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澳大35周年校庆启动 35间中学赠树澳大寓意携手育才
澳门大学今(19)日举行35周年校庆启动仪式,一众嘉宾、学生、教职员及校友聚首於澳大莲花广场,为校庆拉开帷幕,见证澳大迈向新的发展历程。此外,35所澳门中学为欢庆澳大35周年向该校赠树,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仪式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行政长官代表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孙达、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蔡思平、澳大校董会主席林金城、校长赵伟、校友会理事长葛万金和学生会理事长黄俊彦主礼。 谭俊荣致辞时表示,澳大植根澳门,是澳门高等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大学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已经树立了优良的教育风范,建立了文化多元、富於启迪的教学环境。经过35年的努力,澳大已发展成为一所备受肯定的国际化综合性大学。澳门特区政府今后仍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澳大发展。 赵伟表示,澳大近年整体发展取得进步,有赖特区政府的支持,历任校监、校董和校长们的睿智领导,还有默默在各自岗位上为大学努力付出的师生员工、校友、以及各界社会贤达,澳大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澳大未来会继续传承澳大的历史、开拓创新,以立足澳门、心怀祖国、面向全球的心来发挥大学育人的使命,达成成为一流大学的目标。 及后一众嘉宾与35间本澳中学的校长随即进行极具纪念意义的植树环节,以栽种树木比喻教育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象徵大学与澳门教育界一同实践教育使命,为澳门孕育更多优秀人才。
…
政府加强宣传预防登革热及寨卡病毒病
预防登革热工作小组今(19)日下午三时在筷子基绿杨花园休憩区举行预防登革热及寨卡病毒病启动礼,透过专题讲解“预防登革热及寨卡病毒病的宣导方法”,深化市民对登革热及寨卡病毒病的认识及正确执行各项预防措施。 是次活动除了举行专题讲解外,预防登革热工作小组与义工团体亦一起前往附近街区进行宣导工作及派发宣传单张,希望市民能够尽个人应有的责任,配合政府预防工作,积极清除家居及周边环境的积水,外出旅游时要注意个人防蚊,以减低登革热及寨卡病毒病在本澳传播的机会。 工作小组指出,伊蚊叮咬可传播登革热及寨卡病毒病,本澳近日天气潮湿多雨,有利蚊虫孳长。由於今年东南亚地区的登革热疫情严峻,本澳目前已有3宗从东南亚输入的登革热病例,而寨卡病毒病在委内瑞拉、巴西等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持续蔓延,加上最近泰国已被列入寨卡病毒病受影响地区,东南亚多个国家亦相继出现本地感染个案,该病在亚洲流行风险甚高,登革热及寨卡病毒病的防控工作实在刻不容缓。 面对周边国家或地区出现的登革热及寨卡病毒病疫情,特区政府今年已提前展开全澳大规模灭蚊工作,以减低病蚊媒的密度。工作小组将持续开展各方面的宣传和防控工作,密切关注登革热及寨卡病毒病在本澳的发展情况,并适时发布相关的最新讯息。
…
天气关系,今晚取消三条跨海大桥的熄灯活动
因大雾关系,为免影响海陆交通安全,今晚将取消三条跨海大桥的原定熄灯活动(晚上8:30至9:30)。但政府部门,博企及其他工商团体、住宅等的熄灯活动可各自根据自身情况响应“地球一小时”,於晚上(8:30至9:30)关掉非必要的灯一小时,以示支持节能。
…
谭俊荣:特区政府重视中葡双语人才培训
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今(19)日表示,特区政府相当重视中葡双语人才的培训,已要求各高等院校加大葡语培训的资源。 谭俊荣今早出席澳门大学三十五周年校庆启动仪式。被记者问及关於澳门大学葡语教育时表示,葡萄牙语不仅是澳门特区其中一种官方语言,同时,中央也提出支持澳门构建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国家也希望澳门逐步打造成为中葡双语人才的培训基地,以及中国与葡语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中心。 谭俊荣指出,这些皆需要大量中葡双语人才,特区政府一向重视中葡双语的人才培训,而澳门拥有葡语传媒又有很多葡语人士居住,具有学习葡语的良好环境。他承认以前用於葡语教育的资源未足够,未来定会增加。 对於文化遗产委员会建议不启动旧爱都酒店的文物评定程序,谭俊荣尊重文遗会的决定,他期望旧爱都酒店再利用项目可重新啓动,当局会加快相关工作。 谭俊荣又强调,社文司辖下的委员会及咨询组织都是透明开放的,如有关爱都再利用项目的咨询会就开放了二十多场,听取各方意见。他一直愿意听取市民意见,并以广大居民的利益为本。他指出,澳门是民主地方,讲求法治,而民主的真谛就是少数尊重及服从多数,理性分析。 有记者问及澳门大学校长赵伟的任期将届满,会否另觅人选,谭俊荣肯定赵伟多年来的工作,并认爲,澳门大学多年的发展,有赖历任校长和校董会成员的合作努力。
