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新春四千五人次参观 郑家大屋海外本地游客各占半

今年春节适逢郑家大屋开放一周年纪念,文化局特意举办多项活动营造郑家大屋的新春气氛,藉以吸引更多居民及游客入内参观。由年初一至初四共吸引近四千五百人次入场,访客人数较以往显着上升,其中外地游客占半。 春节期间郑家大屋访客人数有显着上扬,二月三日至六日(年初一至初四)平均每日有逾千人次参观,较平日多出一倍,当中近五成访客为本澳居民,香港及内地分别各占百分之二十二及百分之十六,台湾游客占百分之六,其次为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洲游客。综合参观时段,最高峰为年初三,单日有近一千四百人次入场。 为隆重节日气氛,文化局特别举办一系列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活动以馈访客,包括邀请澳门青年古筝艺术团担任中乐演奏、书法家蔡传兴及李锦华即席挥毫送赠挥春、鸿威文娱体育会醒狮表演、导赏服务、祈愿树等多项精彩活动,洋溢浓厚的节日气氛。而大屋内各处的花卉布置,亦成功吸引访客到到处走访拍照留念。 考虑人流众多,文化局於新春期间,特别放宽场内人数限制至二百人,以减少现场访客轮候入场之不便;此外,更特意增加开放参观空间,并将活动分布於屋内不同位置举行,使访客平均地於屋内各处聚集,减低了郑家大屋建筑物的承重压力。 总结这次庆祝活动,成功吸引众多本地居民及游客入内参观,获得一致好评,新开张的郑家大屋礼品店亦广受欢迎,相当多的产品成功销售,当中尤以精美实用的郑家大屋专题纪念品销情最佳。文化局日后将举办更多创意活动,丰富郑家大屋的参观环境和游览性。此外,透过是次检讨工作,文化局鼓励市民可於下次节庆假日期间,更多地利用郑家大屋专题网页内的预约参观服务,以免於高峰期间轮候入场。


石排湾公共房屋CN3地段第一区建造工程开标

为舒缓市民住屋需求,建设发展办公室开展石排湾公共房屋CN3地段第一区建造项目,并於今日(11日)进行公开开标。工程不设低价,最长施工期为550天。共有21间公司递交标书文件。经开标程序后,全部公司的标书获接纳,工程造价由澳门币343,601,050.00至443,861,983.60,工期由522天至550天。 位於路环石排湾马路,毗邻路环石排湾公园之公共房屋项目CN3地段,占地面积约14,195平方米,将采取分区招标及建造。其中第一区建造工程是整个石排湾公共房屋的首阶段项目,占地面积约6,400平方米,提供892个住宅单位。 经过多个月来的规划设计及土地平整,路环石排湾公共房屋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其中位於CN3地段第一区项目由4座单栋楼宇组成群楼,提供一房一厅(T1)192个、二房一厅(T2)564个及三房一厅(T3)136个;群楼3至26楼为住宅楼层,1、2楼为平台花园,并设有公共停车场,提供不少於600个私家车及电单车车位。是项工程预计创造约700个就业机会。


粤港澳三地持续推介湾区计划 运输工务司牵头推动官民参与

《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编制组现正对初步成果谘询期间收集的意见进行整理分析,港澳两方政府将持续向社会进行介绍讲解,澳方负责牵头的运输工务司继续推动相关的政府部门参与工作,并就具体涉澳项目广泛听取社会意见。 早在200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粤港澳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并提出了“支持共同规划实施环珠江口地区的‘湾区’重点行动计划”的工作要求。2009年2月19日,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联合举行第一次共同推进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联络协调会,达成了共同编制《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的共识。其后,粤港澳三方牵头单位——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香港发展局/规划署、澳门运输工务司多次召开工作协商会议,进一步商讨及深化工作方案。 粤港澳三地的环境保护、跨境交通等范畴一直备受三地社会关注,“宜居湾区计划”研究也就此提出多项建议,包括适时推进粤港澳跨界绿道建设,加强粤港、粤澳跨界交界面建设,加快跨界客货运通道建设,推进口岸新建和改扩建,创新口岸通关模式,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等等,研究还提出五个重点合作区建设建议,当中包括珠海横琴新区和珠澳跨境合作区。 “环珠江口湾区”是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城镇群的核心空间,计划以宜居为目标,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以行动为落足点,共同将其打造成为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的精华地区、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引领发展方式转型。


