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特区政府修正土地法配合发展需要

行政长官何厚铧表示,澳门特区土地法在某些方面确实与时代发展有差距,特区政府过去一两年与立法会相关委员会紧密合作,不断检讨,期望对土地法作出修正,符合澳门发展需要。 行政长官今(19)日会见境外传媒代表时被问到有发展商未在批地期限内发展时指出,现时的土地法是从回归前的法律延伸而来,其中要求发展期方面,在各地类似法律中可能属最短,不符合现实。 他解释,不论发展商投地或政府批地,若期限不够长,遇上整体经济差时,发展商不可能在经济起伏循环中投入发展,因此土地发展期限必须适当合理。 何厚铧向传媒阐释批地问题的历史因素。中、葡两国在回归前确定当时的澳葡政府每年批地上限,而有关批地的溢价金必须预留一半作为土地基金予未来特区政府作储备。当时整体经济并非相当好,特别由1993年国内实行宏观调控后,澳门经济低迷至1999年;加上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后遗症延伸至2002年。 他透露,澳葡政府只能以批地换取资源作为财政收入维持运作,因此在该段时间批出了大量土地。虽然社会情况令发展商觉得根本不会有发展前景,但也付出溢价金投得土地作储备。及至回归后,大量回归前批出的土地仍未具备经济条件发展。 他认为,澳门本身土地资源不多,若单凭法律容许立即收回未发展的土地,相信会涉及大量诉讼,既影响投资者信心,也对澳门整体发展不利。他期望未来适当扩阔土地资源后,有关问题可逐步合理地解决。


汽车验车线设三次重测助发挥验车营运系统效能

为更好地利用现时汽车验车线的设备、发挥验车营运系统功能及缩短市民等候验车的时间,交通事务局正在优化现时汽车验车线的系统功能,把现时使用中的三条汽车验车线改造为可原检验工位三次重测模式。配合系统程式的调试,三条汽车验车线将於本月23日至12月7日期间分阶段停用,系统通过临时验收后便可投入服务。 随着本澳机动车辆持续增加,每年需要接受检验的车辆亦越来越多,根据交通事务局资料显示,未包括特别检验及覆验的车辆,2009年约有5万2千台车辆需接受强制性年度检验。为加快验车速度,汽车检验中心继2007年把原本三条旧式汽车验车线更换为三条新式同步(流水式作业)的电脑验车线后,经总结运作经验和收集市民意见,现计划进一步优化验车系统,将现时使用中的三条汽车验车线一次性检测模式改造为可多次性检测模式。 即时上诉重检车辆无需重新排队 参考以往验车线的运作及实际情况,局方将为汽车验车线每一个检测项目设三次原工位即时测检,即每一个检测项目共有三次测检机会,若车辆第一次检测不合格,可有两次机会重测,即时上诉重检的车辆无需重新排队等候,若三次检测结果均为不合格,才需办理手续申请覆验。交通事务局相信,这种检测模式,可较为客观地反映受检车辆实际性能的状况,亦可有效缩短市民上诉重检等候验车的时间,更好地发挥验车营运系统的功能。 配合系统调试三验车线分阶段停用 因应系统改造后需进行调试工作,汽车检验中心三条汽车验车线将由本月23日起分阶段停用,第一条汽车验车线由本月23日至27日停用;第二条汽车验车线由本月30日至12月4日停用;第三条汽车验车线(即重型汽车验车线)由12月7日至11日停用,待调试工作完成后,系统可进行临时验收,通过临时验收便可投入服务。另外,基於上述系统工程需进行调试工作,故预约验车服务系统可能会因应情况适当调整。公众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可致电交通事务专线8866 6363查询。


社会工作局避寒中心延长开放

由於本澳天气持续寒冷,社会工作局设於青洲收容所街的「避寒中心」将延长开放至11月 23日(下周一)早上,当局会视乎温度变化调整开放时间。 该中心自16日至开放至今,累计接待了61人次,其中,男性有56人次,女性5人次。 根据中心的开放准则:当澳门气象局预测该日早晚气温将下降至摄氏12度或以下,中心由傍晚6时至翌日早上10时向公众开放,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避寒住宿服务。中心内设有暖气供应,室温保持在摄氏25度之间。同时备有杯面、饮品及毛毯供避寒人士使用。


