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节水小组到筷子基推广再生水
特区政府「推动构建节水型社会工作小组」(下称小组)今(29)日於筷子基绿杨花园休憩区举办「齐节约共珍惜.再生水你要识」社区巡回推广活动,透过摊位游戏、展板等方式,以轻松、互动、有趣的形式介绍再生水的生产过程和常见用途等。
今日下午二时半至五时,小组在筷子基绿杨花园休憩区举办再生水社区巡回推广活动,现场设置多个以再生水为主题的摊位游戏,并展出再生水资讯展板,内容包括再生水的处理过程、用途、其他国家使用再生水的例子等。参与游戏的市民获赠节水器具及精美纪念品。
小组计划参考众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澳门的实际情况,有序地推进再生水的开发利用,充分地发挥再生水兼具开源和节流的功能。小组亦计划於九月中向社会各界介绍"澳门再生水总体发展规划研究"报告的内容,期望透过社区推广、举办研讨会、学校巡回展览等方式,一方面提高公众对於再生水的认识,另一方面广泛地听取社会各界对於再生水开发利用的意见和建议,让再生水发展规划更能切合澳门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
小组将於2012年8月12日(星期日)於三盏灯休憩区继续举办「齐节约共珍惜.再生水你要识」社区巡回推广活动,向本澳广大市民推广再生水的知识及用途,希望市民踊跃参与,响应节水行动之馀,亦可认识再生水。
…
休渔渔家乐结束 市民反应热烈
由澳门渔民互助会主办、港务局及旅游局支持的"休渔渔家乐"海上畅游活动今(29)日结束。市民反应热烈,活动期间八十个渔家乐海上畅游航班共二千个名额基本满座。
南海伏季休渔期由今年5月16日开始至8月1日结束,港务局今年的休渔期间继续协助澳门渔民互助会举办"休渔渔家乐"活动。今年休渔渔家乐最后一个航班在今日下午四时十五分开出,有不少家长带同子女登上渔船出海畅游,亲身感受澳门独特的渔业文化和海上风光。
社会各界对今年的"休渔渔家乐"活动反应十分热烈,各航班的船票均迅速售罄。港务局今年亦增设了网上船票查询系统,让市民了解可供选购的航班时间和船票数量。
今年"休渔渔家乐"活动於5月26日至7月29日期间的周六、日举办,每日各有四个航班,航程约为九十分钟,从青洲塘出发,经过内港、西湾大桥及嘉乐庇总督大桥到达观音像对开海面后回程。船上有专人讲解渔民生活及作业形式,宣扬本地渔民拥有的文化传统及技术。港务局未来将继续与渔业界共同研究更多的合作方向,促进本澳渔业的多元发展。
…
报考澳大人数及被录取成绩创历年新高
随着软硬件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优秀学子报读澳门大学。澳大日前公布二○一二/一三年度的本科生招生结果,共有七千六百五十四人申请入读,报名人数为历年之冠。当中,经由本澳各中学校长推荐直接入学的申请共四百六十六份,较去年增加百分之二十三。此外,澳大今年录取的内地生的高考成绩平均高於所属省市第一批录取分数线的百分之十,而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录取考生的分数更高出百分之二十四以上。 澳大校长赵伟表示,经过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推行通识教育和住宿式书院、创立荣誉学院等措施,澳大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得到本澳社会各界和国际的认同。对於今年有众多本澳优秀学子报读澳大,校方乐见他们选择在澳门升学。 今年,经由本澳各中学校长推荐校内名列前百分之十的直接入学申请共四百六十六份,较去年增加百分之二十三,最后获取录的优秀学生共二百七十二人,均获颁发奖学金。澳大还增加了「校长推荐入学奖学金」的名额及奖学金金额,由原本的半费学费减免增至全免学费。另外,为提高本地学生入读的机会,澳大继续推行「入学考试特别招生计划」,有一百八十五名具有学术、体育、音乐或其他特别专长的本地学生获得加分。 招收非本地学生方面,澳大的入场门槛显然提高。来自全国三十一个省市和自治区的入学申请共二千七百七十九份,当中高考成绩已达所属省市第一批录取分数线(内地高校重点分数线)且英语科成绩达一百一十分以上的学生共二千○二十七人,而获录取的内地生的高考成绩平均高於重点线的百分之十,其中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录取学生的高考分数须高出重点线百分之二十四以上,为历年来各课程之中最高的录取要求。此外,今年报考澳大本科课程的香港学生比去年增加两倍。
