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流感应变协调中心全面运作

因应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的第六级,流感应变协调中心今(12)日早上举行会议,宣布协调中心进入全面运作状态,谘询热线由 3 条增至 5 条。此外,如本澳出现本土感染病例,及预警级别提升至第六级时,当局将考虑全澳中、小学和幼稚园停课。 在会后记者会上,身兼协调中心副主席的行政法务司司长陈丽敏,呼吁各部门及全体市民要有信心对抗疫情。 卫生局局长李展润强调,世卫的决定意味着流感大流行正式开始。根据世卫的评占,今次流感大流行的总体严重程度较温和,大部分受感染病人不需住院,甚至不需用药治疗。 他表示,虽然澳门仍未有任何病例或疑似个案,但疫情难免会在澳门出现。世卫也建议各地政府集中精力照顾病人,并作好部署准备大量病人的出现。卫生当局会加强口岸监测,对有病徵的外地抵澳人士作检测,各医疗及社服机构也要完善应变计划。他强调,政府有大量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库存,也会采购甲型H1N1流感及肺炎链球菌的疫苗。 教育暨青年局局长苏朝晖表示,教青局已与各学校制定停课预案,如本澳发生本土疫情、及预警级别提升至第六级时,当局会考虑全澳中、小学和幼稚园停止上课,夏令班和暑期活动也会停止。如暑假过后才提升警戒级别,届时也会考虑全澳中、小学和幼稚园停课。 另外,社会工作局局长叶炳权表示,所有受津助的社会服务设施已制定分级停止运作机制,其中日间服务的家庭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颐康中心是属於第一级停止运作机构。他强调,当局会确保独居长者家居服务及住宿院舍服务得到支援。 另外,叶炳权表示,考虑到要确保社会经济活动及部份家长的需要,即使本澳提升预警级别至第六级,当局也不会强制停止托儿服务,并建议有能力家长自行照顾幼儿,当局也会要求托儿所加强清洁和消毒。


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提名期今日开始

2009年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将於7月26日举行。行政长官选举管理委员会早前根据《行政长官选举法》的有关规定,订定并公布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提名期由今日(6月12日)开始,直至6月23日;有意参选行政长官选举的人士自5月25日起亲自或指派代表到南湾大马路730-804号中华广场六楼的行政长官选举协调中心领取《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提名表》,并於今日开始的提名期内交回上址选举协调中心。 根据《行政长官选举法》的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人仕可报名参加行政长官选举: 一、 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 二、 不具有外国居留权或承诺在就任行政长官之前放弃倘有的外国居留权; 三、 至候选人提名截止日年满40周岁; 四、 至候选人提名截止日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 五、 拥护《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澳门特别行政区; 六、 已被登录於行政长官选举日期公布日前最后一个已完成展示的选民登记册,且不属於无选举资格者。 参选人可委托一名代理人协助争取选委会委员提名等工作 有意参选行政长官者,可委托一名代理人协助争取选委会委员提名等工作。委托代理人时须向管委会提交委托书(委托书的标准表格可於行政长官选举协调中心索取),而代理人必须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及已作选民登记。 争取提名和报名参选 有意参选的人仕,可亲自或透过其代理人或竞选机构争取选委会委员提名,而提名必须以签署由管委会提供的《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提名表(2009)》的方式来作出。 有意参选的人仕可亲自或指派代表到行政长官选举协调中心索取适当数目的《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提名表(2009)》,并在获得不少於50名选委会委员以联合签署上指提名表作出提名后,以向管委会交回提名表的方式进行报名。
报名参选时须递交的文件 一、 分别已由参选人及不少於50名参加提名的选委会委员签署的《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提名表(2009)》(作出提名的每一名选委会委员须在提名表的指定位置以身份证签名式样亲笔签名,并附具身份证副本,透过参选人转交管委会。); 二、 参选人的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副本; 三、 身份证明局为参选人签发的《刑事纪录证明书》; 四、 身份证明局为行政长官选举而向参选人签发的《个人资料证明书》,其中须载明参选人是否拥有中国国籍; 五、 参选人的个人简历。 注意事项 被提名人须在提名期截止前(即2009年6月23日下午六时)将经适当填写的提名表和上述须附交的文件送交管委会,并由管委会主席或其指定的其他相关人员签收。 提名表上被提名人的签名须经公证认定,惟可获豁免缴付费用。 在提名期结束后送交的提名表一律不予接收。 选举协调中心服务时间 设於南湾大马路730-804号中华广场六楼的行政长官选举协调中心的对外开放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九时至下午一时,下午二时三十分至六时,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不对外办公。查询电话:8866 8866。 提示
行政长官选举管理委员会建议有意参选的人士尽早递交提名表及所需附件,以防一旦出现任何错漏,亦有充分时间在限期前作出更正。