魅力澳门演出受欢迎 展特区文化艺术风姿

应国家大剧院邀请,由澳门文化局与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的“魅力澳门回归十周年──系列文艺演出”正在北京上演。澳门演艺学院青年舞蹈团和澳门乐团於日前完成两场演出,获得京城观众热烈回响,充分向祖国同胞展示了澳门特区的文化建设和艺术成就风采。 11月17日晚,澳门演艺学院澳门青年舞蹈团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演出由着名舞蹈家应萼定、杨敏健编舞的原创舞剧《奔月》,团员们以慑人演绎与超卓舞技带来难忘的表演。当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华建,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贾作光,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罗斌,澳门文化局副局长王世红,特区驻京办主任吴北明等观看了演出。 孙家正肯定澳门回归十年以来的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每年举办澳门国际音乐节等活动逐渐建立富特色的文化品牌,并赞赏《奔月》演员们年青有实力,为澳门文化形象增添光彩。翌日(11月18日),澳门文化局与中国舞蹈家协会举行了澳门原创舞剧《奔月》专家论坛,中国舞蹈家协会代表、《舞蹈》杂志及《中国舞蹈报》舞评家,舞蹈界专家学者,与澳门演艺学院院长梁晓鸣、澳门演艺学院舞蹈学校校长张毅、《奔月》编导应萼定分享了《奔月》的观后感及讨论舞剧的艺术结构等,他们赞赏《奔月》意蕴迷人,展现深层的美的享受,是一台别具匠心的演出。 11月18日晚,澳门乐团由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吕嘉领军在大剧院音乐厅举行音乐会,与着名钢琴家弗拉基米尔.费尔斯曼(Vladimir Feltsman)演出柴科夫斯基钢琴杰作《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以及由乐团演奏改编自斯特拉文斯基着名芭蕾舞剧《火鸟》,获京城观众热烈喝采支持。 外交部港澳台司副司长黄松甫、国务院港澳办、国家文化部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徐昌俊、叶小钢,着名指挥家、前澳门室内乐团指挥袁方、着名指挥韩中杰,以及多位内地音乐评论家、专家学者等观看了演出。 是次文艺活动由国家大剧院邀请澳门文化局赴京演出,并负责活动的大部分筹措。特区政府通过此项艺术平台向祖国同胞们展示了回归十年来的文化发展,此次赴国家级艺术殿堂演出,彰显了澳门艺术表演团体的实力正不断提高至国际专业水准。 “魅力澳门回归十周年──系列文艺演出”将於明晚(11月21日)由澳门中乐团作最后一场演出,乐团音乐总监、国家一级指挥彭家鹏执棒,演奏民族器乐的名家之作,以及具有澳门特色的委约作品等。


宣布澳门特别行政区援助四川灾后重建

11月16日,在得到行政长官的授权及委托下,行政法务司司长陈丽敏,透过公函形式书面向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了澳门特别行政区确定将继续援助四川灾后重建第三批共36个项目的立项名单(附表)。
「澳门特别行政区支持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协调小组」(后简称“协调小组”)於8月31日收到四川方面关於第三批援建项目的推荐表,并在得到行政长官的批示同意下正式确定澳门特区将继续援建该36个项目,以及随即展开相关考察及评估等前期工作。该批项目范畴包括了卫生22个项目、教育文化9个项目、社会福利1个项目、体育2个项目,以及基建2个项目,涉及金额约为人民币10.5亿元,四川预计争取在2011年完成建设。
迄今为止,澳门特区确定援助四川重建项目共为95个,涉及总金额约达人民币40.7亿元(约折合澳门币48亿元)。基於特区政府承诺援助50亿元澳门币的大前提下(另澳门基金会援助5亿元),以及确定的三批援建项目名单及其援助金额上限,尚有约澳门币2亿元左右的资金用於援助重建上。
目前,协调小组与四川机制方面根据双方协议精神,开始针对部份进入施工阶段的项目,逐步展开对项目进度情况的了解。根据四川省发改委提供的季度简报显示,其中第一批项目(36个)中近半数进入施工阶段,主要集中在广元市利州区的项目上,而第二批(23个)项目则正陆续进行工程初步设计及招投标的程序。而协调小组的相关成员部门,根据四川省发改委提供的工程进度及资金使用报告,对各项目工程情况进行了解研究,并抽样赴川实地考察,务求透过双方努力确保各项工程在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的重要目标下顺利进行。 澳门援建四川第三批项目预算简表见附件。