…
交通事务局走访巴士总站与司机交流打气
交通事务局局长汪云昨(28日)走访多个巴士总站与巴士司机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司机的工作情况,并派发健康饮品及水果,为巴士司机及从业人员打气,又勉励巴士司机继续坚守工作岗位为市民服务。
昨日(28日)上午,交通事务局局长汪云、交通管理厅厅长罗诚智一行人先后前往了筷子基、青洲、关闸、顺景广场、东方明珠及妈阁等多个巴士总站,探访三家巴士公司的司机、站长和从业人员,实地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情况。汪云又感谢巴士司机在台风"韦森特"吹袭本澳期间,紧守岗位,全力做好疏导市民的工作,希望他们继续努力,秉持专业的精神,为广大的市民服务。
期间,除了解巴士前线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情况外,汪云等亦多次与巴士司机进行互动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当中,巴士司机较多反映巴士站经常被其他车辆占用,巴士无法靠站影响上落客安全;道路使用者驾驶习惯欠佳,令巴士出站有困难;巴士总站停泊空间不足等问题。针对有关问题,交通事务局会因应不同情况跟进处理,为优化巴士服务创设条件。
另外,局方会继续透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如:座谈会或探访行动,一方面为巴士司机打气,另一方面与巴士司机保持互动沟通,共同优化和提升本澳的巴士服务。
…
节水小组往香港视察双供水管网
特区政府推动构建节水型社会工作小组(下称节水小组)组织了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於7月27日拜访香港水务署,了解水务署在双供水管网系统的铺设和应用等方面的经验,并实地视察当地大厦内部的供水系统和设施。
考察团一行22人於7月27日上午前往香港湾仔政府大楼拜访香港水务署,并听取了水务署就当地双供水管网系统应用情况的讲解。根据香港的建筑物条列,新建的建筑物必须设置两套独立的供水系统,因此现时香港绝大部分的建筑物均采用双管网供水,分别向用户供应自来水和冲厕专用的海水。水务署未来亦计划开发应用再生水,用於冲厕等非饮用水用途。
考察团亦於下午到位於长沙湾的水务署九龙西区大楼,参观双管网供水系统,深入地了解双供水管网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情况。双管网供水系统中,相互独立的两套管道会使用不同的颜色标示,管道的材质和管径也会有所不同,以避免错误接驳。小组认为该系统相当具有参考价值,现时本澳的石排湾公共房屋和横琴澳门大学新校区已按照计划铺设双供水管道,小组未来将会积极研究在澳门合适的新区引入双管网供水系统。
水务署近年亦积极在香港推广自来水双水缸系统的应用,该系统可以在不中断供水的情况下,完成水缸的清洗工作,在维持供水服务的同时,保障饮用水的水质安全。
参与是次考察活动的单位包括港务局、房屋局、建设发展办公室、澳门大学、澳门土木工程实验室、澳门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澳门工程师学会、澳门水电工会、澳门地产发展商会、澳门地产业总商会、澳门房地产联合商会、澳门物业管理商会、澳门建造商会、澳门建筑师协会、澳门建筑置业商会、澳门机电工程师学会、澳门机电从业员协会。
…
港务局组织业界参观氹仔客运码头
