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市政署增加轄下設施滅蚊頻次 籲勤清積水共防蚊蟲叮咬

市政署自7月已加大對轄下市政設施的滅蚊力度,頻次由一個月2次增加至3次。

為加強防範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傳播,市政署自7月已加大對轄下市政設施的滅蚊力度,頻次由一個月2次增加至3次,並將因應衛生局公布的誘蚊產卵指數及相關風險評估,適時調整滅蚊頻次。

市政署與衛生局一直設有防控蚊患機制,按照分工,衛生局負責公共街道、私人及空置地方的蚊患防控,市政署則配合於每年3月至11月期間,在清晨或黃昏對轄下公園、休憩區及公共墳場等約141個市政設施進行化學滅蚊工作。而針對衛生局通報出現蚊媒疾病個案的地點,市政署亦會積極配合衛生局,對相關風險區域加強針對性及防範性滅蚊工作,進一步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杜絕蚊患最有效的方法是以清除孳生源為主、化學滅蚊為輔。市政署呼籲市民定期清理家居及工作地點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外出時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例如使用驅蚊劑、穿著淺色長袖衣物,減少蚊蟲叮咬,共同降低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等蚊媒疾病在澳門傳播的風險。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