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旅游学院举办「抗战时期的澳门」讲座

为加深澳门专业导游和居民对澳门历史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认识,澳门旅游学院专业及延续教育学校自去年九月起举办「澳门文化旅游系列讲座」,每月邀请宗教、文化、旅游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围绕「澳门文化旅游」的主题,开办不同的专题讲座。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七十周年纪念,为使人们加深对战时历史及社会生活的认识,学院特别邀请到刘羡冰主持「抗战时期的澳门」讲座。该讲座将於本月28日下午6时30分至9时30分,在旅游学院启思楼大礼堂举行。 刘羡冰女士是澳门知名的教育家,现任中华教育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澳门教育与历史研究;成果丰硕,着有《双语精英与文化交流》、《澳门教育史》、《学史鉴史》等专书。是次讲座将以抗战时期澳门的社会生活为主题,内容包括澳门抗战纪事、澳门人的抗日事迹、抗战对澳门社会的影响等,图文并茂地介绍澳门人艰辛的抗战岁月。 讲座费用全免,但需报名留座,由即日起至3月21日止公开接受报名。有兴趣的居民,特别是现职导游可於报名期间的办公时间内(每日上午9时至1时,下午2时30分至5时45分),到旅游学院启思楼教务处报名。报名者需递交身份证副本一张。 另;「澳门文化旅游系列讲座」亦会每月举办一次,4月12日将由澳门知名学者陈树荣主讲「认识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5月18日将由艺术教育工作者郑桂卿主讲「澳门建筑艺术欣赏」,欢迎有兴趣人士报名参加。


中层公务人员基本培训课程研修班在北京开课

行政暨公职局与国家行政学院合办“中层公务人员基本培训课程研修班”,加深学员对国家政治体制及国策方针等国情的认识和理解,有助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澳人治澳”,以及提升政务执行与行政管理的能力。“中层公务人员基本培训课程研修班”今年上半年(3月至6月)将开办12班课程,来自50个公共部门及实体约560名高级技术员或等同职级的人员分批前往北京的国家行政学院上课。部份学员於今(9)日向行政暨公职局朱伟干局长辞行。朱局长向学员表示,特区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培训公务人员,得到国家行政学院的支持,为澳门特区公务人员举办有关国情及管理的培训课程,取得了良好成效。无论在学员个人或在工作上均有所得益,期望学员能保持勤奋进取的学习态度,互助互勉,增强凝聚力及归属感,把积聚的知识学问回馈社会,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学员们感谢特区政府安排的培训以及朱局长的勉励,承诺会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力求学以致用,不辜负特区政府的期望,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亦会藉本课程,增强学员之间的联系和友谊,发扬团队精神,加强彼此的合作,提升工作的质素。研修班预计共开办52班,每班为期一个星期。继去年开办了5班后,於今年将再开办24班,其馀23班於明年举行。上述课程除包括课堂学习外,亦设实地考察,令培训成效更为显着。


特区政府坚决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及存户利益

金融管理局主席丁连星今(9)日强调,特区政府未来就汇业银行事件作出的解决方案,必定以维护澳门金融稳定及保障存户利益为依归。 他指出,特区政府在该事件发生后,一直努力寻求解决方案,并与美国政府代表及有关方面密切联系。汇业银行现时仍然由特区政府委任的管理委员会接管,有关委任将於3月底届满,特区政府会因应需要继续接管,直至事态发展较明朗。 他重申,未来的解决方案必定以维护澳门金融稳定及保障存户利益为依归。


卫生局吁停服“蓝梅颗粒剂”

根据香港卫生署的通报,一种名为“蓝梅颗粒剂”的产品掺杂有西药成份“格列齐特”(gliclazide),因此呼吁市民停止服用。澳门卫生局的资料显示,上述产品并没有经卫生局批准进口。然而,为保障公众健康,卫生局除密切留意有关产品在本澳流通的情况外,现呼吁市民不要购买及停止服食上述产品。 “格列齐特”为用於糖尿病的处方药物,市民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方可服用。如非糖尿病人服用该药物,可引致血糖过低。该药物的副作用为呕心及肠胃不适。倘若市民已购买上述产品,应立即停止服用并送往卫生局药物事务厅处理(地址:澳门士多纽拜斯大马路51号华仁中心二楼)。如有任何疑问,可於办公时间致电5983534或於非办公时间致电4997067向药物事务厅查询。


