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节水小组推广节水和维护楼宇自来水系统

为向市民加强推广节水和维护楼宇自来水系统,特区政府推动构建节水型社会工作小组(下称小组)今日假筷子基绿杨休憩区举办“社区节水巡礼”活动,透过摊位游戏、工作坊、模型、节水器具展示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市民对节水和维护楼宇自来水系统方法的认识。 今日下午二时半至五时,小组假筷子基绿杨休憩区举办“社区节水巡礼”活动,现场除了展出节水器具以及楼宇自来水系统模型,还有多个以节约用水、认识咸潮和维护管理楼宇自来水系统为主题的摊位游戏和工作坊,更设有“海安全‧水优质”真人版游戏棋,游戏奖罚分明、路线峰回路转,玩乐之余还可以学到水资源知识和节水方法,吸引了众多小朋友参与。此外,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威水超人”更在活动现身和大家玩节水游戏和派礼物,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小朋友踊跃参与。 是次“社区节水巡礼”活动由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澳门明爱、澳门民众建澳联盟、澳门生态学会以及澳门环保志愿者鼎力协办。活动内容丰富,具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现场气氛热闹,不少市民携同亲友一同参与活动。未来,小组与协办团体会继续到不同社区举办“社区节水巡礼”活动,下一场将於明年1月15日假三盏灯休憩区举行,希望市民继续参与,以行动支持澳门构建成为节水型社会。


深化专业知识,增强帐审实力 审计署举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系列课程

为应对审计工作需要,强化审计人员对国际专业规则的操作和认识,审计署特邀澳门注册核数师,前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冯志威先生,於本年11月14日及12月2日在审计署分别举行两场关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专业培训讲座,参与2日课程的审计署相关人员逾100人次。 是次课程分两部份,分别是简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确定福利义务」等范畴,冯先生以丰富的审计实务经验,就两个专题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细节提供深入浅出的阐释,同时详细解答学员的提问,积极介绍业界的最新情况,提升审计署人员在帐目审计工作上理论基础和执行能力。 为回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及审计任务的需要,审计署将每年皆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活动,强化队伍的专业知识,推动人员多元学习,以期更好地开展工作,不断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松山建行人隧道具可行性

为提升休闲环境的可达性和连贯性,特区政府积极完善拓展绿色公共空间,透过增加绿色步行配套设施,加强各区绿色公共空间的有机联系,并正研究兴建松山行人隧道及其配套升降机、行人天桥,使居民便利步行通达松山健康径、水塘休憩区、黑沙环海滨公园及沿岸一带,拓展澳门整个中区和东北区的绿色公共空间有机联系。 土地工务运输局委托了顾问公司开展《环松山步行系统建造工程》研究,现时有关之研究报告已初步完成,结论认为兴建松山行人隧道具可行性,构思新建一条结合自动步行系统的行人隧道打通松山东西两侧,同时优化往水塘马路方向的步行通道、增建两条行人天桥接驳外港码头及新口岸片区、设置升降机通往松山地厘古工程师马路以便居民到达松山健康径。 经分析比较施工开挖方式的优缺点,报告建议采用隧道钻挖或机械钻切,但由於范围邻近松山行车隧道、周边现有道路及建筑物,涉及山体、景观、环境和生态,下阶段将进行编制工程计划及环境深化评估、论证。 透过兴建松山行人隧道及其配套升降机、行人天桥等设施,结合山边街行人通道和愕街自动扶梯系统等周边现有步行系统,贯通水坑尾、高士德、新口岸、外港码头、黑沙环海滨一带及黑沙环公园等片区,营造休闲步行环境,提升居民出行舒适度。


公职局向公务人员讲解《澳门公共行政工作人员通则》修订内容

特区政府现正分阶段对《澳门公共行政工作人员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展开修订工作,使《通则》的规范更符合现今公共行政部门行政运作和管理的需要,同时保障公务人员的权利。 由於《通则》内容广泛,是次为第一阶段的修订工作,主要环绕年假制度、缺勤制度、工作时间制度等三方面,此外,并建议增设奖励制度。 为更好地完善相关的修订工作,行政公职局於11月15日起向公务人员进行谘询,并於日前分别为公共部门、公务人员及公务人员团体举办了4场讲解会,介绍修订的内容,同时听取意见,4场讲解会合共超过400人出席。 讲解会期间,行政公职局详细介绍了是次修订的内容,出席的公务人员於会上踊跃发问,就保障人员权利及平衡管理需要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意见和建议,当中尤其关注年假的转移和安排、因病缺勤制度的执行情况、轮值工作制度的补偿方案,以及超时工作的计算方式等。 修订《通则》的谘询期将至本月14日结束,行政公职局呼吁各公共部门和公务人员在谘询期间积极提出意见,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使相关制度更臻完善。


