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熱帶氣旋“韋帕”影響,地球物理氣象局(下稱﹕氣象局)於7月20日凌晨4時正發出八號風球,為應對有關的自然災害,保障市民生命及財產安全,按照行政長官批示,根據第 11/2020 號法律《民防法律制度》第八條、第九條第一款及第十一條第一款(七)項的規定,宣佈澳門特別行政區進入即時預防狀態,民防架構全體成員進駐民防行動中心部署各項應對工作。
行政長官岑浩輝於八號風球前夕到達民防行動中心進行巡視,聽取民防架構成員應對熱帶氣旋“韋帕”的工作匯報,指示民防架構全體成員需同心協力,嚴陣以待,持續監測風暴變化及潛在威脅,全力做好各項防風防浸防災工作,確保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由於熱帶氣旋“韋帕”移動路徑十分接近本澳,氣象局曾一度發出十號風球,同時疊加黃色風暴潮,本澳先後實施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交通方面,四條連接澳門和氹仔的跨海大橋及蓮花大橋於清晨5時30分封閉,西灣大橋下層行車道於清晨5時開放予輕型汽車和特許車輛通行,其後基於安全理由,在發出九號風球期間一度採取封閉措施。9個位處低窪地區的公共停車場亦在交通事務局協調下有序關閉。
口岸通關方面,經澳珠兩地口岸管理部門及澳琴有關部門協商,按照行政長官批示,根據《民防法律制度》執行例外性措施,分別於清晨6時起,臨時關閉了關閘出入境事務站、青茂出入境事務站及珠澳跨境工業區出入境事務站,及於上午11時起,臨時關閉橫琴口岸澳門口岸區出入境事務站。
隨著熱帶氣旋“韋帕”的遠離,於下午5時氣象局改發八號風球和藍色風暴潮警告,西灣大橋下層行車道恢復開放,9個位處低窪地區的停車場亦陸續重開,同時,關閘出入境事務站、青茂出入境事務站、珠澳跨境工業區出入境事務站和橫琴口岸澳門口岸區出入境事務站重新開放,恢復通關服務。
於傍晚約6時30分,保安部隊及保安部門在安全許可的前提下,迅速組成清障隊伍,提前派員到本澳各區移除倒塌樹木和清除道路障礙物,確保本澳各區主要幹道暢通,使社會秩序在短時間內基本回復正常,保障市民和旅客的出行安全。
直至晚上10時30分氣象局改發三號風球,按照行政長官批示,宣佈自2025年7月20日晚上10時30分起,終止即時預防狀態,四條跨海大橋同一時間重新開啟,西灣大橋下層則於所有車輛離開後關閉。
整個民防行動期間,共有139人使用社會工作局開啟的4間避險中心,民防行動中心共錄得163宗事故報告,主要涉及處理倒塌物54宗﹔清除有墜下風險的物件(如﹕石屎、簷篷)98宗﹔處理地盤設施9宗﹔處理升降機被困事件1宗﹔處理火警1宗。此外,衞生局及鏡湖醫院共錄得5名傷者,均為輕傷。另外,民防行動中心查詢求助熱線共接獲123宗個案,主要涉及:查詢颱風情況、封橋措施、避險中心情況、口岸運作、通報路面障礙物和墜下物等;治安警察局亦執行打擊違規的士行動,共截查到2宗的士違規個案(議價),以及檢控4宗“白牌車”。
保安司司長、聯合行動指揮官黃少澤於總結時表示,各民防架構成員克盡己任,各司其職,按照各自的應急預案,做到及早預警、及早防範,在民防行動中心統籌下,彼此之間溝通默契,合作高效,保障了市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藉此機會感謝民防架構成員、前線同事的付出,以及市民和旅客的理解及配合。他同時提醒,本澳仍處於颱風季節,希望各民防架構成員不要鬆懈,在這次應對的基礎上,繼續做好和優化各項民防工作,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