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立法会选管会视察候选投票地点

第五届立法会选举将於本年9月15日举行,为保障本澳二十七万七千多名合资格选民可在安全和方便的地点行使投票权利,立法会选举管理委员会(下称选管会)近期一直致力寻找合适的投票地点。
过去两周,选管会已对可供选用的场地和设施进行巡查,期间,选管会充分感受澳门居民良好的公民道德和积极配合;对於相关单位,其中相当部份为公、私立学校的负责人和员工的诚恳接待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热忱,选管会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零一三年澳门特区第五届立法会选举是体现"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重大政治活动,选举程序的正常开展关系澳门特区政治体制的正常运作和整体居民的切身利益,为此,在对相关单位支持和配合选举工作表示衷心感谢的同时,选管会也希望,透过选举活动的正常开展,尤其是选举投票地点的设置和良好运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从硬件上保障和鼓励澳门居民对选举活动的参与,从而将选举活动与公民教育相结合,在总体上实现提高澳门选举文化的目标。
由於部份上届立法会选举曾选用的部份投票站点的设施已经拆卸或将进行重建装修,因此,选管会必须重新物色相应的替补地点,目前,选管会视察的地点包括公共场所及私立学校,选管会将全面评估新、旧场地设施的合适程度,并对选民就上届立法会选举投票后对票站位置和设施提出的意见及经上届票站工作人员所作记录作综合评估,其中,投票站的选择将重点考虑易於到达、场地容量和安全条件等因素,并特别考虑长者和伤残人士的需要,尽量完备投票地点的无障碍设施,力求方便和保证所有选民实现投票的公民权利以及履行相应的公民责任。
按照《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选举法》第49条,立法会选举管理委员会最迟在选举日前第十五日公布投票站的运作日期、时间和地点。
藉此机会,选管会再次对社会各界,尤其是公、私立学校在选举票站的甄选设置方面提供的无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监狱举办摄影比赛 吁众齐展欢颜显关怀 支持囚人建新生

在囚人虽然曾经犯错以致身陷囹圄,但只要积极学习、决心改过,再加上社会大众的接纳及支持,日后同样能够回馈社会,重建新生。为此,澳门监狱在澳门摄影学会的协助下,举办了名为「一个微笑‧一分鼓励‧为在囚人士给力」的摄影比赛。盼藉活动呼吁市民大众以摄下展露笑颜的方式,共同表达对在囚人士的关怀,支持他们重建新生。 比赛以「微笑」为主题,参赛者可透过拍摄含有微笑,带有微笑的动作、或加入其他元素拍摄配合主题的照片,表达个人及社会大众对在囚人士重返社会的支持。活动设有「校园组」及「公开组」,两组各设有冠、亚、季军各1名、优异奖5名及入围奖10名。校园组的冠军得主将可获得价值澳门币一千伍百圆的图书礼券,而公开组的冠军得主可获得澳门币三千圆的奖金。此外,所有得奖者均可获得奖状以及由在囚人士制作之手工艺品乙份。 摄影比赛将於2013年5月10日截止报名,欢迎各界踊跃参与,透过镜头摄下温暖的微笑,一同以简单的行动将爱传出去,表达对在囚人士的关怀及支持。有关活动详情可浏览澳门监狱网页www.epm.gov.mo或澳门摄影学会网页www.psm.org,亦可致电8896 1280 / 8896 1283查询。


节水回赠计划本月结束

推动构建节水型社会工作小组(下称小组)去冬今春咸潮期间为鼓励全澳市民节约用水,推出了"全城节水回赠计划",活动将於4月底结束。成功达到节水目标的用户数目和回赠金额将於整理后公布。 考虑到冬春季节为枯水期,为鼓励社会各界节约用水,小组於去年9月第四度推出"全城节水回赠计划"。全澳自来水用户只要於去年9月至今年4月底期间节约用水,且用水量与去年同期(即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相比减少达一至三成,便可获得水费回赠,节省越多回赠越多,回赠金额为每户30至250澳门元。活动旨在透过计划提高全城节水意识,尤其是在咸潮期间推动社会各界积极节约用水、共抗咸潮。
小组希望未来透过更多不同的方式或活动,继续推动全澳市民关注珍惜水资源,提高节约用水意识。小组亦感谢社会各界支持和响应小组的呼吁,并期望各界继续持之以恒积极节约用水,共同构建澳门成为节水型城市。


