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保安部队及保安部门纪律监察委员会到访消防局
5月10日,保安部队及保安部门纪律监察委员会到访消防局(以下简称为纪监会),双方就消防局的工作情况进行交流。 纪监会主席欧安利先生,委员黄显辉先生、招银英女士、姚鸿明先生、马有恒先生,秘书沈颂年先生、宋丹婷女士等一行七人到访消防局,与消防局领导层及各厅处部门主管进行工作会晤,双方就消防局的工作情况、纪律监督机制、投诉个案的执行等问题进行交流,随后纪监会的成员亦参加了消防局的拯救装备及车辆。 会晤中,消防局向纪监会介绍了消防局对纪律监督的现行机制。为了进一步提升人员的廉洁操守,促进内部的良好沟通,增强凝聚力,消防局内部已有既定措施,各级主管都定期与前线人员进行会议,以了解人员在工作上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亦藉此提高人员的纪律、廉洁及守法意识;此外,亦会因应人员及社会的变化,适时检讨及调整有关机制。
…
消委会为“寻・常”计划颁奖 研习营提供获奖同学反思空间
消委会於5月8 日举行“寻・常”消费考察奖励计划(2015至2016学年)颁奖仪式。消委会表示,“寻・常”计划是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消费者教育活动,首次举办已获得一定成果,该会即将展开新一学年的“寻・常”计划宣传工作,期望新一学年有更多学校参与该计划。 消委会表示,“寻・常”计划要求同学通过考察、调查及反思的过程来编制专题报告参加该活动,期望以不同於该会过往的消费者教育方式建立青少年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加强青少年认识消费者权利及义务。而首次举办已达到推动中学生关怀社会事务,反思现时消费模式对社会永续发展的影响等效果,该会认为,“寻・常”计划在中学生消费者教育工作上已开展了重要及崭新的一步。 同学参加研习营将报告创作拍成短片 消委会表示,“寻・常”计划其中一个特色是安排奖同学参加研习营,由专业人士引导同学深入去思考提交的专题报告内容,是否有再发展的空间,经创作成为不同类型的剧本后拍成短片,由同学在短片中现身说法,道出其感受及其他的发现。 消委会表示,该会即将展开新一学年的“寻・常”计划宣传工作,有关的短片将作为该计划的主要宣传材料,期望透过生动短片可吸引及鼓励更多的学校参与该计划。 向获奖队伍及老师颁奖 研习营已在5月8 日顺成完成。消委会当日同时进行“寻・常”计划的颁奖,由消委会执委会主席黄翰宁颁发高中及初中的优异奖、最佳创意奖、最佳选题奖,以及最佳指导老师奖(获奖名单请见附件)。
…
卫生局获悉1宗肠病毒群集性感染报告
卫生局接获1间托儿所通报出现肠病毒群集性感染的报告,位於下环街的圣玛沙利罗慈惠托儿所1B及2E班,共7名学生发病,2男5女,年龄为1至3岁,最早个案於5月8日开始出现手足口病徵状,各患者已到医疗机构诊治,情况一般,无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症状或其他严重并发症个案。卫生局现正采集样本进行检测,有关场所亦已进行全面清洁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 肠病毒感染可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V 71型肠病毒等引起,世界各地全年均有,一般夏季高发,可引致多种疾病,比较轻微和常见的包括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亦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幼童身上。潜伏期为3-7日。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病者的排泄物传染,亦可经飞沫、接触受污染的物件等途径传染。孩子在托儿所、幼稚园等地方经常聚集一起,游戏时会密切接触,传染性颇高的手足口病便容易爆发。发病初期有发烧、喉咙痛,然后手掌面、脚及臀部出现小疱或不痛不痒的红疹,口腔内会有小疱疹,继而溃烂。7-10日内水疱与红疹会渐渐消退,自然痊愈。肠病毒的传染力始於发病之前几天,在喉咙与粪便中都存在病毒,而粪便可能延至数星期后仍带有病毒。 卫生局正密切留意肠病毒疫情的发展,并强调,大部分肠病毒感染个案可自行痊愈,但少数病人可能出现致命的并发症。卫生局呼吁家长、学生和学校、托儿所、院舍工作人员采取下列措施,预防肠病毒感染: 个人: - 洗手:接触眼、鼻、口前,以及饭前、如厕后及处理完婴儿的尿片或其它污秽物后要洗手; - 呼吸道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并小心处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 减少接触:避免前往人多挤迫、空气流通情况欠佳的公众地方; - 增强抵抗力:均衡饮食、足够的水分、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避免吸烟,以增强抵抗力; - 及时就医:若有发烧及出现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应尽快找医生诊治,特别是症状严重时。 