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人才发展委员会冀透过与各机构合作培育英才

人才发展委员会下设精英培养计划分组於1月20日召开了2016年度第一次分组会议,由分组组长吴志良博士主持。修读高等教育课程是培育精英人才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特区政府透过设立多项奖助学金,支持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鼓励更多澳门居民修读高等教育课程。是次会议上,委员会邀请了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卢丽萍职务主管,介绍澳门各公共部门发放奖助学金的概况。 经介绍,委员会收集了各奖助学金项目的申请方式、名额和金额及受惠者回澳服务的义务等相关资讯,为日后筹备各项人才培养项目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有委员关注到部分奖助学金项目出现类型重复、申请时间不一致导致资源重叠的现象,建议研究整合相关审批程序,同时可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奬助贷学金”专题网页内加入澳门各高等院校提供予澳门学生的奖学金资讯,以供申请者作参考。 另外,为培养澳门学生、研究员及教职人员在学术、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发展,委员会正筹备与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合作,进行为期5年的合作计划。会上,委员会秘书处汇报了与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合作计划的进展。随后,精英培养计划分组提出了构建“师友计划”的建议,期望能透过与本地相关培训机构合作,以导师引导学员的方式,协助於各领域中具潜在才能的青年学子做好就学至就业各阶段的准备,让他们更清晰了解澳门社会发展动向,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及特长,选择适合个人发展的升学与职涯路向。精英的发掘与培养是造就社会精英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委员会在日后将仔细研究及评估这一课题。 出席会议的精英培养计划分组委员包括:吴志良、赵伟、李向玉、苏映璇、彭树成、余永逸及苏朝晖。


教青局宣布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及特殊教育的班级下周一停课

因应气象局预测本澳周一有雨,温度指数为橙色寒冷,介乎摄氏1至7度,教青局宣布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及特殊教育的班级下周一停课。然而,学校应保持校舍开放,并安排人员安置及照顾返抵学校的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及特殊教育班级学生,直至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离校回家。 学校及家长应关注寒冷天气的安全教育 为提高学生对防范寒冷天气的认识,教青局已请学校积极开展寒冷天气的安全教育,并请学校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允许学生添加非校服的保暖衣帽,留意天气变化,在寒冷天气下,应避免长时间置身於户外,以防止冻伤,特别是就读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及有特别需要的学生。 教青局呼吁学校和家长携手合作,为学生做好御寒防寒的教育工作,共同确保学生的安全,培育学生健康成长。


劳工局呼吁工友注意保暖

根据气象局预测,本澳未来数日将持续寒冷,劳工局提醒所有工友要注意保暖,以防因严寒引致低温症,而雇主应主动关怀及提醒雇员注意个人保暖,减少雇员身处户外时间,以及为雇员提供适当的保暖措施。 在寒冷天气下工作,各位工友务必注意以下事项: 1. 穿著足够的御寒衣物; 2. 若必须在户外工作,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置身於寒冷的环境或寒风中; 3. 进食足够的食物及热饮; 4. 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立即通知主管和求诊; 5. 维持适量活动可使身体产生热能, 帮助维持体温; 6. 在室内使用暖炉或暖风机时,应远离可燃物品,及避免电力过荷。 如想了解更多职业安全健康的资讯,请致电83999221查询。


特区政府已开展宣告“海一居” P地段批给失效及收回的程序

对於今(1月24日)日有购买了“海一居” P地段的小业主表达的诉求,特区政府表示十分理解,并重申政府一直关注已购买该地段楼花人士的利益及诉求。 “海一居”P地段的承批人因未能在临时批给期内完成利用,工务部门根据《土地法》的相关规定,已展开宣告有关土地批给失效的程序。 特区政府理解购买了楼花的人士面对的困难和忧虑,由於 “海一居”事件现时已进入司法程序,政府须等待诉讼的结果,才能制定最终的处理方案,现阶段不具有法律及事实的基础去作出决定。但无论诉讼的结果如何,政府都会根据法律的规范尽力保障购买楼花人士的利益。


