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二零零九年五月消费物价指数

根据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今年5月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为125.60,较去年同月上升1.82%;其中烟酒、衣履和食物及非酒精饮品的价格指数分别上升14.26%、11.51%及6.55%。 在烟酒方面,香烟售价随着烟草税上调而大幅上升(+19.39%);在衣履方面,女装成衣 (+9.43%) 及女装鞋 (+17.98%) 亦录得较大升幅;在食物及非酒精饮品的细分组中,升幅显着的包括鲜鱼 (+28.75%) 及水果(+15.72%)。 另一方面,交通的价格指数较去年5月下跌11.14%,主要是汽油价格回落所致。 今年5月的甲类及乙类消费物价指数分别为127.43及125.10,较去年同月上升1.93%及1.84%。 今年5月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月上升0.17%,主要是烟酒的价格指数上升13.57%所致。另外,住屋租金回落,令住屋及燃料的价格指数下跌0.91%。甲类及乙类消费物价指数按月分别上升0.14%及0.19%。 今年首五个月的综合消费物价平均指数较去年同期上升2.83%;截至5月为止的12个月,综合消费物价平均指数较前一期的升幅收窄至5.98%。 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物价变化对本澳整体人口的影响。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代表约49%住户,每月平均开支在3,000至9,999澳门元之间;乙类消费物价指数代表约31%住户,每月平均开支在10,000至19,999澳门元之间。


经济局周三举办第三场新修订「企业融资贷款利息补贴」公开介绍会

新修订「企业融资贷款利息补贴」行政法规已於2009年6月8日经刊登特区政府公报翌日正式生效,为使公众能清晰了解新法规内容及相关申请事项,经济局将於2009年6月24日举办第三场公开报名形式的新修订「企业融资贷款利息补贴」介绍会。 「企业融资贷款利息补贴」是特区政府一项财政辅助措施,符合申请资格在本澳投资的企业,取得本地银行授信后便可提出申请,申请获批企业可享受最长四年四个百分点贷款利息补贴。新法规旨在加大投放资源、扩大受惠行业范围、增加可获贷款利息补贴投资项目,藉补贴银行贷款利息,鼓励更多本地企业增加投资,达致本地经济活动多元化、环境保护、企业技术革新及转型、提升竞争力及业务趋向现代化等目的。 第三场公开报名形式的介绍会将於2009年6月24日下午3时30分於南湾罗保博士街1-3号国际银行大厦经济局七楼会议室举行,欢迎有兴趣人士报名参与,查询及报名请於办公时间内致电经济局产业发展厅郭小姐(85972391)或李小姐(85972352),或电邮致ddae@economia.gov.mo预留座位。 新法规的相关资料(如新法规内容、申请表格、申请指引、填表指引及填表示范等)已上载至经济局网页(www.economia.gov.mo),欢迎各界人士登入经济局网页浏览及下载。而「网上备案」服务亦经已推出,欢迎企业登入经济局网页使用,网上申请备案提供“近距离”便民服务,申请企业可透过经济局网页进行网上申请备案,让企业预先填妥电子申请表格及清楚知悉需提交的文件,缩减申请时因文件欠缺或不完整而导致企业往返程序,大大节省申请时间。


新修订中小企业信用保证计划开始实施

第19/2009号行政法规从明天(2009年6月23日)起生效,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获得由澳门特区政府提供的银行贷款额最高70%信用保证,保证金额上限为澳门币350万元。有意参加计划的中小企业从明天起可以透过银行向经济局提出申请。 为加大力度协助中小企业取得银行融资贷款、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特区政府修改了“中小企业信用保证计划”。与原来的计划比较,新的信用保证计划主要修改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提高信用保证比率和保证金额上限。特区政府就银行提供予中小企业的贷款而作出信用保证的比例由原来50%提高至70%,保证金额上限由原来的澳门币150万元增加至澳门币350万元。 二、完善审批运作机制。为加快处理中小企业信用保证申请的审批工作,新法规完善评审委员会的职能,对於已经获得银行承诺向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只审查每宗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而不需进行独立的调查、讨论及分析。新法规还明确规定评审委员会作出决议的人数,只要有过半数成员出席会议,就可以作出决议。 三、简化申请程序。经济局为配合新法规的实施,对原来的申请表格作出了修改,简化了申请表格填写的内容。 欲了解新修订信用保证计划的人士可以登入经济局网页(http://www.economia.gov.mo),在“中小企业信用保证计划”栏目浏览详细的资料。如有查询,请致电2875-5022经济局中小企业辅助计划办事处,地址为澳门罗保博士街1至3号国际银行大厦3楼。