为做好氹仔永久客运码头落成前的协调和沟通工作,港务局组织海上客运业界,包括船公司及码头管理公司等视察氹仔永久客运码头,让业界了解该码头工程的最新情况,同时听取业界的意见,为码头落成后能顺畅地运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港务局安排海上客运业界代表於7月27日早上到氹仔永久码头参观,实地了解工程进度及基建设施。参观期间,由建设发展办公室代表介绍码头的施工进度及内部设计布局等,港务局则与业界代表就航道布局、航标设置、港池面积、码头泊位、客船靠泊设施、登岸趸船、旅客配套设施、行李吊机及行李运送过程以至未来的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牵涉具体运作议题交换意见。港务局海事技术支援厅叶华雄厅长表示,希望及早协调氹仔永久客运码头投入运作前的准备工作和具体安排,务求使码头落成后能畅顺地运作。
出席是次活动的海上客运业界代表包括:信德中旅船务管理(澳门)有限公司、信德中旅渡轮服务(澳门)有限公司、金光渡轮有限公司、金珠船务管理服务(澳门)有限公司、粤通船务有限公司及澳门旅游娱乐股份有限公司船务部等。
为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港务局早前亦邀请旅游局代表到氹仔客运码头参观,并就码头的旅客配套设施及未来的管理交流意见;另外,在本月初亦到离岛区社区服务谘询委员会介绍氹仔码头的基建及软硬件设施的情况,同时听取各委员的意见及建议;未来,港务局将继续收集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寻求最合适的管理方案,确保码头顺利投入运作之馀,同时打造一个提供优质便捷的通关服务的海上客运口岸,以配合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定位。
…
交谘会讨论巴士服务评鉴制度
交通谘询委员会两小组日前举行联合工作会议,讨论"巴士服务评鉴制度"、"优质巴士服务,你我共同创造"系列活动等工作,委员重点关注评鉴制度中有关评鉴委员会的组成、评分准则和方式、评鉴结果的处理等问题,认为评鉴委员会的组成必须更具代表性,评分准则亦需要清晰,以保证评鉴制度的公平性和具有高透明度。 交通事务局於本月26日(周四)在交通谘询委员会"政策规划及管理建设"小组及"公共交通及社区关系"小组联合会议上介绍"巴士服务评鉴制度研究"报告,进一步阐述评鉴机制中有关评鉴架构组成、执行方式、评鉴项目等内容。会议并邀请三间巴士公司的代表列席,共同参与讨论。 评鉴制度以评鉴委员会形式运作
是次报告参考了台湾、韩国首尔、美国纽约和日本等地的案例,建议本澳巴士服务评鉴制度以评鉴委员会的形式进行,评鉴委员会具有讨论和确认所需的评鉴项目;审议各项目的计算方式、评定准则和执行流程;监督评鉴流程的运作;复核计算得分值和厘定最终评鉴结果的功能,评鉴委员会初步建议由交通事务局代表、交通谘询委员会委员、各巴士公司代表、学术机构代表和与消费者相关机构代表组成。 报告又建议,评鉴委员会下设评鉴执行单位,负责执行评鉴工作,评鉴执行单位由交通事务局人员、公众招募评鉴人员及第三方机构组成,当中的公众评鉴人员建议透过公开招募志工方式招募,主要考虑报名者上班、上学或其他主要出行时,搭乘巴士的路线和时间,以令抽检样本分布更合理;至於第三方机构将协助为收集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及执行运算工作。 评鉴的资料来源包括电子记录、现场调查、书面资料和问卷调查等,针对不同的评鉴项目以不同的方式取得资料,如发车间距以电子系统和本局巡查方式;违规率及肇事率透过个案宗数记录;司机的待客态度、驾驶平稳度等则透过问卷调查方式。经综合每个评鉴项目得分后将得出巴士公司的整体评分,评鉴周期建议为每六个月一次,评鉴分数将作为巴士公司未来竞投新路线标段的参与及评审依据,并将影响与财务相关的行政程序之执行工作,及作为行政当局处罚或解除合同时的参考准则。 听取社会意见完善评鉴细节
就有关报告内容,委员们积极提出意见,有委员认为,评鉴委员会中应加入长期使用巴士服务的人士及公用事业相关团体组织等,以提升委员会的认受性和代表性;评鉴项目方面,有委员认为必须就评分准则提供清晰指引,尤其是关於驾驶员行为指标方面,如仪容整洁的标准必须有统一尺度,才可让司机遵循,而且参与评鉴的人员亦须通过合适的培训,确保评鉴结果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多名委员又关注到评分结果如何与财务相关的行政程序之执行工作及处罚机制等联系? 交谘会副主席、交通事务局局长汪云表示,对於评鉴制度所产生的效果部分仍需要具体法律分析,但总体方向是要建立具激励性及阻吓性的奖惩制度,推动巴士服务质素提升,过程中,政府会积极与巴士公司协商,同时要在评鉴制度中反映社会期望,关於评鉴中的各项细节,欢迎社会各界继续发表意见,以令制度得以完善。 会上,交通事务局代表亦介绍了有关"优质巴士服务,你我共同创造"系列活动,内容包括成立「巴士之友」、巴士司机选举及培训计划等,关於「巴士之友」方面,局方希望汲纳积极关心巴士服务和经常使用巴士服务的人士参与,日后通过相关活动,让会员能加深对巴士行业的了解,并在社会上建立一定认受性后,能让「巴士之友」参与相关的评鉴工作。
