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澳门新城区总体规划”协议日前签署

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重庆举行,运输工务司司长刘仕尧和本澳民间专业团体人士一行多人日前出席会议。另外,运输工务司司长办公室主任黄振东代表特区政府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式签署《澳门新城区综合规划》合作协议书,委托对方开展澳门新城区规划草案和方案的研究编制,提交《澳门新城区综合规划技术报告》和《澳门新城区综合规划过程报告》,相关总研费用为三千二百万元,预计2012下半年完成。 是次年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规划局承办,於本月十五日在重庆隆重召开,内地多位专家学者及官员与会,运输工务司司长刘仕尧率领本澳代表团前往出席,成员包括:运输工务司司长办公室主任黄振东、运输基建办公室主任李镇东、土地工务运输局城市规划厅厅长刘榕、运输基建办公室顾问林瑞海,以及本澳多个民间专业团体人士,一行共十八人。大会开幕式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凌月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周干峙分别致欢迎辞,会议上,多位内地专家学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中国工程院士、铁道部总工程师兼客运专线总设计师何华武,中国工程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顾问邹德慈等作了学术报告,内容围绕城市规划与更新,经济产业和住房建设,城乡统筹规划,交通客运,以至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多层次问题的探讨思考,会议气氛热烈,同日,全体大会闭幕。 晚上,重庆市人民政府宴请港澳代表团。同时,澳门特区政府在《建设部与澳门特别行政区运输工务司合作纪要》框架下,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举行简单而隆重的《澳门新城区综合规划》签署仪式,黄振东主任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分别作为双方签署代表,刘仕尧司长、唐凯总规划师、邹德慈顾问监签。石楠致辞时表示,为支持及配合澳门特区开展新城填海规划,在“建设部与澳门特区合作纪要”框架下,经港澳办批准,澳门特区和中国城规学会展开是次合作,中国城规学会将全力做好相关工作,预计2012年完成研究。仪式后,双方互相致送了纪念品。 为更好地做到中央政府批覆精神提出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利用」要求,澳门特区政府共分三个阶段展开工作,务求通过广泛听取民意和结合专家论证方式,为未来新城填海、社会整体发展,以至区域合作打下坚实建设基础。首阶段概念性意见徵集已由特区政府跨部门小组统筹,并已於本年九月中完成公开谘询,现正进行意见汇总分析。下一阶段的草案、方案编制,特区政府将透过《澳门新城区综合规划》协仪,深化专业调研力量,逐步按时程开展工作。 根据是次协议内容,新城规划将会以开放式过程组织工作,包括配合公众谘询、专家领衔及多专业参与,统筹并落实新城区土地利用、功能结构、道路交通、绿地、公共设施、开发容量、滨水景观、环境保护、地下空间、市政建设和综合防灾等技术开发,促进澳门新旧城区和区域协调发展,为澳门整体社会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宏远愿景。今次项目相关总研费用为三千二百万元,主要分两期进行,草案阶段由今年十月至明年八月,开展专项研究,对新城区空间规划作多方案比选,再向社会谘询;方案则预计於2012年下半年完成,并展示最终规划。最后,相关研究单位会提交《澳门新城区综合规划技术报告》和《澳门新城区综合规划过程报告》。 另外,本澳代表团还参与了年会多个关於城规管理、住房建设、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等专题会议或论坛,本月十七日启程回澳。


