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共建世界级滨海城市专家座谈会明举行 三地专家分享珠澳、港深城市设计经验
继上月举行「滨海城市设计」专家座谈会,新城填海区规划工作小组续於明日(24日)下午三时假澳门文化中心会议室举行「共建世界级滨海城市」专家座谈会,邀请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宋劲松主任、香港规划署黄伟民助理署长、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梁玉昭副局长,介绍珠澳、港深如何透过区域合作,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共建宜居宜业的世界级滨海都会区。 在为期两个月的谘询期内,新城填海区规划工作小组分别举行了多场公众谘询会及专场活动,并邀请了来自内地及香港的专家学者访澳介绍滨海城市设计概念,先后举行了「滨海城市设计」专家座谈会及「共建世界级滨海城市」专家座谈会;小组期望透过借鉴当地城市设计经验,加上经过专家论证及分析,进一步完善新城填海区的规划及设计。 是次「共建世界级滨海城市」专家座谈会将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有效透过区域合作,共建宜居宜业的世界级滨海都会区,并由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宋劲松主任主讲「打造『十字门』大珠门庭,共建珠澳国际都会区」、香港规划署黄伟民助理署长介绍「港深城市及跨界交通基建规划合作」 以及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梁玉昭副局长主讲「大视野下的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新城填海区规划工作小组诚邀市民出席参与。
…
《“动漫Phone潮”我最喜爱手机动漫短片大奖》进行颁奖
由电信管理局主办、澳门电讯有限公司、和记电话(澳门)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澳门)有限公司及数码通流动通讯(澳门)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动漫Phone潮”手机动漫短片创作比赛,有关得奖作品於本年5月17日至6月30日,於各流动电信营运商之手机门户网站供市民免费欣赏及投票,选出 “我最喜爱手机动漫短片大奖”。 是次投票活动非常踊跃,不少市民透过手机浏览短片及进行投票,经综合统计,按票数多寡得出以下赛果: 排列名次 短片作品主题 作者
1 邂逅@世遗 黄承信
2 动漫之都 ─ 感受澳门 高永发
3 手指仔去旅行 梁嘉丽
4 Last Tears 何长财
5 祝福 方爱华
6 Cherish Moment 何健恒 电信管理局已於7月23日举行颁奖仪式向得奖者颁发奖项。第一名可获得奖金澳门币 2,000元,第二名可获得奖金澳门币 1,500元,第三名可获得奖金澳门币 1,000元,第四名至第六名可各得澳门币 500元。
…
二零一零年度现金分享计划
《2010年度现金分享计划》- 「现金分享发放辅助中心」 《2010年度现金分享计划》已透过2010年7月12日公布的第 14 /2010号行政法规规定於7月13日正式生效。为此,特区政府於南湾大马路762-804号中华广场地下O、P铺设立的「现金分享发放辅助中心」已於7月13日正式运作,协助有需要的居民解决收取款项的问题和提供查询服务。中心的开放时间为星期一至五(公众假期除外),上午9时正至下午6时正,中午照常运作。热线电话:2822-5000及传真:2822-3000,欢迎居民查询。有关计划的资讯可浏览中心网页www.planocp.gov.mo。 特区政府在 7 、 8 月份以银行自动转帐方式向社会工作局经济援助金受益人、领取直接津贴的教学人员、教育暨青年局(学生福利基金)大专助学金受惠学生、领取退休金之退休公务人员及抚恤金受益人、敬老金受益人以及公共行政工作人员发放款项。其馀受益人则按年龄组别於 7 月26 日至 9 月 30 日分 10 期,透过邮递方式寄送划线支票。如居民在相应收取支票信函日期起计十天后仍未收到相关信函,可到「现金分享发放辅助中心」查询。 如以往数年一样,各相关部门包括财政局、身份证明局、社会工作局及教育暨青年局会保持紧密联系,全力为居民服务。发放辅助中心2009年运作期间接待总人次为46,158,亲临中心人次为25,589,其中主要为要求重发支票的个案(7,321宗),其次为更改邮寄地址的个案(458宗),两者分占亲临中心接待人次约29%及2%,为2008年同类数字的一半。 整体而言,《2009年度现金分享计划》推行至今,要求重发支票的个案总数约10,000宗。因邮递失误或退回的支票约18,867宗,比2008年度减少约60%,仅占总寄出支票数目的4%,这有赖居民的配合以及不断完善发放款项的便民措施。汲取过去两年的运作经验,2010年度现金分享计划的执行将更为顺畅。
