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委員會日前拜訪廣東省禁毒委員會、考察省疾病控制中心及廣州市一個美沙酮維持治療站,交流兩地禁毒工作經驗及戒毒服務概況,並了解廣東省在禁毒方面的最新政策及服務。 社會工作局局長葉炳權日前(5月18日)組織禁毒委員會成員包括澳門監獄獄長李錦昌、司法警察局代副局長周偉光、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顧問何麗鑽、澳門海關副關務總長黃國松、教育暨青年局主任周佩玲、衛生局專科護士張碧影、澳門基督教新生命團契副主任譚國輝、澳門戒毒康復協會主席Augusto P.V. Nogueira、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總幹事孔惠榕、澳門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關淑玲、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服務總監李國豪、澳門中華教育會秘書長鄭洪光、澳門醫護志願者協會會長白琪文及潘志明先生等14位委員及代表,並社會工作局防治藥物依賴廳多位主管及工作人員前往廣州,拜訪廣東省禁毒委員會辦公室,與主任陳少波、副主任陳瑞光、省衛生廳疾控處副處長吳景贈等領導會面。 葉炳權向省禁毒辦及相關部門代表簡介禁毒委員會工作及本澳毒品形勢:吸食毒品種類仍以海洛英為主,精神科毒品則有上升趨勢,而隨著本澳與內地人、物流量越趨攀升,跨境吸毒、販毒、人體藏毒以及青少年濫藥仍然是目前最受關注的毒品問題。為有效掌握毒品情勢及防止青少年濫藥,特區政府在09年建立澳門藥物濫用者中央登記系統,又於禁毒委員會下設關注青少年毒品問題專責工作小組。 陳瑞光向禁毒委員會委員簡介廣東省禁委會自1991年成立後的轉變及近年工作情況,包括於全省各級成立常設辦事機構,以掌握全省禁毒工作情況、執行各項政策及服務、組織開展禁毒宣傳和毒品預防教育工作等;省公安廳作為禁委會成員單位之一,於廣州等11個地級以上市成立緝毒支隊,其他10個地級市則成立緝毒大隊,嚴打販毒活動;省部份大城市成立禁毒基金會,從社會募集資金,支持禁毒工作。陳瑞光表示,儘管省禁毒工作取得良好進展,但境外毒品滲透不斷加劇、以青少年為主的濫用新型毒品人數快速增長、毒品來源多元化、毒品濫用多樣化等情況均為省禁毒工作帶來挑戰,他認為販毒活動不分國界,禁毒工作亦應如此,期望粵澳雙方在禁毒工作上能更緊密合作,共同打擊販毒活動。他又讚揚本澳在戒毒輔導及社區跟進上有較好經驗,日後可加強交流。 一行隨後考察省疾病控制中心和廣州市海珠區紅十字會醫院美沙酮治療點,並與中心副主任鄧惠鴻、艾滋所所長林鵬等代表展開座談。鄧惠鴻表示,自06年推行美沙酮維持治療至今,全省共有56所治療站,09年累計治療人數接近2萬人,在治人數超過6,500人,有關服務對維持社會穩定、家庭和諧起積極作用,同時大幅度降低參與治療者以針筒/共同針筒吸毒從而感染愛滋病的風險。服務推出至今,亦令海洛英使用量減少2215公斤,毒品資金減少8.19億人民幣。雙方隨後亦就美沙酮維持治療服務的執行及推廣工作交換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