湖南确诊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卫生局表示,截至今日(4月27日)下午7时,全国已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累计有121宗,死亡人数为23人。新增确诊病例分别是江西、江苏各3例、湖南1例。其中,湖南1例为该省首宗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目前,出现疫情的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北京、山东、江西、福建及湖南。 由26日下午5时至27日下午5时,卫生局共收到1例有需要进行甲型H7N9检测的怀疑病例报告,经检测,结果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呈阴性; 同一期间,机场没有发现发热入境旅客。卫生局正持续和国家卫生部门及邻近地区的卫生部门、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系,密切监测各地和本澳的疫情,并通过跨部门和公私合作,为邻近地区或本澳一旦出现禽流感疫情做好预防和准备工作。


卫生局分析研究疫情后 加强各主要口岸的防控措施

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有南下扩散的趋势,卫生局根据对疫情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趋势的详细分析,同时与国家及邻近地区卫生、检疫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及联防联控措施,将加强口岸检疫工作,防范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保障居民健康。 卫生局除於机场设入境旅客发热筛查,亦将於4月29日早上,在各主要入境口岸实施设置发热筛查点,以对入境旅客进行体温监测。 此外,卫生局将加强医疗机构检测,已再次致函要求各医疗机构,如发现符合卫生局订定的可疑病例标准的患者,应及时采集呼吸道样本送公共卫生化验所进行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检测。卫生局公共卫生化验所已安排人员24小时候命,随时准备进行有关检测。 卫生局亦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向来澳旅客和由外地返澳人士传递注意卫生和有病及时就医的信息。这些措施包括在各入境口岸放置宣传单张、张贴海报和宣传横幅,向入境旅客发放短讯等,以便来澳旅客有需要时能及时就医。 目前,卫生局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将本澳现时的 H7N9 禽流感应对戒备级别定为 3 级,即现阶段暂不提升级别。卫生局将和国家卫生部门及邻近地区卫生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并密切监察本澳和各地的流感疫情,做好疫情升级的应对准备工作,以保障市民的健康。 卫生局强调,口岸入境筛查只是防控甲型H7N9禽流感其中一项辅助措施。因应目前内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卫生局呼吁市民,特别是来往出现疫情地区的人士注意下列事项:
 避免前往有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地区的街市、农场等有售卖或展示禽鸟的地方;  避免接触禽鸟或其他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触,应立即洗手;
 切勿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禽鸟肉、内脏、血制品及蛋等;
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
 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医,并向医生详述旅行史及动物接触史。 有关H7N9禽流感的详细资料,可浏览卫生局网页(www.ssm.gov.mo)或致电卫生局传染病查询热线(28 700 800)。


五一期间本澳关闸口岸维持原有通关时间

就"五一"期间是否延长珠海拱北口岸通关时间事宜,特区政府经向国家有关部委查询,获悉由於人手编制问题未及实施延长通关时间。因此,澳门特区的关闸口岸将维持原来的通关时间不变,即每日上午七时开关,晚上十二时闭关。 特区政府长期致力推动澳门与珠海二地口岸延长通关时间,便捷澳门与内地居民往来,崔世安行政长官多次向中央政府及有关部委提出请求。特区政府将继续积极推动延长通关时间措施的落实,并做好相应部署工作。


