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行政長官:協調發展 和諧共進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16)日在立法會發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2010年度施政報告。行政長官表示,特區政府將從“協調發展,和諧共進”的理念出發,堅持“以人為本”,改善民生,聽取民意,廉潔奉公,務實施政,以廣大市民的切身利益為依歸,致力推動澳門社會的持續進步,促進經濟與社會、政府與民間、支柱產業與其他產業、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和諧共進,確保特區長期穩定繁榮。 行政長官表示,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何厚鏵先生的領導下,特區政府與廣大市民一起,共同開拓耕耘,“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偉大事業取得階段性成果。 特區政府將在過往十年所打下的堅實基礎上,積極籌劃未來。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 一、 著力改善民生,推進和諧社會──今年,特區政府將繼續把關注民生作為政府施政的工作重心之一,讓居民得以更合理,持續性地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特區政府加快推進公共房屋建設;加強就業輔助和職業轉介工作;提升居住環境質素;提升預防大型流行性疾病的應變能力,盡快興建新的離島綜合醫院;重點加大對教育的投放;推動青年全人發展,增強青年對社會誘惑的免疫力;著力改善舊區的居住和營商環境;將在民政總署轄下設立食品安全中心,負責食品的綜合監督和組織協調工作。 國務院去年底正式批覆特區政府關於填海造地的報告,為澳門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特區政府將盡早完成新填海土地的規劃工作。預留土地發展有利促進經濟多元進程的相關產業,但不包括博彩業。預留土地建設公共房屋,增加公共設施和綠化休閒空間,美化海岸景觀。政府將嚴格遵守節約集中用地的原則,完善土地批給制度,提高批地流程透明化,加強土地批給後的監管力度。 廣大土生葡人和居澳葡人為澳門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特區政府將繼承族群和諧的優良傳統,共同為社會的進步作出努力;啟動本澳人口政策的科學研究工作,並檢討現行的居留政策;切實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塑造世界休閒旅遊城市的形象;致力打造優質警隊,強化跨境警務合作,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 特區政府高度重視迎接中央政府送贈本澳大熊貓的籌備工作。目前已經設立“跟進中央政府送贈大熊貓工作小組”,展開籌建熊貓主題公園的各項前期工作。 二、 推動經濟多元,促進產業發展──特區政府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高度警惕性,保民生,保就業,照顧弱勢社群,維持金融體系穩定,促進經濟復蘇和平穩發展。關注和應對經濟復蘇後可能衍生的問題,推進經濟適度多元化,集中精力促進經濟協調發展。 政府將調控博彩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博彩委員會業已作出調整,將就博彩業的發展制定有關政策;著手成立“文化產業委員會”,研究設立文化創意產業專項基金,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成立會議展覽發展委員會,訂定行業發展的策略;加強援助中小企業,提升中小企業的競爭力。落實各項稅務減免措施及各項中小企業融資計劃,推動企業改善經營及轉型升級。 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完善培訓和晉升機制。在補充本地人力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適當地輸入外地僱員及專業技術人才,加強外勞管理,嚴厲打擊黑工。適時調整外地僱員的數量,建立規範的外勞退場機制。 三、 致力區域互補共贏 促進澳台關係──澳門特區將深化“遠交近融”戰略,加大區域合作的力度,彰顯服務平台優勢,促進互補共贏,拓展發展空間,促進經濟適度多元。 提升各部門參與區域合作的主動性和跟進力,整合政府和民間的力量,及時把握《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所帶來的區域合作新機遇,積極配合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制訂;與粵港澳共同打造珠三角國際會展品牌。文化產業、中醫藥產業、物流業、教育產業亦將成為合作切入點。 加快珠澳同城化的發展步伐,全力推進澳大橫琴校區的建設。大力推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橫琴新區建設,提升珠澳合作層次。繼續推進內地其他地區的合作,推進支持四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加強內地與本地中小企的聯動,共同拓展與葡語系國家、東盟、歐盟的合作。 