专科卫教讲座

仁伯爵综合医院每月推出不同范畴的卫教专题讲座,举办地点在仁伯爵医院或黑沙环卫生中心,由专科护士或资深护士负责主讲。十一月份主讲内容包括内科、手术、外科、产科、儿科等专题。除产科讲座孕妇须在产前门诊中报名外,其馀讲座均可直接在各卫生中心及仁伯爵综合医院专科门诊挂号处预约,或在下午2:00至晚上8:00内致电:8390 6000预约,费用全免。相关内容可查阅卫生局网页:www.ssm.gov.mo。欢迎有兴趣之市民参加,名额有限,额满即止。十一月份专题讲座内容如下: 以下专题讲座将在仁伯爵综合医院大堂血液样本收集处举行: 内科专题讲座:15日「认识糖尿病」;22日「老年痴呆症是甚麽」;29日「化疗病人之出院及居家护理」,於当日下午14:30-15:30举行。
手术专题讲座:9日「妇科手术须知」,於当日下午14:30-16:30举行。
外科专题讲座:16日「青光眼简介」,於当日下午14:30-16:30举行。
产科专题讲座:13日「如何成功喂哺母乳」,於当天下午14:30-16:30举行;6日「分娩时之呼吸技巧」;20日「分娩的认识」;27日「无痛分娩—硬膜外麻醉」,於当天上午10:30-11:30举行。 以下儿科专题讲座将在仁伯爵综合医院儿科门诊举行:
9日「母乳喂哺」;16日「新生儿黄疸」;23日「家居安全」;30日「认识地中海贫血」,於当天下午14:30-15:30举行。 以下产科专题讲座将在黑沙环卫生中心三楼举行:
13日「如何成功喂哺母乳」,於当天上午10:30-12:30举行;6日「分娩时之呼吸技巧」;20日「分娩的认识」;27日「无痛分娩—硬膜外麻醉」,於当天下午14:30-15:30举行。


回收两批由台湾应元制药生产的药物

继早前卫生局通过常规抽检,发现台湾应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一批药物的溶出度不符合质量标准而须被回收后,该生产商亦通报卫生局,其所生产的批号为2100309及2100605的治疗精神病药物 “斯比来锭 (Sulpiride Tablets 200mg)” 的溶出度不符合质量标准,并自愿回收该等批次的药物。 为保障公众健康,卫生局已要求药房及有关的药物进出口及批发商回收上述批次的药物,同时,呼吁正在服用上述批次 “斯比来锭 (Sulpiride Tablets 200mg)” 的市民不要自行停药,而须与主诊医生联络及退回受影响的药物,如有需要,其家人或照顾者亦应向病患提供适当的协助。 如有任何疑问,可致电热线66833329或於办公时间致电85983520向卫生局药物事务厅查询。


谭伯源:密切关注物价及通胀情况

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今(21)日表示, 特区政府会密切留意物价上升及高通胀的情况,适时推出各项应对措施。 谭伯源上午出席公开活动接受访问时表示,人民银行19日晚宣布於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相信对压抑楼价和对抗通胀有一定作用,特区政府会密切留意未来的情况。 他表示,统计资料显示,今年9月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上升超过3%,今年首9个月的综合消费物价平均指数较去年同期上升2.43%。 谭伯源指出,物价的继续上升及通胀率处於高水平,肯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当局过去数月已推出多项扶助弱势社群的措施,特区政府会继续密切留意情况以及作出评估,适时推出各项纾缓措施。


二零一零年九月消费物价指数

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今年9月综合消费物价指数(104.66)按年上升3.83%,升幅主要由食物及非酒精饮品、杂项商品及服务和衣履所带动。按商品及服务大类分析,升幅显着的有衣履(+8.40%)、杂项商品及服务(+6.82%)、医疗(+5.78%)、食物及非酒精饮品(+5.09%)、康乐及文化(+4.68%)和交通(+4.56%),主要是男装成衣、女装鞋、金饰、新鲜海产、蔬菜、汽油及机票的价格上升,以及旅行团、门诊及外出用膳的收费上调所致。 其他大类方面,教育服务的价格指數按年上升1.29%,主要是非入网学校的学费升幅高於政府津贴的升幅。另一方面,流动电话服务收费下调,导致通讯的价格指数按年下跌3.60%。 此外,甲类(104.25)及乙类(104.78)消费物价指数较2009年9月分别上升3.52%及3.97%。 今年9月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月上升0.27%;由於新学年学费调升及金饰价格上涨,令教育和杂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指数分别上升1.22%及1.01%。另一方面,旅行团收费在暑假后回落,致使康乐及文化的价格指数按月下跌2.07%。 今年第3季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较去年同季上升3.11%,其中衣履(+7.07%)、杂项商品及服务(+6.40%)、康乐及文化(+5.63%)及医疗(+5.49%)的价格指数升幅较显着。 今年首9个月的综合消费物价平均指数较去年同期上升2.43%;截至今年9月为止的12个月,综合消费物价平均指数较前一期上升1.78%。 以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为新基期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物价变化对本澳整体人口的影响。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代表约50%住户,每月平均开支在6,000至18,999澳门元之间;乙类消费物价指数代表约30%住户,每月平均开支在19,000至34,999澳门元之间。