仁伯爵综合医院及镜湖医院过去24小时合共接获3个低温症病例 卫生局再次呼吁时刻关心家中长者、小孩和病患身体及健康状况

本澳天气持续低温,据卫生局监察仁伯爵综合医院及镜湖医院的资料显示,由昨天( 1月23日)16:00至今天( 1月24日)16:00仁伯爵综合医院及镜湖医院合共接获3个轻度低温症个案,1男2女,年龄介乎73至88岁,1人程度中度,2人程度轻微,当中有2人需留院观察。而自寒流出现以来,仁伯爵综合医院和镜湖医院急诊部求诊人数没有明显增加。卫生局已和社工局紧密联系,若发现低温症个案,会即时通报和送院治疗。 卫生局再次呼吁市民预防低温症,注意御寒保暖,尤其长者、慢性病患者,以及负责照护长者、慢性病患者的人士和机构,应采取适当预防及照护措施,保障长者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在严寒天气下,市民更需时刻关心家中长者和小孩的身体健康状况,让他们心身都感受到温暖和温馨。 市民若发现任何人士患上低温症,或出现体温持续下降、肌肉僵硬,心跳减慢、神智昏乱、甚至出现昏迷等症状,应尽快将患者送院治理,并可致电:999(报警热线)或28572222(消防局)求助,报警时谨记说明患者当时的情况(低温症)、年龄、性别、徵状(清醒、意识混乱、昏迷)、地址,以便救护车尽快前往及有关医护单位作出适当的准备。


发挥澳门全城软硬件优势迎接“第十三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 2017) 国际盛会

自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特区政府一直致力透过多元渠道优化会展业的软硬件,从而推动及支持业界发展。经过16年来 “一步一脚印”下,造就了现时澳门会展业的独特优势,同时获得国际认可,“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评定澳门为2014年亚洲区内表现最佳的展览市场,及“国际会议协会”(ICCA)在《2014年度国家协会会议市场年度报告》中,把澳门在亚太区会展城市排名提升至第20位。明年澳门更将成为“第十三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 2017)首个中国内地境外地区的主办方。 CEFCO落户澳门是全澳盛事 凭藉澳门会展市场的独特优势,在多个参与竞投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夺得“第十三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 2017)主办权,成为首个中国内地境外地区举办该国际盛会。其不但是澳门会展业界的喜事,更是全澳市民的盛事。 藉盛会将澳门会展市场魅力推向国际 借鉴“第十二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 2016),已吸引超过600名来自海内外会展业领域的会展组织者、业界高层和精英及专家学者参与。由此可见,盛会移师澳门举办后,不但能进一步让国际会展业界亲身体现澳门会展市场的魅力及独特优势,同时为本澳与国际的会展业界提供沟通机会。此外亦能带动广告、物流、餐饮、旅游、酒店、交通等多个行业发展,正面效益有助推动会展业健康发展。 CEFCO规格、规模及国际化程度高 据悉,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是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以及独立组展商协会(SISO)主办。自2005年举办以来,一直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宗旨。是目前中国内地规格、规模及国际化等程度较高的会议专业论坛。过往历届成功夺得主办权的城市包括北京、广州、上海、成都、南京、西安、杭州、海口、重庆、无锡、昆明以及银川。 澳门会展业具独特优势 为更好把握“一带一路”及“十三五”规划的重大机遇,同时在澳门“一中心一平台”的战略定位下,更好发挥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作用,贸促局一直配合特区政府的施政方针,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经过多年培育及发展,现时澳门会展业已形成独特优势,硬件包括临近珠三角及与葡语国家和欧美等国际市场联系密切的地域位置、多条中国内地及国际直达澳门的海陆空交通设施、近18万平方米的不同类型活动场地配套、逾3万间酒店客房供应等优势。此外,特区政府提供多项扶持措施,包括“会展竞投及支援‘一站式’服务”、“会展活动激励计划”、“国际性会议及专业展览支持计划”及“会展专业人才培训支援计划”。根据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2015年第一至第三季在澳门举办的会议及展览共有637项,入场人次近一百七十万。 以 “会议为先”策略推动会展业发展 面对现时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会展业作为澳门经济新增长点,负责全面统筹澳门会展发展工作的贸促局在未来将跟随“会议为先”策略,循序渐进将会展经济效益辐射至不同社区,同时继续加强 “会展竞投及支援‘一站式’服务”,招揽更多世界各地会议展览落户澳门。 向“亚太区会展之都”目标迈进 今年将有多项会展盛事透过“会展竞投及支援‘一站式’服务”於澳门举行,包括料参与人数超过7,000人的国际会议“世界华人保险大会及国际龙奖IDA年会”、估计吸引逾5,000人出席的专业展览“第九届亚洲电脑图像和互动技术会议及展览”、规模预计接近一万人参加的大型企业会议“Jeunesse Greater China Meeting”及将超过7,000人参与的“2016年NU Skin 创星学院会议”等。而贸促局於2015年透过“会展竞投及支援‘一站式’服务”跟进的项目共123项,包括90项会议、25项展览,以及8项会议及展览,涉及医学、保险、教育、金融、餐饮、资讯科技、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贸促局致力透过不同渠道将澳门打造为“亚太区会展之都”目标迈进。


