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监狱望市民理解<BR> 聘请外籍狱警为切合实际所需
有关招聘外籍人士来澳担任狱警的工作,是由於回归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致使当时的澳葡政府决定从外地聘请人员来澳担任狱警职务,以协助本地的狱警人员,共同维持监狱的正常运作。因此,在1999年之前,监狱已招聘了100名的尼泊尔籍人士来澳担任狱警。 回归后,监狱也曾就是否需要保留外籍狱警的事宜作出讨论,考虑到澳门地小人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及复杂;而且根据防患於未然的管理方针,避免再次发生回归前的混乱状况;与此同时,如改变现时运作效果良好的系统架构,不排除可能构成监狱内部保安及司法运作上的危机,更有可能令整体公共利益的持续发展也受到影响。所以,维持一定比例的外籍狱警人员,以协助本地狱警人员执行职务,保障监狱的正常运作,是符合实际情况需要的。 回归后,澳门监狱的人力资源,长期也处於紧张状况。在此期间,监狱不断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本地狱警的招聘开考,惟效果未如理想,详细情况如下表∶ 开考年份 招考空缺数目 完成各个阶段并通过考核 最后就职成为狱警的人数 2001 25 19 2003 25 17 2004 35 31 2006 89 21 2007 63 33 2009 35 训练中 同时,在回归后,尼泊尔籍狱警亦陆续出现离职的情况,虽然监狱在2006年也曾派员赴尼泊尔进行招聘,惟因当时当地的政局问题,招聘效果亦未如理想。因此於2007年底,监狱便在越南进行招聘。但无论在1999年以前或以后,监狱所聘请来澳担任狱警职务的外籍人士,均於其所属国家曾接受军事人员的训练,且大部份人员还具备在军队服务的经验;此外,上述人员还需要通过监狱的严格甄选,以确定他们的条件是符合法律及法规的有所规定。根据资料显示,在2000年1月,监狱的外籍狱警有100人,占当时总狱警人数百分之二十六;而截至2009年12月,外籍狱警只有81人,占总狱警人数百分之十八。 此外,有关本地狱警的招聘,是根据狱警队伍人员职程内的职位(俗称实位)来进行,亦只有本澳永久性居民可以投考;而外籍狱警是以散位合同的形式作出聘请。所以,招聘外籍狱警,并不会导致狱警队伍人员职程内职位数目的减少。 综合上述各点,维持监狱的正常运作是狱政管理的首要任务,而狱方是按照法律并在符合实际情况的需要下,聘请一定比例的外籍专业技术人员来澳担任狱警工作,以辅助本地狱警,保持监狱的正常运作。此外,监狱於今年年底,将会展开本地狱警的招聘开考,以填补职程内的现有空缺,希望符合开考条件的本澳市民届时能踊跃报考。
…
世界水日系列活动 全民关注水源质量
推动构建节水型社会工作小组将於3月份举办“2010世界水日系列活动”,包括“填字游戏”、“构建节水城市──美化墙身大行动”、“澳门自来水开放日”、“世界水日嘉年华”,并配合各项宣传教育工作,向全澳市民推广节约和珍惜淡水资源、关注水质量的理念。
联合国於1993年的环境与发展会议中,订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旨在推动世界各地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规划管理,正视日益严峻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强对水资源保护,开展广泛的宣传以提高公众对保护水资源的认识。
今年「世界水日」以“水质量”为主题,并以“保障清洁水源,创造健康世界”为口号,反映了水质量与健康的密切联系,呼吁世界各地重视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本澳近年咸潮上溯的情况日趋严重,供水质量备受关注,幸得中央以及上游省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实施水域流量统一调度,使供澳原水质量得到保证。
为推广「世界水日」,小组将於3月份举办「2010世界水日系列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和全澳市民节约珍惜淡水资源,关注水质量。其中“世界水日填字游戏”现已展开,由即日起至3月20日,市民可在填妥游戏表格及联络资料后,交回万里长城港务局大楼、妈阁庙前地海事博物馆、或林茂塘海边大马路海港楼。表格可在小组网页(www.marine.gov.mo/waterconservation) 下载,或在网上填妥后直接提交。参加者有机会获赠节水器具和购物券等丰富奖品。
