快恢复该地段的原貌,政府於今年6月刊登告示,要求占用人在期限内将土地腾空并归还政府。 政府指出,声称持有该地段纱纸契的占地人将该幅政府土地出售图利,但鉴於纱纸契不获特区政府承认为土地所有权的有效证明文件,因此,凡涉及纱纸契地段的买卖或租赁之交易行为,均不合法,买方或租户的权益将得不到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的保障。呼吁凡购入或租入土地的人士,事前必须了解土地的业权、转让条件以及规划用途等资料,免蒙受损失。 而根据《基本法》第7条的规定,澳门特区之土地和自然资源由特区政府负责管理、使用及开发。根据基本法第7条的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境内的土地和自然资源,除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前已依法确认的私有土地外,属於国家所有……。」另一方面,按回归前在澳门生效的法例,沙纸契并非土地所有权的有效证明文件。因此,回归后,特区政府根据本法的规定,不会承认纱纸契是土地所有权的有效证明文件,因为特区境内的土地属国家所有。 政府并补充,倘占用人对政府的决定有任何异议,可循司法途径提出诉讼,在未接获法院的司法裁决前,任何诉讼不影响特区政府是次清迁的行动。 至於是次清迁土地时所移走的存放在占地内的物料及设备,将被存放在指定地点,并由政府委任的人员看守。自存放日起计15天后,倘有关物品没有任何人申请索回,根据2月15日第6/93/M号法令第30条的规定,将被视为遗弃物处理,并归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所有。 对於处理非法霸占政府土地的立场,政府再次重申,凡非法霸地,破坏路环山体,阻碍政府护林工作,以及严重影响公众利益等违法违规占地行为,政府基於公共利益及管治权威,会以强硬手段遏阻此类违规违法行为。并根据法律规定,由於非法占用人逾期仍没有按政府要求将土地腾空并归还,因而须由政府部门执行清迁或腾空工作,占用人必须因此缴付有关费用及罚款。


氹仔商户建议飞能便度街官地设临时停车场以改善营商环境

氹仔飞能便度街多个商户向离岛区社谘会反映,由於区内配套设施不足,现时氹仔旧城区游人过分集中在官也街及地堡街一带,未能将人流辐射到其他等地方,建议政府将飞能便度街一政府空置用地辟作临时停车场,带动人流及车流以改善营商环境。 离岛区社谘会副召集人阮若华、冼志阳、黄永曦及多名谘委成员,与离岛坊会以及氹仔飞能便度街商户代表会面,听取商户对社区及营商环境的意见,社谘会召集人张素梅亦列席会议。商户代表表示,近年政府利用氹仔旧城区的特点,不断於区内推行美化规划,令氹仔旧城区成为了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不少游客。但由於配套设施不足,现时氹仔旧城区游人多只集中在官也街及地堡街一带,未能将人流辐射开去。当中飞能便度街是进入旧城区的其中一个主要入口,但由於道路狭窄及缺乏车位,令飞能便度街至官也街街口一段,游人明显疏落,期望当局能考虑将飞能便度街一政府空置用地辟作临时停车场,一方面有助带动人流及车流,改善他们的营商环境,亦能将有关长期空置杂草丛生及积存垃圾的地段作全面清理,有助改善区内卫生环境。 为更了解区内实际情况,离岛区社谘会亦与商户到旧城区巡视,分别了解飞能便度街的有关空置地段及道路交通情况,离岛区社谘会认同将有关空置地段辟作临时停车场建议,认为除提供足够的泊车位,有利飞能便度街一带的商户,更有助理顺区内交通,为整个旧城区起到串连作用,进一步提升区内的居住和营商环境。离岛区社谘会表示,由於有关地段长期空置,认为对区内的环境卫生有潜在影响,会联络有关部门要求尽快进行清理,亦会将设临时停车场的建议向交通事务局反映,促研究其可行性。 离岛区社谘会表示,现时工务局提出的氹仔旧城区优化计划,将氹仔旧城区内的旅游景点串连一起,吸引游客游览区内充满特色的街道,从而盘活营商环境,亦令区内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并已就有关计划进行了谘询,期望当局能广泛吸纳民意,为旧区订出更完善的规划。而居民或商户亦需要以旧城区的整体发展作考虑,在各自不同的意见中得到共识,在提升旧区旅游环境及满足区内居民生活需求间取得平衡。