…
世界肝炎日:‘甲戊’‘乙丙’肝炎要分清,预防有道莫歧视
为提高社会大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和重视,世卫於2010年在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决议,确立每年7月28日为「世界肝炎日」。本澳社会对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视,但同时亦存在对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误解,促使成人中约占一成人口的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无论在就学、工作上皆受到歧视。有鉴於此,卫生局在2011年以「消除肝炎歧视」为主题开展了徵文比赛等系列宣传活动,以乙型肝炎携带者在求学、求职中遇到的困难为主题,获得社会上的正面回应。
考虑到仍有部份医务人员、市民和机构,对各类不同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存有误解,从而产生对乙肝患者的歧视,卫生局在「2012年世界肝炎日」将以"'甲戊''乙丙'肝炎要分清,预防有道莫歧视"为主题,制作包括短片、海报、单张及教学光碟等宣传材料,让社会各界对不同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消除歧视。
为进一步了解社会对乙型肝炎携带者歧视的原因,卫生局开展了「医务人员乙型肝炎传播途径认知调查」及「澳门各行业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聘用政策调查」。「医务人员乙型肝炎传播途径认知调查」的对象为澳门政府医院、卫生中心和私人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调查共回收了853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澳医务人员对甲、乙型肝炎传播途径有良好的认知(正确率分别超过86%及75%),但对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方法却普遍存在误解,如错误地认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不能从事酒店或饮食业等工作。
而去年举行的「澳门各行业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聘用政策调查」对象为本澳酒店、银行及饮食机构,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将乙型肝炎检测列为员工入职体检项目之一;当中71.4%机构表示,若应徵者为乙型肝炎感染者或检测显示其有传染性时,将不获聘用。
卫生局强调,病毒性肝炎存在两类完全不同的传播方式: 甲型及戊型肝炎通过饮食传播,而乙型及丙型肝炎是通过血液及体液途径传播。甲型及戊型肝炎患者不适合从事饮食业,因和甲型及戊型肝炎患者同枱食饭,有机会被传染。但乙型及丙型肝炎者在这些情况下则完全没有可能发生传染。只有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才有慢性携带者存在,甲型及戊型肝炎则没有,因此社会中存在的慢性携带者都是乙型或丙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现时全球约3.5亿人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1.5亿人为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另每年有140万甲型肝炎新发病例。澳门成年人口中,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的盛行率为8至12%,为乙型肝炎高发区,总感染人数预计有数万之多。本澳自1989年逐步引入乙型肝炎疫苗以来,儿童感染逐年下降,2008年澳门成为西太区33个国家/地区中首2个(另一为韩国)被认证为在儿童中消除乙型肝炎的国家/地区。