谭俊荣出席全球旅游与保安高层会议

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作为中国澳门特区代表,1月22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出席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主办的全球旅游与保安高层会议。参与是次会议有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当中包括42位部长级官员及大使等。 旅游与保安高层会议由世界旅游组织与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首次联合组织举办,目的为各国提供平台,就推广安全及无缝连接的舒适的旅游环境交流意见。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在开场演讲时强调三项主题,包括: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善用现代科技推广旅游及相关资讯、以及提供安全的旅游环境。他指出,尽管近年世界各国均有发生一些不愉快事件,当中有天灾也有人祸,但人们不应向恐惧屈服,反而应该如常地去旅游及享受生活。 世界旅游组织指出,2015年全球赴海外旅游的人数达到11.84亿人,同比增长4.4%,创下历史新高。旅游业发展为不同地区的就业和经济成长作出重要贡献,各国要继续推动旅游发展,鼓励旅行、稳定和提升相关人力资源。强调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於对旅游健康、安全及无缝连接的整体保障能力,呼吁各国将旅游作为国家安全事务的内容,制订计划、架构和程序,不仅把旅游的风险降至最低,并通过携手合作,确保旅游安全最大程度的实现。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执行主任尤里•费多托夫在会上发言时指出该办公室致力打击跨国犯罪,包括眅卖人口及贩毒等,他在会议上鼓励各国应设立危机管理及应变机制以应付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世界旅游业理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大卫•斯科斯尔则进一步指出,危机应变机制应邀请私人企业参与以加快灾后复原的速度。 会议上,多国代表踊跃发言,就恐袭防范丶自然灾害救援、国际间联合反恐与相互支援,以及强化旅游作为一项世界性和平事业加以发展作出热烈讨论。共同认为应加强资讯透明和信息互通,尤其须善加利用先进传播技术,强化通报与交流合作的基础,防御一切可能危及旅游安全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突发性传染病及恐怖袭击等。 谭俊荣表示,是次应邀参加会议,体现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对中国澳门的重视,通过会议加强了解各国的旅游安全策略和措施,对於特区政府未来加强保障旅游安全,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去年公共停车场处理近200滥泊车辆 交局提醒逾期停泊罚款或作弃车处理

根据资料统计,2015年交通事务局辖下的39个公共停车场发现近200部滥泊车辆,局方已按照《公共泊车服务规章》规定开展处理程序,并把相关车辆移离现场,以恢复相关泊车位予公众使用。局方再次提醒驾驶者公共停车场的准许泊车期限为连续八日,逾期停泊可被科处罚款,甚或作弃置车辆转交财政部门拍卖。 为使公共停车场得以合理使用,交通事务局和各停车场管理公司日常会派员巡查泊车位的使用情况,尤其自路氹填海区的存车场投入运作后,为加强打击和加快处理滥泊车辆提供条件。2015年在局方管辖的39个公共停车场中,共发现198部滥泊车辆,当中电单车占15部,余下则为轻型汽车。局方随即按照《公共泊车服务规章》规定开展处理程序,其中59部车辆的车主已缴交相应款项及把车辆驶离,另有139部车辆已经局方或管理公司拖至存车场。 根据第35/2003号行政法规核准的《公共泊车服务规章》规定,除月票或事先已向营运实体提出书面申请外,车辆在公共停车场停泊期限超过八天视为滥泊,可按照规章处罚,同时停车场管理公司会通知警方锁车,锁车三小时后,可将有关车辆拖走并存放於存车场内。随后,交通事务局会向车主发出领回车辆通知书或登报通知,如车辆在作出通知后90日内未被认领,局方将视其为弃置车辆,转交予财政部门作拍卖。过程中有关泊车、移走及存放费用局方会向车主追讨。 交通事务局强调,公共停车场是公共资源,将继续加强巡查打击不合理的滥泊行为。


