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文化局周末辦多項活動 喜迎第四屆“中國文化遺產日”


為慶祝第四屆“中國文化遺產日”,文化局將於6月13及14日展開一系列活動,包括欣賞多項我國非物質文遺產的活動展演,免費遊覽多個澳門文化遺產景點,以及於崗頂劇院欣賞音樂演出等。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彩,近年全國各地均以不同形式,大力保護和推廣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成效蜚然。今年,盧家大屋將於6月13至28日期間,特別推出為期三周的安徽省“文房四寶”民間工藝展演,邀請六位各懷絶技的安徽省著名民間工藝家於大屋內現場展演歙硯、徽墨、宣筆及宣紙的傳統製作技術,並有國畫大師以“文房四寶”即席揮毫,一連三個周末更舉行多場工作坊,由工藝家親自教授制作“文房四寶”中的筆、紙、墨、硯,歡迎居民參與。 去年,澳門首個獨立申報而獲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木雕──澳門神像雕刻”自公佈以來,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為展現本澳極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表演,6月14日澳門博物館演講廳將有土生土語話劇《運程在你心》錄像播放(11:00-13:00),大炮台花園則安排了粵語曲藝《地水南音》表演 (14:30-15:10)、道教科儀音樂(15:15-15:55) 、葡萄牙土風舞(16:00-16:30),以及舞醉龍(16:30-17:00)等,讓本澳居民及遊客享受一場豐富精彩的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匯演。 除了欣賞非物質文化遺產,6月13及14日一連兩天,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崗頂劇院將於10:00-18:00特別開放,觀眾更可於13日晚上8時,在崗頂劇院鏡廳欣賞一場由澳門中樂團演出的《邊塞的樂聲》獨奏重奏音樂會,門票現於廣星售票網發售,票價澳門幣20元。此外,6月13及14日免費對外開放的還包括澳門博物館及典當業展示館,鼓勵居民參觀博物館進而深入認識本澳歷史文化。 為吸引更多居民及遊客欣賞澳門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文化局於6月13及14日特別於本澳多個世遺景點提供免費駐場導賞服務,參觀者更可免費獲贈精美紀念品一份,導賞服務時間由10:00至13:00及15:00至18:00,包括媽閣廟、港務局大樓、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聖奧斯定教堂、民政總署大樓、民政總署大樓圖書館、玫瑰堂、盧家大屋、主教座堂、大三巴牌坊、大炮台;而聖老楞佐教堂、聖若瑟修院聖堂、聖安多尼教堂、基督教墳場及東望洋炮台與聖母雪地殿聖堂的導賞時間則提早於下午5時結束。 去年由澳門文物大使協會主辦、文化局贊助的“聽.舊城說”夜遊文化遺產活動首推後大受歡迎,主辦單位續於本月13及14日舉辦有關活動,帶領參加者在夜幕下漫步澳門歷史城區,共同感受小城的另一面風光。今年的參觀路線除帶領參加者走訪繁華的商業區、遊覽舊城的古老街道外,還加入感受古老典當業文化的部分,為參加者訴說小城小事,費用全免。有興趣者可瀏覽澳門文物大使協會網站www.mhaa.org.mo了解詳情及於線上報名。 有關“中國文化遺產日”各項活動詳情,可致電文化局8399 6634或8399 6691查詢,或可瀏覽www.icm.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