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工程見習技術員課程及學徒培訓課程證書頒發儀式

勞工事務局9月3日假海洋工業中心培訓場地舉行「工程見習技術員課程及學徒培訓課程證書頒發儀式」,向19名「工程見習技術員課程-2011」學員,以及34名第14屆「學徒培訓課程」學員頒發證書,並向第14屆及第15屆「學徒培訓課程」10位學員頒發學業成績優異及全勤出席獎。局長黃志雄勉勵畢業學員運用所學技能積極為貢獻社會,新學員要珍惜培訓機會,鞏固專業技能和吸取工作經驗。
局長黃志雄表示,自「工程見習技術員課程」推出以來,在合辦企業的全力支持及積極參與下獲得良好成果,九成畢業學員獲實習企業聘用,參與企業每年持續增加,反映了培訓課程的模式及成效獲得業界的認同。此為期一年的課程可視為「學徒培訓課程」的後續課程,以「工作實習為主、技術培訓為輔」的方式進行,目的是為具備基礎工程技術或現職工程行業的人士,提供較深層次的技術培訓及針對性的工作實踐,以鼓勵更多青年人投身工程行業,並提升工程從業員的技能水平。學員每星期分別在勞工事務局接受12小時的專業技術培訓及在企業進行36小時的日間工作實習,由此培養學員成為有專業知識和實操能力的技術人員。
另外,兩年全日制「學徒培訓課程」是勞工事務局專為14至24歲,具初三畢業程度的青少年而設的職前培訓課程,培訓總時數達3,592小時。課程以工科技術培訓為主,學員除了接受一般文化培訓、專業理論及實操培訓外,並獲安排於相關企業進行400多個小時的密集式專業實習,此舉不僅加強課程與就業市場的互動,最重要是讓學員所學習的的理論和操作知識融合在實務情境,增加學員工作經驗及投身行業的信心。「學徒培訓課程」至今已開辦16屆,過去14屆課程共培訓了574名技術人員,畢業學員的就業情況理想,不少憑著自身技能考入政府部門,從事與汽車或電氣工程相關的工作,更多的是在大型企業之技術部門工作。
局長黃志雄在典禮上強調,勞工事務局一直緊密配合勞動市場的需求,並在培訓工作上不斷作出調整,以回應本澳的發展需要。近年,本澳的娛樂及會展業高速發展,市場對燈光及音響方面的技術人才日益渴求。有見及此,勞工事務局將加入〝電子音響剪接及混音技術〞單元,及市場應用漸廣的〝樓宇智能控制系統〞單元,務求使學員能及時掌握市場需要的最新專業技術,拓寬職業出路。未來,勞工事務局亦會積極爭取與更多培訓機構、社團及企業合作,共同發揮職業培訓在人才發掘及培養方面的作用,致力為澳門培養更多的年青工程技術人員。
出席典禮的人士包括勞工事務局局長黃志雄、副局長林美美、學徒培訓專業能力考試典試委員會委員僱員團體代表張文寬先生、僱主團體代表王世民先生、「工程見習技術員」課程的合作機構代表、「工程見習技術員課程-2011」及「學徒培訓課程」相關學員。
…
“澳門特區法律顧問研修考察團”在滬開學
由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和行政公職局合辦的"澳門特區法律顧問研修考察團"於昨(3)日在上海中國浦東幹部學院開班。 行政公職局局長朱偉幹、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培訓中心主任常毓興,以及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培訓部主任翟強主持了開班儀式及講話。
朱偉幹局長在致詞時表示,澳門特區政府一向重視法律人才的培養,在"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前提下,法律人員對於支持和確保這方針在澳門特區的全面貫徹實施和持續發展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希望透過加強澳門特區政府與內地法律領域的聯繫與交流,促進雙方在有關領域的合作。朱局長更勉勵學員要用心學習,努力裝備自己,為促進國家和澳門特區的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常毓興主任亦在開班儀式上表示,準確理解基本法不僅是深入推進 "一國兩制"的要求,亦是加強特區立法工作的客觀要求,而正確處理行政與立法的關系,更是推進澳門特區立法工作的必要條件。常主任亦提出吸收借鑒先進經驗亦是加強澳門特區立法工作的有效途徑,並希望學員在研修考察期間,在吸取內地經驗的同時,也把澳門立法工作的經驗與內地法律人員分享。 是次研修考察團共有約20名來自立法會和澳門特區政府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員參加。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就是次研修考察團邀請了內地多名的專家學者為學員主持講座、安排了學員與內地法律人員進行業務交流,以及組織學員考察上海及週邊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進一步增強學員對國情及內地法律體系的了解。