卫生局重申将全力确保居民健康及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作

世界卫生组织将流感大流行警示提升至6级之后,宣告2009年流感大流行已经开始,世卫组织亦判定目前的大流行程度为温和。在特区政府流感应变协调中心领导下,澳门已全面加强戒备,全力确保居民的健康,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作。 卫生局将继续加强口岸监测,但目前疫情发展加速,疫区的界定已变得模糊和不可靠。按照世卫的建议,因应环境的变化,卫生局将督促各医疗服务机构和社会基本服务机构完善应变计划,作好接受大量流感病人的准备,应对疫情的直接侵袭;而不是将重点放在试图遏制疾病传播上。 万一本澳发生本地甲型H1N1流感确诊个案,病毒在社区广泛传播,政府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采取关闭学校和取消大规模集会等措施,以减缓传染病例增加的速度。 对於赌场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当局会否命令封闭的问题,卫生局局长回答:根据至目前为止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封闭任何场所对预防或控制流感疫情全无帮助,所以,在任何场所发现病例均不考虑命令封闭。对於病例发病后曾经到过的地方,只要对飞沫可及和人手常触及的设施设备(如桌面、门把、电梯按钮等)进行一般性清洁消毒便可。 另一方面,如有本地疫情并有社区传播风险,当局会考虑学校停课。停课并不是为了封闭学校,而是为避免大量学生在学校内聚集和互相接触──停课期间,教职员可以如常到学校工作,如有需要,学校亦可容纳小量在家无人照顾的学生,亦可暂作其他适当用途。全球疫情进展情况提示,甲型H1N1流感特别倾向於侵袭青少年和儿童,而在多个地方均有先发生学校暴发,然后导至疫情迅速恶化,即社区广泛传播、病例数激增、重症增加等情况。据此,在本地疫情出现早期采取学校停课措施,可能有助於阻延疫情的进展。 (流感应变协调中心 24小时热线电话: 28700800 传真: 28700863)


一澳门居民接受医学观察

一名曾与甲型H1N1流感确诊个案有密切接触,已於6月11日晚入住卫生局指定设施的澳门居民,正在接受医学观察,观察期预定於6月17日完成。 据卫生局统计数字显示,关闸医疗谘询站共为十万一千四百三十五名人士探热,谘询人数一名;港澳码头医疗谘询站为一万二千八百六十九探热,谘询人数二名;澳门国际机场口岸医疗谘询站为四千五百三十八人探热,谘询人数五百九十四名,送院人数三名;莲花口岸医疗谘询站为二千一百零六人探热;北安临时码头谘询站为三千八百一十四人探热。仁伯爵综合医院因呼吸道症状就诊的儿童有七十五名,成人有四十三名。 截至傍晚,共有5名人士需接受甲型H1N1流感病毒测试,其后检验结果均呈阴性,同时,共有4名曾与甲型H1N1流感确诊个案有密切接触的人士,已入住卫生局指定设施接受医学观察,4人均未证实感染甲型H1N1流感,且本澳甲型H1N1流感“极可能病例”和“确诊病例”均为零。


卫生局举行「航空公共卫生紧急应变计划工作坊」

由国际民航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合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以地区身份主办、并由澳门民航局协办的「航空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坊」於6月13日在本澳举行。工作坊目的主要是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进行探讨机场对传染性疾病经航空旅行传播的公共卫生紧急应变计划;及检阅机场口岸对传染性疾病监测和危害物——卫生、水、食物和害虫的预防和控制措施。5位来自世卫组织和国际民航组织及超过8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或地区代表出席工作坊。 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鉴於自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道徵候群(或SARS)、2005年禽流感,直至今年的甲型流感H1N1在全球经航空旅行快速扩散,认为必须加强机场对传染性疾病经航空旅行传播的公共卫生紧急应变能力,对传染性疾病建立机场口岸监测机制及预防控制措施,故希望藉着是次工作坊,透过各地专家,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开展关於通报机制的交流,并按『国际卫生条例2005』起草及制定有关的指引。 参与工作坊人士超过80名,分别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新加坡、越南、巴布亚新畿内亚、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美国、爱尔兰、印度、柬埔寨、印尼、新西兰、东帝汶及汶莱等18个国家或地区的交通部、民航当局、卫生当局、机场以及航空企业等。


罗理基博士大马路部分路段周一封闭

因进行渠道清理工作,罗理基博士大马路近东方拱门的一段路,将於本月15日(周一)凌晨0时30分至4时30分封闭,交通事务局呼啸驾驶者留意有关交通改动。 民政总署将於本月15日(周一)凌晨,於罗理基博士大马路中联办地盘外进行疏通排水管道的工作,配合有关工作,罗理基博士大马路近东方拱门,靠山边的一侧,将於当日凌晨0时30分至4时30分封闭,禁止车辆通行。交通事务局呼吁驾驶者遵守路上所设置的临时交通标志,并服从交通警员指挥。


