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工務運輸局日前(五月二十七日)為分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下簡稱社諮會)舉行職能簡介會,除介紹工務局的職能,亦就社諮會成員關注的僭建物投訴處理以及樓宇塞渠滲漏等問題作出回應。 土地工務運輸局行政暨財政廳廳長張敏玉、城市建設廳廳長陳榮喜以及基礎建設廳廳長朱惠明等在祐漢活動中心禮堂,向社諮會介紹工務局的架構職能以及工務局網頁提供的各項服務,出席的社諮會成員包括召集人張素梅,北區社諮會副召集人吳素寬、吳聯盟,中區社諮會副召集人黃耀球、鄺玉球以及各區社諮會委員,離島區社諮會副召集人黃永曦。 會上,社諮會成員除聽取工務局的介紹,亦提出多項關注的問題,包括工務局在僭建物的投訴上,能否簡化程序,縮短處理的時間,盡快回應市民的投訴。有委員就認為,本澳樓宇塞渠滲漏的情況較普遍,特別是舊式低層樓宇就更容易出現,若被投訴一方不與政府部門合作,當局會如何跟進處理以及協助受困擾的居民。另外,亦有委員指近期大雨下低洼地區經常出現水浸,關注改善下水道等問題。 工務局城市建設廳廳長陳榮喜表示,去年工務局收到的三千多宗投訴個案中,有關僭建物的投訴就佔了約一千五百宗,認為僭建物是長期的歷史問題,部份居民亦對大廈共同部份或公用地方的認知不足,引致出現佔用公眾地方的情況。由於處理僭建物的投訴涉及私人地方與私人財產,承認在處理個案中存在一定困難,但對於有即時危險、興建中以及影響樓宇結構的僭建物會作優先處理。在樓宇塞渠滲漏的投訴方面,今年二月政府已成立由房屋局統籌,工務局、衛生局、法務局及民政總署合作組成的一站式“樓宇滲漏水聯合處理中心”, 協調處理住宅及商住樓宇的供水、排水系統淤塞及漏水問題,工務局主要負責個案的檢測及舉証工作,從技術判斷尋找滲漏水的源頭,相信在有關聯合處理中心跨部門合作下,能協調居民盡快處理有關維修工程。陳榮喜表示,無論是僭建物或樓宇塞渠滲漏的投訴,最重要是居民能合作,從協商中解決問題,當局除了會加大有關宣傳提高居民的意識外,亦會研究修訂相關的法例加強規管。 對於水浸問題,工務局基礎建設廳廳長朱惠明表示當局一直非常關注,強調會不斷對本澳尤其是低洼地區的下水道進行改善,包括已展開了一系列完善下水道工程,並加大排水道的管徑,加強排水能力以及興建大型的雨水抽水站,將雨水排放出海;近期亦與民政總署、港務局及氣象局研究設立風暴潮水浸預警系統,進一步強化監測水浸預警的機制,希望透過下水道的不斷完善以及預警系統的監測,令市民的生命及財產損失減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