学校和院舍: - 环境卫生: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经常用1:100漂白水稀释液清洁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墙身等儿童容易接触的地方; - 病人暂停上学入托:留意员工和儿童患病情况,有发热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症状的学童或员工应暂停上学或上班; - 及时通报:如儿童或员工有不寻常的集体患病情况,应立即通报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28533525,传真:28533524)及社会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
…
卫生局排除1例中东呼吸综合徵个案
卫生局公布,今日(5月10日)被送往仁伯爵综合医院特别急诊部就医的中东呼吸综合徵怀疑个案,检测结果为阴性,初步排除感染中东呼吸综合徵。 个案为1名27岁的澳门女性居民,於5月2日至4日前往中东国家阿联酋旅行,期间曾接触过骆驼,今日开始出现低热和咽痛症状。经检测,患者流感快速测试呈阴性,其样本对中东呼吸综合徵检测亦为阴性。
…
卫生局澄清传言 强调对人员的聘用、续约一直依法进行
卫生局表示,留意到有传言指“若卫生局合同位员工参加游行将来年不获续约”,强调绝对没有这一情况,局方一直完全尊重员工於工余时间参加包括游行示威等活动的权利。同时,局方一直按照《澳门公共行政工作人员通则》聘用人员,续约与否是按工作需要和人员工作表现而定,局方对这一不实言论表示遗憾。
…
临时交通灯启用及两组交通灯短暂停用
设於罗理基博士大马路往水塘方向,近行车隧道出入口处之一组临时交通灯,於本月12日(周四)起启用,以理顺相关道路之车辆通行。另外,因进行交通灯路口电源线检测,本月21日(周六)上午9时至下午3时,南湾大马路与区华利前地交界、区华利前地与苏亚竹斯博士大马路交界的一组交通灯会暂停运作。交通事务局呼吁驾驶者留意。
…
文化局组织文创业界赴深圳文博会参展
“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深圳文博会”)将於五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假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文化局将在“深圳文博会”上设立“澳门创意馆”,组织澳门文创业界参与、展示及销售文创产品。 今年“澳门创意馆”将设於时尚文化馆(二号馆)2D03号,以工艺及设计产品为主题。展馆由多种颜色及不规则色块设计而成,形象鲜明,寓意澳门城市的活力形象。 是次参加“深圳文博会”的澳门文创单位包括本生有限公司、明城小作一人有限公司、南薰楼工艺社、梳打熊猫产品设计、创思家俱设计有限公司、新成峰、澳门扶康会、澳门佳作有限公司、瀛革文化创作有限公司、灜设计有限公司。 文化局自二零零六年起,组织澳门业界参加“深圳文博会”,并由二零一零年起设立“澳门创意馆”,组织澳门文创单位参加。是次一连五日的“深圳文博会”吸引合共二千二百九十七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当中包括来自海外四十个国家的参展机构。整个文博会会场设有文化产业综合馆、时尚文化馆、影视动漫游戏馆、一带一路馆、文化创客馆 、艺术品馆、新闻出版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工艺美术馆,有关详情可浏览展会官方网站www.cnicif.com。
…
澳门基金会出席电台节目,解释市民对暨南大学资助的疑问(更新版)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委员区荣智及资助处处长梁衍端今日(5月10日)出席澳门电台节目澳门讲场,就市民对澳门基金会资助暨南大学校园建设所产生的疑问作进一步说明。 吴志良表示,澳门基金会对所有的资助申请均以一致的程序及标准审理。暨南大学约半年前向基金会表达资助申请意向,经磋商后,该校今年四月初正式向基金会提交申请文件。行政委员会继而对项目的社会意义、预算的合理性、申请机构的执行能力等进行评估。鉴於暨南大学不仅在过去、特别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澳门学生主要选择的大学,目前也是澳门学生在外地就读最多的大学,项目的社会意义是显然的。