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本澳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傳播風險上升 衛生局呼籲居民做好防範措施

衛生局舉行防控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新聞發佈會

為了及早讓居民了解特區政府應對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下稱:雙熱)的總體防控策略和具體執行措施,以及希望居民配合行動提高警惕性,並積極配合特區政府防蚊、滅蚊和早期發現病例等工作,衛生局今(12)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現時本澳防控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流行情況和防控措施。衛生局羅奕龍局長、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梁亦好主任 、仁伯爵綜合醫院曾潭飛醫務主任、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陳彩環處長、仁伯爵綜合醫院感染科田亞坤主治醫生出席了新聞發佈會。

羅奕龍局長於發佈會上表示, 自7月底本澳出現首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以來,截至10月11日本澳錄得32例基孔肯雅熱病例,其中24例是輸入性,8例是本地感染。結合鄰近地區情況和人員流動,本澳基孔肯雅熱輸入風險持續存在,加上近日本澳天氣仍然炎熱和多雨,更適合白紋伊蚊孳生。10月11日出現兩個本地病例,本澳傳播風險上升。現時本地病例仍為散發性,尚未出現聚集性。在行政長官的領導下,社會文化司司長的統籌協調下,特區政府、社團機構和全體居民共同努力,做了大量有效的防控工作,包括:

1. 控制傳染源方面:加強口岸體溫檢測,呼籲居民如有發熱、關節痛、皮疹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提醒前線醫療人員加強對疑似人士進行檢測。目前,全澳醫療機構每日檢測超過20人次,成功及早發現病例。

2. 居民防蚊方面:持續通過“全城家家戶戶清積水”行動,以及線上、線下各項宣傳活動,推動居民掌握“防蚊三招”,即是:清除積水,防止蚊子孳生;安裝紗窗、使用蚊帳或開啟冷氣,防止蚊子進入室內;戶外活動時穿淺色長袖衣褲,使用(含避蚊胺DEET)的驅蚊劑,防止蚊子叮咬。

3. 社區滅蚊方面:在7至9月期間,完成了5,300次社區(高風險場所)積水巡查和清理工作、1,228次(衛生黑點)常規化學滅蚊工作,並為200個風險點進行化學滅蚊。

4. 賦能社區滅蚊方面:通過“健康社區、健康企業、健康校園”計劃,與教青局、社工局、保安部隊、社團機構、物業管理商會等合作,協助機構和場所建立自主滅蚊能力,以便有需要時配合特區政府進行區域性和全澳性滅蚊工作。目前,已經培訓400多名涵蓋校園、企業、物業管理等滅蚊人員。滅蚊機器方面,衛生局已儲備約300台,企業儲備40台,學校現正採購198台。

他強調,因應本澳雙熱傳播風險提升,衛生局將協同各政府部門加強監督轄下機構和場所落實積水清理與化學滅蚊工作,同時也通過多種渠道提升居民防蚊滅蚊的知識和能力。此外,當本澳需要進行區域性和全澳性滅蚊工作時,希望居民可以配合政府進行室內外同步滅蚊及再次檢視家居環境防蚊設備是否足夠,例如是否已設置紗窗紗門,如家居環境較多蚊患,建議10天內準備好蚊香、滅蚊噴霧等用品。

梁亦好主任和陳彩環處長分別介紹了本澳雙熱流行概況、風險地點分佈、防控雙熱聯合大行動總體情況以及巡查發現常見問題等。現時本澳出現雙熱傳播風險高,其中旅遊熱點大三巴、關閘、下環區、海傍區一帶存在較高風險。本年度截至10月11日共錄得32例基孔肯雅熱個案,包括8例本地及24例輸入性個案,其中50歲以上個案佔53%;本地個案中,3人退休或無業,工作人群中有4例(佔80%)需於戶外工作,故此,戶外工作者和長者尤其應加強注意防範;在“全城家家戶戶清積水”防控雙熱聯合大行動中,巡查期間向約21,500戶(全澳約1/10住戶)作宣傳教育,直接面對面進行教育約6,200戶,入戶手把手指導檢查孳生源約有1,400戶,當中每100戶發現有蚊幼蟲存在的容器達16個。家居積水是蚊患其中一個主要來源,居家常見積水位置包括有門口神台水杯、花盆托槽、無蓋容器、陽台地面等。而蚊子從卵到成蟲的整個生命週期平均需要時間約7天,故居民應至少每7天清理一次家中容器積水以降低蚊子的密度,並再次呼籲共同做好“防蚊三招” 以杜絶蚊患,以及配合特區政府防控工作。

曾潭飛醫務主任及田亞坤主治醫生分別介紹了仁伯爵綜合醫院雙熱患者治療的情況及居民應注意事項等。截至10月12日為止,因雙熱現正於仁伯爵綜合醫院接受住院治療共有6名患者,其中4名確診基孔肯雅熱,2名確診登革熱,均無嚴重併發症。基於本澳居民和醫務人員警覺性高,均能早期發現病例,所有確診病例治療癒後良好,患者從出現症狀到確診時間平均為 1.4天,並再次提醒居民倘出現發熱、出疹、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生有關居住地點或旅遊史。醫生應對疑似病例及時作出檢測和通報,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可提供雙熱檢測服務。

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是通過帶病毒的白紋伊蚊叮咬人而傳播,不會直接人傳人,清除孳生源為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居民應注意加強清除積水,杜絕蚊蟲孳生,不要掉以輕心並做好“防蚊三招”,共同防控蚊媒傳染病:

1. 防止家居“孳生”蚊子,注意定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

2. 防止蚊子“進入”室內,家中可使用紗窗、蚊帳或開冷氣等措施,減少被蚊叮咬機會;

3. 防止戶外蚊子“叮咬”,在戶外活動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並在皮膚暴露地方或衣服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

居民若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傳染病熱線28700800或瀏覽傳染病資訊網頁https://www.ssm.gov.mo/csr及預防登革熱及基孔肯雅熱專頁https://www.ssm.gov.mo/apps1/DenguePrevention/ch.aspx。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