“2010世界水日系列活动”还包括3月13日“澳门自来水开放日”、3月20日“构建节水城市──美化墙身大行动”、以及3月21日在友谊广场举办的“世界水日嘉年华”,小组希望透过上述活动,进一步加强节约和保护淡水资源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节约用水和水质量的重要性的认识。小组呼吁本澳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响应「2010世界水日系列活动」。如有查询,请致电8988 2423。
…
社会工作局避寒中心3月7日起开放
鉴於气温将逐步下降,社会工作局位於青洲收容所街的避寒中心於今日(3月7日)傍晚6时起对外开放,直至天气回暖。中心内备有棉被、饮品及杯面供避寒人士使用。 由於日间气温稍为回升,避寒中心於每开放日早上10时至下午6时期间会暂停开放;当日最低温在10度或以下,则全日开放。
…
交通事务局重整沙梨头海边大马路及青洲河边马路交通环境
交通事务局将陆续对本澳多条街巷的交通标志和标线作重新规划,以更好地改善本澳的交通环境,其中包括在沙梨头海边大马路信涛湾至骏悦轩的一段道路增设黄实线及禁止停车标志;另外,亦会在邻近青洲河边马路的一幅空地增设电单车车位。 交通事务局正持续检视本澳各区道路的交通环境,对一些通行条件未如理想的街道会作重新规划。就有居民反映,位於沙梨头海边大马路由信涛湾至骏悦轩的一段道路,由於未被规划及没有任何行车标志,故现场经常有车辆停泊,阻碍行人通行。交通事务局经派员到现场视察,认为该道路较为狭窄,同时行车路之标线亦已褪色,因此将该道路设为单向交通,并会翻新现场标线及增设禁止停车标志,避免车辆违例停泊阻碍通道。 另一方面,邻近青洲河边马路靠近青洲大马路的一幅空地,以及近青洲新马路的海棠巷,由於没有设置任何交通标志和标线,同样经常出现车辆胡乱停泊的情况,故此,交通事务局经研究后,将在邻近青洲河边马路之空地设置两列共长40米的电单车车位,并把青洲大马路巴士站旁的电单车位改为轻型汽车咪表车位,以及设置相关的交通标志和标线,至於海棠巷出入口处由於连接行人路,为防止车辆进出对途人构成不便,局方将在该巷口增设“禁止通行"交通标志,明确禁止车辆驶入。 上述工作将安排於本月9日(周二)及10日(周三)展开,完成后交通事务局会密切留意有关情况,适时作出检讨。公众如对交通问题有任何意见,可致电交通事务专线8866 6363反映。
…
修订噪音法谘询文本首场公开介绍会今举行
环境保护局已就修订噪音法展开为期一个半月的谘询工作。为更贴近社会广纳市民意见,首场修订噪音法谘询文本公众介绍会今日(3月6日)上午11时假三盏灯休憩区举行。首场介绍会吸引近百名市民出席,共同就修订噪音法建言献策。 环境保护局局长张绍基在会上介绍了修订噪音法谘询文本的具体内容,并分析了本澳目前的噪音问题,特别是由噪音引起的投诉个案亦明显上升,已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2008年为例,当局总共收到4千多宗投诉,社会生活噪音引起的投诉占62%,工程施工引起的投诉占22%。据分析,传统撞击式柴油打桩机发出的噪音比一般可接受声级(85分贝),超出约40分贝或响度强约16倍。根据2008年的工程个案进行分析,估计该年受到建筑地盘使用传统撞击式柴油打桩机产生噪音影响的居民超过二万人次。社会生活噪音方面,据2002年至2008年统计,噪音来源主要来自“嬉戏及喧哗”,至2008年,有关投诉个案更上升至约1300宗。 有见及此,特区政府启动了噪音法的修订工作。关於管制打桩工程噪音的建议,在参考邻近地区的经验,以及分析本澳城市空间布局和人口高度密集的环境,谘询文本建议优先禁止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及医院、学校等噪音敏感受体200公尺范围内使用传统撞击式柴油打桩机及同类机械。环保局强调,目前订出之方案已将保障全澳市民利益为依归,甚至订出比邻近地区更严、更具操作性的方案。实际上,按照谘询文本“200公尺范围”之标准,整个澳门半岛均不能使用传统撞击式柴油打桩机及同类机械,氹仔90%以上的地方,以及路环生态保育区等,均不能使用上述机械设备。 另一方面,谘询文本亦建议将社会生活噪音列入噪音法的管制范围。由於生活噪音具突发性、不持续性及不易测量等特质,若订出太具体的标准,则过於规范及欠缺实际操作的灵活性,故建议社会生活噪音由警方监察,警员就有关个案现场取证,倘发现违反规定,将依法处理。然而,当局仍期望以市民的个人感受为主线,并以教育市民注意生活噪音或会影响他人为目标,订出相关方案,令市民身同感受。 在首场介绍会上,多位市民分别就噪音问题发表意见,张绍基局长、环境污染控制厅厅长叶扩林等亦认真聆听了市民的心声,并即场解答了有关问题。局方并承诺未来仍会多听社会各界意见,令修订工作更趋完善。 另外,环境保护局将於本月27日(周六)下午3时30分假飞喇士街休憩区(绿杨花园休憩区)举行第二场公众介绍会,欢迎市民踊跃参加。如公众对是次修订噪音法谘询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於2010年4月16日或之前,以邮寄、电邮(ruido@dspa.gov.mo)或传真(2872 5129)等方式向环境保护局发表意见。此外,如公众对是次谘询有任何疑问,欢迎致电环境保护局2872 5134查询。