就大熊猫礼品馆货品的联合新闻稿

就澳门大熊猫礼品馆出售货品的问题,经民政总署通报,经济局及海关已作出调查。经海关与经济局知识产权厅联合查核,截至今年2月10日,尚未有任何与有关货品上标示之相关或类似的商标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作出注册或申请。而根据第97/99/M号法令核准的《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第291条,构成违法使用商标的前提是有关商标必须已在本澳注册或已申请注册。另外,判定有关物品是否属商标持有人的所属产品必须由商标持有人或其法定代表作出鉴定,而经海关调查显示,至今未发现该品牌在澳门的商标持有者或权利人。
虽然是次购货时供应商已声明货品无版权问题且符合质量安全,但民署在发现有关货品的问题后,已即时将之下架。总结本次经验,为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民署已认真审视有关程序,日后在采购工作上会更加严谨。
民政总署表示,部分本地制作的熊猫纪念品已完成,短期内将於大熊猫礼品馆内出售,而民署早前亦已联络本地文创艺术家,研发具本地特色的熊猫纪念品,逐步丰富本地创作的产品种类及数量。随着本地出品的增加,日后大熊猫礼品馆销售的纪念品将过渡到以本地产品为主,届时外购产品仅作补充辅助,用以增加货品的多样性。


「社区节水巡礼」周日举行

特区政府「推动构建节水型社会工作小组」(下称小组)将於本周日(13日)假筷子基绿杨花园休憩区举办「社区节水巡礼」活动,透过游戏、展板及节水器具示范等方式,提高市民节约用水的意识以及推广节水器具,欢迎市民到场参与。 小组为鼓励市民节约水资源,将於2月13日(星期日)下午二时半至五时,在筷子基绿杨花园休憩区设置多个以节水为主题的摊位游戏,参加者有机会获赠节水器具及精美纪念品。现场更有专人和宣传短片示范节水器具的安装方法及展示节水效能,教导市民节水器具正确的安装方法,鼓励市民使用节水器具,同场亦会展出水资源现况及节水方法等展板。 「社区节水巡礼」活动得到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澳门妇女联合总会、澳门明爱、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以及澳门环保志愿者协会鼎力协办。摊位游戏富教育性、有趣好玩、奖品丰富,小组呼吁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响应节水行动,并时刻积极节约用水,共同把澳门构建成为节水型社会。


澳门旅游局在港举办春茗 答谢旅游业界、商界及媒体对澳门旅游的支持

为答谢香港旅游业、商界伙伴及传媒朋友於过去一年对澳门旅游业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及贡献,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於今午(11日)假香港港丽酒店举行春茗,宴请二百多位嘉宾朋友,一同庆贺兔年来临。 午宴气氛热闹,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局长安栋梁及副局长文绮华率领旅游局代表出席午宴,其他嘉宾包括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旅游事务专员容伟雄先生、亚洲旅游交流中心副主任李学东、香港旅游发展局总干事刘镇汉及香港旅游业议会主席胡兆英等,共聚一堂,欢度新春。 安栋梁局长於午宴开始前特别感谢香港业界及传媒朋友的支持,为澳门旅游业过去一年带来丰盛成果。香港为澳门第二主要客源市场,去年有超过七百四十七万名香港旅客到访澳门,而澳门总入境旅客人数更高达二千四百九十六万五千人次,较零九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十五。 踏入兔年,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将着重推动建设优质旅游城市,提高旅游产品与服务素质,以配合构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发展策略。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特致力优化行业管理职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跨部门参与和合作,完善旅游环境配套;创意多元旅游推广,塑造崭新旅游形象及拓展区域合作层面,打造国际旅游平台。 旅游局驻香港代表处於今年将继续配合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的崭新旅游推广策略,推出针对不同市场对象的推广宣传活动,定期举办及参与旅游展览、座谈会、工作坊、产品简报及交流午宴、主题考察团和行业拜访等,促进澳门旅游局、旅游业界及媒体之互动合作。


水月镜花—埃里克.弗兰德森作品展

文化局塔石艺文馆将带来“水月镜花——埃里克.弗兰德森作品展”,展期由二月二十六日至五月八日展示丹麦艺术家埃里克二十馀件作品,包括不锈钢刻画、马赛克画及装置作品。 埃里克.弗兰德森是丹麦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喜爱以丰富的层次及形象多变的方式创作,透过不同的媒介和素材组合,运用绝妙的技法创造全然新颖的视觉效果。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一直坚持探索新技法和新材质的应用。今次来澳展出的不锈钢刻画系列是他利用不锈钢的特性,向观众呈现图像扭曲的不确定性;寂静的图像、冰冷的色彩、观众的倒映、空间的性格等元素在光线的串连下,组成了一幅幅如幻似虚的流动映像。 马赛克画系列作品中,他把一块块色彩斑斓的马赛克,以日常生活场景为主题,在他敏感的观察下,拼凑出变化多端之马赛克作品。埃里克坚持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中心,探索新的纹理和透视画法。他的不锈钢系列抛弃了画笔、画布和色彩,为当代绘画提供了极有趣的全新角度和可能性。 塔石艺文馆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十时至下午七时,地址荷兰园大马路九十五号,展览免费入场。目前展出的《迷楼-吴坤达互动新媒体艺术展》将於本周日(二月十三日)结束,是台湾艺术家吴坤达作品,欢迎市民前往欣赏。