另外,申请资助的传媒教育大厦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预算为1.5亿人民币;两栋港澳学生宿舍总面积为39,600平方米;预算为1.42亿人民币,每平方米的建筑成本都属合理范围。与此同时,暨南大学作为政府办的公立大学,执行力包括其筹集资金的能力也是值得信任的,所以行政委员会作出了今年和明年各资助5,000万人民币的建议,作为这两项建设的部份经费资助,并於四月中得到信托委员会审议通过。 就暨南大学资助款使用的监管问题,区荣智表示,基金会及暨南大学均有完善的监管机制。暨南大学根据国家的规章,须严格遵守完善的招标、投标等制度。基金会亦会务必做好把关工作,每年的资助款会根据协议,视乎工程的执行情况分期支付,适时亦会派员到现场视察。此外,暨南大学亦一如其他受资助机构,需遵守专款专用原则,并向基金会提交资金使用情况的定期报告。 对於外界关注的回避制度问题,吴志良强调,无论是信托委员会、行政委员会以至基金会负责技术分析的部门,都要遵守严格的回避机制。根据基金会的章程,资助批给都是以会议形式集体决议的,任何单一成员、包括主席都无权批给一分一毫的资助。而就消息发布的情况,吴志良解释,澳门基金会一般会视项目的重要性,在签订执行协议、完成整个程序后发布新闻消息。由於暨南大学得知审批结果后即在学校网站率先发布了消息,在双方沟通不足的情况下,基金会未能及时同步公布有关消息。吴志良承诺会检视消息发布机制,日后将不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吴志良重申,基金会在审批资助时主要考虑项目能否为澳门市民带来长远的得益。对暨南大学的资助不会影响对本地社团、弱势社群的帮助。基金会亦会时刻警醒,每花的一分一毫都是公帑,都要接受市民的监督,都要用得其所。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接受不同批评意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工作。
…
非高等教育委员会全体会议举行
非高等教育委员会於5月10日在教育暨青年局一楼仲尼堂举行今年第二次全体会议,由教育暨青年局局长、委员会副主席梁励主持。会议介绍2016/2017学年实施课程改革的准备情况、报告《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教育交流情况,以及介绍2016/2017学年各项津贴调整,总结“幼儿首次入学中央登记措施”和报告“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PIRLS)工作进展。 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资源厅厅长黄健武介绍2016/2017学年实施课程改革的准备情况。小学一至三年级在2016/2017学年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学校的课程与教学须按基本学力要求进行规划,从而为学生提供全面、均衡的学习历程,在“学生过高的学习要求”与“保持学生竞争力”之间取得平衡。自本年2月小学《本地学制正规教育基本学力要求》批示公布后,教青局分别通过播放电视广告,出席时事节目及接受报刊专访,举办多场家长讲解活动等,向社会大众及家长宣传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内容,释除疑虑。教青局同时藉著公布“课程指引”,派员到访全澳小学,以及开办培训课程,为教师提供适切的教学导航。教青局今后会继续举办不同科目的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包括先导计划经验分享、系统研习课程、专题工作坊,进一步支援及提升教师落实课程改革的专业能力。 教育厅厅长梁慧琪、社会暨教育辅助处处长薛荣滔和中学暨技术职业教育处处长吴伟雄分别报告了《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有关教育交流的情况。其中,为逐步贯彻落实《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内容,2015/2016学年“在粤就读澳门学生学费津贴计划”的资助范围已扩展至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广州市及佛山市就读幼儿及高中教育阶段的澳门学生,幼儿教育阶段每名学生的最高津贴金额为6,000元、高中教育阶段每名学生的最高津贴金额为4,000元。2016/2017学年的资助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展至其他城市。至2015年,教青局促成粤澳缔结33对姐妹学校,其中8对为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并於近五年推动相关学校开展14次师生交流活动,约450人次参加。