完善路氹交通 配合内外发展

为配合路氹城区持续发展,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实,政府正规划研究开辟大潭山隧道及九澳隧道,以提供快捷通道予驾驶者往返澳门半岛及路氹城区,并减低机场道路及氹仔市区的交通负担。同时,因应轻轨将成为未来本澳内部重要的交通工具,并配合澳门与内地的进一步融合,政府亦开展珠澳轻轨无缝换乘对接的研究,以达至同城化的目的。 第二季交通运输联合新闻发布会今日(12日)早上在交通事务局多功室举行,由交通事务局局长汪云、建设发展办公室代副主任周惠民、土地工务运输局城市规划厅厅长刘榕及运输基建办公室技术顾问林瑞海共同主持。 汪云表示,为确保市内各区域之间交通往来畅顺,以及纾缓市中心的交通拥塞情况,交通事务局除持续推动市内重要交通节点及路段的优化改造外,亦配合本澳城市规划及区域发展,针对长远的道路网进行规划及协调。 其中,因应路氹城区近年急遽发展,可以预期该区将成为一人口相对密集,设施多样化的区域;同时,基於广珠城际轨道、京珠高速公路和太澳高速公路多项重要交通基础建设,皆规划通过横琴与本澳实现对接;以及为配合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关於构建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的内容,政府相关部门已展开路氹城区的交通规划研究。 目前进行中的路氹城区交通规划研究,包括氹仔旧城区优化计划概念、路氹连贯公路圆形地下沉式道路、TN27地段周边交通评估及改善、北安码头交通运输系统及路网规划、氹仔交通预测及区内路网改善、路氹城与横琴之间公路连接通道方案、路氹城跨境轨道交通设施接驳概念方案、大潭山隧道及九澳隧道等。是次新闻发布会将重点介绍关於路氹城跨境轨道交通设施接驳概念方案,以及大潭山隧道和九澳隧道的研究情况。 开辟大潭山及九澳隧道 提供澳门路氹快捷通道 为加强澳门和离岛之间的交通连接,政府计划透过开辟大潭山隧道及九澳隧道,提供快捷通道。由於现时位於路氹的机场圆形地与友谊大桥的直线距离正被大潭山所相隔,若於大潭山开辟行车隧道,将可直接贯通由友谊大桥至路氹城之间的道路,为澳门半岛往来路氹城提供最快捷的通道,从而避免车辆集中行驶氹仔市中心,或伟龙马路及北安大马路,做成往来氹仔客运码头、澳门国际机场、氹仔市区及路环之间交通的相互干扰,减低机场附近道路及氹仔市区的交通负担。 另一方面,由於现时进出路环岛的车辆主要利用路氹连贯公路的石排湾圆形地;或经联生工业邨,利用西堤马路连接莲花海滨大马路,缺乏东面的对外接驳,因此,政府正研究在九澳水库东侧开辟一条连接九澳堤霸马路及九澳圣母马路的行车隧道,补充路环东面对外直接连系的缺失;同时可对现时行经九澳高顶马路的重型车辆作出分流,提供一条快捷的通道,增强九澳高顶马路的运作效率。 构建无缝换乘对接..减省区域穿梭时间 澳门与珠海未来的重要陆路连接点包括:广珠城际轨道及其延线、港珠澳大桥、京珠高速公路和内港行人隧道等。随着横琴开发、珠海机场及中西区的发展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城镇群、环珠及泛珠西部省份城市的联系越见紧密,珠三角将成为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域。 澳门轻轨的规划方向是作为澳门内部的主干公交系统,由於在路线上连接了海陆空的口岸,长远而言,澳门轻轨将透过“双环双轴”网络与珠三角轨道交通衔接,成为珠三角区域多运具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一环。澳门轻轨与广珠城际轨道可以透过便捷的换乘设计,让乘客在不同方向列车的站台间转换,做到“无缝换乘对接”,减少换乘的时间及距离,藉由设立大型换乘车站让两个轨道交通系统的乘客能便捷地互通。 在一个综合过境设施内,广珠城际轨道与澳门轻轨能够进行共点但不共层的垂直无缝对接。譬如澳门轻轨的乘客在设施的地底层藉便捷的手扶电梯或升降机,到达地面层的通关设施,再使用升降机或手扶电梯到达最上层的广珠城际轨道站台,换乘广珠城轨列车来往广州及沿线地区,以有效缩短乘客换乘系统的时间及步行距离。 短期内澳门轻轨与广珠城际轨道可配合现有通关方式,中长期可藉更便捷的通关模式,如一地两检等,进一步方便乘客进出。当局将透过方案筛选、科学分析及意见收集,就广珠城际轨道横琴延线与澳门轻轨路氹城段跨境设施对接进行研究,以建立最优的跨境设施无缝换乘对接方案。