特區政府將推進澳台各領域的交往和合作,發揮服務平台功能,為台灣中小企和台灣民眾提供具特色的優質服務,促進兩岸和澳台關係的新發展。特區政府將在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方針基礎上,把涉台事務納入政府日常施政的範疇,確立正式溝通機制,務實推進澳台合作。 四、 充分吸納民意,建立陽光政府──特區政府將充分聽取民意,加強廉政建設,提升施政透明度,推動公共政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提高政府執行力,推動陽光政府建設。 充份利用《預防及遏止私營部門賄賂法律》,展開全方位的宣傳教育工作。廉政公署將檢討及修訂《財產申報法律制度》,引入官員財產資料適當公開的機制;審計工作將拓展政府帳目審計、衡工量值式審計及專項審計的深度及廣度;積極研究對大型公共項目進行追蹤審計的可行性;建立官員問責體制,在執行現有法律框架及守則規範的基礎上,制定有關問責制的規範性文件,理順並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工,明確各級官員的政治責任、行政責任和法律責任。 提高政府的施政透明度,建立政府發言人機制,協調各政府部門加強政策解說力度,提升對突發事件的應變水平,提高政府的快速回應能力,與公眾保持良好的溝通;繼續堅定維護新聞自由原則,使施政獲得有力的公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為更好維護出版自由和資訊權,將會在今年內啟動修訂《出版法》和《廣播法》法規。 政府將組成向行政長官負責的政策研究室,協助行政長官瞭解民意和科學決策,協調特區政府各部門政策的制定,廣泛吸收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根據科學調查的方法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充分掌握民意。 政府決定建立符合澳門實際情況的財政儲備制度。日後財政儲備的動用,需通過立法會的法定程序審議。 特區政府弘揚“愛民為民”、“團結一心”、“勤政高效”及“清正廉潔”的精神,制定系統培訓規劃,加大公務人員行政倫理及專業能力的培訓。將就公務員團體所提出的訴求啟動研究,並充分諮詢意見,以便作出決定。加快公職法律制度改革,構建溝通平臺,暢通申訴渠道,增設公務人員因在工作過程中涉及案件訴訟的司法援助制度,提高公務人員士氣。 對於澳門特區的政治體制,《澳門基本法》已根據有利於澳門特區的穩定發展、兼顧社會各階層利益的原則作出了規定。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的良好發展已有力地證明,《澳門基本法》的相關規定是符合澳門社會的實際情況。對於社會中一些有關政治體制發展的訴求,特區政府將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嚴格依照《澳門基本法》有關規定妥善進行相關工作。 五、 落實優化短期民生措施,應對金融危機後續影響──政府繼續執行多項行之有效的措施,並適當新增一些短期民生措施:政府將建議調整房屋稅和豁免當年有關表演、展覽及任何性質娛樂項目入場券或觀衆票的印花稅。繼續實行現金分享計劃以及實施新一期的醫療券發放計劃,其發放金額與去年相同。認真研究計劃實施成效,逐步地將短期計劃過渡到長期的中央儲蓄制度的社保體系之中。繼續發放金額為5,000澳門元的敬老金。繼續對住宅單位作與去年相同金額的電費補貼;對低收入受僱人士作出經濟補貼;研究加大力度支持向符合資格的社屋輪候家團發放臨時住屋補貼的計劃;透過社會工作局,向有困難家庭發放經濟援助金,向三類弱勢家庭發放特別補助和特別生活津貼。政府也留意到中產階層所面對的問題和提出的訴求,在制定政策時將中產階層的有關訴求作為需要兼顧考慮的因素。 行政長官總結表示,新一屆特區政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以高度的責任感、堅毅的承擔心、積極的執行力,與全澳市民共同邁向更寬廣的康莊大道。特區政府尤其強調“陽光政府”和“科學決策”這兩大理念,確保社會可持續發展。 新的時期,特區政府施政的基本點是,與廣大市民一道,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不折不扣地落實《澳門基本法》,全方位地嚴格依法施政。 新的時期,特區政府施政的方向是,服務於“一國兩制”偉大事業的不斷推進,服務於祖國整體發展戰略與區域經濟融合,服務於澳門特區可持續的協調發展,服務於廣大市民綜合生活質素的提升,服務於澳門獨特優勢的發揮和不斷強化。 新的時期,特區政府施政的重點是,持續改善民生,建設文明和諧家園。 新的時期,特區政府施政的突破口是,推行科學決策,打造陽光政府。在未來一年,全力加大教育的投資、完善市民退休保障、積極協助市民解決居住問題,是特區政府逐步、穩妥處理深層次問題的切入點。 在特區發展的進程中,既要面對歷史形成的老問題,又會遇到社會發展的新問題。事實證明,社會內部分化所產生的消極侵蝕作用超過了健康的平衡作用,定必影響社會健康的持續發展,並導致不良的後果。特區政府將凝聚社會智慧,與廣大居民團結合作,在合理配置有限資源的情況下,以維持穩定大局為前提,依輕重緩急次序,按力所能及原則,積極而穩妥地促成面對各類問題,從而逐步解決。 特區政府堅信,有背靠祖國的強大優勢,有《澳門基本法》的保障,有廣大澳人的團結進取,我們定能建設一個更美好的家園,令澳門擁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