江西、福建分别确诊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卫生局表示,截至今日(4月26日)下午6时,全国已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累计有115宗,死亡人数为23人。新增确诊病例分别是江西、福建及浙江各1例。其中,江西省及福建省确认出现首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目前,出现疫情的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北京、山东、江西及福建。 由25日下午5时至26日下午5时,卫生局共收到2例有需要进行甲型H7N9检测的怀疑病例报告,经检测,结果均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呈阴性。卫生局正持续和国家卫生部门及邻近地区的卫生部门、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系,密切监测各地和本澳的疫情,并通过跨部门和公私合作,为邻近地区或本澳一旦出现禽流感疫情做好预防和准备工作。 此外,因应内地「五.一黄金周」将有大量旅客访澳,卫生局和旅游局分别以旅行社和酒店业为对象联合举办了两场专场讲座。讲解H7N9禽流感现时的疫情、预防方法以及针对旅行社和酒店业界的指引。同场亦解答了与会者的疑问。另外,卫生局於今亦应邀派员到澳门大学为学生、工作人员及外判清洁工人讲解预防H7N9禽流感的知识,以加强上述人士对该疾病的认识。 根据最新的资料,虽然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源头和传播方式还未完全明确,但通过接触带病毒的家禽或其产品、分泌物、排泄物而感染的可能性最大。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该病毒可以在人和人之间持续传播。 因应目前内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卫生局呼吁市民,特别是来往上述出现疫情地区的人士注意下列事项:
 避免前往有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地区的街市、农场等有售卖或展示禽鸟的地方;  避免接触禽鸟或其他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触,应立即洗手;
 切勿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禽鸟肉、内脏、血制品及蛋等;
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
 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医,并向医 生详述旅行史及动物接触史。 有关H7N9禽流感的详细资料,可查阅卫生局网页(www.ssm.gov.mo)或致电卫生局传染病查询热线(28 700 800)。


政府公布善丰花园事件分析报告

特区政府今(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由香港大学专家组成的独立研究团队就善丰花园事件所作的《澳门善丰花园结构受损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政府发言人谭俊荣、土地工务运输局局长贾利安、法务局局长张永春、社会工作局代局长黄艳梅及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关国雄出席发布会。 自从去年10月10日善丰花园大厦发生结构柱爆裂之后,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按照行政长官崔世安的指示,将大厦住户的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放在第一位,迅速啓动跨部门协调机制,对大厦进行临时加固工程,成功稳定了楼宇状况,不致倒塌;同时基於安全的考虑疏散全部住户,并由社工局开展对全体住户的应急安置及支援计划。在去年11月初,全体住户均已得到妥善的安置和支援。楼宇经过近几个月的重新加固,至今维持较稳定的状态。 "报告"指出,善丰花园事件甚为罕见,该大厦不存在整体混凝土质量偏低问题,事故是由於二楼个别结构柱质量严重偏低,因其混凝土强度低,其破坏只是时间问题。"报告"亦通过调查研究而指出,相邻工业大厦拆卸工程完成超过一年才发生本次事件,应不是本次事件的起因;由於相关沉降数据没有明显变化,相邻地盘基础施工,没有对临近大厦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造成任何影响。"报告"指,善丰花园现时还不适合居住,可以进行维修。 有关接续工作方面,特区政府将通过跨部门的协作机制,持续对受影响的小业主的临时安置作出关心和支援。全力协助及促进全体小业主与承建商及其他关系人就维修或重建及费用承担等问题开展协商,努力推动各方取得共识,共同找出妥善的方案。无论小业主最终决定是重建还是维修大厦,政府都会对小业主提供技术支援。对於小业主其他方面的合理诉求,政府亦会在依法的前提下提供协助,务求事件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另外,政府亦将依法对善丰花园承建商及指导工程技术员开立卷宗,进行行政调查。 受善丰花园事件影响,现时共有100个家庭每月领取特别津贴,另外有9个家团共19人获安排入住灾民中心。


跟进善丰花园工作从未松懈 由始至终将公众安全放首位(回顾资料)

