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大學今(3)日舉辦“大學講壇”,由牛津大學納菲爾德醫學院基因組醫學教授Anneke Lucassen以“個體化精準醫療:基因組學如何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為題發表演講,透過臨床實踐案例,深入探討了如何在醫療系統中應用基因組學技術,同時建立對基因科學能力的理性認知。
澳大副校長葛偉致辭時表示,Anneke Lucassen是國際知名的遺傳醫學與個人化醫療權威,現任牛津大學個人化醫學中心主任、醫院臨床遺傳學榮譽顧問。她致力推動遺傳疾病的研究,同時探討基因組技術所涉及的倫理議題,其研究整合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倫理法律等專業領域,以跨學科研究促進基因組學於實際層面的應用。Anneke Lucassen目前領導牛津大學臨床倫理法律與社會研究團隊,並擔任多項要職,包括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倫理諮詢委員會主席、英國基因組醫學聯合委員會主席、英國國家篩查委員會成員等職務,持續推動基因醫學的臨床實踐。
講座上,Anneke Lucassen提到將基因組醫學整合至臨床實踐,實為現代醫療保健體系中最具革命性之變革之一。然而,從實驗室研究成果到實際應用的轉化過程,仍存在諸多複雜且細微的挑戰與考量。她的研究團隊專注於探討科學突破如何有效轉化至實際應用,從如何確保基因資訊能妥善傳遞予家族成員,到探討個人化醫療的環保實踐方案等,務求使社會大眾得以充分受益於其團隊的科研發現。Anneke Lucassen分享了其在醫院和個人化醫學中心的經驗,探討如何以負責任的態度將基因組學整合至醫療保健體系,同時對基因科學所能達成與未能達成的目標保持務實預期,為在場人士帶來啟發。
問答及交流環節由澳大健康科學學院院長鄧初夏主持。Anneke Lucassen與參與者交流互動,討論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