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近日終審法院及檢察院揭示青少年行為偏差與受侵害案件顯著上升,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高度重視,於10月23日分別與澳門中華教育會、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和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代表舉行會議商討優化措施。會上,教青局率先呼籲教育界正視及關注有關問題,就強化現有預防與支援服務體系,探討應對措施,搭建更多溝通橋樑,加強家庭教育與生命教育,建立正確的兩性價值觀,增強自我保護與法治意識,發揮跨部門合作機制,透過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合力築建更完備的青少年保護網。此外,會上介紹新措施包括優化輔導團隊配置,增設24小時熱線及線上平台,“活力心晴”系列活動,教師培訓及家長教育,構建學生身心健康支援體系等相關工作。
教青局局長龔志明表示,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奥林匹克運動會的籌備工作已有序開展,目前已招募超過3,500名志願者就各項目運行情況進行測試,當中教育界亦派出師生參與志願者工作,並透過調整校務及課程安排,讓師生投入及參與這一盛事,感謝各校校長、老師和學生踴躍參與。教青局亦透過專題課件、宣傳教育展及星級志願者嘉許計劃項目,展示活動的歷史及對志願者參與國家盛事的肯定。藉共同參與和見證賽事,期望讓學生及青年學習運動員堅韌不拔的毅力,加強對國家發展的認識與認同感,推動學校透過多元體育活動打造“活力校園”,增加學生運動時間,讓學生及青年建立恆常的運動習慣。
會議並就多項工作進行溝通,包括就《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的中期評估結果及建議,向與會者收集意見;探討“持續進修發展計劃”的優化方向,與會者分別表達同意持續進修計劃維持用於教育的初心,讓居民增進個人素養,並不宜轉移給他人或作為福利措施;與會者亦贊成增加各類體育活動時數。此外,亦討論開展第三階段“學校綜合評鑑”,推出資訊化平台,助力學校實施自我評鑑;首批學校作為試點試用國家智慧教育平台“澳門專區”及參與建設人工智能實驗教室,貢獻“澳門經驗”助力澳門教育發展並融入教育強國建設。
與會代表均認同上述的工作和措施,並就所關心的各項教育議題,包括少子化、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等進行深入的交流,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教青局與教育界同工將繼續同心協力,為澳門教育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