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特區政府將研究未來在公屋向小商戶提供較小面積、低廉租金的商舖,協助中小企營商;此外,特區政府正循多個途徑,增加公屋土地的儲備。 行政長官今(13)日下午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時,多位議員皆就扶助中小企提問。他強調,中小企是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特區政府對中小企的支持是肯定的、要加大的。 他承認中小企在營運中須面臨很多新挑戰、新問題,過去公屋內的商舖面積較大,當遵循公開競投原則時,對中小企不利。為此將研究提供符合中小企經營、面積沒那麼大的商舖,且以較低廉租金供其經營,減低中小企的租金壓力。 崔世安又指,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內所設立的澳門中小企經營區,是特區政府「以大帶小」概念的先例,讓本澳中小企能在區內營商。特區政府將創造條件,投入一定資源,支持中小企有營商機會,他相信情況比較樂觀,希望計劃能有序進行。 此外,多位議員都問及房屋政策,行政長官重申,除萬九公屋外,政府約有6,300個公屋單位正在興建中,並會在新填海區預留其他土地,作為未來興建公屋的儲備;同時已啟動28宗批地個案宣告失效的法律程序;政府近期亦與多個發展商商討,希望能達成協議,以過往批出土地當中的公共用地用作公屋土地的儲備。 至於在施政報告中未有加入調控樓市的措施,行政長官表示,是因為環球經濟處於複雜及多變的情況,包括息率變動、樓市泡沫、居民自置物業的承受力等。經過反覆研究後,決定不把調控措施寫入施政報告中,但這不代表政府不關心樓市的健康發展。他強調,政府會做好長期土地儲備和規劃,以符合長期發展的需要。 行政長官又表示,鄰近地區推行的住房公積金制度構思雖好,長遠對整體社會發展亦有意義,但考慮到本澳實際環境,居民的心理尚未適應,故現階段未具條件設立,仍需時間研究及諮詢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