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十五運會總結運行新聞發佈會今舉行

十五運會總結運行新聞發佈會今舉行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今(21)日於深圳舉行閉幕式,為向社會通報十五運會賽事組織成果,十五運會組委會今舉行總體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佟立新,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廣東省委常委王曦,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出席。

柯嵐致詞表示,自籌備工作啓動以來,特區政府成立了澳門賽區組織委員會,形成了跨部門的協同工作機制。澳門賽區共組織了479場賽事,産生了22枚金牌、74枚獎牌,並迎來超過1800名領隊、教練員、運動員和技術官員,制定了精細化的保障工作。運動會舉行期間,場館設施運行穩定,應急預案響應高效,圓滿完成了各項比賽任務。

十五運會澳門賽區各項賽事順利舉行,當中亦包括有3500名志願者投入服務,崗位涵蓋多個範疇,包括賽事支援、場地後勤、場地引導、禮賓服務和接待等。澳門賽區的志願者以飽滿的熱情,為這場體育盛會注入了別樣溫情,充分展現了澳門的活力與風采。

在競技層面,澳門賽區賽事精彩紛呈。深受大衆喜愛的乒乓球項目在澳門展開巔峰對決,讓大家感受了頂尖體育競技的激情與風采,激發了澳門社會各界對體育運動的熱愛與熱情。而澳門運動員在多個項目上屢創佳績,展現了頑強拼搏、超越自我的風采,彰顯了澳門體育的特色底蘊。

在社會層面,賽事亦成為“愛國主義教育課”,透過“線上+線下”方式,全面開展宣傳推廣工作,讓全運會從體育賽事延伸為全民參與的社會活動,居民參與感與自豪感顯著提升;同時,體育熱度轉化為文旅消費動力,文旅部門推出了繽紛多彩的活動,為市民和遊客打造多元化的“文體旅”體驗模式,據初步評估,賽事期間吸引超過200萬遊客來澳觀賽旅遊,帶動城市文旅産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了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形象。

柯嵐續稱,今年全運會與擁有72年歷史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同期舉辦,創造性地實現賽事融合,把部分全運會賽事安排在傍晚時段,讓觀衆可以兼顧兩大體育盛事,實現“雙向引流”,向全國人民展示了澳門“體育之都”的城市活力。

透過三地共同承辦運動會,特區政府積累了區域協作的寶貴經驗,包括與廣東、香港攜手舉辦了全運會史上首個跨境公路自行車賽,創新採用“無感通關”模式,為大灣區跨區域賽事協作提供了先行經驗,讓三地的協作更加緊密,從技術賦能到資源共享,為大灣區體育、文旅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為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建設注入新動能。

十五運會澳門賽區的成功,離不開國家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粵港澳三地的同心協力以及澳門市民的廣泛參與。未來,澳門將繼續貫徹落實習主席的指示精神,深化大灣區協同合作,讓體育活力轉化為城市發展的持久動力,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譜寫新篇章。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