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先峥秘書長致辭
10月24日,由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主辦的“中國—葡語國家數字經濟研修班”在澳門銀河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結業禮。該研修班自10月13日至27日舉辦,有19名來自中國內地及九個葡語國家的相關領域官員、技術員和機構高管等代表參加。中葡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秘書長季先峥、聖若瑟大學副校長Alexander Lobo、研修班輪值班長Ensa Indjai等出席典禮並致辭。
季先峥秘書長在結業式上指出,此次研修班緊扣《經貿合作行動綱領(2024‑2027)》的部署,關注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等前沿領域,旨在推動論壇成員國貿易與投資的數字化轉型,並促進跨國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合作。今年以來,常設秘書處已成功舉辦了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藍色經濟、數字經濟等四個專題研修班,並正在舉辦中小企業能力提升研修班,持續促進中葡知識經驗交流和多領域務實合作。本次研修班亦參觀在第三十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和第二屆中葡經貿博覽會期間設立的中葡經貿合作形象展區、中葡中小企業圓桌會等活動,全方位瞭解中國和葡語國家的投資環境與合作潛力。此次活動有利於推動各方共同探討如何利用數字經濟機遇、克服風險挑戰,助力企業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Alexander Lobo副校長在致辭中指出,本次研修班成果豐碩,促進了跨境合作,赤道幾內亞與聖若瑟大學的戰略夥伴關係及巴西水產養殖國務秘書的深度參與,展現了在可持續領域的高度承諾。未來,各方將以數字技術驅動合作,透過技術創新、產業協作和戰略合作,共同推動可持續發展。
研修班輪值班長Ensa Indjai表示,中國展示了其數字整合、人工智慧和新技術戰略的強大力量,並促進了與葡語國家的關係。他深信此次研修班加強了澳門、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聯繫,創造了對各方有利的協同效應。
在研修期間,學員們參加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包括專題講座、實地考察和案例研討,深入掌握了數字經濟領域的前沿動態,顯著提升了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學員們還進行了實地考察,訪問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和中山市,參觀了當地企業,瞭解人工智慧在製造和金融行業的創新應用。他們走訪了橫琴稅務局和中葡商貿中心,探討跨境稅收服務及投資便利化機制。此外,學員們參加了在澳門舉辦的聯合國大學人工智慧2025大會,與全球AI專家交流前沿研究成果,進一步拓寬了視野。
出席結業典禮的嘉賓還有巴西漁業和水產養殖部水產養殖國務秘書費爾南達·戈麥斯·德寶拉、莫桑比克駐澳門總領事 Rodrigues Vitorino Muebe、安哥拉駐澳門副領事 Teresa João Álvaro dos Santos Tiago、澳門中聯辦貿易處臨時負責人趙昕等,常設秘書處全體成員也參加了此次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