澳大向谢志伟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澳门大学今(3)日举行2016荣誉学位及高等学位颁授典礼,向知名教育家谢志伟博士颁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专业领域与高等教育的成就,以及对社会作出的卓越贡献。 在颁授典礼上,行政长官兼澳大校监崔世安代表、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博士在澳大校董会主席林金城博士、赵伟校长的陪同下向谢志伟博士颁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获得全场热烈的掌声。澳大校长赵伟表示,澳大向谢志伟博士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是感谢他的杰出成就和贡献, 也希望每一位毕业生努力向他学习, 为社会、为人类作出无私奉献。 澳大副校长(学术)倪明选宣读荣誉博士赞辞时表示,谢志伟博士在澳门接受中学教育,在美国完成数学理学士、物理学硕士及物理学博士。任香港浸会大学校长的30年间,带领浸会大学推行全人教育并升格为大学,学术水平不断提升。2001年,谢博士应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邀请,出任澳门大学校董会主席,至2014年。在任期间,谢博士致力推动澳大发展,为澳大建立合适的管治模式、带领修改大学章程,及推进澳大现代化及国际化进程;还积极领导及推动澳大的新校园项目,功绩卓著。谢博士在双城两校建立的丰功伟绩,创造出一段又一段奇迹。 除对高等教育作出贡献外,谢志伟博士还担任多项社会公职,不遗余力参与社会事务,曾兼任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主任,现为澳大议庭成员、澳门国际中医药学会理事长及澳大发展基金会信托委员会副主席。由於谢博士对国际高等教育之贡献甚多,先后获欧洲、美国、澳洲、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的著名大学颁授十项荣誉博士学位及三项荣誉教授等荣衔。


谭俊荣赞赏澳大积极建设中葡双语人才培养基地

澳门大学今(3)日举行2016荣誉学位及高等学位颁授典礼,今年有852名博士、硕士和学士后文凭/证书课程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典礼由行政长官兼澳大校监崔世安代表、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博士主持,他表示,澳大教育模式有效提升澳大办学水平,并带动整个澳门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他对澳大在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交流中心作出积极配合表示赞赏。 谭俊荣致辞时表示,今年是澳大建校35周年,现代化的新校园为澳门大学学生提供了优美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加丰富多样的研发资源和设备,而书院管理与学院教育相结合,令大学生在全人教育、多方位实践的环境下茁壮成长,有效地提升澳大整体办学水平,并带动整个澳门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同时,谭俊荣指出,澳大的教学、研究、管理进一步走上了发展的轨道,社会声誉和学术影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另外,澳大宣布将在明年春季设立中葡双语教学及培训中心,包括制定中长期的葡语人才培养计划,为澳门中小学和内地高校葡语教师开展培训,以及为葡语国家学生开设中国语言文化课程。澳大以现有的优势,对李克强总理寄予澳门的期望,对澳门特区融入国家的定位发展,建设中葡双语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交流中心作出积极配合,他对此表示赞赏。 澳大校长赵伟致辞时表示,与毕业生一起重温澳大校训“仁、义、礼、知、信",这是中国古训,也是今天澳大贯彻的教育目标。其中“义”字的内涵相当丰富,一个人意识到爲人善良,爲人仗义,并且努力实践,那就是善莫大焉,义莫大焉。他勉励毕业生以“大义"爲重,以公义为训,不惧困难创造属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毕业生代表周洁仪致辞时感谢大学的栽培,予她机会远赴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当交换生,让她有机会参与一些优秀电影的字幕制作及翻译工作。她也感谢恩师,啓迪和燃点学生追求知识的渴望。 今年共有852名应届博士、硕士和学士后文凭/证书课程毕业生,其中博士有66人,硕士有731人,学士后文凭/证书课程的学生有55人。此外,典礼上也向15位优秀的硕士学生及毕业生颁发奖学金。


