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卫生局有关领葬事宜启事

邓钖培,男性,78岁,於2010年10月23日去世。仁伯爵综合医院盼死者家属速往医院入院科办理领葬事宜。若启事公布后七天内仍无人前往办理有关事宜,则视作无人认领的尸体处理。


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屋面板重铺完工

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屋面板重铺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屋面板经测试后,达到预期的效果。下阶段将对体育馆的两条钢结构主桁架进行保养维修。 经过五个多月针对性对建筑物大跨度屋面系统的缺陷进行整体性的改造,在原建筑物屋面板层上加覆一层氟碳涂层铝镁锰合金锁扣板以形成多重层面板系统,新系统除可改善原屋面系统多年来因受强风荷载反覆作用及紫外线影响下呈现老化而出现的渗水问题外,同时亦可藉此改善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空调耗能,使建筑物更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经测试后,屋面板功能达预期效果。针对强风及潮湿多雨气候因素,建设发展办公室计划下阶段对体育馆两条钢结构主桁架上部分已老化的防水填充料进行保养维修。


摆华巷周六、日封闭

政府总部将於周六(30日)及周日(31日)举行开放日,配合上述活动,邻近的摆华巷将临时封闭;在封闭期间,每日上午9时至下午6时,除居於上述范围人士之车辆外,其他车辆一律禁止驶进。交通事务局呼吁驾驶者留意有关改动。 在封闭交通期间,来自龙嵩正街、风顺堂街,以及欲往南湾大马路的车辆须取道高楼街、西坑街、山水园巷及高楼斜巷。 交通事务局提醒驾驶者遵守路上所设置的临时交通标志,并服从现场交通警员的指挥。


友谊大马路近仙德丽街路段周六、日有限度通车

配合安装大赛车防撞栏工程,友谊大马路近仙德丽街的路段,将於周六(30日)上午9时半至周日(31日)晚上9时半实施有限度通车,并禁止车辆从友谊大马路右转入仙德丽街,而四条巴士路线将临时改道,交通事务局呼吁市民留意。 为配合大赛车举行,现时赛道正陆续进行安装防撞栏工程,其中友谊大马路近仙德丽街的路段将於周六(30日)上午9时半至周日(31日)晚上9时半实施有限度通车安装防撞栏,期间,并会禁止车辆从友谊大马路右转入仙德丽街。因实施上述交通管制措施,四条驶经仙德丽街,停靠城市日大马路/波尔图街巴士站之巴士线,分别为12、23、3A及8号线将改为经友谊大马路、长崎街、罗理基博士大马路、宋玉生广场至孙逸仙大马路后按原线行驶,而城市日大马路/波尔图街的巴士站将暂停使用。 交通事务局提醒市民和驾驶者留意有关交通及巴士改动,并应遵守路上所设置的临时交通标志及服从交通警员指挥。市民如欲了解是次临时交通改动详情,可登入交通事务局网页www.dsat.gov.mo或交通地理资讯网traffic.gis.gov.mo。


第三季逾2,800万人次享用车资优惠

交通事务局统计资料显示,今年第三季逾2,800万人次使用了长者、学生及全民受惠的巴士乘车优惠措施,政府投入的资助金额逾4,200万澳门元。交通事务局会严格监督两家巴士公司优化服务;同时,会加紧进行新巴士服务的判给,以及过渡安排的准备工作。 今年第三季共有28,194,118人次使用了三项车资优惠计划,政府投入的资助金额为42,542,732.1元。其中使用「长者车资优惠」共2,437,585人次,资助金额为6,951,869.2元;使用「学生车资优」4,224,230人次,资助金额为8,238,236元;至於使用「公交车资优惠」则有21,532,303人次,资助金额为27,352,626.9元。 出车方面,今年第三季两巴出车班次合共560,160班,较去年同期的555,089班增加5,071班,增幅为0.91%;其中新福利的出车班次为415,085班、澳巴则为145,075班。交通事务局会继续密切监督两家巴士公司的运作,为公众提供更佳的巴士服务。