通知相关界别之法人提交年度总结报告

根据第9/2008号法律之修改及第390/2008号行政长官批示重新公布第12/2000号法律通过的《选民登记法》全文之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已获确认属於某界别的法人,应最迟於每年九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将相关的年度总结报告送交相关负责实体″。为此,社会协调常设委员会特通知已获确认属於工商、金融界,劳工界或专业界界别之法人应在法定期限前(即不迟於2009年9月30日星期三)将年度总结报告送交到本委员会办事处,地址:澳门劳动节巷先进广场地下32号G铺。 倘法人不按规定在2009年9月30日或以前提交年度总结报告,并在随后的5 个历年内再次欠交,其法人选民登记的效力将自第二次欠交后的下一个选民登记册完成展示之日起被中止。 如有任何疑问,请致电本委员会秘书处,电话:28712751 或 28711822 联络。


交通地理资讯网正式开通

“交通地理资讯网”(http://traffic.gis.gov.mo)今日(26日)正式开通,该网页除上载本澳各区施工地点的图文资料,让公众可以直接掌握交通改道资讯外,还设有工程资料库,方便监督和管理部门查阅,协助审批工作。
配合特区政府的整体施政理念,各部门领导展开了行动学习的培训工作,目的是希望通过跨部门领导级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切实地提高施政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当中组成了以解决交通问题的行动学习团队,同时订定以设立“交通资讯网”的方式展开工作,并在交通事务局及地图绘制暨地籍局技术支援下完成相关工作。 有关网页的开通仪式今日(26日)下午於交通事务局多功能会议室举行,由行动学习团队成员:交通事务局局长汪云、环境保护局局长张绍基、运输基建办公室主任李镇东、地图绘制暨地籍局代局长陈汉平、房屋局副局长谭光民、统计暨普查局代副局长杨名就及保安部队高等学校代副校长张玉坤共同主持。
汪云致辞时表示,近年澳门经济急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工程相继动工,配合工程施工不时需要作出交通改动。而现时市民若要了解各区交通改动的讯息,只可登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www.gov.mo),或交通事务局网页(www.dsat.gov.mo)查阅,网页的发布形式是按输入日期顺序以文字形式提供工程内容,讯息的发布较为单一。 为优化交通资讯的发放,方便市民查询,政府研发了“交通地理资讯网”,通过数据库资料转换,结合现有的地理资讯系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发布工程地点、交通改道及通告等内容。 汪云续称,随着网页的正式开通,市民可以透过输入道路名称或点击网页内的交通通告资讯栏、地图等,便可查阅工程施工位置及相关改道讯息;驾驶者可根据有关资讯预先安排驾驶路线,减少因工程施工而对出行所造成的影响。
为进一步丰富内容,未来网页更会陆续加设巴士路线改道资讯,让公众及早知悉巴士改道情况,更好地对出行方式作出安排。此外,还将建立一资料库统合以往记录的数据,让监督和管理部门可翻查过往的工程记录,方便工程的审批。


本年第二季私人建筑及酒店项目统计

私人建筑 根据土地工务运输局最新一期的私人建筑统计数字显示,直至本年第二季,仍在“施工中”的私人建筑项目有76个;“审批中”的私人建筑项目有179个,合共有255个项目并提供超过三万个住宅单位。 现时施工中的私人住宅约有1万多个单位,施工中的商业建筑及写字楼分别约为300个和5个单位。而审批中的私人住宅涉及2万多个单位、商业建筑的有749个单位。至於与建筑项目配套的停车场,施工中的约有1万3千4百多个泊车位(包括私家车和电单车),审批中的有约2万4千多个。(详见表1.) 酒店项目
根据土地工务运输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本年第二季施工中酒店项目有18项,仍在审批中的酒店项目为24项,合共42项,初步可提供约3万3千6百多间客房和1万4千9百个泊车位。 截至本年第二季,兴建中的酒店项目共有18个,较前一季增加1个。按发展商提交的初步计划数字看来,预期可供应约近2万2千8百间客房,数量与前一季相同;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178万多平方米,与前一季相同;将来酒店停车场设有约1万1千5百多个泊车位。直至本年第二季仍在审批中的酒店项目共有24个,与前一季相同,大约可提供1万多间房间。车位数目方面,审批中酒店项目的停车场配有约3千3百个泊车位(包括私家车和电单车)。(详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