本地区增加两宗输入性个案

卫生局20日中午宣布本地区增加两宗输入性个案,患者分别是一名空姐和一名中年男性。
澳门第2例确诊个案患者为27岁女性本地居民, 非凡航空公司机舱服务员。6月6日至17日曾前往澳洲悉尼、印尼雅加达、香港和日本东京;6月18日下班回家后她出现流涕、咳嗽、咽部不适和发热症状;19日到仁伯爵综合医院就诊,晚上初步检测结果显示甲型H1N1流感阳性, 20日凌晨再次检查结果确认诊断。患者目前在仁伯爵综合医院隔离病房接受治疗,情况良好。卫生局安排对其丈夫进行检测和医学观察,检测结果亦为阴性。患者发病后除短时间到住家附近外出购物外,并未和其他人会面,且外出时均戴口罩;故除患者丈夫外,没有其他的密切接触。为慎重起见,卫生局已要求该机组人员留意自己的健康状态,减少和他人密切接触;如出现流涕,咳嗽、咽部不适和发热症状,应立即联络卫生局以便安排检查。
澳门第3例确诊个案患者为54岁男性本地居民, 6月10日至17日曾到加拿大多伦多; 17日傍晚返澳,19日早上10时出现发热感、咽部不适和头痛;19日傍晚他到镜湖医院急诊就诊, 20日凌晨初步检测结果显示甲型H1N1流感阳性,早上再次检查结果确认诊断。患者目前已转往仁伯爵综合医院隔离病房接受治疗,情况良好。 患者在与妻子合办的一间公司上班,没有其他职员;上下班自行驾车,发病后未和任何顾客见面或到公共场所。故发病后除患者妻子及其家佣外,未与其他人有密切接触。卫生局亦已安排对其妻子及家佣进行检测和医学观察。 至於首例确诊个案的30名密切接触者中,卫生局再联络到5名,包括1名菲律宾人和4名韩国人。该名菲律宾人自行联络流感协调中心,2名韩国人则在欲离境时被劝回及进行医学观察;另2名韩国人已离境。总共只有一名菲律宾人未能联络到。 至20日傍晚,共有28名密切接触者接受医学观察。包括负责在香港确诊的印度籍病人房间清洁的1名威尼斯酒店工作人员、广东确诊个案的2名密切接触者、本澳首例确诊个案同机的24名密切接触者、本澳第2例确诊输入个案的1名密切接触者(患者丈夫)、本澳第3例确诊输入个案的2名密切接触者(患者妻子及家佣,2人目前仍在仁伯爵综合医院, 稍后会送观察营)。另6名和本澳首例确诊病人同机但不在前后3排、而强烈要求检查的乘客,在检查结果证实阴性后已离开医学观察营。