二零一零年一月至九月运输及通讯统计

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本澳的行驶车辆总数有193,966架,较2009年同期增加4%;电单车(104,857架)及轻型私家车(75,386架)分别占总数54%及39%。今年首九个月新登记的车辆有12,005架,按年微跌0.1%;新登记车辆主要为电单车(占58%)及轻型私家车(占38%)。 今年1月至9月共录得9,831宗交通意外,按年增加6%;涉及伤亡人数共3,953名,其中6人死亡。 今年首三季经陆路进出澳门及中国大陆的车辆有2,809,194架次,按年上升8%;其中关闸的车辆流量占总数83%。 在航空运输方面,首九个月经澳门国际机场抵达及离境的商业航机共26,010班,按年下跌6%;航班主要往来中国台湾(占总数38%)、中国大陆(占28%)、泰国(占9%)及马来西亚(占8%)。往来港澳的直升机有11,116班,按年减少5%;往来中国大陆的有2,466班,较去年同期增加12班。 在海路客运方面,首九个月往来港澳的客轮共90,081班,按年上升9%;经外港客运码头(65,596班)及氹仔临时客运码头(24,485班)分别占73%及27%。往来中国大陆的客轮有19,537班,按年增加23%。 今年1月至9月海路货柜总吞吐量为66,780标准货柜单位,增幅为2%;而实际进出的货柜共47,964柜次,与去年同期相若。经海路进出口的货柜货物毛重为133,485公吨,按年增加2%,其中10,014公吨为转口货物。经陆路进出口的货柜货物毛重按年减少18%至34,701公吨,其中转口货物有13,521公吨。 今年首三季的航空出口货物共23,425公吨,按年上升28%;目的地主要为中国台湾,占72%。航空进口货物增加21%至10,605公吨,来自中国台湾的占84%;而转口货物则大幅下跌46%至4,738公吨。 在通讯方面,今年9月底的流动电话用户有1,107,066户,按年上升10%;固网电话用户则减少2%至169,054户。互联网登记用户为163,830户,首九个月总使用时间达3.08亿小时,增幅分别为19%及24%。


二零一零年九月对外商品贸易统计

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今年9月本澳的货物出口总值为5.0亿元(澳门元,下同),同比下跌28.7%;其中本地产品出口(1.8亿元)及再出口(3.1亿元)分别下跌21.2%及32.4%。进口方面,9月份货物进口总值为38.7亿元,同比上升15.0%。今年9月的货物贸易逆差为33.8亿元。 第3季的总出口货值(16.6亿元)较去年同季下跌11.6%,而总进口(115.0亿元)则录得18.5%的升幅,货物贸易逆差为98.4亿元。 今年首九个月本澳的总出口货值为52.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跌8.4%;其中本地产品出口减少26.5%,而再出口则增加4.4%。总进口货值为318.9亿元,上升19.7%。1月至9月的货物贸易逆差同比扩大27.5%至266.1亿元;货物出进口比率跌至16.6%,较去年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 按出口货物目的地统计,今年1月至9月输往香港(22.6亿元) 的货值较去年同期上升5.0%;输往中国大陆(8.4亿元)的货值与去年同期相若;输往美国(6.3亿元)及欧洲联盟(3.1亿元)的则分别大幅下跌43.5%及40.7%。纺织品及成衣出口货值为12.4亿元,同比跌幅达39.6%,占总出口的比重亦降至23.5%;非纺织品的出口(40.4亿元)则录得8.9%的升幅,其中铜及其制品和钟表的出口分别显着增加60.9%及51.3%。 在进口货物来源方面,首九个月来自中国大陆(99.1亿元)及欧洲联盟(70.2亿元)的进口货值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7.2%及26.8%。进口消费品增加36.4%,当中小客车及电单车大幅上升94.1%;而资本货物和原料及半制成品则分别下跌4.3%及0.8%。 今年1月至9月本澳的货物进出口总值为371.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24.1亿元上升14.7%。


