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3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為122.53,較去年同月上升9.49%;升幅較顯著的有食物及非酒精飲品類、住屋及燃料類和醫療類,分別上升16.33%、14.00%及13.54%。在食物及非酒精飲品的各細分組中,升幅較明顯的包括新鮮牛肉(+74.25%)、罐頭肉類(+54.46%)、新鮮豬肉(+54.09%)、食用油(+30.15%)、急凍或冰鮮家禽(+27.07%)、米(+24.98%)、粉麵(+23.75%)及外出用膳收費(+14.37%)。此外,在住屋及燃料與醫療方面,石油氣價格(+32.81%)、住屋保養及維修費用(+24.70%)、住屋租金(+14.70%)和醫療診金(+24.93%)亦錄得較大升幅。 另一方面,通訊類和教育類的價格指數較去年同月分別下跌6.86%及5.84%。 2008年3月的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指數分別為124.70及122.00,較去年同月分別上升9.99%及9.38%。截至今年3月為止的12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較前一期上升6.71%。 今年3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2月微跌0.08%,主要是外遊團費、理髮服務收費、鮮花和鮮活食品價格在農曆新年後回落,導致康樂及文化類(-2.69%)、雜項商品及服務類(-1.34%)和食物及非酒精飲品類(-0.34%)的價格指數下跌。另外,由於國際長途電話收費減少優惠,男女成衣新裝上市,令通訊類和衣履類的指數較2月分別上升1.89%及1.69%。 今年3月的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指數較2月分別下跌0.14%及0.05%。 今年首季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為121.59,較去年同季上升9.09%,以食物及非酒精飲品類、住屋及燃料類和醫療類的升幅較明顯,分別上升16.08%、14.32%及13.05%。 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是反映物價變化對本澳整體人口的影響。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代表約49%住戶,每月平均開支在3,000至9,999澳門元之間;乙類消費物價指數代表約31%住戶,每月平均開支在10,000至19,999澳門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