…
澳門樂團參加亞太聯合交響樂團歐洲五國巡演

繼二零一零年十一月成功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聯大會議廳上演"學術影響力項目"《天籟》音樂會後,澳門樂團上月再次參加亞太聯合交響樂團(Asia-Pacific United Orchestra - APUO),前赴斯洛伐克、奧地利、捷克、愛沙尼亞和芬蘭五國進行為期十二天的歐洲巡迴演出。 是次演出由亞太地區交響樂團聯盟和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主辦,邀請來自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越南、以色列、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等二十二個國家和地區內的二十七個職業樂團音樂家,組成七十八人大樂團。而澳門樂團今年有二十位音樂家應邀參演,由澳門樂團樂隊經理汪加帶領前往,人數為所有樂團之冠。 亞太聯合交響樂團在著名法籍指揮貝特朗‧德‧比利(Bertrand de Billy)的帶領下,進行了精彩演出,分別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愛樂音樂廳、維也納金色大廳、布拉格斯美塔那音樂廳、愛沙尼亞塔林音樂廳和芬蘭赫爾辛基文化中心音樂廳留下音樂"足跡"。音樂會中,樂團奏出了具有鮮明中國民謠旋律的盛宗亮《小河淌水》,以及澎湃的柴可夫斯基《第四交響曲》,演出還包括由奧地利鋼琴家舒德芬‧弗拉達爾(Stefan Vladar)演繹的貝多芬《第四鋼琴協奏曲》。樂團的五場演出都獲得了全場觀眾的起立鼓掌致敬,在觀眾的熱烈要求下,加演了史特勞斯《雷電波爾卡》和朝鮮民歌《阿里郎》兩首名曲。在這個由亞洲多個頂級樂團成員組成的大樂隊中,澳門樂團樂師表現出色,得到指揮及同行的認同,充份體現了他們的專業精神,並作為本澳的文化名片,擔當了出色的文化大使。 此次澳門樂團派出的樂師成員,包括小號、圓號、長號和巴松管演奏家,都在亞太聯合交響樂團中擔任聲部長位置,在樂隊發揮中起到積極作用。澳門樂團的專業表現及精彩演出,獲亞太地區交響樂團聯盟和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主席郭珊的高度評價,她特別感謝澳門特區政府和文化局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同時亦讚賞澳樂擁有精湛的演繹技巧和對東西方經典與現代曲目的掌握,展示了澳樂的獨特魅力。
…
文化局兩副局長就職

文化局於九月三日在塔石文化局大樓舉行副局長就職儀式,副局長梁曉鳴和姚京明在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辦公室主任張素梅、文化局局長吳衛鳴的見證下履新。吳衛鳴局長在致辭中表示,兩位副局長於文化領域的經驗與能力,將引領文化局踏入新的階段,並為澳門的文化事業作出貢獻。 梁曉鳴成長於澳門,中學畢業後前往美國堪薩斯大學學習,分別取得鋼琴音樂理論學士學位,音樂理論、鋼琴演奏雙碩士學位,以及音樂藝術博士學位。自一九九五年起進入文化局擔任高級技術員,在澳門演藝學院進行音樂教育工作,一九九八年擔任文化局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校長;二零零三年至二零一二年擔任澳門演藝學院院長,自二零一零起又兼任澳門樂團署理總經理至今。二零一二年開始以代任形式擔任文化局副局長,於二零一零年獲特區政府頒授勞績獎章。本年九月一日獲委任為澳門文化局副局長。他將在表演藝術範疇發揮所長,執行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藝術節、澳門樂團、澳門中樂團及演藝人才培養等工作,並將繼續積極推動本地藝團之發展與提升。 