自去年10月10日善丰花园事件发生以来,政府的跟进工作一直未有松懈,按照事件发生的不同阶段,政府分别进行了包括紧急安置、加固检测、报告分析、资讯发布及沟通协调等工作,期间,政府始终将住户及公众的利益放於第一位,保持与住户的沟通,务求讯息能即时准确传达,减轻事件对住户造成的压力。与此同时,政府亦对善丰花园的相邻大厦展开检测及监测工作,确保有关大厦安全。由香港大学土木工程专家通过现场堪察、力学检测、混凝土成份化验及分析后所撰写的报告已完成。 一,紧急安置工作 事故发生后,基於楼宇的不稳定状况,须对大厦作紧急支撑工程,在消防人员及警员的协助下,安排住户立即疏散。得到相邻地盘承建商及社区团体协助,陆续安排善丰花园住户暂时入住酒店,土地工务运输局并在不同地点设置谘询中心回答市民提问,数天后则由社会工作局协助安排入住酒店事宜。有关安排得到住户配合,获妥善进行,当中并未出现混乱。 为纾缓住户在事故发生初期在生活上出现的不便与困难,根据最低维生指数,社会工作局一次性向住户发放紧急津贴;在初步报告公布后,虽已评定了善丰花园暂没即时危险,但同时确定了楼宇不达安全使用条件,社会工作局亦启动了安置及支援计划,向自住业主发放一次性上楼津贴及每月特别津贴,为期两年;此外,向租户再发放一份应急钱。社工局亦同时设置热线电话提供辅导。 土地工务运输局及治安警察局按照事件进展的不同节点,有序安排住户多次返抵住所收拾物品及进行搬迁,过程大致顺利。土地工务运输局更设立电话热线,让住户查询有关上楼事宜,并透过手机短讯向住户直接发放讯息,建立直接沟通渠道,避免因信息偏差而出现误解。得到各方配合,住户於短时间内完成搬迁工作。 此外,事件发生后,不同部门亦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卫生局为善丰花园住户提供适切的医疗服务、邮政局提供邮件转寄服务、澳门大学协助受事件影响的有困难的学生,而专营公司亦提供不同的支援。 二,临时加固工作及监测检测工作 土地工务运输局於事故发生后立即对受破坏的结构柱进行了临时紧急支撑工程,随后亦陆续对其他承载力不足之结构柱进行相应的支撑工作。考虑到原有加固措施仅属紧急处理,为防范风雨季节来临会对楼宇产生进一步影响,确保公众安全,局方按香港专家建议,增强受损结构柱承载力的安全储备,於去年底对善丰花园展开临时加固工程,主要围绕受损结构柱及其他承载力不足之结构柱架设坚固的支撑架,有关加固措施的最后工序於4月底展开,预计5月初可完成。 除了加固工作外,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测及监测工作,包括委托澳门大学工程研究及检测中心监测楼宇状况,由局方验楼委员会及专业机构随同上楼收拾物品的善丰花园住户进行单位的内部堪察及混凝土强度测试,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专家亦应邀对有关检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及建议;同时,政府委托独立第三方的专业机构,分别在澳华大厦、利昌大厦及广兴大厦安装仪器,进行监测,验楼委员会亦在利昌大厦及广兴大厦大部分单位进行了堪察,纪录相关楼宇状况。随着本年1月份善丰花园地铺业主同意让政府人员入内,检测的最后阶段亦得以展开。 至於香港专家对善丰花园结构柱受损的初步分析,回顾其所提供的初步报告指出,根据对混凝土结构柱进行钻芯采样及回弹测试的结果显示,个别结构柱的混凝土强度不足,导致柱子爆裂的情况,与当年浇注混凝土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或混凝土质素有关,为此将进行更深入调查。当时的报告亦指出,善丰花园并没有即时倒塌的危险,惟不达安全的使用条件,须对受损的结构柱作永久性的修复。为进一步保障住户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在有关工作完成前,居民不宜返回大厦居住。 三,协调沟通工作从没间断 自善丰花园事件发生以来,政府相当重视与小业主之间的沟通联系,如事件发生的初期,政府透过设立电话热线向小业主提供查询的渠道外,亦通过发放手机短讯,让小业主及时知道政府的最新安排;此外政府亦先后与小业主、善丰花园承建商及其他关系人进行多次正式和非正式的会面,介绍调查工作的最新进展,以及听取各相关方的诉求等。此外,政府与利昌大厦、澳华大厦及广兴大厦的业主进行会面。