行政当局多途径加强施政透明度

新闻局表示,为方便传媒报导相关讯息,让市民更了解特区政府对议员关注的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及措施,该局因应行政当局回应议员的书面质询内容撰稿,透过资讯广播系统向传媒发放,并上载至新闻局网页。 立法议员关翠杏就新闻局发放行政当局回应议员质询的新闻稿提出书面质询,新闻局局长陈致平回覆指出,随着本澳社会的发展,市民的民主意识日渐提高,立法议员监督政府施政的角色亦日趋突出,近年议员就政府施政提出质询的数量显着增加。 他表示,为更好地回应传媒的需求,新闻局在确定提出质询的议员已透过立法会秘书处接获行政当局的回覆后,会根据回覆内容撰写新闻稿,透过该局资讯广播系统向传媒发放,并上载至新闻局网页。 他重申,市民及传媒可透过立法会之网页查阅所有回覆的全文,该局所撰写的新闻稿,主要是为传媒及市民多提供一个参阅有关内容的途径,并因应事件,对相关的内容综合发稿。


社保基金回覆议员对欠薪垫支的质询

社会保障基金行政管理委员会主席冯炳权函覆立法议员关翠杏就设立欠薪垫支基金的书面质询。 冯炳权指出,设立欠薪垫支基金的法案草稿在2006年初已提出第一个版本,法案牵涉到因受雇而产生的欠薪等赔偿由社会保障基金脱离出来,由独立的欠薪垫支基金处理,以尽量完善第58/93/M号法令第二章第五节「因工作关系所引起的债权」。 同时,为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以及考虑「劳动关系法」的修改对欠薪垫支的影响,因此在法规草拟及审理阶段,进行更深入的谘询,并因应经济环境的转变,考虑在该法规内增加对外地雇员保障的内容。 他透露,「因工作关系所引起的债权」由实施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共垫支约6,955万澳门元,历年代位收回的垫支金额约92万澳门元。社保基金将继续努力,按照法定的程序透过法院追收垫支款项。


教青局协助学校推动健康教育

教育暨青年局由2006/2007学年开始推行《学校医护人员制度》计划,透过定额及专款专用的方式,资助本澳幼稚园、小学生及中学聘用医护人员,以协助学校开展完整的预防性健康服务、推动健康教育和减轻教师的非教学工作。 教育暨青年局局长苏朝晖回覆立法议员梁玉华的书面质询时指出,目前已有57间学校参加了《学校医护人员制度》计划,覆盖的学生数目约53,050人,占全澳中、小、幼学生的62%。为了配合该计划,教育暨青年局将透过与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合作,为学校医护人员提供约120小时有关卫生健康服务的培训课程。 苏朝晖表示,参与该计划的学校须按照《学校医护人员制度》指引开展活动和工作,并於学年结束时向该局提交报告。未来该局将按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机制,并与卫生局合作监管,确保该计划有效实施。 在预防及控制传染病方面,苏朝晖表示卫生局早已向全澳学校发出预防传染病工作的相关指引;教青局和卫生局亦已实施《学校传染病定点监测计划》,通过主动监测,建立及早发现社区内传染病爆发的机制。