本澳举行「防止传染性疾病经航空运输传播合作计划」统筹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由国际民航组织主办、并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民航局及卫生局协办的「防止传染性疾病经航空运输传播合作计划」统筹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於6月12日在本澳举行。会议检讨了该合作计划过去一年的执行情况,并且讨论了国际民航组织应对近期甲型流感H1N1於全球扩散所采取的准备性计划及行动等议题。超过60位来自主协办机构及18个国家或地区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国际民航组织有鉴於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或非典型肺炎)及2005年禽流感在全球快速扩散对航空运输业造成特大的负面影响,认为必须着力探讨传染性疾病经航空运输传播的影响,并且积极制定准备性措施,故此,於2006年成立了「防止传染性疾病经航空运输传播合作计划」,目的是透过参与国或地区之间的交流、人才培训及通报程序,并按照该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所订定的有关指引,以减低具大流行特徵的流感或类似的传染性疾病经航空旅客散播的风险。 根据合作计划,国际民航组织提供一名航医专家,到访各成员国或地区的机场作出防控措施的评估,并且协助行政当局制定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指引和应变措施。此外,成员国或地区的民航当局或机场的人员可参与计划的培训课程,以深入了解如何有效地执行预防措施。 鉴於近期甲型流感H1N1於世界各地持续扩散,会议重点讨论了全球的关切及国际民航组织应对该传染病所采取的准备性计划及行动,以进一步协助航空业制定适当及有效的防预计划。与会人士超过60名,分别来自中国、香港、澳门、新加坡、越南、巴布亚新畿内亚、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美国、爱尔兰、印度、柬埔寨、印尼、新西兰、东帝汶及汶莱等18个国家或地区的交通部、民航当局、卫生当局、机场以及航空企业等。 「防止传染性疾病经航空运输传播合作计划」每年均举行统筹委员会会议,并由参与国或地区的民航当局轮任主席及协办会议。现时,合作计划共有13名成员国或地区,包括澳门。国际民航组织於2006年委派了一名航医专家到访本澳,并对澳门国际机场的预防措施作出了有关评估,确认本澳机场符合该计划的指引。 此外,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藉着是次外地航医专家莅澳的机会,将於6月13日举办了「航空公共卫生应变计划工作坊」。超过80位本澳及外地医护人员将出席会议,探讨及检阅各地机场对传染性疾病经航空运输传播的公共卫生应变计划。


本澳车用柴油总含硫量符合法例规定

环境委员会为有效保证在澳门出售的车用柴油总含硫量不超过2006年1月23日公布之第4/2006号行政命令规定的0.005%,於二零零九年五月十二日在澳门、氹仔及路环的加油站以及九澳油库抽取了十九个车用柴油样本,并送到专业化验室进行化验。化验结果表明所有十九个车用柴油样本的总含硫量介於0.0012% 至0.0016%之间,均低於第4/2006号行政命令规定的0.005%。环境委员会将继续对在本澳销售的车用柴油进行监管,不定期抽样化验,以利於澳门空气质量的改善。


二零零九年四月旅行团及酒店入住率

根据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今年4月随团来澳旅客共475,806人次,较去年同月上升5.7%。团客主要来自中国大陆(364,571人次)、中国台湾(28,188人次)、香港(21,262人次)、泰国(12,252人次)及马来西亚(10,410人次);其中内地及中国台湾团客较去年同月增加20.8%及34.7%,而香港、泰国及马来西亚团客则分别减少32.2%、23.2%及26.3%。今年首四个月随团入境旅客总数为1,846,706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2.1%。 今年4月随团外游的澳门居民为18,728人次,较去年同月增加9.6%。随团外游的旅游线主要为中国大陆(占总数79.7%)、中国台湾(7.5%)及日本(3.4%)。今年首四个月的随团外游居民总数为66,227人次,较去年同期下跌5.9%。 此外,使用旅行社服务的非随团外出澳门居民为37,298人次,较去年同月增加28.1%;目的地主要为香港(占总数34.1%)、中国大陆(31.6%)及中国台湾(20.1%)。今年首四个月使用旅行社服务的非随团外出居民有126,516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4.8%。 酒店业於今年4月底的可供应用客房总数为17,535间,较去年同月增加1,346间,增幅为8.3%。 今年4月本澳酒店的住客共577,228人次,较去年同月上升6.0%;主要客源为中国大陆(占总数51.6%)及香港(23.2%)。酒店平均入住率为73.6%,较去年同月下跌1.8个百分点,其中以四星级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最高,达83.6%;住客的平均留宿时间为1.34晚,较去年同期微升0.01晚。今年首四个月酒店住客总数为2,214,055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2.8%。 今年首四个月入住酒店的旅客人数占留宿旅客总数62.0%,明显较去年同期的56.0%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