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小組組長、港務局局長黃穗文表示,政府推出紓鹹措施保障市民尤其弱勢社群的飲水安全,鹹潮期間政府將實施一系列的開源節流措施,同時推出“全民節水回贈計劃”,她呼籲市民積極節約用水,響應節水行動。 小組下設的緊急應變組今日(9)召開應對鹹潮會議。會上小組成員深入探討應對鹹潮的部署工作並落實了節水措施及紓鹹方案。會議結束後小組隨即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有關措施及方案,黃穗文表示,一旦自來水鹹度踏入黃色中鹹度級別(即高於250度)並持續超過5天,小組會啓動紓鹹補助措施,以減低鹹潮對長者、病患者以及弱勢社群的影響。 特區政府將透過社會工作局執行紓鹹補助措施,包括發放購買瓶裝水補貼,對象為受該局定期援助金的受益人,還有獲該局今年發放一次性三類弱勢家庭補助金的人士,每人每月將獲發放澳門幣一百元,以購買瓶裝水稀釋自來水飲用;另外,向受該局定期資助的134間社會服務設施,如托兒所、長者及傷殘人士院舍等發放補助金,每月補助金額由數百元至數千元不等;同時,當局會派發瓶裝水給接受“短期食物補助計劃”服務的市民;另外會組織本澳社團派發瓶裝水予行動不便的長者、疾殘人士及病患者等。瓶裝水由小組成員之一的澳門自來水提供。上述多項措施預計至少有3萬5千名市民受惠,每月資助總金額約為澳門幣一百八十五萬元。 黃穗文表示,小組即日推出“全民節水回贈計劃”,鼓勵市民節約用水,共抗鹹潮。現時本澳的自來水住宅用戶約有17萬6千戶,澳門整體用水分佈中,家庭用水量約佔一半,因此,節約生活用水是構建節水型社會的關鍵因素。小組希望透過“全民節水回贈計劃”鼓勵家庭節約用水,讓節水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動。住戶只要於今年11月初至明年2月底期間節約用水,而且用水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達一成或以上,就會獲得水費回贈,節省水量越多獲得的水費回贈就越多,回贈上限為每戶澳門幣五十元。全澳市民已自動參與“全民節水回贈計劃”,無需報名。黃穗文呼籲市民盡量一水多用、珍惜及節約用水,響應“全民節水回贈計劃”,共同抵抗鹹潮威脅。 鹹潮期間,在市政綠化、公共設施及體育場所方面會實行開源節流措施。以山水湖水等非常規水資源進行綠化、清洗渠道及沙井等用途,還會減少灌溉草地、街道和公園的次數和時間,縮短噴泉及水池的運作時間,以及種植需水量較少的植物。另外,會進一步加強管網滲漏檢查,避免浪費水資源。 此外,小組制定了一系列的節水宣傳計劃,未來會透過電視、電台、報章及小冊子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提高市民節約用水的意識。本月下旬小組亦會到多個社區向市民宣傳節水的重要性以及推廣節水器具的效益,並會即場示範節水器具的安裝方法。 為應對日趨嚴重的鹹潮威脅,特區政府數年前制定了短中長期措施,近年已實行短期應急措施,包括西水東調的平崗泵站擴建工程以及增建了第三條供澳原水管,增強了抵抗鹹潮的能力;屬中期措施的珠海竹銀水庫已加緊建設,預計可於明年底竣工;而保障澳門長期供水安全則有賴於大藤峽水利樞紐,該水利樞紐建成後將可長遠解決鹹潮問題和保障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