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港澳书画界艺术家雅集聚会

应澳门基金会邀请,“港澳书画界艺术家雅集聚会”已于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假澳门万豪轩酒家举行,港澳书画界艺术家聚首一堂,进行雅集创作。


澳门艺术家推广计划 :“苏法融禅艺画展”将揭幕

由澳门基金会主办之澳门艺术家推广计划:“苏法融禅艺画展”,将於2016年12月6日(星期二)下午6时30分在澳门教科文中心展览厅揭幕,届时将展出澳门艺术家苏法融先生之作品逾50幅,同场并首发《苏法融禅艺画集》。 苏法融,本名苏民,法号观水,1951年出生於上海。 祖父苏人权为清末民初著名画家,其国画《春郊试马》於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即世博会)展出并获奖。 苏法融11岁开始学画,先后师从曹雪薇、洪丕森、孟光、俞云阶、瞿谷量和孔柏基等名师,多幅绘画创作入选全国美展。26岁创作的油画《方志敏在狱中》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7岁受聘担任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教师。1980年,苏法融移居澳门。苏法融自创“禅艺画”派,以中国宣纸绘西方油画的方式,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汇,创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多次在京、沪、穗、港、澳、东南亚及世界佛教论坛等多地展出。 近年苏法融自创“瓷板油画”,2007年创作双面瓷板画《观音与地藏王菩萨》(3.33米x1.53米),刷新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同年创作了宣纸油画《腾飞》。2011年,《腾飞》由中国“神舟八号”飞船搭载遨游太空17天,成为人类油画作品上太空的第一人。澳门邮政局多次以其画作为题材发行邮品。 是次展览以宣纸油画为主要艺术形式,以澳门特别行政区区花荷花及佛教题材为主要内容,画家希望藉此助大众去浮躁心、养清净心;另外,更有中葡风景、花卉静物等题材,内容丰富。展览日期由2016年12月6日至14日,每日上午十时至下午七时,在新口岸宋玉生广场澳门教科文中心展览厅及多功能厅展出,免收门票,欢迎有兴趣人士前往参观欣赏。如有查询,欢迎联络澳门基金会教科文中心,电话:28727066,电邮:unesco_info@fm.org.mo。


第18期《C2文创志》出刊  探讨演艺人的生存与发展

由文化局出版,佰家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制作的文创产业网上杂志《C2文创志》第十八期将於本周三(十二月七日)出刊。近年有不少澳门演艺人崭露头角,作品的曝光机会渐增,为探讨演艺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本期杂志邀得多位本澳演艺人分享其演艺路,娓娓道来他们的逐梦故事。 本期“文创焦点”有人称“星光混血儿”的土生葡人歌手古卓文、成功赴港圆歌手梦的陈慧敏、以及身兼歌手及老板的罗嘉豪畅谈澳门乐坛现状,分析港澳演艺市场的异同,以及分享澳门人发展演艺事业所遇到的困境;而本澳演艺经理人公司赞娱乐则提出,把创作融入新媒体,有助为歌手带来更广出路。 本期“文创人见解"专访台湾出版人陈夏民,他大谈华文出版的未来,并从正反两面剖析社交媒体对作家带来的冲击及新机遇;“品牌故事”专访香港当红立体书创作人刘斯杰,其《香港弹起》系列以奇幻趣味的手法记录香港及不同城市的地道文化,深得读者喜爱;“文创新秀"由舞台“化妆师”黄爱国上场,曾赴英国及台湾修读舞台设计的她,在访问中分享在两地学习的深刻经验,对於推动本澳舞台设计,也自有一番看法。七位海内外专栏作者继续於每期“文创博客”撰文,分享他们对文创发展的独特见解,第十八期专栏作者包括邓晓炯、何家政、林逸欣、叶孝忠、林琪香、钟妮及张少鹏。 《C2文创志》设有中、葡、英三语,欢迎有兴趣读者到网站www.c2magazine.mo 浏览下载。杂志逢双月首周三出刊,下一期将於翌年二月一日发刊。此外,读者可於网站右栏点击“订阅申请”,输入欲收取本电子杂志的电邮地址,即可以接收每期《C2文创志》的出刊讯息。读者亦可关注《C2文创志》的脸书专页(www.facebook.com/c2magazine.macau)和微信(微信“新增朋友”ID栏位输入“c2magazine”),掌握最新的文创资讯。查询可电邮至c2magazine.macau@gmail.com。


