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已完成2007年癌症個案的整理及分析,並出版了【澳門癌症登記年報2007】。 2007年內衛生局共錄得1298例符合申報定義的新發病例,以及506例(註一)死亡個案的報告。在新病例中男女的比例相當,男性654例,女性644例。死亡個案中男性比女性多,男性共294人,佔58%,女性212人。本澳癌症2007年的粗發病率,以每十萬人口計算,男性是252,女性是242。以世界標準人口年齡組成調整後的標準化發病率(WASR)為男性228,女性182,水平和鄰近地區相當。 2007年所錄得的發病及死亡個案數均是自登記工作開展以來後最多的一年,亦是首年全面採用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ICD-10)進行分類和編碼。起因和部位相近的結腸癌和直腸癌症合併為一組後,其流行程度和重要性更為突顯,躍升為全人口癌症的首位。 2007年的主要癌症及其排名則和2006年相若。男性前三位的新發癌症分別是前列腺癌、肺癌和結腸直腸癌;女性則是乳癌、結腸直腸癌及肺癌。肺癌均是男性及女性的頭號癌症殺手,男性的第二及第三位癌症死亡原因,分別是肝癌和結腸直腸癌,女性的則是結腸直腸癌及肝癌。十大新發和死亡的癌症可詳見附表一。近年,男性的前列腺和女性的宮頸癌均有較顯著的上升趨勢,前者的粗發病率由2006年的十萬分之35.0上升至2007年的十萬分之43.7,上升20%,可能和臨床上普及了前列線癌的篩檢和診斷方法有關。 面對當前的情況,衛生局將致力加強各項癌症防治的工作。但除了政府加大投入,市民亦需增加防癌的意識,注意各項癌症防治的措施,並落實於生活上,維護個人健康。 吸煙可引起多種癌症,特別是肺癌,不吸煙可將癌症發生的機會降低三分之一。衛生局在此呼籲市民拒絕吸煙,以減少罹患癌症的機會。此外,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和高纖食物,少吃高脂高鹽食物,規律運動亦可降低患癌症的機會。接受定期的身體檢查,可及早發現癌症,大大提高癌症的治癒率。其中,柏氏抹片檢查為國際上公認可及早發現並預防宮頸癌的篩查方法,定期接受檢查可成功減少宮頸癌死亡率70%。本澳各區衛生中心均有為20歲或以上的女性居民提供免費的檢查服務,建議本澳居民多加利用。 任何人士對於癌症的申報工作和2007年統計數據有任何的意見和查詢,歡迎聯絡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 (電話28533525,電子郵箱ndiv@ssm.gov.mo)。如需索取年報,亦可前往衛生局牌照科領取(地址:澳門新口岸宋玉生廣場335-341號獲多利中心六樓;電話:28713734)。電子版本可於衛生局網頁下載(http://www.ssm.gov.mo)。 註一、本系統定義之申報個案僅限於惡性腫瘤(又稱 “癌症”),和統計暨普查局的腫瘤定義不同,因此本系統所錄得的癌症死亡個案和統計暨普查局發表的腫瘤死亡數字稍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