二零零八年博彩业调查

根据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2008年本澳博彩业的总收益及总支出分别为1,111.7亿元(澳门元,下同)及579.9亿元,较2007年大幅上升30.5%及29.9%;此外,反映行业对经济贡献的增加值总额亦上升31.0%至671.9亿元。另一方面,受大型旅游博彩设施工程相继竣工及部分暂停施工的影响,行业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显着减少88.3%至9.2亿元。 2008年博彩业总收益共1,111.7亿元,其中博彩及相关服务(如饮食、外币兑换等)的收益达1,110.1亿元,较2007年上升30.6%;而利息收益则下跌31.3%至1.6亿元。 行业的总支出为579.9亿元,其中购货及佣金支出较2007年增加37.7%至329.5亿元(占总数56.8%);经营费用(108.8亿元)及员工支出(107.4亿元)亦录得11.4%及23.2%的升幅。


二零零九年第三季就业调查结果

统计暨普查局现公布今年第3季就业调查结果,其中劳动力参与率(72.0%)、失业率(3.7%)等主要指标已於10月份公布。 今年第3季劳动人口共32.8万,其中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分别有31.6万及1.2万。与第2季比较,劳动人口减少4,800人,其中就业人口减少5,200人,失业人口则增加400人。 按行业划分,就业人口主要从事文娱博彩及其他服务业,占23.2%;酒店及饮食业占14.1%。按职业划分,文员(包括赌场荷官、巡场、投注员等)占25.6%,服务及销售人员占23.1%。 整体就业人口的每月工作收入中位数为8,500澳门元,而本地就业居民的为10,000澳门元,均维持上季的水平。 同季的就业不足人口有6,500人,从事建筑业的占71.5%,运输通讯及仓储业的占12.9%。 失业人口中,寻找新工作的占82.4%,而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新增劳动力占17.6%。在教育程度方面,小学或以下程度的占失业人口总数34.6%,初中及高中程度的分别占29.0%及19.8%。 按寻找新工作人士於失业前的行业统计,从事建筑业的占29.1%,批发及零售业的占15.9%;按失业前的职业统计,服务及销售人员占24.1%,非技术工人占22.3%。


