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響應“世界中風日” 辦預防中風知識講座 衛生局呼籲居民及早識別腦中風症狀及立即就醫

衛生局響應“世界中風日”舉辦關於預防中風的健康知識宣傳講座

世界中風組織把每年10月29日訂定為“世界中風日”,今年主題是“儘早識別,立刻就醫”,強調儘快識別中風的早期症狀並立即就醫治療。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和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心腦血管疾病亦是本澳第二大死亡原因。為積極響應“世界中風日”,提升居民對早期識別腦中風和疾病預防的認識,推動其進行自我健康管理,例如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多運動和控制體重等,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日前為患者及家屬舉辦關於預防中風的健康知識宣傳講座。

為貫徹落實《健康澳門藍圖》各項目標和指標,包括降低因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而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提高符合條件者接受預防心臟病發作和腦卒中的藥物治療及諮詢比例等。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秉承“預防優先,妥善醫療”的宗旨,於2016年成立有關預防腦中風的小組及建立急診中風綠色通道,以縮短治療所需等候時間,為患者提供全天候靜脈溶栓和介入取栓治療。過去一年,啟動綠色通道逾300人次,成功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共100人次,完成介入取栓治療約40人次;另外,因腦中風而入院的患者可接受靜脈溶栓治療比例也由2016年1.9%上升至目前30%以上,該比例優於鄰近地區。

與此同時,衛生局亦持續優化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的中風綠色通道流程,正計劃與消防局合作建立“院前中風評估及通報機制”。該機制可在疑似腦中風患者由救護車送院途中,預先通報醫院,使醫護人員能在患者抵達前調配人手及準備所需資源,儘快為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進行靜脈溶栓,或介入取栓等血管再灌注治療,以便有效縮短救治等待時間,提升搶救成功率。

衛生局提醒居民若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不要掉以輕心,可參考簡單易記的“F.A.S.T”口訣,以及早辨識腦中風徵兆,具體如下:

F - Face(面部):臉部突然下垂,或笑時嘴角歪斜;

A - Arms(手臂):檢查上臂或下肢是否有單側無力或麻木的情況;

S - Speech(言語):說話口齒不清或難以理解他人的話;

T - Time(時間):記下症狀出現的時間,並立即撥打999尋求緊急醫療協助。

除上述典型症狀外,還有一些不太常見但同樣重要的中風徵兆:

1、突然單眼或雙眼視力模糊、失明或出現複視;

2、突發嚴重頭暈,伴隨行走不穩或失去平衡。

衛生局重申,中風搶救有黃金時間,及時就醫至關重要,故面對可能的中風症狀,寧可“小心”也不可“大意”,提高對中風的警惕性,守護自己及身邊人的健康。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