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可持續中心首次以工作坊形式專門與年青人探討「澳門城市概念性規劃綱要」


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日前首次專門針對社工、大學生和中學生,以工作坊形式探討「澳門城市概念性規劃綱要」,與會的年青人不約而同地提出澳門的城市定位應不僅是強調經濟和對外實力,還應體現本地人的需要和價值觀。此外,與會年青人比較重視建設環保綠色城市和提出以地方性的社區發展組織來參與管理社區事務,從而改善各區居民的生活素質。 可持續中心與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合作舉辦「澳門城市概念性規劃綱要」工作坊,與近四十位社工和年青人共同探討了城市定位、交通、居住環境和生態綠化等規劃問題。「澳門城市概念性規劃綱要」工作小組組長呂澤強建築師向與會者介紹了綱要諮詢文本的內容後,可持續中心更首次以分組討論形式和年青人一起探討特區的未來。 在城市定位方面,有討論結果認為城市定位應是對內的政策多於對外,雖然他們認同博彩旅遊業對澳門的重要性,但規劃綱要的城市定位若較強調經濟和對外實力,會顯得忽略了澳門人的需要和體現澳門人的價值觀。同時,城市定位應考慮到提升人口素質方面,並以完善教育、交通和居住環境來作配套。有意見認為,城市定位可考慮以環保為主軸,從而帶出各方面的發展目標與願景。 在交通方面,與會者基本認同輕軌建設,但認為市民須面對建設過程中的不便,公共巴士亦須及早優化班次、路線和轉乘服務以作配合,同時政府應有措施減少私人車輛流量和以稅務優惠引入環保車輛。他們認為,在建立公交系統和引入環保車輛後,環境污染的情況將得到改善,而居住環境的素質亦相應得到提升。此外,有意見認為,諮詢文本提出了增設步行系統,在落實有關規劃時,一方面須考慮市民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則須考慮能否與公交系統的站點連接。 在居住環境方面,與會者認為最重要是減少污染,居住環境的綠化地塊須足以填補環境污染帶來的破壞,其次是增加公共空間。會上有討論結果認為,在社區內應加強公民教育,讓全澳市民共同參與環保綠化,特別是廢物回收和再利用。當公民意識藉此得到強化後,會增加市民對社區環境永續管理的意識,社區的公共空間將會因此得到更好的發展和利用。同時,有意見提到,現時的社區存在乏人管理的狀態,建議政府應推動成立社區發展組織,在不同社區設立參與社區管理和發展的組織,透過推動民間參與來向政府及時反映社區的問題,讓政府、社區發展組織和居民共同參與改善社區環境。 可持續中心認為,上述的工作坊,將有利凝聚澳門的新生一代以主人翁身份,對澳門特區的未來多予意見,共同參與澳門的建設,而「澳門城市概念性規劃綱要」公開諮詢活動將至9月20日結束,在9月份可持續中心將陸續到中學和大專院校,向中學生、大學生和教師進行諮詢和協助推動城規的公民教育活動,讓年青人能持續深化對澳門的歸屬感和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