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應本澳及鄰近地區陸續出現登革熱及基孔肯雅熱(下簡稱“雙熱”)個案,為提前部署加強本澳大廈防蚊滅蚊的措施,賦能大廈管理機關提升防蚊滅蚊能力,今(14)日衛生局聯同市政署與民众建澳聯盟、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舉行座談會,共44間大廈約115名代表出席。
在座談會上,衛生局羅奕龍局長指出,“雙熱”均可透過帶病毒的白紋伊蚊叮咬人而傳播,不會人傳人且可防可控,但對本澳居民健康威脅持續存在。衛生局聯同社會各界在本澳社區開展大量防蚊滅蚊宣傳教育工作,宣導居民做好“防蚊三招”。而在“全城家家戶戶清積水” 防控雙熱社區聯合大行動中,發現平均每100戶就有約16個有孑孓(蚊幼蟲)的容器,這是重要警示,呼籲居民檢視家中積水容器及時清理。為提前做好防範部署,期望透過座談會和後續工作,協助大廈管理機關建立自主化學滅蚊能力,衛生局會提供滅蚊設備和滅蚊藥物的相關資訊以便企業、機構採購,並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免費的滅蚊培訓,最大程度保障居住環境安全和居民健康。
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杜淑儀委員表示,透過是次座談會可加強大廈防蚊滅蚊工作,住宅大廈是防控“雙熱”的重要陣地,需要大廈管理機關積極參與築起防蚊屏障,例如把定期清除積水的信息通過大廈公告欄或業主群提醒居民做好防蚊工作,尤其留意花盆、天台、花瓶等容易忽略積水的角落;督促物業管理公司定期疏通渠道及清理天井等大廈公共空間,杜絕蚊子孳生,同時亦可增設滅蚊設施,培訓滅蚊人員。針對轄下公共地方例如公園、休憩區、墳場等,市政署亦已做了大量防蚊滅蚊工作,且於7月份起加強滅蚊頻次等。
民众建澳聯盟陳茵茵副理事長感謝衛生局和市政署,及時聯動社會各界共同做好防控“雙熱”的工作。為發揮社區防疫網,民众建澳聯盟透過社區大廈服務中心,走訪大廈及聯絡100多個大廈管理機關,在200多幢大廈張貼防控“雙熱”的告示等。她又強調,針對大廈私人空間展開“雙熱”的防控工作,有賴及時發現容易積水的死角及清除,故大廈管理機關和居民在相關工作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大廈管理資源中心秦昶主任則指出,衛生局透過是次座談會向大廈管理機關提供相關知識和處理錦囊,也提供機會讓他們交流大廈在防控工作遇到的挑戰及共商解決方案。
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的代表就講解了有關“雙熱”的知識,包括:本澳流行概況、傳染途徑、臨床表現、白紋伊蚊生活習性、化學滅蚊技術及設備等,並強調特區政府持續透過技術支援、資訊傳遞與跨部門協作,為大廈管理機關賦能以提升防控“雙熱”的能力,共同為居民打造更健康、更安全的環境;建議“未雨綢繆"提升自主滅蚊能力,因應大廈實際環境與風險,制定防蚊滅蚊方案包括準備充足防蚊及滅蚊用品、增設滅蚊設備,培訓人員的滅蚊能力等,確保大廈能維持有效的蚊媒控制措施。
與會代表對大廈的滅蚊工作包括滅蚊設備、滅蚊藥物及人員培訓等展開了深入討論及分享經驗,認為是次講座有助提升大廈管理機關防蚊滅蚊知識和能力,將全力配合當局做好防控工作。其他出席者還有: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梁亦好主任、市政署環境衛生及執照廳馮惠星廳長、市政署環境衛生處周藝瑩代處長、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李兆田醫生、民众建澳聯盟袁漢均副理事長、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大廈工作委員會何戊彬主任、馮耀權副主任和大廈管理機關代表。居民倘有疑問,可以瀏覽預防登革熱及基孔肯雅熱專頁(https://www.ssm.gov.mo/apps1/DenguePrevention/ch.aspx)及傳染病資訊網頁(https://www.ssm.gov.mo/portal/csr/ch/main.aspx)或撥打查詢熱線:287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