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響應每年十月的“國際乳癌關注月”(International Breast Cancer Awareness Month,又稱“粉紅十月”),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日前舉辦以“健康乳您,為愛傳遞”為主題的專題講座,內容包括乳腺癌治療等,以提升患者及居民對乳癌防治的認知,鼓勵適齡女性定期接受篩查,以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次講座包括患者及家屬等近30人出席。講座期間,醫院管理團隊與患者及家屬等一同佩戴粉色領巾,象徵全球乳癌防治的共同標誌——“粉紅絲帶”,展現醫患同心、攜手傳遞關愛與希望的信念。
根據《澳門癌症登記年報2023》數據顯示,乳癌持續高居澳門女性新發癌症首位,2023年共錄得291宗乳癌新病例(每十萬女性粗發病率為80.4),死亡個案為55例(每十萬女性粗死亡率為15.2),反映乳癌防治仍是本澳公共衛生的重要工作之一。
為應對乳癌帶來的挑戰,衛生局的“癌症病人資源中心”持續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全面支援。2024年,該中心服務量超過6,900人次,其中護理諮詢門診服務逾1,900人次,主要提供放化療後的居家護理指導與情緒支援;康復護理諮詢門診服務則超過2,600人次。此外,中心亦開設了乳房術後康復運動班、樂齡健體操、療癒瑜伽等課程,並定期舉辦醫療健康專題講座、護理衛教講座及各類休閒活動,協助患者與家屬在抗癌路上積極面對、克服困難。欲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致電“癌症病人資源中心”查詢(電話:28386879)或瀏覽中心網址(https://www.ssm.gov.mo/portal/cpcenter/ch.aspx)。
衛生局強調,乳癌屬可防可控的疾病,建議18歲或以上的本澳女性居民,可透過“一戶通”內“我的健康”中的“綜合癌症篩查平台”進行預約,參加“乳腺癌篩查計劃”。同時,也應採取以下措施,以保持乳房健康:
- 認識病徵:注意乳房或腋下出現硬塊、乳頭異常出血、皮膚凹陷或脫皮、持續疼痛等可疑跡象。
- 調整生活習慣:缺乏運動、肥胖、吸煙及未餵哺母乳均會增加乳癌風險。建議保持均衡飲食、恆常運動、充足休息,並鼓勵母親實踐母乳餵哺。
- 定期檢查:定期進行乳房自我檢查及醫學影像檢查(如乳房X光造影或超聲波)是及早發現乳癌的關鍵。高風險人士應諮詢醫生,制定個人化篩查計劃。
- 積極治療:一旦確診,應儘早接受規範治療。治療方案將根據癌症分期與醫生建議制定,包括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及激素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