十年奋斗经验是特区发展的宝贵财富

行政长官何厚铧回顾特区政府十年施政时表示:「十年以来,特区先后遭逢经济低迷、非典和流感等疫疾、经济社会急速转型、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特区政府和广大市民紧密合作,致力固本培元,沉着应对挑战,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完善不足,继续向前发展。我们的奋斗经验、起伏得失,可以成为特区在落实『一国两制』过程中和特区可持续发展路途上一份宝贵的财富。」
在特区即将成立十周年之际,行政长官何厚铧今(18)日在立法会回顾特区政府过去十年来的施政。
行政长官表示,在过去的十年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并在广大市民的紧密配合下,澳门特区政府严格按照《澳门基本法》积极施政,全力推进「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实践,克服种种挑战,开拓各项建设,推进经济发展,致力改善民生,促进公民参与,从而使「一国两制」 的伟大实践初见成效。十年来,澳门特区所取得的成就是明显的、主要的。当然,特区发展亦仍然存在不少的改进空间。
十年来,特区政府全面落实《澳门基本法》,坚持行政主导的原则,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对澳门的方针政策。特区政府与立法会紧密配合,并接受立法会的监督,确保司法机关独立进行检察和审判,维护终审权。
特区政府致力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以开放的态度,面对社会的各种意见和诉求;以有效的措施,纾解民困,疏导矛盾。坚决打击犯罪,改善治安,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推进行政和法律改革,优化服务功能,提升行政效率。积极加强廉政建设,提升公职队伍的廉洁水平。增强施政透明度,构建责任型政府。与各界团体、传媒紧密合作,开展公众谘询,扩大社会参与。根据《澳门基本法》的规定,循序渐进地推进民主。
自从实行博彩经营权适度开放的政策以来,澳门经济发展转趋活跃,相关行业受带动而展现生机,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市民的就业和生活有所改善。特区财政收入的改善,为特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民生的改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针对博彩业迅速膨胀所引发的一系列新问题,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全力控制博彩业的发展规模,并对各博企作出更为严格、到位的监管。政府亦与民间紧密合作,全力防治问题赌博,降低相关的负面影响和社会成本。
特区政府十分重视经济结构单一的问题,积极推进经济适度多元。致力促使主要行业,尤其是旅游业迈向多元化。政府和业界加倍努力打造商贸服务平台,并使新兴的会展业取得突破。
经济适度多元化的发展,除了要在特区内部推进产业的多元化,同样需借助区域合作,拓展产业多元化的空间,以突破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发展瓶颈。为此,特区政府正在加大资源投入,更加积极、更有规划地参与粤港澳的经济融合。
在人文建设领域,澳门实现了非高等教育的免费教育体制,推进现代化的教育改革;透过世遗的申请和维护,加强市民对本土文化的凝聚和自我身份的认同。
特区政府十分重视人才的发掘与培养,正在投放更多的资源,积极开展公民教育和国情教育,全面彰显爱国爱澳精神,推进爱国爱澳力量的薪火相传。
特区十年发展也存在不少有待改进和不足之处。公共服务、行政效率,以至法律改革,与社会的发展及公众期望,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社会深层次的矛盾仍需进一步解决。推动经济多元发展的努力尚未产生明显的成效,经济社会快速的、未够协调的增长,亦使特区产业未能得到均衡的发展。在人力资源供求平衡、市民就业和居住环境、城市交通、中小企发展,以及博彩业发展衍生等社会问题,特区政府的施政,都存在需要改进的空间。特区的人文建设亦仍然落后於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本土文化的推动方面,亦需作出加倍的努力。
公共房屋的建设是市民十分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在客观上,特区先天存在土地资源方面的制约,房地产市场由萧条至兴旺的急速、大幅度的波动,又令政府和市场难以及时适应;在主观上,政府亦存在行政效率和对房地产市场变动的预测评估等方面的不足。特区政府已采纳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加快落实公共房屋建设。相信到2012年,19,000个公共房屋单位将如期建成。
经过多年的实践,政府和社会已经更加充份认识到,廉政建设是特区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贪污问题所产生的教训是深刻的,代价是沉重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重大工程。特区政府必须继续以最大的决心,坚持不懈地推进廉政建设。廉政机关务必加大监督严惩和宣传教育的力度,持之以恒、深入细致,不断提高廉政工作的有效性。在公务员,尤其是高层公务员中形成「警钟长鸣」的基本意识。同时,廉政建设还需要与特区的学校教育和公民教育有机结合,逐步提升整体公民素质,特别提升年青一代的素质,透过一两代人持续不懈的努力,从而在特区形成深厚的廉洁文化。 行政长官并在立法会上总结二零零九年财政年度政府工作。总结共分为六大部分,包括:
(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特区政府作出了多项保经济、保就业、保民生的措施。
(二)完成重大政治任务──履行宪制责任,完成《维护国家安全法》立法;落实《澳门基本法》,完成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选举。
(三)调控博彩业经营,推进经济适度多元──逐步落实调控博彩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措施;全力支持会展业发展,强化区域商贸服务平台功能。
(四)全面深化区域合作──配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落实,从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加强服务业合作、推动横琴新区和珠澳跨境合作区的制度创新和发展、共建优质生活圈等四个方面参与合作。
(五)推进行政改革,优化行政效率──强化公共服务网络;推进公共谘询;优化组织架构,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
(六)全面提升各领域施政水平──在政治、经济、法律、反贪、审计、治安、紧急救援、交通、教育、医疗卫生、防治传染病、旅游、文化、艺术、环保、科普等领域提升施政水平。