三名确诊人士经物药治疗后情况稳定

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大流行警示提升至6级,严重程度为中等;本澳出现三宗甲型H1N1流感输入个案,但未发生本地疫情,警示级别仍维持在第5级。 至21日傍晚,本地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人数共有三名,均为输入个案,三人在接受药物治疗后已退烧,目前情况稳定。 据卫生局统计数字显示,关闸医疗谘询站共为十万八千零三十六名人士探热;港澳码头医疗谘询站为二万一千零四十一人探热,谘询人数五名,送院人数二名;澳门国际机场口岸医疗谘询站为四千九百零五人探热,谘询人数七百六十八名,送院人数一名;莲花口岸医疗谘询站为三千三百六十六人探热;北安临时码头谘询站为七千一百八十一人探热,谘询人数一名。仁伯爵综合医院因呼吸道症状就诊的儿童有六十五名,成人有六十八名。 截至21日傍晚,共有25名人士需接受甲型H1N1流感病毒测试,检验结果均呈阴性。现时,共有30名曾与甲型H1N1流感确诊个案有密切接触人士,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卫生局呼吁市民应保持冷静,继续配合流感预防应变协调小组作出的各项建议,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减少到人多挤迫的场所。 (流感应变协调中心 24小时热线电话: 28700800 传真: 28700863)


深化菲澳合作 – 菲律宾商品目录展及商务推介会於澳门商务促进中心举行 (2009年6月23至26日)

由菲律宾驻澳门总领事馆、菲律宾共和国贸易及工业部(DTI)及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联合主办之「菲律宾商品目录展」将於本年6月23日至26日早上9时至下午6时举行,是次活动为贸促局於本年度首办之海外国家商品目录展,将一连四天假贸促局属下之澳门商务促进中心(澳门宋玉生广场263号中土大厦19楼)开放予公众参观。目录展同期活动包括:菲律宾商务推介会、商务配对、企业交流活动及技术参观。主办单位冀透过活动加强菲澳中小企业间之业务往来,进一步扩阔两地合作前景。 菲律宾为创立东盟的成员国之一,与澳门贸易、文化及人力资源合作交流均有密切的往来。自2000年,双方贸易持续增长,出入口的总额每年平均录得13.6%及43.5%之升幅。据统计资料显示,去年自菲律宾进口总额达5千7百万澳门元,主要为农产品及水果,包括香蕉、芒果、菠萝、烟草、麦芽精及谷类食品等。 是次展出之目录种类达30多种,以菲律宾投资及旅游指南、会议展览资讯、饮食品、农产品及物流服务为重点,当中还包括个别公司之产品目录。此外,菲律宾共和国贸易及工业部专员将於目录展期间亲临讲解菲律宾商务投资环境,而来自宿雾的企业家代表团(包括食品及水果贸易、超级市场、百货零售、物流、房地产及家俱制造商等行业代表)将来澳参与企业对接及交流活动。亦将来澳参与企业对接、交流活动及技术参观。贸促局现诚邀有意寻觅菲企作合作伙伴、产品代理之中小企及各界人士参观。 如欲查询,敬请致电中小企服务中心梁小姐(电话:28728212) 或浏览贸促局网站 www.ipim.gov.mo及澳门经贸资讯亭(Kiosk)了解活动详情。


