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暨青年局局長蘇朝暉在回覆立法議員梁安琪的書面質詢時表示,特區政府一直重視年輕一代良好身心素質及正確價值觀念的培養,並以此作為《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當中的教育總目標之一。為了更有系統和更有效地開展性教育的工作,特區政府於2007年,委託學術機構進行「澳門性教育課程研究」,為性教育的發展規劃提供參考依據。 他表示,為協助學校開展性教育,教青局搜集了豐富的性教育資源供教育工作者使用,同時亦為教學人員、學生輔導員及學校醫護人員提供性教育的培訓。此外,教青局亦委託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適合本澳中、小學的品德與公民教育教材,當中小學教材已出版,內容關注到尊重兩性差異及自我保護,為學校在教材的採用上提供多一個選擇。 他指出,家庭陪伴着子女成長,對其性知識的掌握與性觀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教青局經常舉辦相關的親職教育活動,並透過雜誌和其他宣傳刊物作相關的介紹,其中《百分百家長》雜誌曾以「與孩子談性」為專題。在計劃出版的「家長教育教材」當中,亦包含教導家長向不同年齡子女進行性教育的內容,藉着對家校合作的積極推動,鼓勵家庭與學校保持密切的溝通,因應下一代的成長變化給予及時和適當的協助。 他表示,教育局亦透過電視及電台節目、報章專欄、刊物、小冊子及書簽等不同媒體,向公眾宣傳正確的性知識和人際相處技巧;各青年中心和教育活動中心持續開展以性教育為主題的活動,針對不同活動對象設定符合其需要的內容,讓社會大眾對「性」有更全面的瞭解。 他認為,良好的成長環境需要依賴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合力營造。期望透過大家共同努力,為下一代提供全面的訊息和及時的指引,以利於正確性觀念的養成。 ※質詢及回覆全文見立法會網頁 (http://www.al.gov.mo/ );編號: 76/III/2009。