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博物館舉辦國際博物館日活動


為紀念每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局澳門博物館安排了一系列慶祝活動。為方便市民前往參觀,除每月15日例行免費入場外,在5月18日(星期二)“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澳門博物館與典當業展示館向公眾免費開放,屆時澳門博物館除了提供免費公眾導賞,還將舉辦“走進博物館”活動。
活動將在館內設置以博物館為題材的遊戲攤位及傳統麵粉公仔製作示範,藉此弘揚中國非物質文化傳統手工藝,達到今年“博物館促進社會和諧”的國際博物館日口號的目標。活動時間由上午11時至下午1時,下午3時至5時,歡迎市民和遊客現場欣賞這難得一見的傳統手工技藝和參加遊戲。
澳門博物館也將參與澳門各間博物館於2010年5月9日(星期日)假塔石廣場聯合舉辦的“2010澳港粵博物館嘉年華”。是次活動集展示、表演、遊戲等各種項目,加強博物館與公眾的聯繫,顯示博物館在宣揚本土文化歷史及教育領域的功能。屆時粵、港兩地博物館也會參加這個活動,使嘉年華不僅展示各間博物館的特色,而且令現場活動更顯得多姿多彩。
澳門博物館於嘉年華現場活動中將舉辦“傳統麵粉公仔製作(親子)工作坊”,活動時間為下午2時至6時30分。工作坊將舉辦九班,每半小時一班,每班名額限於15人。期間各人親手所做的製成品或半製成品均可帶走留作紀念。欲參加上述活動的人士需提早報名,請於辦公時間致電83941217(何先生)或83941210(胡小姐)報名,名額有限,先報先得。
此外,澳門博物館還將在5月29日至8月29日在澳門博物館三樓舉辦大型專題展覽《他鄉故里——喬治•錢納利作品展》。喬治.錢納利是早年到中國的畫家當中享負盛名、被視為十九世紀於東方最有影響力的西方畫家。為紀念這位來華185年的英國畫家,澳門博物館特別展出錢納利創作生涯中不同時期 (1790年代至1840年代) 的作品,包括油畫、水彩、素描和速寫,以及受錢氏影響的當時期主要畫家共142幅作品。公眾在欣賞作品之餘,亦可加深對澳門本土歷史的了解。本次專題展覽也被列為今屆澳門藝術節的重點項目之一。
展覽期間,澳門博物館演講廳還將舉辦錢納利系列專題講座:其中由陳繼春博士主講“錢納利與澳門”(粵語,29/05/2010〔週六〕15:00~17:00);資深研究員Patrick Conner主講“錢納利筆下的遠東世界”(英語,設粵語傳譯,05/06/2010〔週六〕15:00~17:00);香港前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博士主講“錢納利時代的澳門、廣州及香港〔1825-1852〕(粵語,19/06/2010〔週六〕15:00~17:00) 。參加者可於辦公時間致電83941210(胡小姐)或83941217(何先生)報名,名額有限。
欲了解澳門博物館於“國際博物館日”的各項活動,可於辦公時間致電28357911查詢,或瀏覽www.macaumuseum.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