…
历史档案馆定期防虫灭虫休馆两天
澳门历史档案馆进行定期防虫灭虫工作,将於八月六日下午二时三十分至八月七日全日暂停开放阅览室,八月九日恢复有关对外服务。 文化局辖下澳门历史档案馆的职责是保护具有高度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献,由於澳门地处亚热带,档案馆一直不遗馀力地保护纸质文献免受损害,并定期进行防虫灭虫工作,以力保本澳重要的文献。
…
新闻局回覆立法议员质询
新闻局局长陈致平表示,作为特区政府与传媒之间的桥梁,新闻局致力透过媒体向社会大众阐释和推广特区政府的政策、活动和服务,也收集媒体反映的舆情,供政府各部门参考,以协助施政。 陈致平在回覆立法议员陈明金的书面质询时指出,为使传媒和公众及时掌握特区政府的最新资讯,配合「阳光政府」的施政理念,新闻局努力协助传媒进行各类形式的采访活动,又透过专供传媒使用的「广播资讯系统(IBS)」及公众网页(www.gcs.gov.mo),确保政府信息平等、有效地发放。新闻局本着尊重新闻自由的一贯立场,将会继续努力确保政府资讯的流通,并按照政府部门审慎运用公帑的原则,履行相关职责,开展各项工作。 回覆中亦提及,就本地登记的定期刊物《澳门月刊》表示未能在今年4月上旬举行的「2010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与展览会」(MIECF)场馆内派发一事,新闻局曾於2010年5月25日接获《澳门月刊》来函投诉,经向主办单位了解后,新闻局已於6月2日向该刊作出书面回覆,全文如下: 「由於2010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与展览会(MIECF)参展情况非常踊跃,地方以及大会人力资源较为紧张,尤其在接近活动开幕的时间,虽然陆续接到包括《澳门月刊》在内的多份刊物要求於场馆内派发,惟大会在软硬件上已按计划作出分配,难以安排额外人手负责非官方 / 非参展商的刊物的交收、放置、补充等后勤工作,亦难以安排派发的地点,故大会统一采取不在场内派发非官方 / 非参展商的刊物的处理。」 ※质询及回覆全文见立法会网页(http://www.al.gov.mo/);编号:540/IV/2010。
…
中区社谘会就垃圾收集及处理方式提改善建议
中区社区服务谘询委员会“垃圾问题小区研究调查”专题小组,关注垃圾收集及处理过程中所衍生的问题,并透过收集意见,向政府相关部门及清洁专营公司提出具体建议,期望完善垃圾收集工作,优化社区环境卫生,从而提升居民生活质素及澳门国际旅游城市形象。 专题小组由中区社谘会副召集人黄耀球带领,自去年年底开展研究工作,先后与民政总署及环境保护局进行交流会议,深入了解两个部门在垃圾处理工作方面的权责分工;专题小组亦同时在雀仔园罗宪新街土地庙前地及白鸽巢公园举行了两场公众座谈会,邀请民政总署、地区及专业团体代表参与,听取居民对垃圾收集工作的意见。小组对有关意见作分析整理后,已完成专题研究报告,向相关部门提出了改善建议。 专题小组建议修订与本澳垃圾收集及处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垃圾收集过程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制订标准,配合即将修订《都市建筑总章程》(技术篇)的契机,在新规划发展的地区和大型屋苑设立垃圾收集专区,与居民生活空间分隔,尽量减低对居民的影响,确保周边的环境卫生。 专题小组支持当局逐步减少街道垃圾桶,在合适的地点增建封闭式垃圾房或压缩式垃圾桶,完善收集、运输及处理垃圾的工作。此外,对於未来的垃圾收集及环保工作方面,专题小组建议应从垃圾产生的源头着手,在收集垃圾时加强分类回收,减少对混合垃圾处理所产生的费用,增加成本效益,以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为最终目标,制定长远而有效的垃圾减量回收计划。 在推广公民教育方面,小组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透过宣传品、媒体、报刊和网路等工具宣传垃圾分类及其好处,进一步提高市民及各界的环保意识,鼓励居民珍惜资源、减少制造废物及加强分类回收,推动绿色生活,从而达到“源头减废”。同时,小组建议政府应加强环保教育,及早向青少年灌输有关的知识,针对中小学生宣传垃圾分类,透过学校、社团等组织对市民进行讲解,指导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