澳大庆祝35周年校庆 继续为澳培养优秀人才

澳门大学今(3)日高朋满座,政府官员、社会贤达、教职员、校友、学生聚首一堂,首次在新校园迎来首个校庆,见证澳大建校35周年的喜庆日子。澳大今后将继续以立足澳门、胸怀祖国、面向全球的心志,更好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学术科研能力,为澳门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和社会栋梁。 宴上,行政长官兼澳大校监崔世安、校董会主席林金城、校长赵伟、校友会会员大会主席区秉光、学生会会员大会主席黄瑞麒主持切蛋糕仪式。出席嘉宾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薛晓峰、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潘云东、政府官员、澳大大学议庭及校董会成员、捐赠人及奖学金赞助人,以及澳门高等院校及中学的校长和代表,传媒及社团代表,校友、教职员和学生等,盛况空前。 林金城致辞时表示,澳大一直秉承“仁、义、礼、知、信”的校训精神,努力开拓进取。在一代又一代澳大人的艰苦奋斗下,大学已成为亚洲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澳大校友亦在社会的各行各业,贡献著自己的力量。他指出,澳大近年无论在教学、科研,还是在社会服务和国际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新教育模式的实践,更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素质和竞争力。未来,澳大将继续为祖国、为澳门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澳门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赵伟表示,澳大在大师云集、大楼林立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办大学的目的。他认为大学教育的至高境界应在於塑造学生的性格,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冒险精神。澳大通过融合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研习教育及社群教育的“四位一体"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学识和品格修养等进行多方位的培养和塑造,在这创新教育体制下,让学生不但拥有广博的知识(大博),也会具有高洁的思维和儒雅的行为(大雅)。赵伟感谢澳大历任校监、校董和校长们的睿智领导,在大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做出的重大贡献,令到澳大一步步成长,取得今天的佳绩。 另外,澳大校董禤永明向与会嘉宾致送名为《承前启后》澳大图集,图集记录了澳大的迁校历程,非常有纪念价值。 为与澳门社区分享建校35年的喜悦,澳大全年举办众多大型学术盛会,荟萃中外顶尖学者,与澳大师生、学者、市民就不同议题作学术交流,搭建高层次的研讨平台,共创大学与社区共融的学术氛围。


卫生局今日证实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卫生局今日(12月03日)证实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呼吁市民采取预防措施。 患者为27岁男性,越南籍外劳,居於氹仔广东大马路。患者於11月24至29日曾到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旅游。11月29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痛、恶心及轻微腹泻等症状,11月30日曾到氹仔镜湖医疗中心就诊,12月1日因发热不退到科大医院就诊,12月2日经公共卫生化验所检测证实为登革热I型。根据其疫区旅游史、出现症状的时间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被列为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此为本年第11例输入性病例报告。目前患者已退热,情况稳定,其同住室友无出现类似登革热病徵。卫生局将派人到患者居住的区域进行灭蚊。卫生局呼吁邻近居民配合,一同采取灭蚊防蚊措施。 卫生局再次呼吁市民,注意环境卫生,清除工作地点和家居周围环境的积水,杜绝蚊虫孳生。如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宜穿浅色长袖衫裤,在有空调或防蚊装置的地方住宿,外出时使用驱蚊剂,防止被蚊叮咬;如有发热、出疹等疑似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之医生有关旅游史。 卫生局亦呼吁所有医生留意疑似登革热病人,如有怀疑,应及时作出申报和检测。卫生局公共卫生化验所已可为所有医疗机构提供登革热免费检测。市民如有疑问,可致电卫生局传染病热线28700800或浏览卫生局传染病网页http://www.ssm.gov.mo/csr/。