“法律讯息游戏”获奖名单揭晓

为加强青少年的法律知识及守法意识,法务局与教育暨青年局共同举办“普法欢腾同乐日―青少年法律推广活动”,而活动之一的“法律讯息游戏”,已於9月24日截止报名,共收到4,481份参加表格,经过主办单位仔细核对后,共有3,600多份的参加表格答案正确,并从中抽出头奖1名,二奖2名、三奖3名及安慰奬50名。获奬名单如下:
(* 请参阅附件!) 得奬者将有专人通知,而原定将於10月23日在“普法欢腾同乐日”园游会及颁奖仪式,因天气因素,将延至11月27日举行。如有疑问可致电8987 2326楼先生或2845 0852锺小姐查询。


打击非法工作行动九月份统计资料

本年度九月份,治安警察局及劳工事务局打击非法工作行动的统计资料如下:
在本局独自采取的打击行动中,共巡查了333个地点,查获54名非法工作者。
在劳工事务局独自采取的打击行动中,共巡查了29个地点,查获5名非法工作者。 另外,在本局联同劳工事务局采取的联合打击行动中,共巡查了5个地点,查获5名非法工作者。 上述巡查地点包括建筑地盘、私人楼宇、商业场所及工业场所等地方。


民政总署加强风前各项预防工作

随着强台风“鲇鱼”接近本澳,民政总署加强风前各项预防工作,包括巡查及清理公共渠网、对有需要的树木进行加固/控高/移除、拆除危险招牌、以及协调清洁专营公司清理街道上垃圾,以减少风暴对本澳产生的影响。民署亦呼吁市民,应合力保护渠网,切勿胡乱将固体垃圾及油污倾倒入下水道造成淤塞;商户亦应留意本身的广告招牌是否稳固,如有破损应尽快维修或拆除。
在每年台风季节前夕,民署都会全面巡查及清理公共渠网的废物及污染物,现时正加紧巡查及清理包括内港区、新桥区、高士德大马路、渡船街及光复街一带周边道路的公共渠网,并集中清理沿岸雨水泵房及预先开启林茂海边大马路之泵房水泵,抽走在截流渠内之积水。
一旦风暴临近发生水浸情况,民署亦会立即启动应变措施,两组紧急应变清渠小组和一组泵房机电小组会即时前往水浸地区进行紧急处理,清理雨水井内外阻碍排水的垃圾,开放砂井盖以及启动泵站内所有水泵,加速排走下水道的积水舒解水浸的情况。
民署在风季期间特别因应部份抗风能力较弱的树种以及人流车流较多的绿化区域,加强了巡查及管护的力度和强度,当中发现160棵有问题需要跟进的树木,其中88棵较危急的树木已作切除或控高处理。有关招牌方面,民署亦已派稽查人员加紧巡查,如发现有危险招牌会联络招牌物主作出处理,如未能联络物主且招牌有即时危险,会进行紧急清拆。
民署协调清洁专营公司在台风抵澳前夕,加派清洁人员处理路面之垃圾杂物,减少在下雨期间垃圾被冲到渠口而造成水浸的情况。并向可能受影响的住户及商户派发宣传通知单,提醒市民及商户密切留意风暴情况,将物品搬离或置於免受水浸影响的位置。由於悬挂八号风球期间未能进行垃圾收集工作,民署临时增设垃圾收集设施,供市民弃置垃圾。
风暴过后,民署亦会加紧修复被破坏的设施、清理淤塞的雨水井及下水道、清理公园、休憩区、广场及绿化区、以及协调清洁专营公司清理街道上的垃圾,确保整体市容尽快回复正常。