青音比赛颁奖典礼暨优胜者音乐会 芸集本地音乐明日之光献技
由文化局主办的第二十八届澳门青年音乐比赛赛事早前结束,“颁奖典礼暨优胜者音乐会” 将於七月三十一日下午三时在岗顶剧院举行,芸集本地音乐艺术的明日之光,献上优秀演出。音乐会上将同时揭晓《文化局大奖》,《最具潜质奖》及《最佳表现队伍奖》得主。 澳门青年音乐比赛旨在推动本地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平台让青少年互相切磋、学习,并藉此机会提高音乐修养和演奏水平。每届比赛均会举办一场颁奖典礼暨优胜者音乐会,让表演突出的优胜者踏上舞台展示才华,并即场公布各项特别大奖得主。今届赛事吸引了本地近千名音乐学子参与,反应热烈,经过连日竞逐,分别选出中、西乐及声乐等各个领域的优胜者。早前评审团从音乐会演出者选拔上选出其中十一位(队)优胜者再度演出献技。
是次於音乐会上演出的优胜者均在赛事中获第一名,包括有管乐重奏苏瑞萍、陈少霞、卢楚红、吴雅伦及黄佩儿,小提琴独奏初级刘昭朗, 圆号独奏中级梁子聪,长号独奏中级卢俊君,小提琴独奏高级及弦乐协奏曲王倩儿,敲击乐独奏中级邱志恒,古典结他独奏中级Mondass Velautham,古琴独奏陈颖姿,古筝、二胡独奏中级蔡晓琳,古筝独奏高级关慧淳,中乐重奏陈慧宝、梁芷晴、关凯琪及黄凯汶。音乐会门票为澳门币二十元,现尚馀少量门票,市民可於每日上午十时至下午七时到塔石艺文馆(荷兰园大马路九十五号)购买。活动详情可浏览网页www.icm.gov.mo/cjmm。 主办的第二十八届澳门青年音乐比赛赛事早前结束,“颁奖典礼暨优胜者音乐会” 将於七月三十一日下午三时在岗顶剧院举行,芸集本地音乐艺术的明日之光,献上优秀演出。音乐会上将同时揭晓《文化局大奖》,《最具潜质奖》及《最佳表现队伍奖》得主。
澳门青年音乐比赛旨在推动本地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平台让青少年互相切磋、学习,并藉此机会提高音乐修养和演奏水平。每届比赛均会举办一场颁奖典礼暨优胜者音乐会,让表演突出的优胜者踏上舞台展示才华,并即场公布各项特别大奖得主。今届赛事吸引了本地近千名音乐学子参与,反应热烈,经过连日竞逐,分别选出中、西乐及声乐等各个领域的优胜者。早前评审团从音乐会演出者选拔上选出其中十一位(队)优胜者再度演出献技。
是次於音乐会上演出的优胜者均在赛事中获第一名,包括有管乐重奏苏瑞萍、陈少霞、卢楚红、吴雅伦及黄佩儿,小提琴独奏初级刘昭朗, 圆号独奏中级梁子聪,长号独奏中级卢俊君,小提琴独奏高级及弦乐协奏曲王倩儿,敲击乐独奏中级邱志恒,古典结他独奏中级Mondass Velautham,古琴独奏陈颖姿,古筝、二胡独奏中级蔡晓琳,古筝独奏高级关慧淳,中乐重奏陈慧宝、梁芷晴、关凯琪及黄凯汶。音乐会门票为澳门币二十元,现尚馀少量门票,市民可於每日上午十时至下午七时到塔石艺文馆(荷兰园大马路九十五号)购买。活动详情可浏览网页www.icm.gov.mo/cjmm。
…
二零一零年六月入境旅客
统计暨普查局的资料显示,今年6月入境的旅客及非澳门居民共2,415,181人次;旅客总数有1,904,395人次,按年增加30.6%,主要是由於去年6月入境旅客仍受人类猪流感影响而大幅减少。不过夜旅客为984,916人次(占总数51.7%),其中514,827人次为内地旅客。 按旅客的原居地统计,中国大陆旅客有985,127人次(占旅客总数51.7%),较去年同月增加44.7%;其中以个人游方式来澳的有377,491人次,较去年6月的232,161人次显着增加62.6%。香港(569,353人次)及中国台湾 (107,204人次)旅客亦分别增加15.7%及19.9%;此外,日本(32,126人次) 、印度(25,192人次)及大韩民国(21,332人次)旅客也录得明显升幅。 今年上半年入境旅客总数达12,229,446人次,按年增加17.9%。主要客源为中国大陆(6,507,542人次)、香港(3,580,411人次)、中国台湾(653,153人次) 、日本(201,275人次) 、马来西亚(170,388人次)及大韩民国(155,094人次)。不过夜旅客为6,349,408人次,占总数51.9%。 按入境方式统计,今年上半年经海路入境旅客为5,035,731人次,按年增加20.3%;经外港码头入境的旅客按年上升10.1%至3,164,941人次,香港及中国大陆旅客分别占51.5%及24.4%;经氹仔临时客运码头入境的有1,693,338人次,升幅为44.8 %。 经陆路入境旅客有6,362,255人次,较去年上半年增加17.2%;从关闸入境旅客有5,820,154人次,中国大陆及香港旅客分别占78.7%及13.9%。 经空路入境旅客为831,46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9.9%。从澳门国际机场入境旅客有821,000人次,升幅为10.5%;旅客主要来自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及马来西亚,分别占37.1%、29.6%及7.8%。