姚京明在澳門工作及生活近二十年,獲北京外語學院葡萄牙語專業學士學位,澳門大學葡萄牙文學碩士學位,復旦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以"姚風"為筆名發表過大量詩歌、散文和文學翻譯作品。在一九九三年曾為文化局服務,協助出版《葡語作家叢書》;自一九九四年起先後擔任澳門大學葡文系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他於一九九九年及二零零六年分別獲頒授"千禧文化交流貢獻奬"和葡萄牙總統頒授的"軍官級聖地牙哥寶劍勳章"。本年九月一日獲委任為澳門文化局副局長。今後工作主要圍繞文學、出版、文獻資料及中西文化交流等領域,當中特別是籌備文化局計劃中的澳門文學館等重要項目。
…
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參觀青葱大廈示範單位
青葱大廈示範單位位於青洲社屋青翠樓內,將於明(4)日起開放予獲甄選家團參觀,有關家團須按通知信上所指定之時間帶同通知信正本前往。房屋局代局長郭惠嫻今(3)日,聯同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委員一行參觀青葱大廈示範單位。 青葱大廈獲甄選家團須於指定期間(每個家團可在8日期間內參觀時間),出示揀樓通知信的正本前往參觀示範單位。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日上午10時至晚上6時。參觀者需為家團成員。 房屋局根據可預配之經濟房屋單位數量,於2012年8月21日起以雙掛號形式向獲甄選家團寄出揀樓通知信及附有相關售樓資料,如售價;並分批安排於2012年9月4日起參觀位於青洲社屋青翠樓內之青葱大廈示範單位;9月11日起則按序安排家團代表往房屋局選購單位。家團需留意其揀樓通知信之時間安排。 青葱大廈鄰近鴨涌馬路,由兩座樓高37及27層的樓宇組成,合共提供500個經濟房屋單位,分別兩房一廳(T2)單位有200個,三房一廳(T3)單位有300個。 青葱大廈地面層為商舖單位,1至3樓為公共停車場,4樓為辦公室,5樓為綠化休憩的花園平台。第一座6樓至36樓為住宅層,15樓為避火層;第二座6樓至26樓為住宅層,第15樓為避火層。 公共停車場提供逾600個輕型汽車及電單車泊車位。區內設有多個巴士站,方便居民乘搭公共巴士出行。 區內有街市、學校及公園,日常生活設施俱備;並鄰近關閘,為本澳通往內地的重要通道之一。 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出席名單如下:梁竟成、劉藝良、吳在權、梁桂萍及高岸峰。
…
社會工作局舉辦引介會推廣《殘疾人權利公約》

社會工作局舉辦《殘疾人權利公約》專業人員引介會,邀請法務局以及港澳業界人士介紹有關《公約》的內容及推廣執行情況,吸引逾80間相關機構及學校代表參與。 為配合《殘疾人權利公約》在本澳推行,社會工作局於本年8月28日假澳門理工學院匯智樓一號演講廳舉行了《殘疾人權利公約》專業人員引介會,邀請本澳81間機構及學校代表約170人參與。 引介會上首先由法務局代表張穎嵐簡介《公約》內所載之條文內容,社會工作局代表余家偉介紹《公約》的推廣情況,而澳門明愛代表袁志海及《殘疾人權利公約》推廣專責小組成員王國英,亦先後分享了本澳民間機構在參與《公約》推廣中的理念和心得。 此外,引介會上亦邀請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康復諮詢委員會委員溫麗友,介紹香港特區政府就落實《殘疾人權利公約》所推行的公眾教育及宣傳計劃、精神健康公眾教育及「傷健共融,各展所長」青少年計劃等。目的為讓本澳的康復、教育及社會服務機構的前線和管理人員,進一步了解港澳兩地推廣《公約》的最新概況。有不少與會人士在答問環節踴躍地向主講者提問,雙方就有關議題進行討論及交流,有助提高社會各界對《公約》關注程度及參與精神。
…
開課初期之交通及跨境學童通關情況(更正版)

新學年開課初期,本局於各繁忙路段加派交通警員疏導交通,以及再另外增派警力在上下課時段維持交通秩序。今天開學初期路面交通情況正常,人車有秩序通行,交通疏導措施效果良好。本局將密切監察路面交通情況,並視乎實際情況採取適當措施,維持開學初期的交通秩序。 跨境學童方面,開學初期學童專用通道通關情況暢順,秩序良好。 本局呼籲市民及駕駛者,在開學初期提早出門上班上學,留意道路行駛方向指示牌及電台交通消息;家長在接送子女上學時應使用學校附近的上落客區,並遵從現場交通警員之指揮,避免造成道路擠塞而影響其他道路使用者;最後本局再次提醒各駕駛者未滿六歲的學童不能以電單車接載,違者將會被科處罰款澳門幣600元。