教青局“全澳小学生讲故事大赛2016决赛暨颁奬礼”圆满结束

由教育暨青年局主办、澳门十三行文化贸易促进会承办的“全澳小学生讲故事大赛2016决赛暨颁奬礼”於12月3日(星期六)下午3时至5时假澳门圣保禄学校礼堂顺利举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配合特区政府《澳门青年政策(2012-2020)》有关“营造尊重、包容、接纳和平等的关爱氛围”的内容,同时培养小学生演绎故事的能力。 是次比赛设初小个人及团体组、高小个人及团体组四个组别。透过初赛和决赛竞逐各个奬项。奬项包括:学校嘉许大奬、大王奬、冠军、亚军及季军。是次比赛吸引了41所学校共634名学生报名参加。经过11月5日、6日及12日的初赛,各组别的冠军学生晋身决赛竞逐大王奬。 决赛邀请到专业评审为参赛学生点评,并得到澳门多所小学的师生鼎力支持,到场爲参赛同学打气,现场气氛热烈。各参赛学生透过不同的故事内容传递出关爱的讯息,精彩的表现获得现场评审及观众的一致好评,令人印象深刻。 决赛后,随即进行颁奬礼,颁奬嘉宾包括教青局青年厅厅长袁凯清、青年试馆主任卢静、澳门十三行文化贸易促进会理事长黄家伦、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尤端阳校长、培华中学附属小学暨幼稚园李秋林校长、圣家学校林淑华校长、培道中学氹仔小学分校李宝田校长、北区中葡小学林炳焕校长、氹仔中葡学校叶惠瑜校长及其他学校代表。 最终获得学校嘉许大奬的学校包括︰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镜平学校(小学部)、培正中学;而获大王奬的四个组别学生包括:初小个人组培正中学黄绰琳,高小个人组教业中学蔡睿琳,初小团体组氹仔中葡学校黄嘉豪、凌伟俊,高小团体组培华中学附属小学暨幼稚园严诗昕、刘胤熙、林纶滢。


教青局举办“爱自己──第七届社区性教育推广活动”

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及私隐都有絶对的自主权利,这份自主包括对个人的自重及他人的尊重,因此,从如何建立人际亲密界线、学习保护自己,到提防网络交友陷阱、防范性骚扰及性侵犯的发生,均属性教育的范畴。有见及此,教育暨青年局辖下德育中心於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联同十个协办团体共同举办以“保护身体与私隐”为主题的“爱自己——第七届社区性教育推广活动”,旨在帮助儿童及青少年建立保护身体及私隐的意识,具备有效防范及处理性骚扰与性侵犯危机的常识,同时协助家长进行相关的亲子性教育。协办团体包括澳门妇联青年协会、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北区综合服务中心、澳门基督教青年会、澳门明爱泉仁乐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善牧会妇女互助中心、鲍思高慈青营协会、圣公会澳门社会服务处、澳门防止虐待儿童会及澳门基督教新生命团契。 活动启动仪式於12月3日下午在友谊广场举行,为长达三个月的性教育推广活动揭开了序幕。启动仪式由教青局及各个协办单位的代表主持,寓意各界齐心合力,协助市民建立保护身体及私隐的意识。活动现场安排了丰富的节目,包括小丑魔术、花式气球、互动剧场、乐队演唱、亲子活动、摊位游戏、丰富抽奖及趣味留影,并举行了“2016年学校性教育支援计划”嘉许仪式,教青局向参与计划的学校颁发感谢状,肯定学校在性教育工作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参加“2016年学校性教育支援计划”的13所学校包括利玛窦中学、培华中学、培道中学、圣公会(澳门)蔡高中学、圣若瑟教区中学、圣若瑟教区中学第五校、圣家学校、圣善学校、圣玛沙利罗学校、圣罗撒女子中学中文部、玛大肋纳嘉诺撒学校、广大中学及莲峰普济学校。有关计划主要是通过专家以入校方式为学校提供性教育支援,当中包括入校讲座、学校面谈、教学示范、观课指导及经验分享,让学校全体教职员对性教育的重要取得共识,使学校性教育工作更具方向性及系统性,积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性教育学习环境。自2013/2014学年至2016/2017学年,合共53所学校参与计划,占全澳学校约70%,参与教职员接近6,000人次。 “爱自己——第七届社区性教育推广活动”於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在澳门六个堂区开展超过30项以儿童、青少年及家长为对象的活动,包括生活营、互动剧场、微电影、微信游戏、亲子活动、快闪活动、各类工作坊及比赛等,活动围绕“建立人际亲密界线”、“提防网络交友陷阱”及“防范性骚扰及性侵犯”等内容开展。推广活动参与人数由第一届1,600人次,至第六届已增至10,000人次,反映出市民非常踊跃参与。期望今届市民继续支持参与,一起学习做身体及私隐的主人。所有活动费用全免,详情可浏览张贴於各区的宣传海报或德育中心网页www.dsej.gov.mo/cem/,或致电2840 3200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