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局今(3)日舉行“全城家家戶戶清積水”防控雙熱聯合大行動啟動禮,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衛生局局長羅奕龍、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周偉迎、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新聞局代局長黃樂宜、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顧問呂紅、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黃嘉祺、房屋局副局長郭惠嫻等多個部門及社團代表出席。衛生局及社團代表於啟動禮後組成不同小隊深入社區“挨家挨戶”宣導清除家居積水和預防蚊患的方法,重點提升居民對孳生源的識別和清除的能力,共同防範蚊媒傳播疾病。
羅奕龍局長於啟動禮上致辭時表示,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已在全球逾100個國家地區及鄰近城市爆發,加上近期天氣炎熱和連場大雨,有利傳播此兩種疾病的白紋伊蚊繁殖,導致本澳傳播風險顯著提高。特區政府高度重視相關防控工作,透過跨部門合作機制進行了系列工作:
- 在控制傳染源方面,透過“聯防聯控機制”與國家、廣東省以及大灣區各省市的衛生部門保持緊密聯繫,最大程度控制輸入性傳染源。本地方面則舉行了醫務界聯合應對會議,動員所有醫療機構的前線醫療人員,及早識別和和治療病人,防止疾病在社區擴散。
- 在切斷傳播途徑方面,衛生局1至7月累計巡查處置社區積水8,903次,於140個衛生黑點等執行1,483次化學滅蚊,市政署同步強化全澳市政設施及公園滅蚊;同時成立地盤聯合防控小組全面加強建築工地防滅蚊措施、與市政署召開社區衛生委員會會議聽取社區代表關於社區蚊患的意見和建議,協力解決社區蚊患。
- 在保護易感人群方面,透過線上科普圖文及短片、線下合共觸及1.5萬居民的社區諮詢站等多形式向居民宣導“防蚊三招”,即清除家居的積水,在室內防蚊子進入,在室外防蚊子叮咬。
他指出,是次“全城家家戶戶清積水”防控雙熱聯合大行動首創“入戶宣教”模式,動員多個部門和社團超過100位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指導居民識別及清理家居常見隱蔽積水處,期望透過活動及結合線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健康科普工作,促使防蚊措施能走進“家家戶戶”,走進每一位居民的心中。他並強調,本澳正處於疫情防控的早期和關鍵階段,呼籲居民共同行動,加強執行各項防蚊措施,共建“健康社區”。
啟動禮後,由衛生局及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婦女聯合總會等社團代表約140名人員組成的33組宣導小隊分別前往關閘(包括栢麗花園、泉碧花園、彩虹苑等)及祐漢街市(包括吉祥樓、順利樓、康泰樓、牡丹樓等)一帶,以挨家挨戶方式向居民進行健康宣教,包括介紹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的症狀與傳播途徑、教導居民識別容易孳生蚊子的積水來源等;並在徵得居民同意下入戶檢查和示範清除家居積水,進一步強化居民清除積水與預防疾病的能力。今日行動共巡查超過2,200戶,向近700個住戶進行宣教,進入約360個單位手把手教導居民檢查和清除積水,當中亦有發現不少孳生源和孑孓。宣導小隊與居民互動熱烈,居民普遍認為有助日後能自主發現,主動清理與預防積水,及落實防蚊滅蚊工作。
“全城家家戶戶清積水” 防控雙熱聯合大行動通過政府跨部門合作,聯動各界社團機構的力量,發揮協同效應,由政府部門及社團組成不同的宣導小隊,重點針對舊式樓宇,以“挨家挨戶”上門的形式,直接面對面向居民進行預防蚊媒傳染病健康宣教。活動旨在協同社區多方力量,將健教資訊“配送到家”,彌補網絡宣傳的盲點,全面提升居民對蚊媒疾病的認知、風險意識及自我防護能力,從而提升社區整體防控能力,切實保障居民健康安全。
出席是次啟動禮的社團代表包括: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會長何雪卿、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會長吳小麗、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副會長黃潔貞、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李良汪、澳門歸僑總會理事長畢志健、江門同鄉會副秘書長黃堯、澳門新青年協會會長梁倩文、澳門青年聯合會秘書長戴嘉萍、澳門中華學生會聯合總會社會事務部部長趙俊杰、澳門清潔服務業總會會長陳建英、澳門物業管理業商會理事長薛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