政府续依法对小业主提供协助

自善丰花园事件发生以来,政府始终将住户及公众的安全置於首位,为确保楼宇安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固措施,并且在得到各方面协助、政府跨部门通力协作及住户配合的情况下,得以顺利度过事件初期的突发状况,解决一些困难问题。随着善丰花园事件的最终报告今日(26日)公布及临时加固措施即将完成,政府将继续跟进相关的后续工作,包括为小业主今后决定重建或维修大厦提供技术支援,并且在现有基础上,透过修改《都市建筑法律制度》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等途径,优化地盘施工的监管制度,让各方面都有更大的保障。 各方配合顺利渡过突发状况
去年10月10日善丰花园事件发生以来,政府一直并未有松懈对有关工作的跟进,按照事件发生的不同阶段,政府分别进行了包括紧急安置、加固、检测及沟通协调等工作,期间,政府始终将住户及公众的利益放於第一位,保持与住户的沟通,务求讯息能即时准确传达,减轻事件对住户造成的压力,务求事件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在这期间,得到来自坊会、善丰花园原承建商、相邻地盘承建商的协助,以及各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加上住户的忍耐、合作与谅解,得以顺利度过最初的突发状况,未致出现混乱。 政府全力配合展开续后工作
政府十分关注善丰花园事件的跟进工作,一直都加紧与各相关方的协调和磋商,务求争取将问题尽快解决。政府理解到小业主及社会希望尽早公布最终的检测报告,然而,由於报告涉及到善丰花园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涉及到小业主的利益,而报告的目的是希望有助於问题的解决,不能草率公布,政府亦需对报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再加上政府首要工作是确保大厦结构安全,将主要精力完成大厦的临时加固措施。随着临时加固措施的即将完成,政府认为,目前已具备条件公布有关报告。 善丰花园事件甚为罕见,"报告"亦反映了该大厦不存在整体混凝土质量偏低问题,只是二楼个别结构柱的质量严重偏低,由於混凝土强度低,其破坏只是时间问题。报告公布后,政府将进行一系列后续工作,包括对善丰花园承建商及指导工程技术员开立卷宗,进行行政调查。 虽然针对善丰花园临时加固工程完成后,受破损的结构柱的承载力得到有效的支撑,增加了承载力的储备,但不足以保证楼宇能长期保持稳定,为保障公共安全,有必要尽快展开下一阶段安全措施。因此,报告建议,善丰花园可以进行维修。各小业主亦可按其意愿,按现行法律框架下对楼宇进行重建,无论小业主最终决定是重建还是维修大厦,政府都会对小业主提供技术支援,并且会特事特办,如加快图则的审批。对於小业主其他方面的合理诉求,政府亦会在依法的前提下提供协助,务求事件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检讨机制加强施工技术监管
政府近年已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监察机制,尤其对一些较易对周边构成影响的工程,如地库开挖,在审批图则阶段除要求申请人提交挡土支撑计划外,亦要求递交责任声明书,承担倘施工期间对邻近楼宇造成损毁的相关责任;而相关指导工程师有责任对周边楼宇进行评估,确保施工方案不影响周边楼宇。 因应市民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所忧虑,为进一步保障市民,政府除了在修订《都市建筑法律制度》时考虑到加强有关方面的规定外,亦会深入检讨现行针对地盘施工的监管机制,强化技术监管。此外,政府正制订《建筑及城市规划范畴技术员的登记、注册及专业资格的法律制度》,待完成立法后,随即便可建立包括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及工程师的专业资格认可及相关执业规定等专业认证制度,法案将规范专业人员的培训、考核、资格认可和注册,从而增加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 另外,今天(26日)早上,政府已分别约见善丰花园小业主代表、善丰花园承建商及相邻地盘承建商,向他们提供事件之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