城规谘询公布收集逾百意见,政府开展六方工作回应诉求

就特区政府去年进行的「如何构建现代化与科学化的城市规划体系」谘询,社会各界从区域规划合作、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城规法律体系、优化行政体系、提高城规专业质素、鼓助公众参与等六个层面提出了逾百意见,工作小组完成了意见报告,向社会公布。同时,工务部门正积极有序地循该六个方面持续开展一系列城规工作,回应社会诉求,包括积极参与区域规划合作,贯彻落实《纲要》;研究城市规划中公众谘询的法定程序及效力;研究城市规划委员会的性质、职能、组成、运作;以及展开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等等。 为推动完善本澳城市规划的工作,城市划规内部研究小组去年十一月起,从城规的法制、体制及机制三个层面向公众展开谘询工作,期间透过谘询会、座谈会、面谈等不同形式,多方位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收集了逾百意见。工作小组已完成意见整理及撰写报告,向社会公布,报告已放置於土地工务运输局、地图绘制暨地籍局、澳门旧区重整谘询委员会,公众也可从土地工务运输局、地图绘制暨地籍局网页(网址:www.dssopt.gov.mo,www.dscc.gov.mo)下载。 综合社会各界的意见,基本认同《对构建现代化与科学化的城市规划体系的探索》谘询文本内,对本澳目前城市规划体系的特点、不足、挑战所进行的针对性研究、分析,并认同城市规划法律体系、行政体系、运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都不能割裂历史,需要以澳门整体利益为依归。归纳各方意见主要有六点: 1. 建议积极参与区域规划合作,协调、优化区域发展空间策略与布局;
2. 建议加强环保、重视文化遗产保护;
3. 建议完善法律制度,构建务实运作体系,提高规划透明度;
4. 建议整合部门,优化行政体系;
5. 建议加强专业培训,倡议设专业资格认可制度;
6. 建议推动社区规划师,鼓励公众参与。 有见及此,政府将有序、持续地展开於谘询文本中承诺的一系列完善和深化城规体系的工作,包括:加强和粤、港的合作,在珠三角区域空间的范围去规划未来澳门的总体发展策略、空间布局、大型建设的安排及环境、资源的保护等,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今年啓动城市内部的城区空气流通研究;於今年成立环境保护局,有效加强环境保护;把已制定及执行的分区规划、街道准线图上载互联网,供居民查阅;加强政府部门间的规划协调,提高和粤港两地规划的对接能力;有序地展开提高政府规划部门专业质素的工作,透过培训计划全面提升向政府及相关民间团体的规划水平;和社团合作,以试点形式在街区啓动社区规划活动,协助居民参与社区规划和建设,共同优化环境等等。 此外,亦应因社会各界的意见,为有效达至目标,除了前述的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外,工务部门将就一些专题展开针对性的研究和谘询,包括:具体研究城市规划委员会性质、职能、组成、运作,及谘询社会意见;研究城市规划公众谘询的法定程序及效力;开展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等等,这些议题将为完善城市规划法律体系、行政体系的重要前期工作。


修改土地法谘询意见报告公布,社会认同加强透明度增加限制

特区政府去年啓动《土地法及其配套法例的初步检讨工作》谘询工作,得到社会各界支持,踊跃发表意见,工作小组已完成意见总结报告。社会基本认同工作小组在批地的方式、面积、期限、转让、程序、修改批地用途、溢价金的订定方法、监督履行批地合同机制等八个层面提出加强透明度、增加限制的建议,意见报告将供随后进行的修法工作修考之用。 为强化和完善本澳的土地管理工作,特区政府於去年成立了“检讨及修订《土地法》工作小组”,并於同年十一月就《土地法》及其配套法例的检讨和修订向公众展开谘询,收集了逾百意见。工作小组现已完成意见整理及报告编制,并向社会公布,报告已放置於土地工务运输局、地图绘制暨地籍局、澳门旧区重整谘询委员会,公众也可从土地工务运输局、地图绘制暨地籍局网页(网址:www.dssopt.gov.mo,www.dscc.gov.mo)下载。
。 综合而言,社会各界主要从八方面提出意见: 1. 批地方式:认同谘询文本中设立预先公布批地及发展土地资料机制,采用以公开招标和公开拍卖为原则,协议例外的建议;提出对协议批给的公益、公共事业或非牟利用途土地设限制机制;建议设置政府临时借用或徵用长期不发展的闲置土地作临时性质公共设施的机制,及接收公众意见机制等。 2. 批地面积:认同谘询文本中设定批地面积上限;建议引入谘询机制;提出需对可超出上限批给“公用事业设施”的范围作解释等。 3. 批地期限:认同文本以年期下限作批地及续约年期,以及对不同用途的土地设不同期限的建议;也有意见提出批地原则宜紧不宜松,不认同放宽有关批地期限及续期年限等。 4. 修改批地用途:提出以协议方式批出的土地不允许更改用途;建议对公开招标的土地的更改用途作严格规定,须公开及进行公众谘询,让公众监督;建议更改用途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澳门整体利益和发展方向;建议提出更改用途的承批人需以市价补回地价差额;政府清楚界定「利用」准则等。 5. 批地的转让:建议对因公益理由而获豁免公开竞投的批地不能转让;建议批予专营公司的土地,在专营权转移或结束后,须交还土地;建议对容许转让的情况引入较具体、客观及可量化的审批标准等。 6. 溢价金的订定方法:认同文本建议在计算溢价金计算程式中引入由估价委员会订定的市场价格参数:认同公益事业和公用事业设施用地适当调整或减溢价金;也有意见反对引入估价委员会;不赞同在计算方程式加入通胀率、上次公开招标的中标价等因素;建议引入的参数应每两至三年调整一次等。 7. 批地程序:认同文本对批地程序公开化的建议;认同引入公众旁听机制;建议公布以协议方式批出土地的申请等。 8. 监督履行批地合同的机制:认同文本中设立专责委员会监察批地合同的履约情况,及政府收回荒废土地的建议;建议规范及提高对逾期利用、荒废土地的处罚等。 除上述八个核心范畴的意见外,公众也从其他方面提出建议,如会否修改土地委员会,如何防止非法占用和使用土地的行为等。