优化路氹城生态保护区,为候鸟创造更好空间

澳门湿地滩涂富含有机物质,孕育多样的底栖生物,吸引了许多南来北往的候鸟及本地留鸟前来觅食,其中包括大白鹭、小白鹭、黑脸琵鹭、苍鹭、池鹭、野鸭等涉禽和水禽等50多种水鸟。环境保护局正对路氹城生态保护区进行三项生态工程,确保其生物多样性,并尽量保证有关优化工程在候鸟大量到来前完工,预计本月底可完成主体工程。 1.生态二区滩涂清理及鸟礁建设
澳门的主要湿地位於路氹莲花海滨大马路河滩的生态保护区二区,主要有老鼠簕、秋茄、海榄雌和桐花树4种红树林植物。老鼠簕为多年生植物,生长迅速, 渐成为澳门红树林的优势种。老鼠簕主要分布在近岸,叶缘带刺,林相密实, 阻碍动物活动。它过快的生长占领了澳门狭小的滩涂,使鸟类和虾蟹类被迫迁离。金都酒店一带泥滩过往曾是鹭鸟觅食之地,现时由於老鼠簕过多,近年已少见鹭鸟在这一带觅食。 湿地的演替有其固有的规律,但总体方向是由水生环境向陆地生态系统过渡。研究发现,若不适时适量清除红树,滨海湿地将演变为红树林森林,改变湿地原有的生态特性,迫使某些动物的生存受到影响,像文蛤、螺贝类等底栖性生物因无法栖息而逐渐消失,候鸟觅食空间缩减,生物多样化下降。邻近地区亦有适时适量清除红树的做法,例如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定期清除过度生长的红树林苗,以维护其生物的多样性;又例如台湾新竹市香山湿地因原本宽广的潮间带渐被红树林侵占,当地政府於去年为维护生态平衡进行清除作业,减缓红树林过度扩散。 为了保持澳门路氹城湿地的物种多样性,根据湿地专家建议,环境保护局将在生态二区进行优化工作,适量清理老鼠簕,疏通生态一区进水口,确保有适量的滩涂供候鸟栖息和觅食,并在清理的滩涂上建造两个鸟礁供候鸟栖息及停歇;将适当挖深滩涂上的潮沟,让水生动物有更多活动空间,为候鸟提供饵料。相关工作将在近日完成。 2.生态一区之清淤、水体优化工程
路氹城生态保护区一区建成7年来,由於有机物沉积及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日渐变浅。同时区内水体交换弱,造成水质淡化,芦苇及杂草繁生,减少了水鸟活动的空间。根据湿地专家建议,环境保护局近期将对进行适当的优化工作,扩阔和加深生态一区的水体、清除滋生的杂草、开挖2条人工水道、建造25个人工鱼礁、建造具投饲功能的鱼池、在水鸟活动密集处增设石滩,改善鸟类的栖息环境。改善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及增加水鸟的活动空间,增强生态一区对动植物保育的功能。相关工程已经完成。 3.滩涂红树移植保育工程
为长远优化生态区的环境,环保局已进行一系列关於生态区的滩涂保育工作。红树植物具有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体和泥滩的作用,为了改良生态二区南端湿地的环境和生态功能,环保局亦将以联生工业村对出的滩涂作为试点,移栽与民政总署共同培育了一年的红树苗种,及迁移部分红树植物。有关工作将在2011年第一季度完成。 生态保护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环境保护局将正在研究和规划多项优化保育和科普教育方案。其中包括考虑在生态一区建造观鸟屋的方案,规划进行配套的自然研习径的建设,增加标牌、指示牌及介绍板,同时对路径进行优化。合理规划参观路线及配置保护区资源,充分发挥生态保护区的生态教育及研习功能。待有关工作完工后,考虑向公众及教育界有限度开放,提升市民和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特区政府跟进回收强生“1 Day ACUVUE TruEye”隐形眼镜