仁伯爵综合医院分别新增一宗流感危殆及一宗严重个案

农历新年至今仁伯爵综合医院新增一宗流感危殆和一宗严重个案。第一宗危殆个案为38岁香港男游客,本月2日出现咳嗽、咽痛,5日来澳后出现发热和呼吸困难,6日到镜湖医院就诊,诊断甲型流感、肺炎和急性呼吸衰竭,后转到仁伯爵综合医院治疗,现於重症加护病房接受治疗,需要使用呼吸机,目前病情危殆。患者新甲型H1N1病毒测试呈阳性。
第二宗严重个案为63岁男性,患有长期慢性肺部疾病,本月5日出现发热、咳痰、呼吸困难,到仁伯爵综合医院就诊,诊断肺炎和呼吸衰竭,现於肺科病房接受治疗,目前病情稳定。患者新甲型H1N1病毒测试呈阳性。 至於因肺炎和心肌炎於2月4日入住仁伯爵综合医院的六个月大女婴,目前情况仍然危殆。患者新甲型H1N1病毒测试呈阴性。另外,早前因患流感在仁伯爵综合医院留医的3个月大男婴和2岁8个月的男童,现时病情穏定,无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而在镜湖医院住院的47岁女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目前仍需使用呼吸机支持治疗。 卫生局强调,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流感最好方法,呼吁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患流感后较易出现并发症的高危人士,及经常接触高危人士的人尽早接种疫苗。市民如对接种事宜有任何疑问,可致电卫生局热线电话 28 700 800查询。


卫生局呼吁学生、家长和学校做好流感预防措施

在农历新年假期过后,本澳各学校将陆续复课,由於学校是一个人多接触密切的场所,容易造成流感传播,卫生局对学校传染病的监测将重新启动,学校有集体不适者应按要求向卫生局通报;出现流感样症状学生或学校工作人员,须按医生和卫生当局要求停课,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卫生局已与教青局开会商讨了学校防控流感措施,双方会巩固现有沟通机制,并呼吁学生、家长和学校及早做好预防措施包括: 所有学校员工和学生均应采取的个人卫生措施
经常用皂液和水,或含酒精的抺手液清洁双手,特别是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后用一次性抹手纸或乾手机,不要共用毛巾; 避免用手接触眼、口、鼻;
避免前往人多挤迫,空气不流通地方; 应和有流感样病徵人士保持距离; 随身带备纸巾,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须妥为弃置;
患病时留在家中休息,外出时戴上口罩。 学校应采取的环境卫生措施
安置足够的有盖垃圾桶,以便丢弃用过的纸巾和口罩等污染物; 课室及其他间隔应尽可能经常打开窗户,保持环境整洁乾爽,室内空气流通;
若使用空调装置,应有足够的鲜风,定期清洁和消毒空调系统的滤网; 保持厕所清洁、通风良好、无异味,根据卫生状况安排清洁消毒次数;
确保厕所有皂液,一次性抹手纸或乾手机供使用;对重复使用过的毛巾,在使用前应确保被适当消毒清洁;
每日至少一次清洁消毒用过的器具、地面以及被手经常接触的地方;
污染物品或地方应立即作适当消毒处理;
被呼吸道分泌物、痰液、呕吐物或排泄物弄污的衣物应放在胶袋内由家长带走;
处理被分泌物痰液、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或地方时应戴上手套,并在处理后立即除下手套及洗手; 切勿戴手套触摸乾净的表面。 学校在学生/员工患病时应采取的处理
若发现学生或员工有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或咽痛),应要求其戴上口罩,安排就医及留在家中休息;
若因病缺勤的学生或员工人数异常增加,应主动了解所患疾病; 若发现大量缺勤是由流感样疾病引起者,应通知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有关的士司机在乘客将行李放入车尾箱后,乘客尚未上车便离开的事宜

本局十分关注近日有的士司机透过电台反映指有同行於乘客将行李放入车尾箱后,乘客尚未上车便离开的事宜。
於2月9日,本局接获两宗同类个案的举报,分别如下:
第一个案是一名游客乘的士到达目的地下车时尚未取回行李之际,的士司机驾驶离去,之后事主到本局报案。与此同时,该名的士司机事后发现有行李遗留在车尾箱,并马上折返欲将行李交回给事主。惟该名乘客已前往本局报案求助,而上述司机亦自行将行李带到本局处理。
而第二个案亦是乘客未取回行李,的士司机驾驶离去,乘客报警后,经本局人员与的士司机取得联络后,其声称车尾箱没有遗留任何行李,而本局警员对有关的士进行搜查后亦没有任何发现,案件仍在跟进中。 在此,本局呼吁各位市民及旅客,如行李安放在的士之车尾箱内,应在下车前提醒司机停车等待而取回行李,如不幸遇到上述情况,应即时报警,以便本局适当跟进及处理。 治安警察局局长
李小平 警务总监 2011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