视频:视频:【新闻局】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谈中葡双语人才的培训工作
请进入YOUTUBE新闻局专属频道收看更多视频片段: http://youtube.com/macaogcs
内地再报第2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
卫生局今日(3月18日)收到内地卫生部门的通报,发现第2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 据消息指,患者为46岁男性,江苏省扬州市人,自2015年9月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工作。患者於3月5日在罗安达出现发热等症状,於3月6日乘飞机经迪拜转机,3月7日抵达上海,直接到医院就诊。经专家组分析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输入性黄热病病例。目前,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但总体病情穏定,正在积极治疗中。此为内地发现的第2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 黄热病是主要通过伊蚊叮咬而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流行。该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黄疸、出血等。人感染后,约5%-20%出现临床症状,少数出现重症并死亡。目前针对黄热病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为主,该病已有疫苗可预防。 卫生局呼吁,市民前往黄热病流行地区旅行之前可考虑接种疫苗,在逗留期间应注意预防被蚊叮咬,宜穿浅色长袖衫裤,在有空调或防蚊装置的地方住宿,外出时使用驱蚊剂;如有疑似黄热病症状,应及时就医。 市民如有疑问,可致电卫生局传染病热线28700800或浏览卫生局传染病网页http://www.ssm.gov.mo/csr/。
…
消防局清明节防火宣传活动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居民会在清明节期间进行扫墓、祭祀活动,为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局在清明节前后,会进行一系列的行动部署及防火宣传活动,包括安排车辆及人员不定时巡视各庙宇及墓园周围,检查其附近的消防栓,拜访本澳多个民间坊会团体,为居民开办防火讲座及到全澳多个区域派发防火宣传小册子及海报、刊登灯箱海报、播放电台防火呼吁,以及派员到本澳多个摆放先人龛位的庙宇进行防火宣传,希望藉此减少火灾发生的机会。 消防局於清明节前夕分别拜访“南西湾街区坊众互助会”、“澳门妇女联合总会”及“沙梨头坊众互助会”,座谈期间本局介绍了清明节的防火宣传工作及行动部署,并听取坊会就防火、灭火及救援等工作的意见,及后联同会员、义工一同到区内派发宣传单张及张贴海报;同时亦为“南西湾街区坊众互助会”及“沙梨头坊众互助会”及区内一带居民进行两场防火讲座,而相关防火宣传工作将会持续进行。 消防局藉此机会向全澳居民作出以下呼吁:扫墓或祭祀期间不可将燃点中的烟头随处乱丢;冥镪应在化宝盆内燃烧,燃烧时亦应远离易燃物品;在离开或将灰烬倾倒前,应用水将灰烬淋熄,并应确保完全熄灭;如要外出或回乡进行祭祀活动,出门前应检查家中炉具之气体总开关是否已关闭,并注意家中电器是否已切断电源,而防烟门应常关及切勿阻塞走火通道,以防止火灾发生及蔓延。最后,倘发生事故应尽快通知消防局,消防局求助电话:119、120、28572222。
…
卫生局呼吁勿服用一款掺杂西药成份的产品
根据香港卫生署的通报,一名女子因服用产品「Enriched Detox」后出现情绪不稳,经检测后发现该产品被掺杂有西药成份「西布曲明」(sibutramine)。根据纪录,卫生局并没有批准过上述产品进口及投放澳门市场。 「西布曲明」具有压抑食欲的效用,副作用包括情绪不稳及焦虑,鉴於此西药成份会增加服用者患心血管疾病的机会,卫生局已禁止使用含西布曲明的药物。 为保障公众健康,卫生局除密切留意有关产品在澳门流通的情况外,亦呼吁市民不要购买并停止服用上述产品。倘若市民已购买上述产品,应立即停止服用并送往卫生局药物事务厅处理(地址: 士多鸟拜斯大马路51号华仁中心二楼)。如有任何疑问,可致电66833329或於办公时间致电85983523向卫生局药物事务厅查询。
…
卫生局接获1间学校出现流感样疾病群集性感染报告
