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業主須定期維修樓宇,防止外牆飾面剝落


踏入雨季,有部分日久失修的樓宇較容易出現外牆飾面(如批盪、紙皮石等)剝落,亦可能出現招牌或冷氣機金屬架脫落等情況。截至今年五月廿日,政府巡查人員發現有一百零一宗表徵上有需要首先安排檢查的殘舊樓宇,目前已檢查了六十一宗個案,其中有廿九幢樓宇需要部分或全部清拆。政府正展開工作,要求有關小業主盡快聘請合資格人士詳細檢查、修葺,甚或清拆樓宇,同時,亦會在本年七月份完成五十宗殘舊樓宇個案的檢查工作。 維修樓宇業主有責
土地工務運輸局現正密切關注殘舊樓宇失修問題,並再次提醒私人樓宇業主,應最少每五年聘請合資格人士,檢查和維修所擁有的物業,以確保樓宇保持良好狀況。根據現行法例規定,倘因樓宇日久失修而令他人的性命及財產受損,小業主有機會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自身也受良心讉責。事實上,作為物業的擁有人,在獲得物業租賃、增值或抵押引致的利益外,也有維修及保養樓宇的責任,確保樓宇保持良好狀況。樓宇保養得好,既能改善居住環境,亦能提升樓宇價值。 假如業主注意到樓宇外牆批盪隆起,甚至有鋼筋外露情況,更應盡快聘請合資格人士評估及修葺樓宇。如果業主決定清拆殘舊樓宇,須向土地工務運輸局申請“樓宇被清拆證明書”,以便向財政局申報;否則,財政局會繼續向業主徵收房屋稅。 政府提供維修資助
小業主在維修樓宇時,尤其是共同部分,往往涉及金錢問題,而阻礙維修工作。房屋局先後推出「樓宇維修資助計劃」、「樓宇維修無息貸款計劃」和「低層樓宇共同設施維修臨時資助計劃」,為有需要進行樓宇保養維修,但經濟有困難的小業主提供無息貨款或資助。其中涉及「低層樓宇共同設施維修臨時資助計劃」的個案,房屋局和土地工務運輸局透過「一站式」方式處理市民的申請,所有申請表格由房屋局統一接收,減省市民來回多個部門次數。該項資助計劃對象為七層或以下,且樓齡超過三十年或以上的樓宇,可申請資助維修大廈共同部分的四個項目,包括大廈閘門、供電總設施、供水總設施和排污總設施。 至於由政府安排檢查的日久失收的私人樓宇,當局稍後會向業主追收有關檢查費用。一旦樓宇因日久失修而被當局評定為即時殘危狀況,或者對公眾安全、公共衛生環境構成危害,土地工務運輸局會啟動緊急處理機制,對於需要緊急拆卸的情況,當局會馬上淸拆,隨後也會向業權人追收所有相關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