…
普法動力赴港參加領袖訓練
由法務局組織之青少年普法義工團隊"普法動力",於九月一日及二日前往香港童軍總會王兆生領袖訓練學院參加"領袖及溝通訓練營"。活動目的是讓團員透過不同類型的挑戰項目,增強團員間的合作精神,以及個人的領袖素質和溝通技巧,繼而成為團隊中的領袖,將過去參與普法工作的經驗,傳承給新一屆的團員。
是次生活營特別選出十六名表現優秀的"普法動力"團員參加,以鼓勵其一直堅守崗位,熱心參與普及法律的社會服務。在兩日一夜的營會中,活動包括海陸空三方面,藉著智力遊戲、獨木舟之旅、搶灘泳渡及高空歷奇等挑戰,加強了團員們的領導與溝通能力,另外,他們還要輪流負責照顧團隊的起居飲食,因此團員間必須互相合作,才能完成任務,如此亦增強了團員的自理能力,以及互相幫助的合作精神。
是次生活營在香港童軍總會王兆生領袖訓練學院的協助下順利完成,團員在營會結束時的分享環節均表示學會了不怕艱辛、互相信任、靜心聆聽等精神,並且深深體會溝通及團結的重要性,令他們學習到作為領袖應具備的能力,感到獲益良多。
…
食品價格工作小組公佈奶粉價格調查資料
食品價格工作小組公佈"奶粉專項物價調查",調查反映8款奶粉的價格在不同零售點有不同程度的差距,小組調查到的最大價差的幅度超過百份之三十,被錄得最小的價差低於百份之二。 奶粉是嬰幼兒重要主、輔食品之一,其價格變化備受消費者關注,食品價格工作小組展開奶粉價格調查工作,於8月29日在本澳各區,包括藥房、超市共28個零售點收集了8款的奶粉價格,被調查的奶粉以1號裝的初生嬰兒奶粉為主。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8款奶粉中有一半的產品在各零售點的價差為由約11%至18%不等,調查到最大價差的奶粉為'雪印思敏兒1號/900克',最低及最高售價分別為199.0元及264.0 元,價格高低之間價差距為65元,相差百份比為32.66% ,其次是'雀巢金裝能恩1號/900克',最低與最高價格相差百份比為22.48%,其餘2款的'美素佳兒金裝嬰兒配方奶粉1號/900克'及'美贊臣安嬰兒奶粉A+1號/900克'被調查的價差分別是1.8%及2.4%,相對較其他被調查的奶粉價差為低。 消費者可登入消費者委員會網頁(www.consumer.gov.mo)內的「專項物價情報站」直接比較各產品在各零售點的不同售價水平。是次"奶粉專項物價調查"亦同時上載於該會的「澳門超市物價情報站」iPhone及Android手機應用程式內供消費者查閱及比較。
…
“食品安全:國際及本地法律與政策”工作坊
屬第二期歐盟與澳門在法律範疇合作項目之一的"食品安全:國際及本地法律與政策"工作坊,將於9月6日上午9時半至下午5時半,假座澳門友誼大馬路956-1110號金麗華酒店蓮花廳舉行。是次工作坊由澳門歐洲研究學會和法律改革及國際法事務局合辦。 本工作坊由倫敦大學倫敦經濟學院法律系百年紀念教授(Centennial Professor)弗朗西斯•施奈德(Francis Snyder)教授主講;施奈德教授亦為史帶法學教授(Starr Professor of Law)及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跨國法律研究中心聯合主任。工作坊將以英語進行,輔以普通話同聲傳譯,並針對以下兩個培訓議題講解: 1. WTO、食品安全法的案例及國際標準;
2. 中國食品安全法案例。 本活動旨在分享本地及國際法律框架的要求、標準及良好實踐的重要性,以及與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的關係,從而推廣食品安全。 包括是次工作坊在內的第二期歐盟與澳門在法律範疇的合作項目以"鞏固澳門的法律制度"為目標,該項目將持續至2013年12月。合作項目的執行和協調工作由法律改革及國際法事務局負責,並由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多個不同實體及公共部門負責協辦,包括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法務局、經濟局、財政局以及澳門歐洲研究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