一名本地居民怀疑感染甲型H1N1流感

卫生局现正调查一宗本地居民怀疑感染甲型H1N1流感个案。患者为27岁澳门女性居民,6月6日至17日曾经多次前往外地;6月18日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和咽部不适的症状。6月19日患者到仁伯爵综合医院就诊,晚上初步界定为甲型H1N1流感疑似个案,现正安排进一步测试。 卫生局正跟进该病例的有关情况。


30位与甲型H1N1确诊个案有密切接触者已追踪到24人

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大流行警示提升至6级,严重程度为中等;本澳出现首宗甲型H1N1流感输入个案,但未发生本地疫情,警示级别仍维持在第5级。 18日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菲律宾籍男子,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目前情况稳定,并未出现发烧或其他感冒症状。 至19日傍晚,在30位被界定为与甲型H1N1确诊个案有密切接触的人士中,卫生局已联络到了24位,其中21人已安排进行医学观察,3人确定已经港澳码头离开澳门,6人尚未联络到。 在已安排进行医学观察的21人中,共有5名内地人,14名菲律宾人, 1名台湾人及1名摩洛哥人。其中17人士均声称是来澳旅游,只有4名菲律宾人士是来澳工作,其中一人的工作是家务助理。 三名已离境的人士,经证实,均为菲律宾人,卫生局已即时知会香港特区政府;而尚未接触到的6人中,有2人为菲律宾人,由於填报的资料不清,故暂时无法联络;另4人为韩国人,没有入住填报的酒店,只有一人留下的韩国家中电话可接通,相关人员目前仍在努力跟进。 卫生局呼吁曾乘坐宿雾太平洋航空5J-362班机,座位位於第10-17排的人士,如尚未联络卫生局,应尽快致电热线28700800,以便安排检测。班机的其他乘客如感到不适或有任何疑问,亦可致电上述热线。 同时,卫生局呼吁市民不必恐慌,保持冷静,应继续配合流感预防应变协调小组作出的各项建议,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减少到人多挤迫的场所。 据卫生局统计数字显示,关闸医疗谘询站共为十万五千零一十二名人士探热,谘询人数一名;港澳码头医疗谘询站为一万六千四百零七人探热,谘询人数二名;澳门国际机场口岸医疗谘询站为四千三百七十八人探热,谘询人数七百九十七名;莲花口岸医疗谘询站为一千八百八十八人探热;北安临时码头谘询站为四千八百五十六人探热,谘询人数一名,送院人数一名。仁伯爵综合医院因呼吸道症状就诊的儿童有四十六名,成人有四十九名。 截至19日傍晚,共有15名人士需接受甲型H1N1流感病毒测试,检验结果均呈阴性。现时,共有25名曾与甲型H1N1流感确诊个案有密切接触人士,正在接受医学观察,新增人数23名,包括21名与澳门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人士,及2名与广东省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人士。 (流感应变协调中心 24小时热线电话: 28700800 传真: 28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