…
崔世安总结北京行程
行政长官崔世安今(6)日总结北京行程表示,这次到北京主要是列席人大会议,听取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谈到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以及旅游业的发展,特区政府会按照总理的指示,巩固澳门作爲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地位,同时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合作。 崔世安表示,此行先后与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会面,大家都认为要共同努力,落实执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他相信在粤港澳三地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在年中举行的合作会议,会提出实质的计划,由政府牵头落实有关合作项目,具体包括文化产业、会展业、旅游业、中医药业和教育事业等领域。 谈到特区政府即将发表的旅政报告,崔世安表示,虽然数据显示澳门经济有复苏的迹象,但政府不会掉以轻心,会致力保持全局稳定,保就业,保民生,加强对弱势社群的照顾,并坚持科学决策,建立廉洁高效的阳光政府。 行政长官一行将於明日上午启程返澳。
…
崔世安晤邵琪伟谈旅游合作
行政长官崔世安与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会面,就如何加强内地与澳门的旅游发展合作交换意见。 正在北京的行政长官崔世安今(6)日上午与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会面,彼此进行亲切交谈。邵琪伟首先恭贺崔世安就任行政长官。谈及内地旅游业的发展,他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之下,内地整体旅游业保持平稳发展,国家旅游局将一如既往,加强推动内地与澳门的旅游发展合作。 崔世安感谢内地对澳门旅游业的支持,他表示,第三届特区政府会根据中央的指示,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巩固澳门作爲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地位,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他表示,内地是澳门最主要的客源市场,澳门一方面要提高旅游服务素质,一方面要加强规范业界的不规则行为。他又希望内地与澳门可以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互补发展 。
…
交通事务局就推行新马路公交专道听取坊会意见
交通事务局日前拜访新马路区坊众互助会,就推行节假日新马路“公交专道"计划听取意见,局长汪云表示,计划拟於节假日时期,把由龙嵩正街至营地大街之间的一段新马路列为交通管制路段,限制私人车辆进入,以改善新马路人车争路的情况,坊会认为计划值得尝试,但希望局方在推行措施时要有周详考虑,避免加重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 交通事务局计划於今年上半年试行在周日及公众假期,推行限时性的新马路公交专道,把由龙嵩正街至营地大街之间的一段新马路列为交通管制路段,仅允许巴士、的士及三轮车通行,以及特许车辆进入管制路段。推出有关措施是为了避免节假日时期,出现严重的人车争路情况,同时亦鼓励市民和游客多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新马路一带,选择更环保的出行方式。 为完善新马路“公交专道"计划,交通事务局现正约见不同坊会及交通运输业团体交换意见,其中日前已拜访新马路区坊众互助会介绍计划内容。交通事务局局长汪云表示,政府曾在2007年提出在新马路设立公交专道计划,但当时随着本澳旅客量出现缓和,及新马路设置了新的交通灯及的士站,现场的交通情况有所改善,因此暂缓了有关计划。直至近期来澳旅客量再度上升,特别节假日期间,新马路人车争路问题尤为突显,有必要重新考虑设立新马路“公交专道"。