…
行政会完成讨论《非高等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及运作》行政法规草案
行政会公布日前完成讨论《非高等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及运作》行政法规草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规范教育委员会的组成及运作的三月二日第15/92/M号法令有必要作出修订。由於教育委员会所谘询的事宜皆为非高等教育领域,宜与高等教育明确区分,故将该委员会的名称调整为“非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人数,也由现时最多二十七名增至最多三十名;个人委员由现时最多可委任七名(现时委任了六名)增至最多可委任十一名,包括具有公认功绩的人士、教育领域的专家或学者、学校校长或其他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教师。亦取消了常设委员会,扩大了专责小组的功能。其它修订包括非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主席由教育暨青年局局长担任,加入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的代表,并增设秘书职位,以协助委员会的运作。
…
卫生局出席三地甲型H1N1流感防控暨手足口病研讨会
由国家卫生部举办的《三地甲型H1N1流感防控暨手足口病研讨会》22日在大连举行,国家卫生部卫生应急办梁万年主任、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曾浩辉总监、澳门卫生局郑成业副局长分别率团参加了会议。 梁万年主任在会议上高度肯定了港、澳两地卫生部门面对疫情时采取了果断、科学稳妥的应对策略和措施。梁万年主任强调,在疫情的不同阶段要因应形势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和防控措施,内地、香港、澳门必须总结经验完善和强化三地的联防联控、相互沟通的机制,以便在原有成功的基础上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下一波疫情。 郑成业副局长致辞时表示,澳门特区政府根据疫情各个阶段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口岸检疫、病人和接触者的追踪和医学观察、医疗救治、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以及疫苗接种等。澳门特区自成立以后,开始逐步建立和不断深化三地卫生的合作机制,对澳门成功应对流感大流行发挥了非常积极和关键的作用。三地除积极开展基础的技术、人才交流和合作研究外,还成立了三地防控流感大流行工作协调组,使三地能够在疫苗和其他关键环节为流感大流行作出更充分的准备。 此外,三地专家在会上也分别介绍和总结各自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现况、特点和措施。同时亦就各自地区的手足口病防治现状与措施以及手足口病疫苗情况展开了深入的专题研讨。 卫生局代表团成员还有:仁伯爵综合医院儿科主任吕健文医生、仁伯爵综合医院胸肺科主任张德洪医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汤家耀医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调员林松医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技术员陈穗芬、公共卫生化验所高级技术员陈明道及卫生局新闻联络主任杨日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