仁伯爵综合医院举办洁手日周年活动

手部卫生是减低医疗获得性感染最简单、有效、方便和经济的关键性措施。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病人安全联盟的呼吁,仁伯爵综合医院连续三年举办洁手日周年活动,持续强化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的意识,鼓励和提升手部卫生之遵循性,以达减低医疗获得性感染的发生,保障病人及医护人员安全。 是次活动由仁伯爵综合医院护理行政部及医院卫生暨控制感染委员会合办,於2010年10月11日中午12时假卫生局大礼堂举行,活动内容包括:手部卫生工作和遵循度调查结果汇报、颁发部门「最佳手部卫生遵循奬」、新一集的个人防护装备宣教影片首播以及颁发洁手遵循度调查员证明书。 洁手推广小组组长郑珊珊专科护士,汇报了2010年手部卫生工作的进度和各部门医护人员洁手遵循率的调查结果,并分享小组在推行及实施手部卫生方面的策略。院方为嘉许於2010年手部卫生遵循率最佳的部门,由卫生局代局长陈惟蒨医生向该部门颁发奖状以兹鼓励。护士总监马敏燕在活动中,向七名担任手部卫生观察员的澳门理工学院高等卫生学校应届毕业护生,颁发「手部卫生观察员」证书并嘉许他们工作的努力与认真。同时,她亦感谢卫生局领导在手部卫生设施和政策上充分体现出对手部卫生工作的大力支持;并亦鼓励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继续参与洁手运动,以降低医疗获得性感染的机会。最后,医院卫生暨控制感染委员会主席陈刚医生就“医生在推广手部卫生的角色”发表演说,强调医生在手部卫生推广及实践中角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出席是次活动的人员包括:卫生局代局长陈惟蒨医生、仁伯爵综合医院代院长李伟成医生、护士总监马敏燕、医院卫生暨控制感染委员会主席陈刚医生、澳门理工学院高等卫生学校校长刘明及导师、医院领导层及护士长、医护人员及理工学院高等卫生学校护生。


第四届“21世纪的公共管理”研讨会22日开幕

第四届“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将於22日假澳门大学文化中心举行开幕礼,行政法务司陈丽敏司长将出席主礼。 “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研讨会由行政暨公职局、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澳门大学和澳门基金会联合主办,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已是第四届,定於10月22日及23日(星期五及星期六)一连两天在澳门大学举行。明天的开幕礼除陈丽敏司长将出席主礼和发言外,亦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的公共行政组织及学院代表作主题发言,包括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周志忍教授、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郝雨凡院长、香港城市大学陈汉宣教授、台湾国立政治大学詹中原教授,以及美国柏克大学Erik Bergrud教授等,主持人由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马骏教授担任。 开幕礼结束后,将於下午2时30分举行 “澳门论坛”专场,多名澳门特区政府官员将出席与专家学者就“澳门公共行政与社会发展”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论坛由澳门大学林明基教授主持,发言嘉宾包括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萧志伟理事长、中山大学陈瑞莲教授及陈广汉教授、澳门大学刘伯龙教授,以及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卢兆兴教授。 是次研讨会为期两天,分三场次合共23场分组讨论,共邀请到过百名中外及本澳学者发表论文,当中包括来自内地、香港、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英国、法国、荷兰、爱沙尼亚、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度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以及十多位澳门学者及公务人员。 研讨会的主题包括民主、行政与治理;公共部门与行政改革;政府审计与公共财政;公共部门与责任政府;政府响应与公共政策;国家认同与腐败治理;资源分配与绩效评估;公私合营与合作治理;社会挑战与政府管制;社会风险与公共治理;以及澳门政治与公共行政等。 主办单位表示,期望透过定期在澳门举办大型国际性研讨会,滙聚世界各地专家学者在公共行政上的研究成果,鼓励更多本地学者和公务人员参与公共管理的学术研究,同时亦可了解世界各地公共行政的现况,以啓发思维,提高公共政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