第18期《C2文创志》出刊  探讨演艺人的生存与发展

由文化局出版,佰家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制作的文创产业网上杂志《C2文创志》第十八期将于本周三(十二月七日)出刊。近年有不少澳门演艺人崭露头角,作品的曝光机会渐增,为探讨演艺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本期杂志邀得多位本澳演艺人分享其演艺路,娓娓道来他们的逐梦故事。


王祯宝代表澳门参展“第五十七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第五十七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将於二零一七年五月十三日至十一月二十六日於意大利威尼斯举行。文化局澳门艺术博物馆明年将继续组织本地艺术家参展,第六次参与此项全球艺坛盛事。主办单位於十二月五日中午十二时於艺博馆演讲厅举行说明会,联同双年展澳门馆参展艺术家推选委员会代表,向媒体公布是届代表澳门参展的艺术家,并介绍澳门馆展览计划。 如同去届,艺博馆以邀请的方式,委托一名活跃於澳门艺术界,在创作及推动艺术方面有卓越成就,并具标志性的当代艺术家,於双年展的澳门馆发表其代表性作品。为此,艺博馆早前邀请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校长徐秀菊、资深艺术家黄豪生,联同艺博馆馆长陈浩星、顾问江连浩,以及策展人吴方洲组织了推选委员会,五名委员对近四十位本地艺术家进行评选,最后一致推选由本地著名艺术家王祯宝代表澳门参展,与全球殿堂级的当代艺术家同台展示创作成果。 王祯宝一九六零年於澳门出生,曾获君主基金亚洲艺术奖,被列为亚洲最佳三十名艺术家之一,他也是参与启动澳门近代艺术教育基建的一员,自九十年代起长年投身版画艺术教育工作。王祯宝曾应邀为英国伦敦大学院斯理艺术研究所荣誉研究助理、现任澳门版画研究中心会长、澳门版画三年展统筹。此前,他曾先后担任前澳门文物研究暨博物馆事务处处长、前视觉艺术学院(现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版画科讲师,以及前贾梅氏博物馆民族展览统筹。其作品曾於澳门、中国内地、日本、英国等地展出,并被世界各地多所机构收藏。 是届的澳门馆展览,王祯宝将以立体造型、装置、绘画及流动影像,营造时空交错的休憩纷围,以表达其对澳门近年迅速发展的亲身体会,并将之化成一道归园田居的浮想。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始创於一八九五年,是当今最重要的大型当代艺术活动之一,每届均吸引数十万人次从世界各地前往当地朝圣。澳门於二零零七年首获大会邀请参展,本地创作於国际舞台崭露头角,是次将是艺博馆为第十五位本地艺术家於双年展策划的第六项展览。去届澳门馆参观人数逾六万人次。