千亿滚存为特区未来发展奠下坚实基础

行政长官何厚铧预期,今年度财政盈馀可望超过100亿元,在特区成立十周年时,特区的财政滚存加上储备基金的总和将约达1,000亿元,为特区未来发展奠下坚实的财政基础。 他透露,特区政府在明年将继续维持近年所作出的税务、费用的减免以协助企业和市民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此外,政府在明年第一季度将拨款33亿元,为合资格的澳门居民开立中央储蓄制度个人帐户,并向每个帐户注入元10,000元作为开户启动资金。 行政长官何厚铧今(18)日在立法会就二零一零年财政年度的预算安排作出说明。 行政长官表示:「本人与第三任行政长官崔世安先生经过充份的商讨,并就二零一零年财政年度的基本预算安排达成了共识。我们认为,虽然二零一零年财政年度的施政报告将由下一届政府作出,但为了确保特区的稳定和发展、维持各公共部门的正常运作、符合有关法律的要求,本届政府制订了下一年度的基本财政预算。崔世安先生则将於明年首季,向立法会提交二零一零年财政年度的施政报告。」 「政府将继续实行二零零九年度的税费减免措施:政府将继续减收全体就业居民25%的职业税,免税额亦由95,000元增至120,000元;继续免收所有营业税、小贩牌照费、街市摊档租金、人寿及非人寿保险印花税及银行手续费印花税;各商户继续免纳广告牌照税(不包括烟草广告),各酒楼、餐厅亦继续免纳旅游税;继续豁免房屋税首3,500元税款;所得补充税可课税的年收益豁免额继续由32,000元增至200,000元;未拥有不动产的澳门永久性居民於购买不动产时,继续可获首300万元的不动产转移印花税的豁免(仅限於居住单位)。继续实施上述各项减免措施之后,政府少收的税费款项超过九亿元。」 「政府亦会继续推行长者、学生、全民车资优惠,继续作出住宅单位电费补贴,并继续对全职低收入受雇人士作出经济补贴。继续实行尚未完成之2009年医疗券计划。」 「落实双层式社会保障制度。特区政府将首先於二零一零年第一季度,为合资格的澳门居民开立中央储蓄制度个人帐户。考虑到二零零八年财政年度的盈馀达到251亿元,政府决定拨款33亿元,向上述每个帐户内注入澳门元10,000元作为开户启动资金。」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特区的财政实力有所增强。特区政府预计,二零零九年度财政盈馀将可望超过100亿元。因此,在澳门特区成立十周年的时候,特区的财政滚存加上储备基金的总和,在扣除上述33亿元以启动开立中央储蓄制度个人帐户的安排后,累积将约达1,000亿元,从而为特区未来发展奠下一个较坚实的财政基础。」 行政长官表示,十年以来,尽管市民对特区政府施政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和诉求,甚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部份社会现状和政府施政有所不满,但广大市民始终坚定不移地拥护和支持「一国两制」的伟大方针和实践,始终热爱祖国,热爱澳门。 行政长官深信,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第三届政府将在崔世安先生领导下,更加同心同德,团结开拓,使特区「一国两制」实践的伟大事业走向一个新的高峰。 行政长官并向中央政府及各个驻澳机构一直以来对澳门特区的关心爱护和全力支持致谢。亦向一直以来对特区政府的施政给予大力支持的立法会、广大公务人员和全体市民致谢。


本地没有班级停课

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大流行警示维持在6级,严重程度为中等;本澳警示级别
为第6级蓝色,本地疫情为一般。 11月17日,因流感样症状而到仁伯爵综合医院急症室求诊的儿童占儿科求诊
人数的59%,成人则占成人求诊人数的16%。11月18日,本地没有班级因流感样徵状群集事件而须停课。卫生局仍在继续密切监测学校、院舍和其他机构流感流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