市民如有任何疑问,可致电卫生局传染病热线(电话28 700 800)查询。
…
环保局严格监管焚化中心运作,公布尾气排放调查结果
为确保澳门垃圾焚化中心的正常运作,环境保护局持续透过多方面作严格监管。对於本局在去年定期监察焚化炉的尾气排放数据期间,发现了两次尾气排放异常的情况,经全面调查并分析营运公司所提交的报告后,本局接纳营运公司对其中一次尾气排放异常情况的解释;而对另一次尾气异常情况,本局已按照营运合同规定及相关程序进行处罚。 本局在收到营运公司所提交的报告后,已全面分析上述事件有否违反营运合同内相关尾气排放标准的规定,并要求营运公司提交书面解释;同时透过分析焚化中心各项运作数据,对事件进行详细分析。在完成有关调查后,本局对於其中一次尾气排放异常的情况已按照合同规定及相关程序,向营运公司作出有关处罚决定,相关罚款金额为澳门币八万七千五百元。就上述两次尾气排放异常的情况,均只是轻微高於排放标准的要求,加上翻查本澳当日的空气质量指数都处良好或普通的水平,经分析后,有关情况并不会对人体健康及环境构成影响。 另外,就去年焚化中心尾气数据涉嫌造假一事,为释除社会疑虑,本局去年已委托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澳门发展及质量研究所(IDQ)开展独立调查,进一步厘清事件。 调查主要针对三方面进行,包括:监管整个工作流程、监测数据的保安状况、尾气分析仪的准确性。IDQ经详细调查后已向本局提交报告,结果显示未有确切证据证实尾气数据曾被人为改动。此外,本局亦已完成分析报告内所提出的优化建议,并分阶段落实各项优化措施,包括:一、进一步优化对尾气分析仪的密码及用户权限管理;二、对尾气分析仪的原始数据进行定期备份;三、按照最新的质量保证标准监管尾气分析仪。 此外,本局自去年起已开展了一系列对垃圾焚化中心监管的措施,当中包括:一、已增聘人手巡查各厂房,检查营运数据;二、已增加独立第三方的检测尾气次数至每年至少三次;三、委托独立第三方定期检测固化飞灰及炉渣,确保固化及焚化质量;四、於厂内增加安装闭路电视监察系统的数量;五、已於厂房内设置意见箱,直接收集员工的意见等;六、已委托独立第三方顾问公司对焚化中心进行全面评估;七、直接独立存取中控室营运电脑系统内的报表数据;八、在本局网站上之"环境地理资讯系统"(http://www.dspa.gov.mo/gis/) 公布垃圾焚化中心尾气中重金属及二恶英的检测数据。 透过上述一系列措施,本局会持续完善对焚化中心的监管及提高资讯透明度。此外,本局将於今年第四季就"澳门垃圾焚化中心旧厂房之尾气处理系统升级及设备翻新工程"进行公开招标,以持续优化相关设备,提升排放水平。 环境保护局重申,作为焚化中心的监管机构,会继续强化监管机制,包括对垃圾焚化中心的运作以至营运公司的管理。如发现违规情况,本局绝不姑息,必会严厉惩处。
…
配合路环单车赛两巴士站暂停使用
体育发展局将於本月29日、8月5日及19日三个周日先后在路环举行多场单车赛事,届时东亚运体育馆的体育馆大马路、莲花路、机场大马路及射击路将会列作比赛赛道。配合有关需要,本月29日、8月5日及19日上午7时至10时,上述路段会临时封闭一条行车线。期间,往路环方向之50及MT4路线暂不停靠"保龄球中心"站及"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站,至比赛结束后随即恢复使用。 交通事务局提醒市民和驾驶者留意有关临时交通安排,并应遵守路上所设置的临时交通标志及服从交通警员指挥。如欲了解是次临时交通改动详情,可登入交通事务局网页www.dsat.gov.mo或致电交通事务专线8866 6363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