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小業主的權利與義務法律講座


由法務局、房屋局及土地工務運輸局合辦的《小業主權利與義務》法律講座已於五月二十二日晚上八時在公共行政大樓三樓舉行,內容圍繞小業主的權利與義務,以及樓宇維修無息貸款計劃。 講座由法務局高級技術員徐秀玲、房屋局高級技術員劉綺玲及土地工務運輸局高級技術員彭志銘主講,分別講解小業主的權利與義務,如何循輕微民事案件訴訟程序追討損失,以及介紹“樓宇維修資助計劃”、“樓宇維修無息貸款計劃”和“低層樓宇共同設施維修臨時資助計劃”。 法務局代表徐秀玲指出,樓宇屬於私人財產,大廈的管理和維修工作,是每一位小業主的責任。事實上,所有大廈均應召開小業主大會,選出管理機關,而小業主每月繳交的管理費中,最少應有十分之一撥入大廈共同儲備基金,以應付緊急的非預見開支,例如更換電梯、維修外牆等。至於大廈私人單位發生塞渠或滲漏水問題,應由造成損害的業主負責賠償,否則,受害小業主可循一般民事訴訟程序追討,倘損失金額不超過五萬元,受害業主亦可自行到初級法院提出起訴,以輕微民事案件訴訟程序來作追討。 房屋局代表劉綺玲則在講座中講解“樓宇維修資助計劃”、“樓宇維修無息貸款計劃”和“低層樓宇共同設施維修臨時資助計劃”的詳情和申請辦法。推出上述計劃的目的是解決樓宇失修問題,鼓勵和協助樓宇業主進行樓宇維修保養工程,從而優化居住環境。 講座設有法律諮詢時間,解答出席市民就有關內容的疑問。參加者積極發問,進一步了解召開小業主大會的注意事項、小業主的權責問題以及民事訴訟程序的步驟。由於提問踴躍,講座比原定時間延遲一小時,至十時十五分才結束。 法務局將因應社會環境和市民需求,不定期舉辦不同專題的法律講座,積極推動普法工作,增強普法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面滿足市民對了解不同法律的需要,並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