《全澳第一批不动产评定》举行最后一场公众谘询会

为有效保护本澳具重要文化价值而未列入“文物清单”的不动产资源,文化局根据《文化遗产保护法》的规定,对首批共十个不动产项目启动评定程序,并於本月举行了三场公众谘询会,共二百多人出席,与会者均积极建言,交流互动良好。 今天(一月二十三日)举行的第三场公众谘询会共有近五十位市民参与,由文化局局长吴卫鸣、文化遗产厅厅长梁惠敏及首席顾问高级技术员崔贞贞出席,介绍评定工作的背景、依据及谘询文本内容,听取公众意见。谘询会上有市民就部份待评定不动产项目的文化价值和保存状况提出意见,亦有市民关注被评定的不动产之所有人的权利和责任问题,皆具参考价值。吴卫鸣表示,该十项不动产仍在待评定阶段,而自《文化遗产保护法》於二零一四年三月生效后,文化局得以运用相应机制处理不同具历史价值建筑物的个别情况,有效保护澳门的文化遗产,当中市民的讨论及参与,正是《文遗法》意义之一。同时,谘询会的举行有助各方客观沟通,亦为市民提供深入了解《文遗法》的机会。 《全澳第一批不动产评定》的十个不动产项目分别为:雀仔园福德祠(澳门马大臣街与罗宪新街交界的一幅土地)、福德祠(澳门大码头街)、福德祠(澳门石墙街三十四号)、福德祠(澳门河边新街一百三十一号)、城墙遗迹(近加思栏马路一段;近若宪马路一段;近西望洋圣堂一段)、亚利鸦架街二十八号房屋、中西药局旧址(澳门草堆街八十号)、叶挺将军故居(澳门贾伯乐提督街七十六号)、市政牧场旧址及市政狗房、西坟马路六号房屋(蓝屋仔,澳门西坟马路六号及区华利街九号)。 公开谘询期至二月二十五日,欢迎市民通过邮寄、传真、电邮、网页或亲临等方式提供相关意见。谘询文本可於塔石广场文化局大楼、文化局辖下图书馆及政府资讯中心索取,或於文化局专题网页下载。详情可参阅谘询文本或於网上浏览www.macauheritage.net/survey/CBIM。如有查询可於办公时间内致电文化局二八三六六八六六或八三九九六六九九查询。


仁伯爵综合医院过去24小时接获1宗低温症个案 卫生局呼吁市民做好御寒保暖预防低温症

根据气象局预测本澳未来数日气温将持续下降。卫生局李展润局长、郭昌宇副局长、郑成业副局长、仁伯爵综合医院急诊部李伟成医务主任、老人科罗奕龙主任,今天到仁伯爵综合医院急诊部探望病人和当值医护人员。 在探望期间,李展润局长呼吁市民预防低温症,注意御寒保暖,尤其长者、慢性病患者,以及负责照护长者、慢性病患者的人士和机构,应采取适当预防及照护措施,保障长者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李展润局长强调,在严寒天气下,市民更需时刻关心家中长者和小孩的身体健康状况,让他们心身都感受到温暖和温馨。 据卫生局监察仁伯爵综合医院及镜湖医院的资料显示,由昨天(1月22日)16:00至今天( 1月23日)16:00仁伯爵综合医院接获1个轻度低温症个案,患者年龄90岁,女性,程度轻微,需留院观察,而镜湖医院则没有接获低温症个案。卫生局亦会与社工局紧密联系,若发现低温症个案,会即时通报和送院治疗。而自寒流出现以来,仁伯爵综合医院和镜湖医院急诊部求诊人数没有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