行政长官崔世安与本澳土生葡人社群代表聚会

行政长官崔世安今(5)日与本澳的土生葡人社群代表聚会。他肯定土生葡人和旅居澳门的葡人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并希望他们继续积极参与本地区的各项事务。 行政长官在致词中表示,其个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与土生葡人社群长期维系著珍贵的友谊,他十分高兴再度与土生葡人朋友相聚。回顾即将过去的2016年,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各项事业有了新发展,工作取得了成绩。这些都离不开包括土生葡人在内的全体澳门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工作。展望2017年,特区政府将以“逐步落实规划,共建美好家园”为施政纲领,积极进取,稳步实现施政目标。 他指出,澳门是一个多元文化城市。在早前发表的2017年度施政报告中表明,“中西文化汇聚的优势,是澳门与世界连结的重要桥梁”。在特区的发展过程中,土生葡人和旅居澳门的葡人作出了可贵的努力和贡献,政府重视和肯定土生葡人对社会的重要作用,会尊重和保护已形成的土生葡人文化。 他提到,早前世界各地的土生葡人来澳,参加“澳门2016”土生葡人社群聚会。这一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再一次证明土生葡人是一个具有丰富集体记忆、文化特色和贡献的社群。 行政长官希望土生葡人一如既往,继续积极参与澳门特区的各项事务,为建设共同的美好家园作出努力和贡献。 出席这次聚会的土生葡人社群代表约三十多人,以及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柯岚、新闻局局长陈致平、礼宾公关外事办公室主任冯少荣。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会继续以不同形式保持与土生葡人社群的沟通,并不定期联谊聚会。


东望洋灯塔风讯杆维修完工

位於东望洋灯塔旁之风讯杆定期维修工程经已完成,并将於明(6)日起恢复悬挂区旗、热带气旋及强烈季候风信号之功能。


冼星海大马路周四封闭交通

配合旅游局举办活动,12月8日(周四)及13日(周二)下午2时至晚上9时,介乎孙逸仙大马路与伦敦街之间的冼星海大马路(靠澳门文化中心的一侧)封闭交通,介乎孙逸仙大马路与马德里街之间的冼星海大马路内路(即由孙逸仙大马路往马德里街方向)实施反方向行车;另外,冼星海大马路部分电单车泊车位及上落客货区於12月7日(周三)至13日(周二)暂停使用。 交通事务局呼吁公众留意,驾驶者应遵守路上设置的临时交通标志,小心驾驶。


冼星海大马路周四封闭交通

配合旅游局举办活动,12月8日(周四)及13日(周二)下午2时至晚上9时,介乎孙逸仙大马路与伦敦街之间的冼星海大马路(靠澳门文化中心的一侧)封闭交通,介乎孙逸仙大马路与马德里街之间的冼星海大马路内路(即由孙逸仙大马路往马德里街方向)实施反方向行车;另外,冼星海大马路部分电单车泊车位及上落客货区于12月7日(周三)至13日(周二)暂停使用。


身份证明局推出网上查询邮寄申请进度及付款服务

为配合特区政府的施政理念,身份证明局不断研发电子服务及简化行政程序,自2016年12月5日起,身份证明局为优化《刑事纪录证明书》及澳门特区旅行证件的邮寄申请手续,推出网上查询申请进度及网上付款服务,身处外地的申请人可登入身份证明局网页内的“邮寄申请服务”系统(webportal.dsi.gov.mo/postal),网上查阅有关邮寄申请的进度及使用信用卡支付申请及邮寄费用。 申请人邮寄申请文件前需先登入“邮寄申请服务”系统,在“新申请”栏目中选择申请类别和输入电邮地址后,便可取得申请凭条,凭条上列有申请编号。申请凭条分为两部份:第一部份由申请人保存,第二部份须连同申请文件邮寄至身份证明局。当身份证明局收到申请文件后便进行审核程序,并适时更新系统中的申请状态。由部门接收申请、通知申请人补交资料(如需要)或付款,以至最后发出文件等,申请人均可随时使用系统的“查阅申请状态”功能,透过输入申请编号及电邮地址即时追踪整个申请流程,省却使用电话或电邮查询申请进度的时间。当申请人收到身份证明局发出的付款通知并在网上使用信用卡支付申请及邮寄费用后,身份证明局便会制作证件或证明书并按时邮寄给申请人。 此外,由2017年1月1日开始,所有邮寄申请只接受以信用卡支付申请及邮寄费用,取代以往使用汇票付款的方式,省却申请人购买汇票的成本及不便,以及节省为兑换汇票而支付银行的手续费,亦避免因兑换汇票问题而延误申请进度的情况,为身处外地的申请人带来更大便利。 身份证明局将继续致力研究为市民提供更多便捷的电子服务。有关上述服务详请,可浏览身份证明局网页(www.dsi.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