因应生产商强生(香港)有限公司昨日宣布回收“1 Day ACUVUE TruEye”隐形眼镜,经济局随即与本澳代理商联络,其表示有关问题批次产品只有少量在澳门出售,约为40多盒,同时,已即时进行回收工作。另外,本局亦已加强巡查本澳市面出售隐形眼镜的店铺,并没有发现有问题批次产品出售。 受影响的批次在爱尔兰生产,本澳有出售的问题批号共9个,批号为492300、492311、492328、492340、492349、492351、492364、492401及 502133。强生(香港)有限公司表示,经调查后证实受影响的产品是爱尔兰在8月份制造,其中两条生产线的冲洗程序未能符合该公司的内部生产标准,导致有小量残留冲洗剂在镜片。 为保障公众安全,本局将会密切留意有关产品的情况。


第四届“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第四届“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於2010年10月22日至10月23日在澳门成功举行。会议由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暨公职局、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澳门大学、澳门基金会共同主办。前三届会议分别在2004年、2006年和2008年成功举行。 在开幕式上,行政法务司陈丽敏司长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致辞,她提及了澳门特区政府公共行政改革的主导方向。其提出,随着澳门社会的急速变化,面对种种挑战,澳门特区政府秉持“以人爲本”的施政理念,坚持以“科学决策”,打造“阳光政府”作爲改革的主导方向,以务实有效、前瞻进取的政策,优化政府内部运作,全面提升行政管理体制和完善公务员队伍的建设,透过一系列的综合措施,致力推进各项民政民生事务,以期推动社会共同努力,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克服挑战。陈司长表示,这次研讨活动,定能汇聚各方的智慧,集思广益,爲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务操作带来新的啓发和视野,同时亦爲特区政府推进公共行政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马骏教授主持了会议主题发言环节,其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出:在这个“后金融危机”的时代,我们将何去何从?我们应该如何重构政府的角色,提高政府的治理水平,增强政府对公民负责程度?这都是一些极其具有挑战性的根本问题,也是每一个公共管理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些现实向我们提出的挑战性的问题,则21世纪的公共管理一定会取得巨大的发展, 并呈现出与上一个百年完全不同的特徵。 本届盛会邀请了一百馀名与会嘉宾,国外学者来自美国、英国、爱沙尼亚、巴西、印度、加拿大、韩国、泰国、新加坡、瑞士、法国、荷兰、墨西哥、瑞典等十多个国家;国内学者来自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华北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与会重要嘉宾主要包括: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副主席Erik Bergrud教授、北京大学周志忍教授、台湾国立政治大学詹中原教授、中山大学马骏教授、陈瑞莲教授、陈广汉教授、澳门大学赵伟校长、王建伟教授、刘伯龙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陈汉宣教授、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萧志伟先生、英国《公共行政与发展》杂志荣誉编委顾问、诺丁汉大学特邀教授Paul Collins、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Dale Krane教授、复旦大学竺乾威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朱正威教授、兰州大学包国宪教授、武汉大学丁煌教授、浙江大学郁建兴教授,等等。 大会围绕民主、行政与治理;公共部门与行政改革;政府审计与公共财政;公共部门与责任政府;政府响应与公共政策;国家认同与腐败治理;资源分配与绩效评估;公私合营与合作治理;社会挑战与政府管制;社会风险与公共治理;以及澳门政治与公共行政等17个丰富的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来自中国澳门、香港的数十名公职人员和澳门大学师生到场旁听会议,幷就发言和与会学者交流了看法。 此外,爲了使得更多的学者了解澳门、关心澳门的发展,本届会议首次设置了“澳门论坛”。“澳门论坛”围绕“澳门公共行政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聚焦澳门公共管理的发展与改革,分享各地区的发展经验,展望国际公共管理学界的未来走向。 这次会议不仅有助於公共行政学界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们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也爲内地和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改革带来重要的参考,爲建立服务型、绩效型政府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