当局致力确保本澳沿岸环境卫生

港务局表示,当局透过日常清理工作、防污措施、宣传教育、依法执罚及区域合作等多种方式,确保本澳沿岸海面的环境卫生。 港务局局长黄穗文回覆立法议员梁玉华的书面质询时指出,本澳海面的垃圾大部份是上游流入的水浮莲、动物尸体、树干及本地区的生活垃圾等。港务局设有海上清洁队伍,备有多艘清洁船只,每天定时、定点打捞海面垃圾,在需要时会优先处理受严重影响区域。同时,该局在各码头设置防污网措施,防止垃圾积聚在码头底。 对於突发的污染事件,港务局会按照现时的紧急应变措施作出处理,例如去年5月及今年1月海面出现大量死鱼的事件,该局除加派人手打捞死鱼外,还通过既定的联络机制,通知有关部门跟进。 处理海上油污方面,港务局除适当配置防油污设备外,亦透过培训课程加强人员处理油污的应变能力;同时,由2002年起,港务局每年不定期与澳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澳门油库管理有限公司就油污演习举行会议及提供有关技术协助。 在宣传工作上,港务局每年均会探访锚泊在内港的渔船,向渔民宣传环保意识。该局过往亦曾多次与民政总署、澳门清洁专营公司联合举办清洁活动,清理内港沿岸一带的垃圾黑点。 在区域合作方面,港务局积极参与粤澳环保专责小组下设的水浮莲专项小组、避免及预防突发性环境事故影响的通报机制等。同时,透过由多个城市共同制定的《珠江口区域海上溢油应急计划》,以及多次的「珠江口水域(粤、港、澳)溢油应急和搜救联合演习」,加强各地海事部门的合作和协调,提高珠江口海域海上救助和溢油应急的反应能力。 黄穗文表示,对於水环境污染者,港务局可根据第35/97/M号法令《防止海事管辖权范围之污染》之规定进行处罚。


完善部门办公设施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

行政法务司司长陈丽敏表示,公共服务必须持续优化,以配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部份政府部门的职能和办公设施亦须作出调整和完善;在考虑兴建部门机关独立办公大楼或对部门设施进行装修重整时,特区政府会严按公帑的合理运用、先后缓急等原则作出处理。 经徵询行政暨公职局及土地工务运输局的意见后,陈丽敏在回覆立法议员关翠杏的书面质询时表示,公共服务须与时并进,部份政府部门为回应社会发展对公共服务的诉求,并务求向市民持续提供优质的服务,会按照自身需要提出优化办公设施的考虑和规划。 她强调,在考虑兴建部门独立办公大楼或对办公设施进行装修重整时,特区政府会严格按照公帑的合理运用、先后缓急等原则作出处理,综合评估部门现有设施和办公空间的条件、档案安全性、未来发展需要、服务性质,或对同一座楼宇内其他使用者的影响等因素,须考虑的不仅为配合社会和经济的急速发展需要,亦须确保部门的有效运作。 同时,特区政府致力整合公共服务,地点分区化及服务集中化是完善公共服务的长期发展方向,分区“市民服务中心”是当中重要的切入点。初步构思中,发展初期先以一些特定服务项目为轴心,待条件成熟后,服务范围将适度扩展。 她补充,这种区域性的服务网络的主要作用是优化及支援整体公共服务,所提供的服务会按照不同区分的需求,作出不同的侧重;就此,行政当局会委托教育学术机构展开调查,在收集民意及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分区“市民服务中心”提出更为完善的规划。 回覆中亦提到,特区政府为回应居民对公共房屋的需求,近年来适当调拨公共资源,积极在合适地点觅地兴建公共房屋,增加供应量。例如,於 2005年拨出一幅位於青洲河边马路的土地兴建社会房屋,建筑工程现已基本完成,落成后将可提供超过200个社会房屋单位。


劳工局新总部装修工程五月完成

土地工务运输局局长贾利安透露,劳工事务局新总部的装修工程预计在今年5月完成。 贾利安回覆议员关翠杏的书面质询时表示,在2003年中,特区政府曾经考虑兴建一幢大楼供劳工事务局及社会保障基金作为新办公室。随后,在 2004年底劳工事务局最终决定租用先进广场作为该局的新总部,有关的装修工程预计在 2007年5月完成,待劳工事务局迁入新总部后,该局现址将会经装修后,交付社会保障基金作为新办公室之用,有关之装修设计现时亦已展开。 他指出,政府部门新办公室的装修工程,基本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图则设计阶段,工作进度须视乎不同的工程面积及复杂性,并需要综合多个相关部门的意见;第二阶段是工程招标阶段,需进行一定的行政程序对相关的装修工程进行招标及确定工程承揽商;第三阶段是工程施工阶段,此阶段需视乎工程量、复杂程度及材料订货期而定。为着尽量争取时问,土地工务运输局会在收到使用部门通知确定有意租用之单位后,即展开资料搜集及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