未来将透过配合特定教育专题组织师生交流活动,深化对职业及创新素养的认识;同时,继续透过教育发展基金的学校发展计划,资助姐妹学校开展各项交流活动。 薛荣滔同时介绍了2016/2017学年各项津贴金额调整。因应澳门近期出现经济下行的情况,教青局和学生福利基金在审慎理财的原则下,经综合考虑2015年本澳通胀率的变化,以及保障重要教育政策和措施的有效执行,在2016/2017学年将适度调升免费教育津贴、优化班师比或师生比津贴、学费津贴,膳食津贴及学习用品津贴;其中免费教育津贴调升至每班913,600元至1,394,600元不等;优化班师比或师生比的津贴,调升至每班最高225,600元至350,800元不等;学费津贴调升至每人18,400元至22,800元不等;膳食津贴调升至每人3,400元,而学习用品津贴调升至每人2,200元至每人2,900元不等。 另一方面,为配合第15/2014号行政法规《本地学制正规教育课程框架》的实施,为本地学制私立学校开展余暇活动创造条件,在2016/2017学年增设过渡性质的“余暇活动资助计划”,每班资助金额为25,000元,该计划随著2018/2019学年课程改革推展到所有教育阶段时结束,届时有关资助将转为恒常性运作经费,拨入免费教育津贴和学费津贴。 在支持学生继续升读高等教育方面,2016/2017学年亦将按学生就读的地区调升各项升大奖、助学金的金额,进一步减轻学生升大的经济负担;其中“优秀学生修读教育课程资助计划”共120个名额,澳门、内地及台湾的资助金额调升至每人每年79,000元,香港调升至每人每年130,000元,亚洲其他国家、欧洲、美洲及大洋洲则调升至每人每年218,000元;“大专助学金计划”在2016/2017学年建议共设4,835个助学金名额,金额方面,澳门、内地及台湾的贷学金和奖学金金额调升至每人每月3,800元,香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调升至每人每月5,800元,特别助学金则分别调升至每人每月4,560 元及6,960元。“利息补助贷款计划”澳门、内地及台湾的补助贷款额上限亦有所调整。 学前暨小学教育处处长龚志明总结2016/2017学年推出的“幼儿首次入学中央登记措施”的成效。该措施的目的是让家长更便捷办理幼儿首次入学的手续,节省向多所学校轮候领取报名表的时间,效果良好。根据教青局资料,95%家长自行於网上登记,约於8分钟内完成,大大减少过去家长到多间学校领取报名表的时间。为了解有关措施的推行情况,教青局以问卷方式向学校收集意见,同时在网上收集家长的意见。根据问卷资料,该措施普遍获学校及家长支持,分别有96%学校及98%家长支持推出措施。 最后,学校督导协调员黄懿莲向委员报告了PIRLS 2016研究计划的工作进展情况,以及澳门PIRLS评卷员培训计划。 出席会议的委员包括惠程勇、郭小丽、姚玉凤、孙家雄、何少金、郭华邦、尤端阳、施绮莲、包敬焘、飞文基、梁官汉、陈建邦、朱深勇、王国强、余健楚、李略、林发钦、朱国权、汪东、温素玲、符霖甘及刘文尧。各委员在会上就各项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
修订《社会房屋法律制度》谘询总结报告公布
房屋局於2015年7月9日至9月6日展开为期60天之修订《社会房屋法律制度》公开谘询,期间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共221份,现已完成谘询总结报告并向外公布,今(10)日起公众可登入房屋局网页(www.ihm.gov.mo)浏览及下载有关报告。 房屋局於修订《社会房屋法律制度》谘询期间收到来自电邮、电话、传真、信函、意见表、谘询会及房屋局网页,以及电子媒体的公众意见节目及报章评论之渠道收集到221份意见,当中215份为个人意见及6份为团体意见。整理得出515条具体意见,与文本相关的有310条。 同时,房屋局於谘询期间先后举办面向公众、社团及谘询组织等多种形式谘询活动,同时,为主动收集市民的意见,亦同时采用了网络挖掘研究方法收集意见。 经整理221份意见,归纳与文本相关的310条意见,因应文本中的11项议题,按数量统计,关注议题依次为超收入户及富户的处理(70)、检讨个人申请人的年龄下限(52)、放宽已享受其他福利的申请资格限制(34)、关於饲养狗只的问题(34)、关於引入社会房屋管理扣分制度(26)、检讨不得拥有物业的规定(24)、评分准则(18)、明确超收入户及富户的定义(18)、分配次数(13)、调升富户的租金率(11)、放宽长者申请人的总资产净值限制(10)。 谘询文本内容以外的其他意见,主要涉及富户退场的衔接机制、整体房屋政策、特殊群体的需要,以及社屋申请恒常化等。 房屋局感谢社会各界对修订《社会房屋法律制度》工作所提出的意见及建议,未来将跟进相关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共房屋申请、分配与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