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防治愛滋病委員會召開2025年度工作會議

防治愛滋病委員會召開2025年度工作會議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防治愛滋病委員會於日前召開本年度工作會議,會議由委員會主席、衛生局局長羅奕龍主持,出席者包括仁伯爵綜合醫院代院長、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代表戴華浩,社會工作局防治賭毒成癮廳廳長鄭耀達,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德育中心主任鄭雪珍,委員會秘書長、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主任梁亦好,以及其他政府部門、醫療機構和團體組織等委員代表。

羅奕龍局長在致辭時指出,委員會自2005年成立至今已達20年,透過各單位的共同努力成功開展多項具成效的愛滋病防控工作,令本澳感染個案數目維持在低水平。衛生局積極落實《健康澳門藍圖》各項部署,以“終止愛滋病流行”作為其中一項具體目標,透過“關口前移”、“資源下沉”、“觀念轉變”三大核心政策方向,推動早篩檢、早發現、早治療,大大改善感染者康復預後的情況;同時採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藥物,有效阻斷病毒透過性接觸傳播從而降低社區傳播風險,達致“治療即預防”的成效;衛生局以“居民健康為中心”,持續推動“健康社區”、“健康企業”、“健康校園”三大重點計劃,不斷提升居民整體健康水平。

愛滋病治療率及控制率超九成 推動資源下沉社區

衛生局於今年1月至9月共錄得28例新增確診愛滋病病毒感染個案,其中14例是本澳居民,14例是非本澳居民。在本澳居民新增確診個案中,性別均為男性,年齡介乎於18~39歲、40歲或以上各佔50%,其中13例經同性或雙性性接觸感染,1例經異性性接觸感染,所有新增個案已轉介至仁伯爵綜合醫院跟進,目前本澳居民治療率及控制率均超過九成。衛生局持續保障血液安全、跟進確診個案、加強培訓醫護人員,推廣安全性行為和持續資助非政府組織推行針對脆弱群體的防控工作。此外,衛生局建議從未進行過愛滋病病毒檢測的成人可進行一次檢測,如有持續高風險行為的人士應至少每年檢測一次。為鼓勵居民進行檢測,衛生局聯同非政府醫療機構、非政府組織共同合作持續提供免費愛滋病病毒快速檢測服務,近年來推出自我檢測計劃並舉辦面向社區及高等教育院校的檢測和宣傳活動,以提升居民的檢測意願和普及預防知識。

持續開展濫藥人群愛滋病防控工作

以往在濫藥人士中愛滋病病毒感染的情況較多見,社會工作局為此持續針對濫藥人群進行愛滋病防控工作,包括美沙酮治療及輔導服務、清潔針具計劃服務、宣傳推廣等方面成效顯著。從2015年起至今,並沒有發現新增濫藥者因共用針具而感染愛滋病病毒的本澳居民。於2025年1至9月接受美沙酮維持治療服務共89人,出席率達82%,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此外,由於濫藥人士同時具有較高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風險,故自2020年8月起,社會工作局與衛生局合作加強針對濫藥者進行丙型肝炎病毒篩檢及轉介治療服務,並已轉介40名丙肝病毒感染者到仁伯爵綜合醫院跟進治療。

推動學校、家庭、社區進行性教育

為向學生和青少年灌輸正確的性觀念,傳授自我保護與預防愛滋病的知識,以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在學校、家庭和社區三大範疇持續開展性教育工作。在學校性教育方面,非高等教育學校按《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與《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基本學力要求》,在各教育階段循序漸進教授性知識;今年開展了幼兒教育階段《性教育教學指引》編寫工作,並定期舉辦教師培訓、品德教育學校巡迴展、性教育微電影分享會及性教育巡迴話劇等活動。在家庭性教育方面,持續舉辦親子性教育活動並透過“親職教育資訊網”和社交平台專頁,為家長提供豐富的親職教育相關資訊。在社區性教育方面,透過下沉社區的活動傳遞健康性觀念,藉由跨部門協作共同促進青少年性健康發展。

各委員對推動愛滋病檢測和社區宣傳教育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和經驗交流,並認同本澳愛滋病病毒感染新發個案人數呈下降趨勢,但隨着本澳人員流動頻繁,愛滋病傳播風險持續存在,防控工作不可鬆懈,需要持續跨部門合作共築健康澳門。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