现时,交通事务局正收集新马路及其周边道路的交通数据,以配合“公交专道"措施的推行,有关措施将试行三个月,在实施前及实施期间,局方将对新马路一带的商户和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继续收集数据,藉以科学评估措施的成效,研究是否可持续推行。 新马路区坊众互助会认为,有关计划值得尝试,但局方在推行时必须要有周详考虑,避免因措施的实行而加重新马路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同时希望局方要做好事前的宣传工作,以及在“公交专道"实施时段提供足够的指示牌,让驾驶者及行人都能清晰各项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的安排。 交通事务局与新马路坊会交换设置公交专道的意见
…
中途仓设置须综合研究
为配合青洲区整体规划的推行,改善区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条件及质素,政府提出设立青洲临时燃料中途仓之构想,冀透过与包括有关营运者和业界、社区居民代表的沟通和磋商,达致有关的共识,争取今年上半年订立一个符合社会利益且顾及当中企业营运的处置方案。
该设置方案的构想是在青洲区内设立一个相对远离民居的临时燃料中途仓库,将现时5个分散在区内营运之燃料仓库集中管理,并制定相关管理准则及内部安全规章。而临时仓的营运规模及场地空间会较集中统一管理前缩减。
政府将加强有关的监察和监督,有利於仓库营运及安全条件之改进和完善,缓解居民的忧虑。另外,考虑到有关以依附方式存在的业者需要和担忧,政府在有关方案之考量和安排上,并不涉及对有关经营者与其他业者间的营运和协作模式的改变,惟须遵守对其订定的有关使用规则以及法律规定。
按照有关规划,青洲区内长远并不存在燃料仓库。而有关业者之各样情况和诉求,以及社会对该行业的需求及其持续发展,政府将结合社会发展、总体城市规划、能源政策及新城填海规划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考量,以构建更优质的城市生活品质为目标,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作出适当的安排和处理。
…
环境保护局拜访澳门工会联合总会
(环境保护局)就近日公布的修订噪音法谘询文本,环境保护局今日下午拜访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以下简称“工联”),就修订工作交换意见。环境保护局局长张绍基表示,必定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务求令噪音法修订工作能更趋完善。 环境保护局局长张绍基、副局长韦海扬、环境污染控制厅厅长叶扩林、环境宣传教育合作厅厅长杨健思、环境宣传教育处处长阮燕莲等一行8人,今日下午三时到访工联总会,受到工联理事长陈锦鸣、副理事长关翠杏、秘书长刘润辉、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张文宽、权益工作部主任李静仪、议员助理林宇滔的热情招待。 张绍基局长首先介绍谘询文本的具体内容,并提到由於噪音法的修改牵涉层面广,当局必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对外界关注的打桩工程及社会生活噪音等问题,更会用心聆听社会诉求,广纳民意,寻求社会最大共识。叶扩林厅长亦在会上从技术层面,解释谘询文本的要点。 其后,双方就修订工作交换意见。认为应全面取缔传统撞击式柴油打桩机,更应关注地盘工人受相关噪音的影响,建议将地盘工人亦列作敏感受体之一。 张绍基局长在回应时表示,非常重视外界对噪音法的意见,这次是当局首次就噪音法进行公开谘询,期望藉此抛砖引玉,广纳更多社会意见,完善修订内容。他强调,噪音法的修订基础建基於《环境纲要法》,故必定会以保障居民健康为前提。 针对是否全面取缔传统撞击式柴油打桩机的问题,环境保护局已邀请土木工程实验室就本澳的打桩工程进行研究,包括是否可全面取缔柴油打桩机,作为将来修订噪音法的重要数据。同时亦强调,当局的立场是绝不会因应某一工程,而容许使用柴油打桩机。 最后,关翠杏副理事长表示,将来双方可继续加强沟通,期望局方能重视工人的权益。她认为,环境保护局作为新设立的部门,承载着广大澳门居民的期望。环保之路虽然难行,但相信社会对相关工作必会支持。 张绍基局长在总结时表示,会认真分析工联提出的意见,日后亦会继续集思广益,务求令修订工作更趋完善。他亦认同关翠杏副理事长的意见,尽管环保之路充满困难,但必会知难而上,秉持设立环境保护局的理念,配合特区政府的阳光施政,未来会继续与市民保持充分沟通,致力令澳门成为宜居的国际旅游休闲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