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大研究為細胞治療關鍵環節提速

澳大研究團隊發明新型雙水相系統用於大量培養和快速激活治療性細胞

由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中藥機制與質量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王春明帶領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物理化學“相分離”原理的全新工程化細胞培養系統,可顯著縮短免疫細胞活化時間。該研究已發表於國際一流期刊Cell子刊Cell Biomaterials,並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臨床研究中心開展轉化合作。

細胞治療為多種疾病的治療與組織修復再生提供了新策略。然而,患者來源細胞的活化過程耗時較長,成為臨床轉化應用的關鍵瓶頸。澳大研究團隊最初從細胞內生物大分子凝聚體可促進生物化學反應這一基本科學原理受到啟發,嘗試在細胞表面構建一種加速激活體系。該研究使用了兩種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大分子——聚乙烯醇(PEG)和右旋糖酐(DEX)——構建了一套雙水相系統(ATPS),通過選擇性地將細胞與激活因子共分配,使激活因子以超出常規的濃度富集於細胞分配相,從而快速誘導細胞至所需表型。該研究選取代表巨噬細胞和T細胞的兩類模式細胞進行測試,發現該系統可縮短細胞激活所需時間高達80%,並可將目標基因的表達水平提高至十倍。有趣的是,這套將細胞置放於兩相分離的工程化系統,可顯著增強細胞內相關信號通路中關鍵蛋白(如IKBKG)的液-液相分離事件,整個誘導活化過程都是基於清晰、可控的調節機制。由於全套系統僅採用的兩種生物材料廉價、安全、長期應用且獲多國藥監機構廣泛批准,預期將有助於系統通過後續的監管審批申請,提高臨床與產業界的合作和應用意願。

該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為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碩士畢業生李雨微和博士後研究員王安恆。深圳大學副教授Massimiliano Galluzzi、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先進化學研究所博士Jordi Esquena、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董磊等亦為研究作出重要貢獻。該研究獲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檔案編號: 0001/2021/AKP、0024/2023/AFJ、005/2023/SKL)及澳門大學(檔案編號:MYRG-GRG2024-00189-ICMS-UMDF、MYRG-GRG2023-00136-ICMS-UMDF、MYRG-CRG2023-00009-IAPME)資助。全文可瀏覽:https://www.cell.com/cell-biomaterials/fulltext/S3050-5623(25)00168-0。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