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本澳的不動產成交較首季有所回升。第二季繳納物業轉移印花稅的單位共3,713個,成交金額合計45.7億元(澳門元,下同),較首季均顯著增加1.2倍;其中屬於房屋稅豁免期內之新樓單位有1,103個(佔總數29.7%),成交額為24.9億元,按季分別增加1.4倍及1.7倍。 繳納物業轉移印花稅的住宅單位有2,277個,金額為37.6億元,按季大幅增加1.8倍及2.0倍;其中位於澳門半島的有1,813個,氹仔有459個。按成交金額統計,100萬元及以下的住宅單位共1,152個(佔50.6%),而100萬以上至200萬元的有514個(佔22.6%)。 按建成年份統計,2000年及之後建成的住宅單位買賣有715個,1990年至1999年建成的有925個,而1989年及之前建成的則有637個。按單位面積統計,以50至99.9平方米的住宅單位買賣較多,有1,082個(佔總數47.5%)。 今年第二季住宅單位平均成交價為每平方米(實用面積)18,928元,按季上升10.6%;其中澳門半島單位的平均成交價為每平方米17,794元,上升23.3%;而氹仔的為每平方米22,366元,下跌10.0%。此外,屬中間移轉的住宅平均成交價為每平方米31,184元,按季上升7.1%。辦公室及工業單位的平均成交價為每平方米19,556元及5,815元,分別下跌12.0%及9.4%。 今年第二季訂立的不動產買賣契約共2,109宗,成交單位2,847個,交易金額合共32.8億元,成交單位數目及金額按季分別增加1.2倍及1.4倍。此外,第二季住宅單位按揭貸款總額為12.8億元,按季增加1.2倍。 今年第二季批建的樓宇有14棟,總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落成後可提供48個單位,其中34個為住宅單位;新動工的樓宇有9棟,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落成後可提供55個單位、16個汽車停車位及30個電單車泊位。同季建成的樓宇有9棟,總建築面積為37.8萬平方米,共提供220個單位(住宅單位185個)、1,086個汽車停車位及379個電單車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