卫生局今日(3月18日)接获1间学校出现流感样疾病群集性感染报告,位於罗理基博士大马路的圣罗撒英文中学P1C、P1F及P1P班,共18名女学生,年龄为6至7岁,从3月14日起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患者已到医疗机构诊治,病情稳定,无住院及出现严重并发症的个案。大部份患者未曾接种2015至2016年度季节性流感疫苗。有关学校已加强清洁消毒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及严格执行患病学生隔离的规定。 鉴於澳门的流感高峰期一般在每年的2至3月出现,卫生局呼吁老人、儿童、孕妇、肥胖人士及慢性病人等患流感后较易出现并发症的高危人士及经常接触高危人士者应尽早接种疫苗,详情可浏览卫生局网页www.ssm.gov.mo/vaccine或致电热线28 700 800查询。 卫生局提醒市民,为减少患上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1.确保自己及家人睡眠充足,饮食均衡以及勤做运动; 2.保持良好的个人衞生习惯,勤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用纸巾包好痰涎及分泌物,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及尽快洗手; 4.保持空气流通及良好的环境衞生; 5.凡有感冒病徵、需要照顾病人及进入医院及诊所的人士,都应戴上口罩; 6.如有不适,应立即就诊及留在家中休息。
…
内地新增2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卫生局表示,根据内地卫生部门最新的通告,内地新增2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据消息指,患者的地区分布为:浙江省7例、江苏省6例、湖南省6例和福建省3例;16例发病前曾有禽类接触史;患者年龄介乎21岁至78岁(中位数为55岁),17男5女;其中6例死亡。 自2015年9月以来出现当地感染病例的地区包括浙江、广东、江苏、江西、上海、湖南、福建、山东及湖北。 卫生局表示,会持续和国家及邻近地区的卫生部门、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联系,监测各地和澳门的疫情,并通过跨部门和公私营机构合作,为邻近地区或澳门一旦出现禽流感疫情做好预防和准备工作。根据目前情况,卫生局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地仍会陆续出现更多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亦不排除澳门出现病例,卫生局已要求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密切留意,若有怀疑个案,应及时作出检测或转介;同时亦向全澳市民作出以下呼吁: 避免前往最近出现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地区的街市、农场等有售卖或展示禽鸟的地方; 避免接触禽鸟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触,应立即洗手; 切勿购买、携带未经检疫的禽鸟; 切勿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禽鸟肉、内脏、血制品及蛋等;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 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医,并向医生详述旅行史及动物接触史。 有关甲型H7N9禽流感的详细资料,可查阅卫生局网页(www.ssm.gov.mo)或於办公时间内致电卫生局传染病查询热线28700800。
…
卫生局将免费流感疫苗接种扩展至全澳居民 本周六日开放四间卫生中心为市民接种
为预防流感,卫生局共准备了11万剂2015至2016年北半球季节性流感疫苗,自去年9月21日开始为流感高危人士进行免费接种,至今已为86,340人接种了流感疫苗。为更大保障居民健康,卫生局公布由即日起将2015-2016年度季节性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扩展至全澳居民,接种者年龄需为6个月以上。 为方便市民可尽早接种流感疫苗,卫生局特别於本周六日(3月19及20日)开放塔石、筷子基、黑沙环、湖畔嘉模四间卫生中心,由早上10时至下午4时(中午不休息)为市民接种。接种时请带备有效澳门居民身份证、卫生局使用者卡(俗称金卡)和流感疫苗接种记录卡(如有)。至於周一至周五,市民可前往各卫生中心免费接种(时间为上午九时至下午一时;下午三时至下午五时),其他免费接种地点包括:镜湖医院接种站(周一至六)、科大医院门诊(周一至周日)、工人医疗所(周一至六)、仁伯爵综合医院(限平日随诊病人)。 卫生局表示,今年流感重症情况较去年严重,至今共录得13名流感并肺炎重症病例报告,其中4人因呼吸衰竭需入住深切治疗室并使用呼吸机,所有重症病患均未接种2015至2016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澳门的流感传播高峰一般在每年1至3月出现,6至8月会有另一个小高峰,由於流感疫苗接种后一般要至少2至3星期后才能产生足够抗体以达到保护作用,卫生局呼吁市民尽快前往接种,特别是孕妇、幼儿、长者及慢性病人等较易出现流感并发症的人群,每年应在流感疫苗接种计划开始后及流感高峰前提早接种流感疫苗。 本年度卫生局采用的流感疫苗为4价流感疫苗,可以预防2种甲型和2种乙型流感,与3价流感疫苗比较,可以提供对抗多1种乙型流感的额外保护,疫苗针对的是2016年1月至8月季节性流感。卫生局提醒,若在2015年9月后已接种了流感疫苗,现在不需要重复接种;若在2015年9月后未曾接种流感疫苗的澳门居民,即可前往接种。详情可浏览卫生局网页www.ssm.gov.mo/vaccine或致电热线28 700 800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